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 未生怨王請益

 

我聽到這樣,我一直謹記在心,佛陀說過的所有教導,我未曾忘過任何一件。

有一天,佛陀進入摩竭陀國的羅閱城,太陽高掛著城裡到處是悶熱,大約有一千二百五十多位的比庫們,就陪著佛陀暫時居住在羅閱城附近的耆闍崛山裡,山裡寧靜的氣息令人感到愉悅。在耆闍崛山居住的這段時間,剛好也是摩竭陀國未生怨王正準備要攻打瓦基國(vajji)的時候,未生怨王一整天顧慮著思考著戰事的問題,在皇宮的走廊來回踱步,焦慮地這樣自言自語著:瓦基國的國力不弱,人民勇敢,士兵也很善戰,要征服這個國家恐怕不容易!恐怕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這時,國王就把婆羅門大臣的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叫過來,吩咐著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說: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你立刻到耆闍崛山去,找到跋格瓦居住的地方,用我未生怨王的名號代替我敬禮跋格瓦及親吻跋格瓦的腳踝,傳達我對跋格瓦虔誠的尊崇和無限的敬仰,並且問候跋格瓦在山中的生活有不方便的地方嗎?

有需要支援甚麼物品嗎?問候跋格瓦的身體在旅途中的腳力是否還很健康,(Vassakara Brahmana)!注意聽,你要這樣請益跋格瓦,我教你你要這樣說:敬愛的跋格瓦!瓦基國(vajji)國倚仗著人多勢眾,自以爲是,根本不把摩竭陀國看在眼裡,讓我感到憤慨,非要派兵去討伐不可。不知道跋格瓦對此事有甚麼教導和指引,不管是甚麼樣的教導和指引,懇請跋格瓦一樣都不要漏掉對我的教誨就如同我一向所聽說的,如來是從不說謊及亂說的,如來是絕對說真話的,懇請跋格瓦無論如何都請不吝嗇教導和指引。

接著,未生怨王對著站立於一旁的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大臣說:好!我一向能信任的禹舍!

你趕快去耆闍崛山把這件事辦好,針對準備要攻打瓦基國(vajji)的事一直令我感到心煩,我很需要跋格瓦適時的教導及指引。

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大臣接了未生怨王的命令後,即刻駕著宮裡最寶貴最快的馬車,驅車趕去耆闍崛山,快到跋格瓦的住處時,爲了禮敬偉大的跋格瓦,禹舍大臣下車以步行走過山中莊嚴的小徑到達跋格瓦的居處,照著規矩向跋格瓦請了安,然後坐於一旁向跋格瓦稟告說:我是摩竭陀國的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大臣,未生怨王命令我以他的名號敬禮跋格瓦及親吻跋格瓦的腳踝,傳達未生怨王對跋格瓦虔誠的尊崇和無限的敬仰,並且要問候跋格瓦在山中的生活有不方便的地方嗎?或是有需要支援甚麼物品嗎?並且問候跋格瓦的身體在旅途中的腳力是否還很健康。

未生怨王還命我要代他請益跋格瓦,他交代我一定要這樣說:敬愛的跋格瓦!瓦基國(vajji)倚仗著人多勢眾,自以爲是,根本不把摩竭陀國看在眼裡,讓我感到憤慨,非要派兵去討伐不可。不知道跋格瓦對此事有甚麼教導和指引,不管是甚麼樣的教導和指引,懇請跋格瓦一樣都不要漏掉對我的教誨,就如同我一向所聽說的,如來是從不說謊及亂說的,如來是絕對說真話的,懇請跋格瓦無論如何都請不吝教導和指引。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 瓦基國(vajji)國的七種禮法

 

這個時候,阿難正站在跋格瓦的背後拿著扇子向佛陀身上搧著。

佛陀問阿難:阿難啊!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經常在聚會裡討論國家社會正在發生的時事嗎?

阿難回答:聽過。

佛陀告訴阿難說: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爲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然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了。阿難啊!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君臣之間都能安和平順,舉國上下也都能互相尊重,恭敬有禮嗎?

阿難回答說:聽過。 

佛陀接著告訴阿難說: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爲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了。阿難!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舉國上下都能奉公守法,絕不會去做不合乎禮數的事,也不會去做國家社會所忌諱的事,更不會去做違法的事,瓦基國(vajji)的這些狀況,阿難你聽過嗎?

阿難回答:聽過。 

佛陀繼續告訴阿難說: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爲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阿難!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舉國上下都能孝順奉養自己的父母,也都能恭敬順從師長的教誨與指導這些狀況嗎?

阿難恭敬的回答:我確實聽過。 

佛陀又繼續告訴阿難說: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爲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了。阿難啊!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舉國上下都能按時節祭拜祖先宗廟,也非常崇敬的供養祭拜鬼神,瓦基國(vajji)的這些狀況,阿難你聽過嗎?

阿難回答:的確聽過。 

佛陀接著又告訴阿難說: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爲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了。阿難!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舉國上下都能把家居環境保持清潔乾淨,至於大家閒聊時也不會去談及邪惡不正的事,瓦基國(vajji)的這些狀況,阿難你聽過嗎?

阿難回答:的確聽過。 

佛陀又告訴阿難說: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為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了。阿難!你聽過瓦基國(vajji)的人舉國上下對僧人及持守戒律的修行者都能尊敬的佈施供養,一點也不會懈怠及感到厭倦,瓦基國(vajji)的這些狀況,阿難你聽過嗎?

