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隨後佛陀在經藏中說:「阿難,你認為怎樣?弟子是見到了 甚麼益處,以致即使被叫離開,他還是尋求與導師相處?」

為何佛陀如此說?他如此說是為了指出社群有一個益處。若比庫想要證悟涅槃,他必須尋訪能夠指示他趣向涅槃之道的導師。他必須聆聽導師的指示,而後恭敬地照著指示修行。

當時,在經藏中阿難回答說:「世尊,我們的教法是源自世尊,由世尊所引導,以世尊為依處。若世尊解釋這些話的意義,那會很好。自世尊之處聽來之後,諸比庫必將之謹記於心。」

佛陀即說:「阿難,弟子不應(只是)為了經、偈及論而與導師相處。為何?阿難,長久以來你已聽了許多教示、謹記它們、口誦它們、以心探討它們、以見徹知它們。但為了與消除貪欲有關(教示),有助於解 脫心, 能導向完全厭離、離欲、滅盡生死輪迴、減除煩惱、上等智、菩提與涅槃的言語,即:少欲論、知足論、離群隱居論、遠離社群論、精進事論、持戒論、定論、慧論、解脫論、解脫智見論,如是,即使被叫離開,弟子還是應當尋求與導師相處。」

佛陀在《增支部》裡說:「諸比庫,受到良好教育的聖弟子捨棄不善、培育善、捨棄應受指責的、培育無可指責的、守護自已的清淨。」

在此,雖然有人已受到良好教育、是多聞者、被佛陀比喻為擁有上文所述的五種武器的戰士,但若他不於聽聞之後依經典實修,他即是沒有那些武器。因此佛陀說:「阿難,弟子不應為了經、偈及論而與導師相處」等等,以指出只為了那個目的而與他相處是不正確的。

在此,為了指出應心懷甚麼目的而尋求與導師相處,他說「但為了與消除貪欲有關的言論」等等。如是,於此經當中,在三處提及了少欲論、知足論等十種言論。依適當及不適當而在「我當說諸如此類的言論」一段裡舉出它們;依以耳聞學習經典而在「為了經、偈及論」一段舉出它們。在此則直接舉出它們為應當成就之事。

在此,由於有些獨居的比庫不能成功地瞭解經典的涵義,所以即使被叫離開,他們還是應當尋求與導師相處。佛陀指出有關獨處的這一點壞處。但從導師之處也可能會獲得壞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