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世尊住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

於其處,世尊對​​五眾比庫說:「諸比庫,有二極端乃出家者所不應實行。哪兩種呢?凡於諸慾而從事此慾樂享受者,乃卑劣、粗俗、凡庸、非聖、無意義;凡從事此自我折磨者,乃苦、非聖、無意義。

諸比庫,不近於此二極端,有中道如來所證正覺,引生眼,引生智,轉向寂止、勝智、正覺、涅槃。

諸比庫,甚麼是如來所證正覺,引生眼,引生智,轉向寂止、勝智、正覺、涅槃的中道呢?此即八支聖道,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庫,此即是如來所證正覺,引生眼,引生智,轉向寂止、勝智、正覺、涅槃的中道。

諸比庫,此是苦聖諦——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也是苦。簡而言之,五取蘊即苦。

諸比庫,此是苦集聖諦—此愛是再有,與喜、貪俱,於處處而喜樂,這就是:慾愛、有愛、無有愛。

諸比庫,此是苦滅聖諦—即是那種愛的無餘離貪、滅、捨棄、捨離、解脫、無執著。

諸比庫,此是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此即八支聖道,這就是: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諸比庫,我對『此是苦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聖諦應遍知。』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聖諦已遍知。』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是苦集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集聖諦應斷除。』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集聖諦已斷除。』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是苦滅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滅聖諦應作證。』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苦滅聖諦已作證。』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我對『此是導至苦滅之道聖諦。』於前所未聞之法,生起眼,生起智,生起慧,生起明,生起光。

諸比庫,只要我對此四聖諦如此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見尚未完全清淨之前。

諸比庫,我就不會在有諸天、魔、梵的世間中,有沙門、婆羅門、天與人的人界,宣稱『已證正覺於無上正自覺!』

諸比庫,正因我對此四聖諦如此的三轉十二行相的如實知見已完全清淨。

諸比庫,然後我在有諸天、魔、梵的世間中,有沙門、婆羅門、天與人的人界,宣稱『已證正覺於無上正自覺!』

智與見於我[心中]生起:『我的解脫不動搖,此是最後生,現在已無後有。』」

世尊如此說。五眾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當此解說正被宣說之時,具壽袞丹雅生起遠塵離垢之法眼:「凡任何集起之法,一切皆是滅法。」

當法輪已被世尊所轉時,地居諸天發出聲言:「這個被世尊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所轉之無上法輪,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轉!」

聽到地居諸天的聲音之後,四大王天發出聲言:「這個被世尊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所轉之無上法輪,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轉!」

聽到四大王天的聲音之後,三十三天……亞馬天……都西達天……化樂諸天……他化自在天…​​…梵身天發出聲言:「這個被世尊在巴拉納西仙人落處的鹿野苑所轉之無上法輪,於世間不能被沙門、婆羅門、天、魔、梵或任何人所逆轉!」

如此於那剎那、 那須臾間,聲音上升遠達梵界。此一萬個世界震動、大震動、強烈震動,有無量、廣大、超越諸天之天威力的光明出現於世間。

當時,世尊發出此讚歎:「袞丹雅確實已瞭知!袞丹雅確實已瞭知!」如是,具壽袞丹雅的名字就成為「安雅袞丹雅」。

《相應部·大品12·諦相應2·轉法輪經》
瑪欣德尊者Mahinda Bhikkhu 翻譯


 

 

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此經乃世尊證悟正自覺後所開示的第一部經。經文開始談到出家者對修行所應持有的中道態度,然後以三轉十二行相的方式教導四聖諦。該經收錄於《相應部·大品·12.諦相應·2.轉法輪品·第1經》,以及《律藏·大品·大篇》。

巴拉納西,巴利語Baranasi。中印度古國咖西國(Kasi伽屍國)的都城,即今之瓦拉納西(Varanasi)。古代曾依梵語Varanasi音譯波羅奈斯、波羅奈、波羅斯等。意思江繞城、繞河城。因其位於瓦拉納(Varana)河與阿西(Asi)河中間,故得此名。

 

比庫:巴利語bhikkhu的音譯。是指於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之男子。

 

五眾比庫(pancavaggiya bhikkhu) :即世尊最初教化的五位比庫:安雅袞丹雅(Annasi Kondanna)、跋地亞(Bhaddiya)、瓦巴(Vappa)、馬哈那馬(Mahanama)、阿沙基(Assaji)。

 

此愛是再有:即是此渴愛導致了再有(來生),再有是其本性。

 

與喜、貪俱:喜伴隨著貪一起;喜與貪同時滋長而稱伴隨在一起。

 

於處處而喜樂:無論在哪裡有自己的生命,即會喜樂於其處,即會喜樂於那裡的色所緣等,亦即喜樂於色,喜樂於聲、香、味、觸、法。

對慾望的渴愛「慾愛」,即對五慾功德的貪愛。

對生命的渴愛「有愛」,即是由於對生命的希求而生起的、與常見俱行的、對色界與無色界生命的貪,以及對禪那的慾望。

對無生命的渴愛「無有愛」,即是與斷見俱行的貪。

無餘離貪、滅等:這一切皆是涅槃的同義詞。到達涅槃即是諸愛的無餘離染、滅,因此而說其「即是那種愛的無餘離貪、滅。」到達涅槃又是諸愛的捨棄、解脫、無執著,因此而說涅槃「捨棄、捨離、解脫、無執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