親愛的朋友,生命的意義是甚麼呢?

生命的意義和人們的追求有關,人們總是通過一定的社會活動,來實現自己的人生意義。不同的人生追求,影響著人們對生命意義的定義;而不同的人生追求,也影響著人們所扮演的人生角色。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生活在這個時代,由於社會進步、科技發展、資訊發達,給我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娛樂帶來了許多方便。現代社會所創造的物質財富,遠遠超越了前人的許多倍。然而,物質生活豐富的結果,使現代人擁有了金錢卻失去了快樂;滿足了佔有慾卻失去了幸福感;擁有手機、網路等等資訊溝通工具,但是人心卻越感孤獨。過份強調科技、過度追求物質的結果,造成現代人普遍上重物質而輕精神,重物慾而輕心靈,重名利而輕道德,重金錢而輕誠信,重佔有而輕奉獻,重享樂而輕健康,重個人而輕關懷。物質豐富、物質慾望橫流所帶來的自然危機、生態危機、能源危機、社會危機、道德危機、人際危機、人心危機,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思考生命、尋求信仰。

我們的生命,除了物質身體以外,還有意識、精神。我們所處的世界除了物質現象之外還有精神現象。同樣地,社會文明可以分兩大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財富也可以分兩種財富: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是內在而不是外在的學習

你知道修行會在哪裡結束嗎?或者你只是持續如此學習?那沒問題,但是它應該是內在的學習,而不是外在的學習,你必須學習眼、耳、鼻、舌、身、意,那才是真正的學習。研究書本只是外在的,它很難完成修行。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聽法的重點是首先是對還不瞭解的事建立起一些瞭解,搞清楚它們;其次是增進對已經瞭解事物的領悟。

我們必須依賴「法」的開示來增進瞭解,關鍵因素即是聆聽,心是重要的元素,它能夠認知好壞與對錯。如果失去正念一分鐘我們就是瘋狂了一分鐘;如果失去正念半小時我們就是瘋狂了半小時。心失去正念多久我們就是瘋狂了多久,那就是甚麼聽法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的原因。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五位比庫放棄佛陀時,他將此視難得的機會,因他可以毫無阻礙的繼續修行。五比庫放棄他,是因他們覺得佛陀他已經放鬆修行,回到放縱。從前他失志苦行,無論吃飯、睡覺等等都嚴厲的折磨自己。但是後來他發現這樣的修行方式是無益的,過去是出於我慢與執著而修行,誤以世俗價值與自我是實相。

例如:如果有人了獲得稱讚而投入苦行,這種修行是「世俗發心」――了諂媚與名聲而修行。以這個動機的修行,就是「誤以世俗之道實相」。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坐在這裡只是「名」與「色」

現在請注意聽,別讓你的心再其它事情上攀緣。想像這種感覺:你正獨自坐在山上或森林裡的某個地方,坐在這裡有甚麼呢?身與心如此而已,只有這兩個東西。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曾經有一位外國比庫,他是我的學生,每次他看見有泰國比庫與沙馬內拉還俗時他就會說:「唉,真遺憾!他們甚麼要這樣做?甚麼會有這麼多泰國比庫與沙馬內拉還俗?」他很震驚。他對這件事感到難過,因他才剛進來與佛教接觸,這激發他下定決心成比庫並心想自己永遠不還俗。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有些外國比庫開始還俗,他也漸漸認還俗並沒有甚麼大不了。

當人們受到激發時,一切似乎都是正確與美好的。他們不會判斷自己的感覺,而且並不是真的瞭解修行卻繼續前進,形成一種主觀的看法。而那些真正知道的人,心中都會有堅定不移的基礎――但不會吹牛。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即使讀完大藏經如果不修行也不可能瞭解佛教

有兩種護持佛教的方式,一種是透過物質供養的護持,即所謂的「財供養amisa-puja」,包括食物、衣服、臥具及醫藥四種資具。「財供養」是藉著佈施物資給比庫與比庫尼僧團來支持佛教,讓他們能無後顧之憂的修行佛法。這將助長佛陀教法的直接體悟,佛教帶來興盛。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們想要達到涅槃卻不願意踏上解脫之道

如今我當老師已經好幾年了,也經歷過許多困難的考驗。現在巴蓬寺大約有四十座分院,但至今我仍有難以教化的信徒。有些人知道如何修行而不願意修行,有些人不知道也不想辨法尋找,我真拿他們沒有辦法。甚麼會有這種人?無知就已經夠糟糕了,即使我告訴他們他們也不願意聽,我不知道還能夠怎麼做。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針對一位臨終的老人、她的家人與照顧者們的一段開示

現在請下定決心,恭敬的聽法。當我在說話時注意我的話,就如佛陀本人正坐在你面前一樣。閉上眼睛讓自己保持舒適,安定你的心,讓它專心一點。謙虛的允許智慧、實相與清淨三寶安住於你的心中,以此向圓滿的覺者致敬。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