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成就近行定


反復辨識這十二特相,直到都能清晰辨識並感到滿意之後,再把這十二特相按照四界本來的順序進行調整。到目前為止辨識的順序是:推動、硬、粗、重、支持、軟、滑、輕、熱、冷、黏結和流動。接著把它們調整為:硬、粗、重、軟、滑、輕(地界),流動、黏結(水界),熱、冷(火界),支持、推動(風界)。按照這種新的順序從頭至腳辨識每一個特相,一遍一遍地辨識。隨著越來越熟練,辨識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直到可以一分鐘辨識至少三圈。

到這個階段,有些禪修者會感到四界不平衡,例如:硬太強烈導致身體繃緊,推動相過強導致身體動搖,熱太強導致身體發熱等。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禪修者應該多注意和這些特相相反的特相,例如:感覺身體硬太強,要多注意軟,粗太強多注意滑,重太強多注意輕,熱太強多注意冷,推動太強多注意支持。反之也一樣,要保持四界一直都處於平衡狀態。

清晰並且熟練地辨識全身十二特相之後, 可以把十二特相按四界進行分組。其中硬、粗、重、軟、滑、輕為一組,同時辨識它們為地界; 流動、黏結為一組,同時辨識它們為水界;熱、冷為一組,同時辨識它們為火界;支持、推動為一組,同時辨識它們為風界。把十二個特相分成組來反復辨識身體的地、水、火、風。 

隨著熟練度的提高,可以不需要每一個特相都從身體的一個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代之以遍視全身。最好的方法是好像從肩膀後面遍視全身,反復辨識全身的地、水、火、風四界。如此熟練之後,可以把四界的十二特相簡 化為八個特相,即把其中地界的六個特相簡化成只有硬和粗兩個特相。當然,前提是不會感到四界不平衡。如果有僵硬、繃緊等不平衡的現象,則可以把硬和粗換為軟和輕兩個特相。其它三界則須保留兩個特相,即水界的流動和黏結,火界的熱和冷,風界的支持和推動。

如此反復辨識百遍、千遍乃至萬遍。由於禪修者之前已培養起定力,他將會感覺身體慢慢地變亮。剛開始可能會感覺身體像一個白球或者白團,然後漸漸變亮。如果還沒有變亮,可以進一步把地、水、火、風的八個特相簡化為四個特相,即:地界專注硬,水界專注流動,火界專注熱,風界專注支持,用這四個特相來辨識四界。這樣一遍一遍反復辨識,隨著定力的不斷提升,會感覺身體由原來的白色體塊慢慢變得越來越透明,最終變得像冰塊、玻璃或者水晶一樣透明晶瑩,這是因為我們全身都遍滿了明淨色的緣故。

反復辨識身體裡猶如冰塊或玻璃一樣的四界,直到整座都能持續地專注,如此將能達到近行定。修四界差別不可能證得禪那,只能達到近行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