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應當如何培育禪定呢?止禪共有四十種業處,可以修習其中的任何一種來培育禪定。

對於無法決定修習哪一種業處的人,可以從入出息念(ànàpànasati)下手。大部分人可以通過修習入出息念或四界差別而成就禪修。因此,現在讓我們簡要地解釋如何修習入出息念。

 

如何修習入出息念

佛陀在《大念處經》中教導入出息念的修法。佛陀說:“那麼,諸比庫,比庫又如何於身隨觀身而住呢? 諸比庫,於此,比庫前往林野,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閒處,結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於面前[禪修業處]。他只念於入息,只念於出息。”

接著,佛陀教導入出息念:“入息長時,瞭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瞭知:‘我出息長。

’入息短時,瞭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瞭知:‘我出息短。’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

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

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D.2.374; M.1.107)

開始禪修時,先以舒適的姿勢坐著,並嘗試覺知經過鼻頭進出身體的氣息。你將能夠在鼻子的正下方,或鼻孔出口處的某一處感覺到它:該處稱為接觸點。不要跟隨氣息進入體內或出到體外,因為這樣你將無法成就禪定。只應在氣息掃過及接觸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最明顯之處覺知氣息,這樣你才能培育及成就禪定。不要注意氣息的自性相(sabhàva-lakkhaõa)、共相(sàma¤¤a-lakkhaõa)87或禪相(nimitta)的顏色。

自性相是氣息中四界的特徵,如:硬、粗、流動、熱、支持、推動 等。

共相是氣息的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 相。這表示不要默念“入、出、無常”,或“入、出、苦”或“入、出、無我”。只應單純地把入出息作為概念法來覺知。

呼吸的概念是入出息念的所緣,也是你必須專注以培育定力的所緣。以這種方式專注呼吸的概念時,如果你過去世曾經修習過此業處,並累積一定的巴拉密,你將能輕易地專注入出息。

如果不行,《清淨之道》建議用數息。你應該在完成每一次呼吸後數數“入、出、一,入、出、二……”88至少應數到五,但不應超過十,我們建議你數到八,因為它提醒你正在嘗試培育八支聖道。因此,你應按照自己的意願,在五至十之間任選一個數字,然後決意在這段時間內不讓心飄蕩到其它地方,而只是平靜地覺知氣息。當你這樣數息時,將能讓心專注,使其只是平靜地覺知呼吸。

你的心能夠這樣專注至少半小時之後,應前進到此業處的第一和第二個階段:

[1]入息長時,瞭知:‘我入息長。’出息長時,瞭知:‘我出息長。’

[2]入息短時,瞭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時,瞭知:‘我出息短。’

在這個階段,你應該培育對入出息是長或短的覺知。這裡的長或短並非指尺寸上的長短,而是指持續時間的長度。你應自己決定多長的時間謂之“長”,多長的時間謂之“短”。覺知每一次入出息的持續時間,你將發現入出息有時長,有時短。在此階段,你所應做的只是如此瞭知而已。不應默念“入、出、長,入、出、短”,只應默念“入、出”,並覺知呼吸是長或短。你應當如此瞭知──通過只覺知呼吸掃過及接觸嘴唇上方或鼻孔出口處周圍氣息進出的時間長短。有時氣息可能一整座都是長的,有時則是短的,但是不應故意使它變長或變短。

在這個階段,禪相可能會出現。但如果能如此平靜地專注約一個小時,而禪相仍未出現,那麼你應進入第三個階段:

[3]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入息。’他學:‘我將覺知全身而出息。’

這裡,佛陀指示你覺知從頭到尾的整個氣息(全身: 息之全身,即呼吸的初、中、後)。如此修習時,禪相可能會出現。如果此時禪相出現,不應急於把心轉向它, 而應繼續覺知氣息。

如果能平靜地覺知全息大約一小時,而禪相仍未出現,那麼應進入第四個階段:

[4]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入息。’他學:‘我將平靜身行而出息。’

要做到這點,你應決意使氣息平靜,然後持續不斷地覺知從頭到尾的氣息。除此之外,不應使用其它任何方法,否則定力將會退失。

《清淨之道》提到有四種讓氣息平靜的因素:

1)思惟(àbhoga)、2)專念(samannàhàra)、3)作意(manasikàra)、4)省察(paccavekkhaõa)。

書中首先用譬喻來說明:“譬如有人從山上跑下來,或者把重負從頭上卸下而站立時,其入出息是粗的,甚至不能用鼻子[呼吸], 而需要用口入息出息站著。當他除去疲勞,洗了澡,喝了水,把濕布裹在胸口,躺在陰涼處時,則他的入出息變得微細,乃至是有是無都難以辨別。”

《清淨之道》中說,同樣地,比庫的入出息由開始時的粗顯而逐漸趨於微細,甚至到了或有或無都難以辨別的程度。

為了進一步解釋比庫為何需要把取入出息,《清淨之道》說:“因為他以前未把取[入出息]時,沒有思惟、專念、作意、省察‘我讓更粗的身行平靜’,而在把取[入出息]時才有。所以他的身行在把取[入出息]時比未把取時變得更微細。”(Vm.220)

1)  思惟(àbhoga):開始注意氣息,覺察氣息,意念轉向於氣息,達到“我要嘗試讓氣息平靜下來”的效果。

2)  專念(samannàhàra):繼續這樣做,即持續、反復地注意氣息,保持氣息於心,達到“我要嘗試讓氣息平靜下來”的效果。

3)  作意(manasikàra):其原意是“決定讓氣息平靜”。作意是讓心導向於所緣的心所。作意讓心識知並知道氣息。

4)  省察(paccavekkhaõa):省察89氣息,使它清晰於心,達到“我要嘗試讓氣息平靜下來”的效果。

因此,在這個階段,你所需要做的只是決意平靜氣息,並持續不斷地覺知它。如此,你將發現氣息變得更加平靜,禪相也可能會出現。

在禪相即將出現之時,許多禪修者會遇到一些麻煩。大多數禪修者發現氣息變得非常微細且不明顯,他們可能會以為呼吸已經停止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你應在最後一次覺察到氣息的地方保持覺知,並靜待它的出現。

只有七種人沒有呼吸:死人、胎兒、溺水者、悶絕休克者、入第四禪者、入滅定者90和梵天人。禪修者應省思自己並不屬於他們中的任何一種,事實上你有呼吸,只是由於正念不夠強,不足以覺知氣息而已。

當氣息變微細時,不應試圖讓氣息變得明顯,因為這種努力只會導致攪動不安,並使你的定力無法提升。只需如實地覺知氣息,如果它不明顯,則在最後一次覺察到它的地方靜待即可。以這種方式投入正念和智慧,你將發現氣息會再次出現。

 

 

86《清淨之道·說見清淨品Diññhivisuddhiniddesa》(Vm.662)。此處將“心清淨”解釋為“包括近行定的八定”,這與正定是一致的。

87自性相(sabhàva-lakkhaõa):一種究竟色法或究竟名法所獨具的特點,也稱作各自特相(paccatta-lakkhaõa);共相(sàma¤¤a-lakkhaõa): 所有行法(色法或名法)共同擁有的三種特相:無常、苦、無我。

88《清淨之道·入出息念論ânàpànasatikathà》(Vm.223)。

89此處的paccavekkhaõa與vãma§sa是同義詞,複註使用vãma§sa一詞。

90滅定(nirodha-samàpatti),是心、心所與心生色法暫時停止的境界。關於這種定,詳見問答5-1,p.26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