阿難恭敬的回答:這些我也的確聽過。 

佛陀語氣肯定的繼續告訴阿難說:阿難!若是整個國家的人民都能這樣做,都會去關心國事,以國事為重,而人民之間也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這個國家必能長治久安,越來越強盛,別的國家縱使要來侵略,也就不容易了。

這時候,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告訴佛陀說:瓦基國(vajji)的人民若是只推行一種禮儀,別的國家恐怕就很不容易征服他們了,何況是舉國上下都能推行著七種禮儀呢!我還有許多國事要趕著處理,所以現在就得跟您告辭了。

佛陀告訴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說:很好,知道甚麼時候適合做甚麼事是很重要的。

這時候,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就從座位站起來,依著禮儀繞著佛陀身體右邊三回,再恭敬地禮拜後離去。 

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離去後不久,佛陀告訴阿難說:阿難!你到王舍城去,吩咐僧團的眾比庫們都聚集在說法的講堂裡。

阿難恭敬的回答:是,跋格瓦,馬上照您的吩咐去進行。

阿難立刻趕到羅閱祇城去,將僧團的眾比庫們都聚集在說法的講堂裡,又匆匆趕回來跟跋格瓦報告說:稟告跋格瓦,僧團的眾比庫們已經都聚集在說法的講堂裡,就等待您蒞臨開示。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3 七種精進不退的法 

這時候跋格瓦就從座位站起來,阿難陪著跋格瓦往王舍城去,到達僧團所建的說法講堂,坐上僧團爲跋格瓦準備的座位,佛陀就座後對著講堂裡的眾比庫說:今天我要爲你們說七種不退的世間法,你們要注意聽,專心,要時常的記起這個法要,並且要善加思考及領會這個法要的奧妙之處。

這時眾比庫齊聲說:敬愛的跋格瓦,我們都很期待您的開示和教導。

佛陀告訴眾比庫說:佛陀教法不離世間法,我現在要告訴你們七種精進不退的世間法,這七種精進不退的法就是:

第一種精進不退法:經常集會討論正道和合乎義理的事,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第二種精進不退法:舉國上下心一心和睦相處,長輩提攜及愛護後輩,後輩也敬愛及順從長輩,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第三種精進不退法:舉國上下都能奉公守法,不去做不合乎禮數的事,也很清楚國家社會所忌諱的事,更不去做違法的事,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第四種精進不退法:如果出家的僧眾都能護持舉國的群眾,也俱備著廣泛的知識,而舉國上下也都能尊敬的供養出家僧眾,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第五種精進不退法:舉國上下都能孝順奉養自己的父母,及恭敬順從師長的教誨與指導,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第六種精進不退法:舉國上下都能修心養性及修習清淨的正法,不隨著物慾墮落,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第七種精進不退法:先顧慮到別人的需要後再來考慮自己的需要,心胸寬廣,不貪求世俗的名利,這樣就能長幼有序,安和平順,那麼有關於這方面的法要也就興盛不致於衰敗。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4 七種修身養性的法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另外還有七種修身養性的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爲的事情發生。這七種修身養性法就是:

第一種修身養性法:要多學習清淨無爲,以自然爲師,不要任性勉強,這樣就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爲的事情發生。

第二種修身養性法:要多學習靜思禪定及專注於聆聽,對人.事.物不要老是焦躁的批判,這樣就可以讓你們在修行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智慧,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爲的事情發生。

第三種修身養性法:要保持清醒的精神,不要貪於睡眠或一天到晚昏昏欲睡無精打采,這樣就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智慧,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第四種修身養性法:要自強不息,不要整天與某些人瞎混,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益的閒扯上,這樣就可以讓你們在修行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智慧,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爲的事情發生。

第五種修身養性法:要多學習謙虛及慈悲爲懷的事,不要老是做一些損人利己的事,還一直驕矜自以爲是有道德修為的人,這樣就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智慧,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爲的事情發生。

第六種修身養性法:要潔身自愛,不要與爲非做歹的人結黨營私,這樣就可以讓你們在修行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智慧,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第七種修身養性法:要樂於在寧靜的山林中勤奮修行精進,不要貪戀塵世的舒適供養,照以上的法要去修行的比庫,這樣就可以讓自己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另外還有七種覺察悟性的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這七種覺察悟性的法就是:

第一種覺察悟性法:要信仰如來對宇宙及人世具有真實洞徹覺悟的極致能量,要信仰如來具足十種偉大稱號的極致能量,這十種偉大稱號是:

一、如來〈自由自在成就大覺悟的意思〉。

二、應供〈應該廣受人天萬物供養的意思〉。

三、正覺知〈對人天宇宙之一切法要無所不知的意思〉。

四、明行足〈是具足三明五行的極致能量之意。三明指:

1、洞澈自他及宇宙一切宿世的事。

2、洞澈自他及一切過去現在未來的事。

3、具足斷盡一切煩惱的大智慧。

五行指:

