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過後佛陀繼續講解大空之修習:

「然而,阿難,於此有如來所發現的安住:通過不作意一切相而進入及安住於內空。若如來如此安住時,諸比庫或比庫尼、眾男居士或女居士、諸王或 大臣、 眾外道或他們的弟子們前來 見他,那麼,以傾向離群隱居、獨處、樂於出離及已完全斷除諸漏根基的心,他肯定只會以傾向遣散他們的心給與開示。」

 

其意義如何?若剛出家的無智比庫說:「世尊像把牛放到田野般把我們帶離社群,訓誡我們離群隱居,然而他自己的四週卻有眾王與大臣等圍繞著。」為了避免造成這種評論的機會,佛陀在開示時先這麼說,以顯示即使佛陀是坐在一個遍滿世界的社群當中,他依舊只是單獨一人。

 

再者,佛陀在《相應部‧蘊品‧花經》( Samyutta Nikaya, Khandhavagga, Puppha Sutta. 2113)說:「諸比庫,猶如一朵青蓮花或白蓮花生於水中,成長於水中,而後伸出水面不受水所沾染;如是,諸比庫,如來亦生於世間,成長於世間,而後超越世間,不受世間所沾染地安住。」

 

(甚麼是)一切相(sabbanimittanam):名色稱為相或行(savkhara)。當佛陀進入阿拉漢果定時,所生起的阿拉漢果心緣取無名無色的涅槃為目標。其中毫無名色之相,如顏色等等。此安住是由如來所發現。他通過不作意一切相而安住於空。

首先,基於自身的特質,果定稱為空,但作為其目標的涅槃也稱為空,因為它毫無貪、瞋、痴。另者,也可依據入道的方式來 解釋,因為觀智(vipassanabana )也被稱為「空」( subbata )、「無相」(animitta)與「無願」(appanihita)。

於此,若比庫在觀照諸行法為無常時,導致聖道從無常當中出起(而趣向涅槃),其導致聖道出起的觀智即稱為「無相」。

若他在觀照諸行法由於不斷受到生滅逼迫而苦的一面時,導致聖道從苦中出起,其導致聖道出起的觀智即稱為「無願」。

若他在觀照諸行法為無我時導致聖道從無我當中出起,其導致聖道出起的觀智即稱為「空」。

於此,道由於無相觀智而稱為無相,而無相道之果也稱為無相。對於無願與空也是如此。

當佛陀向聽眾開示佛法時,其心是傾向於離群隱居與傾向於涅槃的。他肯定只會以心傾向遣散他們地給與開示。

所以佛陀時常會說:「你們可以走了。」在甚麼時候世尊會如此說呢?是在用完餐之後活動的時刻,或在初夜活動的時刻。用完餐後,世尊在香舍裡如獅子般地躺著(休息片刻),起身後即坐著入果定。當時僧團為了聽聞佛法而前來聚會。瞭知適當時刻的世尊即從香舍出來,坐在(早已為他備好的)座位上,開示佛法。有如計算煮藥油的時間般,他絕不會超出時間,即以傾向離群之心遣散僧團。在初夜的時候,他也如此遣散僧團說:「夜已深,這是你們做適當之事的時刻。」

因為自從證悟以來,由於佛陀的意門轉向心傾向於涅槃,所以即使是他的(眼、耳、鼻、舌、身)雙五識也都傾向於涅槃。由於佛陀對諸行法的透徹瞭解,即使所見的微妙目標也只顯現其厭惡的一面,對於其他目標則厭惡性更加強烈。

由於涅槃極寧靜殊勝,所以其心只傾向於涅槃,就有如受到口渴困擾的人只傾向於有涼水之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