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藏Vinaya piaka》

是跋格瓦各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誡和生活規則,依內容可分三大部份:經分別(Sutta-vibhaga)、篇章(Khandhaka)和附隨(Parivāra)。《律藏》分五大冊,把“經分別”分《巴拉基咖》和《巴吉帝亞》兩冊,把“篇章”分《大品》和《小品》兩冊,《附隨》獨立一冊。

“經分別”的“經Sutta”是指《比庫巴帝摩卡Bhikkhupātimokkha》和《比庫尼巴帝摩卡Bhikkhun pātimokkha》兩部戒經。

“經分別”即指依制戒因緣、文句分別、犯例舉要、犯與不犯等等,逐條解釋比庫的227條學處和比庫尼學處。“經分別”側重在“止持vāritta”,即指佛跋格瓦所禁止、不能做的行,比如比庫不能不能殺生、性行、不能接受金錢、不能非時食等等。 

 

“篇章”側重在“作持caritta”,即佛陀制定應該做的行。例如:出家條件,僧團應該如何進行誦戒,袈裟應該如何裁縫,住處應該如何建造等等。

 

“附隨”相當於律藏的附錄,依不同的方式和角度對“經分別”和“篇章”進行分析、說明。從律藏的體裁以及第一分中所列出的歷代傳承名單來看,此“附隨”部份應該是在斯里蘭卡最後編著的。

 

1.《巴拉基咖Pārājika》:解釋比庫學處的四條巴拉基咖(pārājika)、十三條桑喀地謝沙(saghādisesa)、二不定(aniyata)和三十條尼薩耆亞巴吉帝亞(nissaggiya pācittiya)。 

 

2.《巴吉帝亞Pācittiya》:解釋比庫學處的九二條巴吉帝亞(pācittiya)、四條悔過(pāidesanya)、七十五條眾學法(sekhiya)、七止諍( adhikaraa-samathā),以及解釋比庫尼311條學處與比庫學處所不共通者。 

 

3.《大品Mahāvagga》,包括十個篇章:

《大篇Mahākhandhaka》

《伍波薩他篇Uposathakkhandhaka》

《入雨安居篇Vasspanāyikakkhandhaka》

《自恣篇Pavāraṇākkhandhaka》

《皮革篇Cammakkhandhaka》

《藥篇Bhesajjakkhandhaka》

《咖提那篇Kathinakkhandhaka》

《衣篇Cvarakkhandhaka》

《瞻巴篇Campeyyakkhandhaka》

《高賞比篇Kosambakakkhandhaka》

 

4.《小品Cullavagga》,包括十二個篇章:

《甘馬篇Kammakkhandhaka》

《別住篇Pārivāsikakkhandhaka》

《集篇Samuccayakkhandhaka》

《止篇Samathakkhandhaka》

《小事篇Khuddakavatthukkhandhaka》

《坐臥處篇Senāsanakkhandhaka》

《破僧篇Saghabhedakakkhandhaka》

《行儀篇Vattakkhandhaka》

《遮誦戒篇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

《比庫尼篇Bhikkhunikkhandhaka》

《五百篇Pañcasatikakkhandhaka》

《七百篇Sattasatikakkhandhaka》

 

5.《附隨Parivāra》,相當於附錄,一共分19品,以不同的方式解釋前面的律藏內容。 《律藏》是所有的比庫與比庫尼都應詳細研讀並認真遵行的。

 

 

2.《經藏Sutta piaka》

是跋格瓦及弟子們的言行集。《經藏》共有五部,即:《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 

1.《長部Dghanikāya》。因收錄的經文篇幅比較長,所以稱《長部》。共收錄《梵網經》等等34部經。 

 

2.《中部Majjhimanikāya》。因收錄的經文篇幅不長不短、中等的,所以稱《中部》。共收錄《根本法門經》等等152部經。 

 

3.《相應部Sayuttanikāya》;相應的意思是按照相對應的內容分門別類,例如:佛陀所說的五蘊法編輯一個相應、六處法編輯一個相應、界法編輯一個相應、四聖諦編輯一個相應、緣起法編輯一個相應相應等等,所以稱《相應部》。一共有56個相應,收錄《越渡暴流經》等等7762部經。 

 

4.《增支部Aguttaranikāya》。uttara是增加、更上的意思;aga的意思是支、部份、因素。增支的編輯方法有點像法數,將佛陀所講的跟數目有關的經文編輯在一起。將一法編輯成一集,將二法編輯成一集,將三法編輯成一集。比如說“二法”有止、觀,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由一法一直編輯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共有十一集,收錄《心遍取經》等等9557部經。 

 

5.《小部Khuddakanikāya》。這裡的“小”並不是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而內容龐雜的意思。《小部》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經典都編輯進去。比如說《法句》,如果要編輯在前面四部的話,不知道應該編在哪一部,於是就編在《小部》。《小部》是《經藏》五部中數量是最多的,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經,全部都歸在《小部》裡。 

《小部》一共有15部,分別

《小誦Khuddakapāha》

《法句Dhammapada》

《自說Udāna》

《如是語Itivuttaka》

《經集Suttanipāta》

《天宮故事Vimānavatthu》

《鬼故事Pettavatthu》

《長老偈Theragāthā

《長老尼偈Thergāthā

《本生Jātaka》

《義釋Niddesa》

《無礙解道Paisambhidā magga》

《傳記Apadāna》

《諸佛史Buddhavasa》

《所行藏Cariyāpiaka》

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Milindapañha》、《導論Nettippakaraa》和《藏釋Peakopadesa》,共18部經。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