1、具足戒、定、慧之聖行。

2、具足渡化眾生的梵行。

3、具足慈悲喜捨的妙乘天行。

4、具足人天小乘慧行的嬰兒行。

5、具足與宇宙萬物同體大悲同受煩惱與病苦的病行。五、善至〈具足自在涅槃的極致能量之意〉。

六、世間解〈具足洞澈人世一切事理的極致能量之意〉。

七、無上士〈具足至高無上能量之人的意思〉。

八、調御大夫〈具足統整真理正道的極致能量之人的意思〉。

九、天人師〈能夠引導一切天人覺悟正道的導師〉。

十、佛陀〈一切世人所尊敬效法的尊者〉。

第二種覺察悟性法:要瞭解慚愧的用意,對自己的過錯要有感到羞恥的覺察心。

第三種覺察悟性法:要瞭解愧疚的用意,並且避免接近或犯下邪惡的事。

第四種覺察悟性法:要勤於修習,使自己博學多聞,多做慈、悲、喜、捨的菩薩行,做眾生的好榜樣及善知識。

第五種覺察悟性法:要努力修習苦行善行不可懈怠,至於惡行則要時時警惕自己不要去犯。

第六種覺察悟性法:要經常將以前所修習的法要勤加複習,除了避免日久生疏,也能溫故知新。

第七種覺察悟性法:要用心修習大智慧,藉以覺察一切萬物都是因緣和合假生假滅的有為現象,瞭解及執行過去現在聖賢們所教導的法門要理,藉以斷盡一切煩惱苦難的根本。

以上我所說的七種覺察悟性的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6 七種敬奉法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另外還有七種敬奉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這七種敬奉法就是:

第一種敬奉法:要敬奉佛陀。

第二種敬奉法:要敬奉佛陀教法。

第三種敬奉法:要敬奉出家僧眾。

第四種敬奉法:要敬奉戒律。

第五種敬奉法:要敬奉禪定。

第六種敬奉法:要敬奉孝順父母。

第七種敬奉法:要敬奉勤奮修行佛陀教法絲毫不懈怠的心。

以上我所說的七種敬奉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7 七種生死觀法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另外還有七種生死觀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這七種生死觀法就是:第一種生死觀法:觀肉身不淨:深入觀察肉身不淨的意義,肉身不淨觀的聯想法是,肉身死亡後就會開始腫漲,然後身體開始轉為沒有光澤的黑青色,跟著內部的器官就開始衰敗腐爛,惡臭的屍水由七孔流出,身體一塊塊腐爛的部位開始生出蛆,皮肉逐漸潰散就剩下白骨一具。一段時間過後,終於風化為塵埃隨風飛揚,最後不見一絲灰燼。這樣的不淨觀可以促使修行者不再貪戀色相及促使修行者從我執中獲得解脫。

第二種生死觀法:觀食物不淨:深入觀察食物不淨的意義,食物不淨觀的聯想法是,除了維持生命以外的口腹之貪,尤其是殺害各類生物食其血肉,血肉屍體有殘餘之各種細菌病毒,也有生物臨死前掙紮之怨恨氣息,這樣的不淨觀可以促使修行者不再貪食口腹之慾,並促使修行者從慈悲愛物及同體大悲的覺察中獲得解脫。

第三種生死觀法:不樂世間:世間一切諸相都是因緣和合的假合幻有,所以修行者不應執著於貪戀塵世的享樂。

第四種生死觀法:常念死想:世間生死迅速流轉,修行者藉著常念死亡瞬間就到來,故能勵志勤奮修行。

第五種生死觀法:起無常想:修行者要有世事無常的想法,才能在得失的體認及覺察中獲得解脫。

第六種生死觀法:無常苦想:修行者要常有世事無常是痛苦磨難主要因素的想法,才能在各種物質的我執中獲得解脫。

第七種生死觀法:苦無我想:修行者要常有世間只有苦難煩惱,自我卻是虛幻無實的想法,才能在諸相皆空的覺察中獲得解脫。

以上我所說的七種生死觀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8 七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另外還有七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這七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就是:

第一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念覺意:修習正確的觀念及觀想,樂於過著寧靜無貪無為的修行生活,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第二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法覺意:修習正確的法要法門法慧,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第三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精進覺意:以勇猛精進的心,努力修習正法正念,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第四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喜覺意:生歡喜心來修習正法正念,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第五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猗覺意:修習去除煩惱的法要,使身心輕安安祥,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第六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定覺意:修習禪定冥想,使心止於一境而不散亂,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第七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修護覺意:修習捨棄一切邪亂虛妄的法,努力維護正法的步行,藉以深化菩提智慧的覺察。

以上我所說的七種覺察菩提智慧的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9 六種修行不退法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有六種修行不退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這六種修行不退法就是:

第一種修行不退法:要常懷慈悲的心去佈施行善,不可去做有害眾生的事。

第二種修行不退法:要常說仁慈的善言善語,不可老是對眾生惡言惡語。

第三種修行不退法:要常心存仁慈,不可對眾生老是存著破壞危害的心。

第四種修行不退法:獲得正當清淨的利益或維生的物質時,要跟眾生分享不藏私,對待眾生就如對待自己一般,不分彼此一律平等。

第五種修行不退法:遵守清淨戒律,一樣也不可遺漏,更不要隨波逐流受壞環境的影響而中斷修行的決心與意志。

第六種修行不退法:要勤奮修行清淨法要法門,藉以從一切的煩惱苦痛中獲得解脫。

以上我所說的六種修行不退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0 六種清淨不退法

 

佛陀繼續告訴眾比庫們說,我告訴你們有六種清淨不退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這六種清淨不退法就是:

