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本書的主要內容為南傳上座部佛教(Theravàda) 的律本母(Màtikà)──《比庫巴帝摩卡》,這是所有上座部佛教比庫皆應當認真學習與謹慎持守的。

佛陀跋嘎瓦[1]在《律藏·大品》中說:

“諸比庫,具足五分的比庫不得離依止而住:⑴不知犯戒,⑵不知不犯,⑶不知輕犯,⑷不知重犯,⑸他不能詳盡地通曉兩部巴帝摩卡,對經文的細節不能善分別、善宣說、善抉擇。諸比庫,具足此五分的比庫不得離依止而住。”(Mv.103)

律藏義註《普端嚴》進一步解釋說:“詳盡地通曉兩部巴帝摩卡”即應通曉解釋《比庫巴帝摩卡》和《比庫尼巴帝摩卡》兩部本母的《大分別》和《比庫尼分別》。“經文的細節”是指本母和分別。這是作為一名比庫在達上[2]後五年依止(nissaya)期間應履行的義務之一。只要比庫還沒有通曉《比庫巴帝摩卡》,他就必須終生依止。如果沒有達到這些條件即離依止者,犯惡作罪。

 

《律藏·大品》又說:

“再者,諸比庫,具足六分的比庫不得授達上,不得給依止,不得受沙馬內拉侍奉:⑴不知犯戒,⑵不知不犯,⑶不知輕犯,⑷不知重犯,⑸他不能詳盡地通曉兩部巴帝摩卡,對經文的細節不能善分別、善宣說、善抉擇,⑹不足十個瓦薩。諸比庫,具足此六分的比庫不得授達上,不得給依止,不得受沙馬內拉侍奉。”(Mv.85)

唯有通曉兩部巴帝摩卡,比庫才能達到免除依止的條件;唯有通達兩部巴帝摩卡以及所有其他學處的犯、不犯、犯重、犯輕,才有資格作為求達上者(upasampadàpekkha)的親教師(upajjhàya)、新學比庫的依止師,以及接受沙馬內拉的侍奉。若無資格而擅為人師者,犯惡作罪。

由此可知,學習和持守《比庫巴帝摩卡》對比庫個人修行生活和對僧團師資培養的重要性。

 

本書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比庫巴帝摩卡序論》。本序論主要是從巴利律藏、律註等經典中摘譯出與《比庫巴帝摩卡》有關的各種釋義,以及巴帝摩卡的制定、內容,僧團誦戒的時間、地點、程式等,作為《比庫巴帝摩卡》的導讀。

第二部分是《比庫巴帝摩卡》正文,也是本書的主體。目前南傳上座部佛教的《比庫巴帝摩卡》主要有斯里蘭卡、緬甸和泰國的誦本,考慮到各國的比庫都是依照各自的傳統來念誦以及背誦巴帝摩卡,又考慮到有許多華人上座部佛教比庫比較傾向於斯里蘭卡的巴利語讀誦法,所以本書採用斯里蘭卡的傳本。但為了照顧緬甸與泰國的傳統,本書也把各傳本的不同之處以註腳的方式列出,以供對照參考。當然,各傳本之間的不同之處大多數是各國僧團在使用巴利語法上的差異,這些差異是微不足道的,它們幾乎不會影響中文翻譯的意思。

當然,本篇只是作為律本母《比庫巴帝摩卡》的巴漢對譯,翻譯的主要目的是作為比庫們平時學習和讀誦(背誦)之用。至於希望瞭解每條學處的制定因緣、文句解釋、犯例舉要、違犯條件、犯與不犯者,以及希望將戒律的行持落實到日常的修行生活中者,還必須進一步學習和研究巴利語《律藏》及其義註與複註。

第三部分是《比庫常用巴利作持文》,提供給比庫們在日常生活中持律時使用的念誦文。

 

感謝臺灣的覓寂尊者(Ven.Santagavesaka),本書曾參考了尊者所譯的《比庫巴帝摩卡》和律註《疑惑度脫》。感謝印度的Saïgàyana Bhikkhu校對巴利語,臺灣的性本法師參與本書的排版工作,也感謝中國雲南省佛教協會出版流通本書。

 

願佛陀正法久住世間!

願一切眾生快樂安穩!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1] 跋嘎瓦:巴利語bhagavà的音譯,有尊師、尊敬、功德殊勝、具祥瑞者等多種含義,是巴利聖典中最常用的佛陀德號。

[2] 達上:巴利語upasampadà的直譯,由upa (上) + sampadà (達到,獲得)組成,意為達到上位,即達到稱為上等狀態的比庫身分。

北傳佛教古律譯作受具足戒、受大戒、近圓、圓具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