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一個為了打敗敵人的將軍會毫不間斷地奮鬥,如是,欲依靠自力而不依賴他人的幫助克服煩惱敵,以及帶領眾生進行同等征服行動的菩薩,需要時時刻刻皆精進於圓滿諸巴拉密。

因此菩薩不斷具有正念地省察:「今天我累積了甚麼菩提資糧與智慧?今天我幫了他人甚麼?」每天如此省察,他精進地致力於為眾生服務。

為了幫助眾生,他很慷慨地布施自己的財物,包括生命與肢體。無論是甚麼言行,他的心只是傾向於正自覺。無論獲得甚麼功德,他也奉獻給唯一的目標,即正自覺。

即使是上等與稀有的欲樂目標,他的心也不執著而傾向於出離,更別說是下等與普通的欲樂目標。

在做每一件事時,他都培育與運用方法善巧智。

他時刻精進地為眾生的福利而努力。

他有耐心地忍受所有可喜與不可喜的感官目標。

他堅持真實,即使受到生命威脅也不動搖。

他毫無分別心地對一切眾生散播慈悲。有如一個父親願意承擔孩子們的痛苦,因此他願意承擔一切將降臨於眾生的痛苦。

他對眾生的善行都感到歡喜。他時常省察佛陀的偉大與無邊的力量。無論是造作任何言行,他的心只傾向於正自覺。

如此這般,菩薩持續地獻身於布施等諸善行,而日復一日地累積了無可匹比的功德。

而且,他捨棄自己的生命與肢體去幫助與保護眾生;他尋找與實行各種方法來減輕眾生的種種痛苦,譬如飢餓、口渴、寒冷、熾熱、風吹、日曬等。

他無分別心地希望一切眾生能夠獲得種種身心舒適的快樂,譬如消除上述諸苦而得來的快樂;住在愉人的公園、花園、宮殿、池塘、森林之樂;佛陀、獨覺佛、弟子與菩薩出家後體證禪那之樂。(至目前為止,所述的一切活動都是在菩薩還未證得禪那時所做的。)

當他成就禪那時,他致力於讓他人也可體驗喜、靜、樂、定及如實知見的智慧,就跟他所體驗的一樣。

而且,他明白眾生無助地沉淪在生死輪迴之苦、煩惱之苦、令眾生逗留在輪迴裡的諸行業之苦。

他如此看待苦難的眾生:他清楚地看到地獄的眾生長期持續不斷地體驗極端的痛苦,被砍、切、研磨成粉與烈火焚燒。

他清楚地看到生為動物的眾生時刻受到互相仇恨、壓迫、傷害、互相殘殺或為人所用的極大痛苦。

他清楚地看到身為餓鬼的眾生受盡烈火折磨,受盡飢餓、口渴、寒風、烈日等的苦楚,食用人們嘔吐出來的食物、痰等,以及不斷地痛哭與悲傷。

他清楚地看到某些人類為生活勞苦,犯罪時被罰斬掉手足等,醜陋難看,深陷於痛苦的泥坑,跟地獄眾生的痛苦並無差別。有些人在飢荒時遭受的飢渴就跟餓鬼一樣地痛苦。某些質量弱的人則受強者征服,被壓迫去為他們服務,以及必須依靠主人生存。他視這苦與動物所受的一模一樣。他清楚地看到六個欲界的天神(被人類認為只有快樂而沒有痛苦)在吞食「欲樂之毒」與受盡貪、瞋、痴之烈火焚燒,而遭受心煩意亂之苦,有如乾柴烈火受到風的助力,而不曾有一刻的寧靜,只是不斷地掙扎著活下去。

他清楚地看到色界與無色界的梵天在享盡最長的八萬四千大劫天壽後,還是逃不過無常的自然法則,而掉入無敵的生、老、病、死輪迴之苦海裡。這就像強健的鳥,在飛至遙遠的天邊時必有力盡的一刻,或有如一個有神力之人射往天空的箭,最終還是會掉下來。

這般清楚且透徹地看到眾生之苦後,菩薩的內心生起了悚懼感,而毫無分別心地對三十一界的眾生散布慈悲。

菩薩毫無間斷地以身、語、意至善之業來圓滿諸巴拉密,恆心地徹底奮鬥,以便所有的巴拉密都可達到最高峰的境界。

再者,負責把他帶往佛果(即不可思議、無上、無邊、無染與諸清淨美德之庫)的精進力有不可思議的力量。普通人甚至不敢聽聞菩薩所付出的精進力,更別說親自去實行它。

當他成就了精進巴拉密的勤勇(parakkama前進力)之後,跟隨在後的忍辱、真實等諸巴拉密,以及之前的布施、持戒等諸巴拉密,也由於修習諸巴拉密的精進力而達到圓滿。因此,應該如此地理解忍辱與其餘巴拉密之修習法。

因此,以種種方法布施來利益及帶給眾生快樂是修習布施巴拉密的方法。不毀壞而保護眾生的生命、財物與家庭;不離間;說愛語;說有益的話(不說廢話)等是修習持戒巴拉密的方法。

同樣地,接受眾生布施的四資具(cattaro paccaya即袈裟、食物、住所與藥物),以及行法布施等善法是修習出離巴拉密。具備方法善巧智地提供眾生福利是在修習智慧巴拉密。熱忱地致力於實行此善巧,面對種種困難也絕不退縮是修習精進巴拉密。耐心地忍受眾生對己的折辱是修習忍辱巴拉密。不欺騙而遵守援助眾生的承諾是修習真實巴拉密。即使是在為眾生服務時有損於己也保持不動搖的決心是修習決意巴拉密。重覆地省思眾生的利益與快樂是修習慈巴拉密。在受到別人幫助或為難時保持不受動搖是修習捨巴拉密。

因此,菩薩致力於累積無上的善業與智慧,是不與普通人共有的。他為了無邊眾生而徹底細心地修習以上諸巴拉密的條件。簡而言之,這種種修行可稱為修習「成就巴拉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