第一種清淨不退法:要常心中存著佛陀,並遵循佛陀的教導。

第二種清淨不退法:要常心中存著修行的法要及勤奮修行法要。

第三種清淨不退法:要常心中存著僧寶及敬受僧寶的教導。

第四種清淨不退法:要常心中存著清淨戒律及嚴謹持守清淨戒律。

第五種清淨不退法:要常心中存著清淨佈施,藉以修習慈、悲、喜、捨。

第六種清淨不退法:要常心中存著清淨天界,不可輕視果報的輪轉。

以上我所說的六種清淨不退法,可以讓你們在修習佛陀教法的過程中增進慧行,避免障礙及愚人行為的事情發生。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1 戒、定、慧的解脫法門

 

那時候,跋格瓦隨遇而安的在摩竭陀國的王舍城已住了一陣子,有一天跋格瓦心血來潮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們去準備準備,我要往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去遊行。

阿難回答:是,跋格瓦,謹聽您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衣及托缽乞食用的缽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由摩竭陀國的羅閱城出發來到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跋格瓦年紀大了一路走來有點辛苦,路上幸好有阿難細心照顧,一到竹園沒甚麼休息就坐上講堂的位置,開始跟僧團的比庫們開示戒律、禪定與般若智慧的法要。

跋格瓦對比庫們開示說:你們持守清淨戒律,就必定能證悟禪定的奧秘所在,並獲得業力正面因緣形成的廣大果報。

你們持守禪定必能獲得解脫煩惱的大智慧,並獲得由業力正面因緣形成的廣大果報。

你們持守解脫煩惱的大智慧,必能使心無罣礙、清淨無為並獲得相等於解脫煩惱的廣大果報。

所以經由持守戒律、禪定與般若智慧,最終必能解脫三大煩惱,這三大煩惱就是:慾界煩惱、色界煩惱及最終極根本的無明煩惱。

獲得解脫這三大煩惱後,必能證悟解脫煩惱的般若大智慧,從此斷盡生死的輪迴流轉,也確定實證了清淨修行,一切的修行都已完成,當然也就不再受輪迴的業力果報了。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2 佛陀的莊嚴模樣

 

那時候,跋格瓦隨遇而安的在王舍城的迦蘭陀竹園已住了一陣子,有一天跋格瓦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們去準備準備,我要往巴陵弗城去遊行。

阿難回答:是,跋格瓦,謹聽您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衣及托缽乞食用的缽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經過摩竭陀國界來到巴陵弗城。在一棵巴陵樹的樹下的安坐下來,那時候一群具有社會聲譽的士紳,聽到佛陀與跟隨佛陀的僧團從遙遠的地方來到巴陵弗城的巴陵樹下就立即一起出城要來禮佛陀,從遠遠的地方就看見佛陀坐在巴陵樹下容貌莊嚴端正。整個身心靈都進入甚深微妙的禪定寂靜中,展現出超級善於調御正道的樣貌,猶如遨遊於大海中的巨龍連隨身拍打的水泡也無比清澈潔淨一點灰塵污垢也沒有。同時展現出三十二種偉大的樣貌,身形也同時具備著八十種難得一見的好模樣,整體莊嚴無比,這群士紳見到如此的樣貌,每個人都生起歡喜心來。慢慢地走終於到達佛陀安坐的地方,每個人都照著禮儀將頭臉靠著地面親吻佛陀的腳踝後,依序地坐於一旁等候佛陀的開示。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3 眾士紳為跋格瓦建蓋大講堂

 

那時候,跋格瓦依序的為這群士紳說法,為他們開示如何獲得利益及喜樂,這群具有社會聲譽的士紳聽了佛陀的說法後就對佛陀說:我們誠懇歡喜地願皈依佛陀教法、僧,還請跋格瓦慈憫我們,祈願讓我們做您的信眾,有機會維護佛陀教法僧,從今以後,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說謊、不喝酒,時常記住要遵守您訂的戒律,我們將準備供養的地方,誠懇歡喜地請求跋格瓦及跟隨您的僧眾慈憫我們蒞臨我們的地方,這將是我們無比的榮幸。

那時候跋格瓦點頭答應,這群具有社會聲譽的士紳見跋格瓦點頭答應,就從座位起來繞著佛陀身三回,然後依禮儀向跋格瓦請辭。這群具有社會聲譽的士紳一回到他們的地方就開始迅速地著手為跋格瓦及僧眾們建蓋大講堂及居住的孤邸整理處所,到處都打掃的乾乾淨淨並燒上最好的檀香,把跋格瓦要坐的寶座裝置得無比莊嚴,所有要供養的物品及講堂宿舍的設置都準備妥當,然後士紳們就一起前往稟告跋格瓦:敬愛的跋格瓦,所有要供養的物品及講堂宿舍的設置都已準備妥當,就等您明示。

跋格瓦聽了之後就從座位起來,披上阿難為跋格瓦準備的法衣,帶著也是阿難為跋格瓦準備的缽,與僧團的大眾一起來到士紳們特別為跋格瓦準備的講堂,阿難細心地侍候跋格瓦洗好手腳,跋格瓦就往講堂正中的寶座坐了下來,那時候,眾比庫們坐在講堂的左邊,具有社會聲譽的眾士紳們則坐在講堂的右邊。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4 五種衰敗

 

那時候,跋格瓦開始向具有社會聲譽的眾士紳們開示,跋格瓦說著:凡人們犯了戒律上的過錯時,就會有五種衰敗的事發生,那五種衰敗就是:

