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對於這問題:「甚麼是圓滿巴拉密的因素?」,它的答案是:

一、    培育四種成就;

二、    省察諸巴拉密的對立因素,再進而去除它們;

三、    獻身於佛。

 

詳盡的解釋:

(一)四種圓滿巴拉密的良方即是:

(a)一切資糧成就──心中只抱著正自覺這唯一的目的,而毫不餘漏地培育與累積一切巴拉密、捨離與善行諸菩提資糧;

(b)恭敬成就──以至上的敬意去實行;

(c)無間斷成就──在每一世裡毫不間斷地實行;

(d)無時懈怠成就──在直到成佛為止的漫長時間裡,毫不懈怠地實行。

(二)       菩薩應有這樣的決心:「我將毫不猶豫地布施他人向我討取之物,包括我所有的財物與自己的生命。我只用布施之後所剩下來的東西。」因此,他甚至在乞求者還未上門時已把自己擁有的一切財物布施予人。

如此,他已首先在心中決定捨棄任何自己擁有之物。

但是有四個阻礙他布施的因素(布施之繫縛):

(1)    以往不慣於布施;

(2)    沒有足夠的財物以供布施;

(3)    所擁有之物太好了,捨不得布施;

(4)    憂慮財物會減少。

 

對於這四個障礙:

(1)當菩薩有東西可供布施,而又有乞求者到來,但是他的心卻沒有傾向於布施時,他瞭解到:「肯定的,我以往並不慣於行布施。因此在有這麼好的因緣時我也沒有布施的念頭。」之後他再省思:「雖然布施之念沒有在我心中生起,我將布施以便慣於行布施及樂於其中。從現在開始,我將慷慨地行布施。我不是已決定布施所有的財物給向我討取的人嗎?」

如此省思之後,他快樂與不執著地行布施。因此菩薩得以去除「以往不慣行布施」這第一個障礙。

(2)當沒有足夠的財物以供布施時,菩薩這麼省思:「由於以往我沒有布施,因此現在我陷於缺乏財物的困境。所以無論我有甚麼東西,我都應該拿去布施,不管它只是少量或品質劣等,甚至是使到我的生活更困苦也願意。通過這布施,未來我將得以達到布施巴拉密的頂點。」

如此省思之後,他很快樂與不執著地行布施。因此他得以去除「沒有足夠的財物以供布施」這第二個障礙。

(3)當所擁有之物品質太好而捨不得布施時,菩薩這麼省思:「嘿!你不是發願欲證得最聖潔、最令人羡慕的正自覺嗎?為了獲得它,你應該布施最聖潔、最令人羡慕之物。」

如此省思之後,他很快樂與不執著地布施最上等與美妙之物。因此他得以去除「所擁有之物品質太好而捨不得布施」這第三個障礙。

(4)在布施之後看到財物減少時,菩薩這麼省思:「逃不開毀滅與損失是財物的本質。由於以往我沒有進行毫不減損的布施,因此我現在面對財物減損。我將不論多或少地布施我所擁有的財物。通過這布施,未來我將得以達到布施巴拉密的頂點。」

如此省思之後,他很快樂與不執著地布施所擁有的東西。行了此布施,他得以去除「憂慮財物減少」這第四個障礙。

通過適當的省思而去除這些布施的障礙是一個圓滿布施巴拉密的良方。同樣的方法也適用於持戒等其他巴拉密。

(三)除此之外,菩薩初見佛陀時已自願奉獻身軀說:「我願把自己的軀體獻給佛陀。」這獻身於佛陀是一個圓滿巴拉密的良方。

事實上,已獻身於佛的菩薩這麼省思:「我已把此身獻給佛陀,無論甚麼(難題)都盡管來吧!」在每一世奮力修習諸巴拉密時,若是遇到可能傷害他身體或生命的苦難,或難以忍受的困苦,或受到他人的傷害,甚至可能奪去他的性命,他也這麼地省思。如此省思之後,他保持絕對不動搖的心去面對一切難題,甚至是威脅到性命的,而堅決地累積諸巴拉密善業。

如此,先獻身予佛是圓滿諸巴拉密的一個良方。

再一次簡短表明圓滿巴拉密的方法,即:

一、斷除自私的愛;

二、培育對眾生的慈悲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