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上一講學習了修習三十二身分、白骨想、十遍和四無色定的方法,下面來學習如何培養四梵住以及四護衛禪。

四梵住(brahmavihàra),又稱為四無量心, 分別是:

1. 慈(mettà)

2. 悲(karuõà)

3. 喜(mudità)

4. 捨(upekkhà)

慈是對一切眾生散播慈愛,願一切眾生快樂;

悲是同情、悲憫一切眾生,願一切有情解脫痛苦;

喜是隨喜一切眾生的成就,願一切有情不失去所得的成就;

捨是心對一切眾生保持中捨、平等的狀態。

 

因為以最殊勝之義和無過失的狀態而稱為梵住。也即是說:這四種住是以正確修行的狀態對待諸有情,故為最殊勝;又猶如諸梵天人以無過失之心而住,與慈、悲、喜、捨相應的禪修者就如同梵天人般安住,因此以最殊勝之義和無過失的狀態而稱為“梵住”。(Vm.268)

又因為慈、悲、喜、捨四種心的所緣都是無量有情,以有情是不可數、無限量故,其心緣取無量有情故,稱為“無量”(appama¤¤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