一、犯戒的人每次求財時就會不順遂。

二、犯戒的人雖已擁有財物,其財物也會日漸消耗直至耗盡。

三、犯戒的人不管走到哪裡,所到之處都不會受人尊敬。

四、犯戒的人其惡名惡行會傳遍天下。

五、犯戒的人肉身衰敗,生命終結後會直接下到地獄。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5 五種功德

 

跋格瓦又再告訴這些具有社會聲譽的眾士紳們說:大凡人們持守及遵行戒律時,就會獲得五種功德,那五種功德就是:

一、持守及遵行戒律的人每次許願時都能順遂。

二、持守及遵行戒律的人之所有財物,只會增加不會消耗。

三、持守及遵行戒律的人不管走到哪裡,所到之處都會受到眾人的尊敬。

四、持守及遵行戒律的人其好名聲及善行會廣傳天下。

五、持守及遵行戒律的人肉身衰敗,生命終結後必往生天界。

跋格瓦不厭其煩地開示到這時候已是三更半夜,跋格瓦就告訴眾士紳們說:夜已深,你們該回到各自的家了。

這些具有社會聲譽的眾士紳們很歡喜地接受佛陀的教誨,然後繞著佛陀身三回,依著禮儀向跋格瓦請辭而歸。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6 三種居住的地方

 

那個時候,跋格瓦於下半夜天色出現微亮時獨自步行到一個安靜的地方,跋格瓦展開廣闊清澈的天眼,觀察諸天及眾生所居的大地,在廣闊無邊的六度空間裡,跋格瓦觀見諸大天神各自號封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中等及下等的諸神也都紛紛各自號封自己所居住的地方,觀察了一些時候跋格瓦就返回講堂,靠著座位就坐,跋格瓦知道開示的時候到了,所以就問在身旁侍候的阿難:阿難啊!我問你,是哪個人建造這個巴陵弗城的?

阿難稟告佛陀說:這個巴陵弗城是摩竭國的婆羅門大臣瓦思咖拉婆羅門(Vassakara Brahmana)所建造的,目的是用來防禦瓦基國(vajji)的侵犯。

這個時候佛陀就告訴阿難說:建造此城,非常符合天意,我於下半夜天色出現微亮時,獨自步行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展開廣闊清澈的天眼,觀察到諸大天神各自號封自己所居住的地方,中等及下等的諸神也都紛紛各自號封自己所居住的地方,阿難啊!我必須讓你知道,諸大天神所號封居住的地方,在這相等的空間裡如果有眾生也在裡頭居住,那麼在這個空間居住的人們就能獲得這些諸大天神的庇佑,過著安祥樂利又富饒的生活。中等諸神所號封居住的地方就會有中等的人們在裡頭居住,下等諸神所號封居住的地方就會有下等的人們在裡頭居住,至於住在裡頭有多少功德獲益,那就隨各中下等神的修行而展現。阿難啊!這個巴陵弗城是適合聖賢所居住的地方,也是做生意的商人所聚集的地方,國家社會所制定的法規紮實清廉,沒有欺騙人民的現象,這個巴陵弗城是真正殊勝不可多得的地方,是真正不可被破壞毀滅的地方,此城時代久遠以後要被摧毀的時候,一定是遭逢三件事才會被摧毀,一是大水,二是大火,三是本國的人與外國裡應外合,遇到這些狀況,那麼這個巴陵弗城就是該被摧毀的時候了。

跋格瓦講到這裡的時候,巴陵弗城那些具有社會聲譽的眾士紳們一整夜都在準備要供養佛陀的東西,當一切準備妥當時就來稟告佛陀說:敬愛的跋格瓦,您需要的飲食及用具都已為您準備妥當就等您蒞臨用餐及開示。

那時候,眾聲譽士紳們就開始著手款待跋格瓦的工作,親自奉飯奉湯在一旁侍候,直到跋格瓦用完餐也喝過水了,然後每個人各自去拿來坐墊,紛紛坐於佛陀前恭候跋格瓦開示。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7 諸善奉行,諸惡莫做

 

那時候,跋格瓦就對著巴陵弗城的眾士紳們開示說:現今你們所居住的這個巴陵弗城乃是聖賢智者所適合居住的地方,如果經常遵行戒律,然後持守清淨的法門,就能獲得諸天善神的歡喜和庇佑祝福,尊敬那可尊敬的,事奉那可事奉的,廣為樂善好施及兼愛天下的人,擁有一顆慈、悲、喜、捨的心地,這些都是諸天善神所稱讚的事,所以你們要謹記諸善奉行,諸惡莫做。

那時候時間差不多了,已經八十來歲的跋格瓦體力已大不如前,跋格瓦提前結束說法就從座位上慢慢站起來,跋格瓦的背部看起來已有點駝背,阿難看在眼裡很心疼,大家都過來圍繞著跋格瓦侍候著跋格瓦返回居住的地方。大臣禹舍走在佛陀的後面邊走邊想著,今天佛陀果德瑪經過這個城門,為了紀念佛陀的偉大就把此城門改稱為果德瑪門吧,不久又看到佛陀渡過一條河,大臣禹舍就想著那就把這條河改稱為果德瑪河吧,大臣禹舍邊走邊想給自己的想法感動得眼眶都濕了。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8佛陀是到達彼岸的渡船師

