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3  

南傳上座部佛教以朝向解脫爲主流,但在上座部典籍中也記載有菩薩的修行方法,稱爲「大菩提乘」 (Mahàbodhiyàna),而且自古至今皆不乏其實踐者。

 

一、南傳佛教菩薩道思想的起源 

南傳佛教有關菩薩道思想的經典,主要收錄於巴利語三藏聖典經藏 小部中的《本生經》、《佛種姓經》、《所行藏經》及其註疏。其中:

 

1、《本生經》(Jàtaka)講述了佛陀在過去無量劫生死輪迴中行菩薩道、修行巴拉密的故事;該經共分為22集,收錄了547個佛本生故事。

 

2、《佛種姓經》(Buddhava§sa),又可譯為《佛史》,共分為二十八品,主要內容講述了包括佛陀在內的二十八位過去諸佛。

 

3、《所行藏經》(Cariyàpiñaka),分為三品,用偈頌體裁講述了佛陀過去生行十巴拉密的三十五個本生故事。

 

據《佛種姓經》中記載,佛陀在成道後的第二年,回到了祖國迦毗羅衛城,住在尼拘律陀園。佛陀為了降伏因出身高貴而驕傲自大的釋迦皇族,特地顯現了雙神變。沙利子尊者知道事由經過後,帶著五百位常隨阿拉漢來到佛陀面前,請求佛陀講述其過去生中行菩薩道及圓滿巴拉密的故事,於是佛陀講述了其從燃燈佛時代的須彌陀智者(Sumedha,善慧,妙智)一直到維山達拉王時代漫長時間中修行菩薩道的《佛種姓經》。南傳佛教的菩薩道思想即源出於此。

 

 

二、十種巴拉密 

根據南傳佛教經藏,一位行菩薩道的菩薩必須實踐十種巴拉密,也即導向成佛的十種方法。它們依次是: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忍耐、真實、決意、慈與捨。

 

巴拉密是與大悲心和方法善巧智相應而又沒有受到渴愛、我慢與邪見污染的高尚素質。

大悲心(Mahà  Karuõà)是視一切眾生如親生兒子的深切憐憫,這種大悲心強大到足以使菩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來幫助一切眾生脫離苦海。方法善巧智(Upàya kosalla¤àõa)是把布施、持戒等十種善行轉變為菩提資糧的智慧,也即只視成就等正覺為唯一目標。所有的巴拉密皆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而且必須具備此兩種基本條件的布施、持戒等,才能被稱為巴拉密。其中:

 

1、布施(dàn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願意捨棄所擁有的身外物,甚至自己的肢體或生命來幫助他人的善思。

 

2、持戒(sãl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身善行和語善行。

 

3、出離(nekkhamma)巴拉密是在明瞭欲樂與生命界的不圓滿之後所生起的捨棄欲界之心。

 

4、智慧(pa¤¤à)巴拉密是毫無錯誤地透視諸法之共相與特相的心所。

 

5、精進(vãriya)巴拉密是為眾生之福利而付出的身與心的努力。

 

6、忍耐(khanti)巴拉密是忍受他人對己所犯之錯的忍耐力。

 

7、真實(sacca)巴拉密是只說誠實不欺的真實語言。

 

8、決意(adhiññhàna)巴拉密是對利益眾生之善行毫不動搖的決心。

 

9、慈(mettà)巴拉密是為眾生之福利與快樂所做的祝願與奉獻。

 

10、捨(upekkhà)巴拉密是對所有好與惡之法捨棄愛與恨,採取平等和無分別的態度。

 

總之,一切巴拉密都擁有利益眾生的特相,協助眾生或不猶豫地修習巴拉密的作用,現起為希望他人獲得幸福或願證悟佛果,近因是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

 

 

 三、巴拉密的基本條件 

 諸巴拉密必須具備的基本條件是: 

1、至上願(abhinãhàra),即發願成就無上正等正覺。一位修行者在第一次被授記成為菩薩時,他必須具備八個條件,即:

 

⑴、他必須是人; 

⑵、他必須是男性; 

⑶、具備只需通過聽聞佛陀的簡要開示即能夠證悟阿拉漢果的能力;

⑷、遇見在世的佛陀; 

⑸、他必須出家成為一位佛教比庫或相信業因與果報的沙門;

⑹、他必須成就四禪八定與五神通等聖德; 

⑺、增上行,有能夠完全地奉獻自己生命給佛陀的極強誠意; 

⑻、擁有不畏任何艱難去成就佛果的極強善欲。

 

當具備以上八個條件時,所發的至上願才能生效。在至上願生起之後,修行者即被佛陀授記為「菩薩」(Bodhisatta)。在至上願生起那一刻,菩薩即進入「大菩提乘行道」(Mahà- bodhiyàna-pañipatti),他肯定將在未來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決不退轉。此後,菩薩可以不需要導師的幫助而單憑自己的能力引發正確地實踐諸巴拉密的「巴拉密思擇智」(pàramã- paricaya¤àõa),而此智是他未來證悟「一切知智」的先兆。

