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昨晚我講解了佛教為人類帶來人間與天界的快樂。今晚我應當講解如何培育定以修習心清淨。為甚麼要培育定?因為佛陀說:「諸比庫,你們應當培育定,因為有定力的心能夠如實知見諸法。」而且,《清淨道論》也說智慧的近因是定。再者,只有通過智慧我們才能證悟至樂的涅槃及斷除一切煩惱。

 

  在此,我應當先為你們講解安般念,這是佛陀所教的四十種止禪業處之一。

佛陀於《大念處經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導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佛陀於經中說:

「諸比庫,在此教法裡,有比庫前往森林,往樹下,往空閒處。結跏趺坐,正直其身,安住正念於業處。他正念而入息,正念而出息。

一、入息長時,他覺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他覺知:『我出息長』。

 

二、入息短時,他覺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他覺知:『我出息短』。

 

三、『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四、『我靜止息之身行而[AHS1] 而而而 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開始修行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然後嘗試覺知經由鼻孔而進出身體的氣息(呼吸時的鼻息);你應能在鼻子的正下方(人中),或鼻孔出口處周圍的某一點感覺到氣息的進出。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只應在氣息掃過及接觸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周圍的某一點覺知氣息。如果跟隨氣息進出,你將無法成就禪定。反之,如果只是在氣息與皮膚接觸最明顯的一點(上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左或右鼻孔邊緣、或兩鼻孔之間)覺知氣息,你將能培育及成就禪定。

 

  不要注意自相(sabhava-lakkhana自性相)、共相(samabba-lakkhana)或禪相(nimitta)的顏色。自相是氣息中四界的個別自然特徵,即:硬、粗、流動、支持、推動等。共相是氣息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的性質。

只需覺知入出息的本身。入出息的本身是安般念的目標(所緣),也就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目標。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行此禪法,累積相當的巴拉密,當你以此方式註意入出息本身的整體概念時,你將能輕易地專注於入出息。

 

  如果心無法輕易地專注於入出息,《清淨道論》建議用數息的方法,這能協助你培育定力。你應在每一吸呼的末端數:「入、出、一;

入、出、二;

入、出、三;

入、出、四;

入、出、五;

入、出、六;

入、出、七;

入、出、八」。

 

  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你應該下定決心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漂浮到其它地方,只應平靜地覺知氣息。如此數息時,你將能使心專注,平靜單純地只覺知氣息。

 

能如此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二個階段:

一、入息長時,他覺知:「我入息長」;

出息長時,他覺知:「我出息長」。

 

二、入息短時,他覺知:「我入息短」;

出息短時,他覺知:「我出息短」。

 

在這階段,你必須對入出息的長短培育覺知。這裡的長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時間的長度。你應自己決定多久的時間稱為「長」,多久的時間稱為「短」。覺知每一入出息時間的長短,你會發覺有時入出息的時間長,有時入出息的時間短。在這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單純地如此保持覺知而已。如果要默念,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只應默念:「入、出」,並且同時覺知氣息是長或短。你應只覺知氣息進出時,經過接觸點的時間長短。有時在一次靜坐當中,氣息從頭到尾都是長的,有時從頭到尾都是短的;但是你不應故意使氣息變長或變短。

 

對於某些禪修者而言,禪相可能會在這階段出現。然而,若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小時,但禪相仍然未出現,那麼你應繼續進行到第三個階段:

三、「我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覺知之息全身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這裡,佛陀指示你持續地覺知整個呼吸從頭到尾的氣息(全息;息之全身)。你應訓練自己的心,持續不斷地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如此修行時,禪相可能會出現。如果禪相出現,你不應立刻轉移注意力至禪相,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平靜地覺知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持續約一小時,卻仍然沒有禪相出現,那麼你應進行到第四個階段:

四、「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入息」,他如此修行;

「我靜止息之身行而出息」,他如此修行。

 

要做到這一點,你應下定決心要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每一次呼吸時從頭到尾的氣息。你不應刻意使用其它任何方法使氣息變得平靜,因為這樣做會使定力退失。在這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下定決心使氣息平靜下來,然後持續不斷地專注於氣息。以此方法修行,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困難。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而且他們的心不能清楚地覺知氣息。如果這種現象發生,你應保持覺知的心,在之前你最後還能注意到氣息的那一點等待氣息重現。

 

修行安般念所產生的禪相並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異的。像棉花一樣純白色的禪相大多數是取相,因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當禪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時,那就是似相。當禪相像紅寶石或寶玉而不明亮時,那是取相;當它明亮和發光時,那就是似相。

 

達到這階段時,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禪相、不要讓禪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變它的形狀或外觀。若如此做,你的定力將停滯且無法繼續提升,禪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當禪相首次出現時,不要把專注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如果這麼做,禪相將會消失。

 

然而,如果發現禪相已經穩定,而且心自動地緊繫於禪相,那時就讓心專注於它。如果強迫心離開它,你可能會失去定力。

 

若禪相出現在你面前遠處,則不要注意它,因為它可能會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繼續專注於經過接觸點的氣息,禪相會自動移近並停留在接觸點上。

 

若禪相在接觸點出現並保持穩定,而且似乎禪相就是氣息,氣息就是禪相,這時就可以忘記氣息,而只專注於禪相。如此將注意力從氣息轉移到禪相,你將會更進步。保持注意力專注於禪相時,你會發現它變得越來越白,當它白得像棉花時,這便是取相(uggaha-nimitta)。

 

你應下定決心,保持平靜地專注於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時、二小時、三小時或更久。如果能專注於取相持續一或二小時,你會發現它變得清澈、明亮及光耀,這就是似相(patibhaga-nimitta)。到了這階段,你應下定決心及練習保持心專注於似相一小時、二小時或三小時,直到成功。

 

在這階段,你將達到近行定(upacara)或安止定(appana)。近行定是(在進入禪那之前)非常接近禪那的定;安止定就是禪那。

 

這兩種定都以似相為目標,二者的差別在於:近行定的諸禪支尚未開展到完全強而有力。由於這緣故,在近行定時「有分心」 (bhavavga)還能夠生起,而禪修者可能會落入有分心。經驗到這現象的禪修者會說一切都停止了,甚至會以為這就是涅槃。事實上心還未停止,只是禪修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察覺它而已,因為有分心非常微細。

 

為了避免落入有分心,以及能夠繼續提升定力,你必須藉助五根:信(saddha)、精進(viriya)、念(sati)、定(samadhi)、慧(pabba)來策勵心,並使心專注、固定於似相。你需要精進以便使心一再地覺知似相;需要念以便不忘失似相;需要慧以便瞭知似相。

 

在此,信是指相信修安般念能夠證入禪那。精進是指能夠致力於修安般念至禪那的階段。念是指不忘失安般念的目標。定是指心毫無動搖地專注於安般念的目標。慧是指明了安般念的目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