 

那時候,跋格瓦帶著僧團及其他大眾走出巴陵弗城繼續遊行來到一處渡河口,那時水上及岸邊的人們很多,其中有乘著竹筏渡河,也有乘著木船渡河的,那時候跋格瓦施展神通,好像是大力士彎曲及伸出手臂般的瞬間,跋格瓦就將自己及諸大眾移到對岸的岸邊,跋格瓦觀察這次施展神通所要帶給人們的意義,就頌起偈來:

佛陀有如人間的渡船師

搭起能到達彼岸的法橋

覺悟有情的法門就是橋

可以渡盡一切天人眾生

這橋也是解脫自己之橋

渡己渡人到達彼岸成仙

這個法門能使諸眾弟子

到達解脫究竟涅槃之境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19 四種深奧的法門

 

那時候,跋格瓦帶著僧團及其他大眾,經過跋祇國的邊界遊行到拘利村,在村裡某一片安靜又蔭涼的樹林下休息,跋格瓦就趁著休息的時候對著眾比庫們開示說:有四種深奧的法門我現在告訴你們,第一種叫聖戒,第二種叫聖定,第三種叫聖慧,第四種叫聖解脫。這四種法門非常深奧微妙,很難覺知也很難解釋,如果我們無法覺察這四種法門的究竟,就會在生死的輪迴中一直無窮盡的流轉。那時候,跋格瓦觀察這次開示要帶給人們的意義就頌偈:

在這個戒、定、慧解脫法門裡

只有佛陀能清楚瞭解辨別

只有佛陀能使眾生解脫苦難

使眾生斷生死輪迴的習性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0 法鏡的奧義

 

那時候,跋格瓦隨遇而安的在拘利村已住了一陣子,有一天跋格瓦心血來潮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們去準備準備,我要往那陀村去遊行。

阿難回答:是,跋格瓦,謹聽您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便衣服及托缽乞食用的缽。隨後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經由跋祇國的邊界遊行到那陀村,在一個叫揵椎的地方暫時落腳。

那時候,阿難獨自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靜靜地在想著事情,想著這那陀村有著十二名居士,第一個名叫伽伽羅,第二個叫伽陵伽,第三個叫毗伽陀,第四個叫伽利輸,第五個叫遮樓,第六個叫婆耶樓,第七個叫婆頭樓,第八個叫藪婆頭樓,第九個叫陀梨舍[/],第十個叫藪達利舍[/],第十一個叫耶輸,第十二個叫耶輸多樓,這些人如今都已命終往生,但他們到底往生何處呢?其他又有五十人命終往生,另外又有五百人命終往生,這些人到底又是往生何處呢?阿難就這樣一直想著這件事就是想不出這些人到底是往生何處,阿難就從剛剛獨處的安靜角落起身往跋格瓦休息的地方走去,見到了跋格瓦尊敬地向跋格瓦頂禮,頂禮後退到一旁的位置坐著,然後虔敬地請示佛陀:尊敬的跋格瓦,剛才我在一個安靜的角落靜靜地思惟,想著這那陀村伽伽羅等十二名居士的命終往生,其他又有五十人命終往生,另外又有五百人命終往生,我一直想不出這些人到底往生何處?懇求跋格瓦跟我解說好讓我明白。

佛陀告訴阿難:伽伽羅等十二人,已經斷除了五種煩惱,就是貪的煩惱,怨恨的煩惱,怠慢的煩惱,嫉妒的煩惱,吝嗇的煩惱,所以當這十二人命終往生時,就會進化到一切圓滿完美的境界,再也不用於世間輪迴。其他五十人命終往生者,已經斷除了貪、嗔、愚癡三種煩惱,證得一來果,也就是聖者果位的第二果,這些人還得再來世間接受該盡的生、老、病、死煩惱。至於那五百人命終往生者,也已經斷除了貪、嗔、愚癡三種煩惱,修得初果,也就是聖者果位的入流果,這些人不會再墮落於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未來必定能修成道果,於世間不用再超過七次的輪迴必定能斷除世間的一切煩惱。

阿難啊!世間有生必有死,這是可以理解的平常事,這有甚麼好大驚小怪的呢?若有一兩個人命終往生,你就來問我個究竟,那不是在擾亂我的清靜呢?

阿難惶恐而恭敬的回答:的確是這樣,敬愛的跋格瓦,這的確是在擾亂您的清靜。

 

佛陀再度告訴阿難:今天也該是我跟你講說法鏡的時候了,以便讓你及其他的佛陀門弟子瞭解命終時要往生何處。斷除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可修得聖者果位的入流初果,於世間不用再超過七次的輪迴,必定能斷盡世間的一切煩惱,也能為他人解說這些事。阿難啊!法鏡的奧義就是,所有的佛陀弟子都要堅定自己的信仰,要以歡喜心來信仰佛陀,要以歡喜心來信仰自由地如來如去、完全不執著、真正大覺悟、十種名號都具足的佛陀;所有的佛陀弟子都要以歡喜心來信仰佛法,這個佛法是真正甚深微妙的法,可以隨機對應講解的法,任何時候都可自由演說的法,可以對眾生啟示一切圓滿完美境界的法,也是大智慧者所修行實踐的法;所有的佛陀弟子都要以歡喜心來信仰僧眾,要與僧眾和樂相處,一起努力推廣佛法,所作所為要正直有信,不可有互相欺詐的事發生,上上下下團結一致和順相處,這樣就能修成道果,佛陀的正法自然具足。有志修行初果位就能修得初果位,有志修行一來果位就能修得一來果位,有志修行不來果位就能修得不來果位,有志修行阿拉漢果位就能修得阿拉漢果位,照著這四種趣向去修行實踐,將成為如來的優秀子弟,值得世人尊敬,也將是造福世間的棟樑,所以信仰僧眾及戒律,就能成就清靜無有瑕玼的心靈,如此堅定的信仰及實踐,必能修得甚深的正定正覺。