 

2、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跟至上願相同,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也是十巴拉密的根本條件。通過此二法,菩薩得以持續不斷地為眾生謀求福利和快樂,完全沒有顧慮到自身的利益,也不會對極為艱難且非常人所能行的菩薩道感到害怕。

 

3、四佛地。有如至上願、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四佛地也是巴拉密的根本條件: 

⑴、精進(ussàha),這是修習巴拉密、捨離與善行的精進力。

 

⑵、上智(ummanya),即方法善巧智。

 

⑶、決意(avatthàna),是對修菩薩道不可動搖的決心。

 

⑷、利益行(hitacariya),即培養慈悲心。

 

因為此四個因素有利於成就正等正覺,故名為四佛地。

 

4、十六種內心氣質(ajjhàsaya)。內心氣質即是傾向或性格,它影響人之個性的形成。內心氣質可分為兩種,即善與惡。善的內心氣質有十六種,即:傾向於出離、隱居、無貪、無瞋、無癡、解脫及十種巴拉密。

 

5、省察智(paccavekkaõa¤àõa)。省察不修布施等十巴拉密的壞處與修布施等十種巴拉密的好處。

 

6、十五種行(carana)、五種神通(abhi¤¤à)及它們的組成部分。

 

十五種行是持戒、以正念攝受六根門、於食知足、晝夜精進、信、念、慚、愧、勤學、精進、慧、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五神通即神足通(如意通)、天耳通、他心通、天眼通及宿住隨念通(宿命通)。

 

 

 四、圓滿巴拉密的時間

 

南傳佛教把菩薩分為三類,即:

 

1、慧者菩薩(pa¤¤à-dhika),又稱為敏知者菩薩,他們慧強信弱。如果他有意在被授記那一世證悟聲聞弟子菩提的話,他有足夠的善行使他在佛陀尚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三行時即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2、信者菩薩(saddhàdhika),又稱為廣演知者菩薩,他們慧中信強。如果他有意在被授記那一世證悟聲聞菩提的話,他有足夠的善行使他在佛陀尚未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即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3、精進者菩薩(vãriyadhika),又稱為所引導者菩薩,他們信慧皆弱。如果他有意在被授記那一世證悟聲聞菩提的話,他有足夠的善行使他在佛陀剛講完一首四行偈的第四行時即證悟阿拉漢果,連同六神通與四無礙解智。

 

 三類菩薩圓滿巴拉密的時間有所不同。慧者菩薩圓滿巴拉密的時間需要四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信者菩薩需要八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精進者菩薩需要十六阿僧祗劫與十萬大劫。以上時間是從被授記為菩薩之後算起。

 

猶如稻種必須經過固定的時間才能開花、結米與成熟。同樣,每一類菩薩只有在固定的期限內修習巴拉密,巴拉密才能達到圓滿,才能成就佛果。每一類菩薩皆不可能以任何方法在固定的期限之前證得佛果,因為他的智慧還未成熟,成佛的條件也就不能具足。

 

 

 五、巴拉密的利益與果德

 

根據《經藏 經集 犀牛角經》注疏中說,巴拉密帶來的利益是不會投生至以下十八處:

 

1、天生瞎眼,

 

2、天生耳聾;

 

3、生為瘋子,

 

4、生為啞吧,

 

5、天生殘廢,

 

6、生為野人,

 

7、生於女奴之胎,

 

8、生為頑固邪信者,

 

9、生為變性人,

 

10、造五逆惡業者,

 

11、麻瘋患者,

 

12、小於鵪鶉,

 

13、生為「饑渴餓鬼」、「燒渴餓鬼」或「起屍阿蘇羅」,

 

14、生於阿鼻地獄與「世界中間地獄」,

 

15、生為他化自在天魔王,

 

16、生於無想天界與淨居天界,

 

17、生於無色天界,

 

18、生往他方世界。

 

此外,菩薩無論投生到哪里,他都不會感到極端的痛苦,皆能獲得長壽、相貌美好、出身高貴、具有財勢、言語可信、有大威神力等,這些皆是巴拉密帶來的利益。

 

圓滿巴拉密所成就的果報是以阿拉漢道智與一切知智為首的無量之佛陀素質,即證悟佛果。佛陀的素質包括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光八十腕尺,以色身為根基而具足的十力智、四無畏智、六不共智和十八不共法等無量素質的法身。總之,佛陀的一切美德素質皆是巴拉密之果。

 

[1] 巴拉密:巴利語paramã的音譯。是以大悲心與行善的方便善巧智為基礎的聖潔素質,例如布施、持戒等;而且這些素質必須不受渴愛、我慢與邪見所污染。古代音譯作波羅蜜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