阿難啊!這就是法鏡的奧義,能使所有的佛陀弟子都知道命終後將會往生何處,阿難,我再提醒你,斷除了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可修得聖者果位的入流初果,於世間不用再超過七次的輪迴必定能斷盡世間的一切煩惱,也能為他人解說這些事。

 

注釋:法鏡:比喻佛陀教法是世間萬法的一面鏡子,佛法也是世間萬法的實踐準則。

三結:指貪、嗔、愚癡三種煩惱,結乃指煩惱、束縛。

惡趣:指地獄、惡鬼、畜牲三惡道。

初果:指聖者四個果位的入流果。

一來果:指聖者四個果位的第二果,還得再來世間受生輪迴一次才能斷盡慾界煩惱。

不來果:指聖者四個果位的第三果,不來聖者已斷盡慾界煩惱,不需再於慾界受生輪迴。

阿拉漢果:指聖者四個果位的第四果。阿拉漢不再於三界〈慾界、色界、無色界〉中受生輪迴,應受人天供養。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1 賣淫女供養佛陀的歡喜心萬金不換

 

那時候,跋格瓦隨遇而安的在那陀村已住了一陣子,有一天跋格瓦覺得那陀村就住到今天吧,所以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們去準備準備,我要往毗舍離國去遊行。

阿難回答:是,跋格瓦,謹聽您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便衣服及托缽乞食用的缽。隨後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經由跋祇國的邊界遊行到毗舍離國,行走到毗舍離國附近時跋格瓦覺得有點累了,已經是八十歲的老人了,身體很快就經不起長途徒步走路,天氣又格外的悶熱,就在附近找了一棵長滿茂密樹葉的大樹下休息,就這個時候,這附近有一個賣淫的女子,名叫菴婆婆梨,聽路過的行人說,傳說中的大覺悟者佛陀帶領著僧團今天正好遊行到毗舍離國這裡了,而這個尊敬的佛陀此刻正在這附近的一棵大樹下休息,賣淫女菴婆婆梨一聽到這個消息,心裡萬分興奮的雀躍起來,迫不及待的立刻駕著寶車動身前往佛陀休息的地方要來禮拜供養佛陀,那份濃烈的信仰渴念,燃燒著賣淫女菴婆婆梨的整個內心。趕著寶車趕啊趕啊,終於趕到了佛陀休息的那棵大樹附近,還有幾十公尺的距離,遠遠的望見跋格瓦莊嚴端正的容貌寶相,五官映出優雅溫柔慈愛的特質,有如夜晚中的眾星拱月,令人內心湧著驚奇的讚嘆。菴婆婆梨歡喜而謙虛地下車徒步慢行到佛陀休息的地方,恭恭敬敬地向佛陀頂禮然後退到一旁的空位上坐著。

那時候,跋格瓦以漸進的方式為菴婆婆梨講說適合其瞭解及能夠實踐的教法,聽了佛陀的教法,菴婆婆梨內心充滿著歡喜心就恭敬地向佛陀稟告:尊敬的佛陀,從今天開始我虔誠地皈依佛、法、僧三寶,做一個完全信從佛陀教法的在家女居士,一直到我命終往生,絕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欺騙、不喝酒。

菴婆婆梨繼續向佛陀稟告:恭敬的佛陀啊!我顧不及自己的卑下,懇求跋格瓦及其他的弟子僧眾接受我的邀請,現在天色已晚,今夜就恭請跋格瓦及弟子僧眾到我的家園住宿,這將是我一生中最感歡喜的事。

那時候,跋格瓦輕輕點頭默許菴婆婆梨的邀請。菴婆婆梨知道佛陀已答應接受邀請就從座位上站起來,再恭敬地以頭臉貼著佛陀的腳頂禮,恭敬地低著頭循著佛陀的座位繞了幾圈,然後趕著回家準備今晚跋格瓦的蒞臨。

菴婆婆梨離去不久,佛陀就告訴阿難:阿難啊!我們此刻就出發去造訪菴婆婆梨的家園吧!

阿難恭敬地回答:是 謹遵跋格瓦的意思。

佛陀就從座位起身,拿了件輕便的衣服及自己的缽,其他較重的隨身東西就讓阿難去處理,然後與弟子僧眾一共有一千二百五十人就此往菴婆婆梨的家前進。

那時,一些毗舍離國的剎帝利王親貴族聽說佛陀正在菴婆婆梨的家中休息暫住,一夥人立刻集結以盛大的隊伍駕著五色寶車出發,大部份的人駕著淺藍色的寶車,有的人騎著淺藍色的馬,穿著淺藍色的衣服,遮太陽的車蓬及皇族的旗幟也是淺藍色的,幾乎所有官舍的東西都是淺藍色的,就連五色寶車也盡是淺藍色的。那時候,五百輛剎帝利王親貴族的寶車寶馬及服飾盡是相同的淺藍色,陣容非常壯觀。整個盛大的隊伍就這樣前往佛陀休息的住處,菴婆婆梨告別佛陀後趕著先行回家準備招待佛陀及僧團弟子的事,途中遇到諸剎帝利王親貴族的寶車隊伍。那時因為車子飛快奔馳,不小心而與某輛皇族的寶車擦撞,兩輛車互相勾住拖行,扯掉了皇族寶車的旗幟頭罩,剎帝利皇族生氣地責問菴婆婆梨:喂!妳這個人是怎麼搞的!妳是仗著甚麼人的勢力啊!駕車橫衝直撞的!妳看看!妳把我的寶車的旗幟頭罩弄壞了!

菴婆婆梨小心地道歉:啊!各位大人真是對不起!我因為已經邀請了偉大的佛陀到我家接受我的供養,我正要趕著回家準備明日要宴客的飲食事宜,所以急了點來不及閃避,才會擦撞到您的寶車。

諸剎帝利皇族聽了菴婆婆梨說及已邀請佛陀的事,大家急著跟菴婆婆梨說:邀請佛陀的事,就請妳先擱著,應當先讓我們來供養佛陀,我們會給妳十萬兩金做為補償。

菴婆婆梨不加考慮地就回答說:既然是我已經先邀請了佛陀,這是不會再改變的決定,我也不會為了錢就把優先權讓給各位。

這時,諸剎帝利皇族又跟菴婆婆梨說:那麼我們付比十萬兩金更多出十六倍的錢給你,你務必要讓我們優先邀請佛陀。

菴婆婆梨還是不肯答應:我對優先邀請的事百分之百不改變,不能讓給各位。

這時,諸剎帝利皇族又再跟菴婆婆梨說:讓妳平分我們在這個國家所擁有的財產,這樣你妳總可以把優先權讓給我們了吧!

 

菴婆婆梨以堅定語氣再度回答:就是各位要將整個國家的財寶都給我,我也絕不會答應的,所以呢,佛陀先住我家接受我供養這件事就不用再說了,我無論如何都不會將優先權讓出的,請各位就此斷了我會讓的念頭吧!

 

諸剎帝利皇族等人無可奈何地攤手嘆氣著說:唉!今天只好讓這個女人使得我們錯失了優先供養佛陀的福氣,那麼我們就此前往這個女人的家吧!

 

注釋

隸車:指剎帝利皇族。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2 比庫僧如何收伏自己散亂的心識

 

那時候,跋格瓦遠遠地看見了諸剎帝利皇族,車馬數萬的盛大陣容擠滿了整條道路,正往佛陀休息的住所過來,跋格瓦告訴諸比庫僧眾:你們若想知道三十三天中諸天人在天界遊戲時的狀況嗎?那麼我告訴你們,諸天人莊嚴的儀態及遊戲的陣容,就跟你們眼前所看的諸剎帝利皇族的盛大陣容一樣的壯觀。你們這些比庫僧注意聽著!你們應當時常收伏自己散亂的心識,應當讓自己成長具有莊嚴的儀態。甚麼叫做比庫僧應當自己收伏自己散亂的心識,就是比庫僧往內觀察自己的身心起伏,時時要記住精進修行不可怠惰,要捨棄塵世的貪愛煩憂;比庫僧往外觀察自己的身心起伏,時時要記住精進修行不可怠惰,要捨棄塵世的貪愛煩憂;比庫僧同時往內往外觀察自己的身心起伏,時時要記住精進修行不可怠惰,要捨棄塵世的貪愛煩憂。至於對身心的觸受,對意識的思惟,對一切事物的處理法要,等等對受、意、法的觀察也是一樣。甚麼叫做比庫僧應當讓自己成長具有莊嚴的儀態,就是比庫僧應當要知道甚麼是可以做的,甚麼是不可以做的,要事事觀察入微光明磊落,就連怎樣穿衣持缽,怎樣進食、喝湯、服藥都要遵守僧團的規則;要循著能引導自己正向成長的方法持守,要盡力地去減少在精神上及物質上的煩惱困擾,進出、靜坐、睡覺等的起居生活,都要努力地去收伏自己散亂的心識,能這樣實踐就叫做比庫僧具有諸種莊嚴的儀態。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3 佛陀在菴婆婆梨園現光明相

 

那時候,五百剎帝利皇族的寶車隊伍到達了菴婆婆梨的家,離佛陀休息的住所只剩幾百公尺,為了尊敬佛陀整個隊伍在幾百公尺前就都下車下馬用走路的進去拜見佛陀,諸皇族列隊依序以頭臉禮敬跋格瓦的腳,然後個個退往一旁依序恭敬地端坐下來,如來跋格瓦莊嚴優雅的坐在上位,全身放射出光明的寶相,使在場的大眾全被這從跋格瓦身上放射出來的光明映罩著,如來跋格瓦的寶相看起來好像明亮卻又柔和的秋月,又像清幽明秀的藍天與大地,清靜得一點灰塵也不沾,又猶如太陽高掛在虛空中,光明獨照著藍天與大地間每一個角落。那時候,五百剎帝利皇族圍繞著佛陀恭敬地端坐著,佛陀就莊嚴地坐於眾人的中間,光明的寶相獨特地照映著整個場地。這時候,在大眾中有一名婆羅門教的修行者叫做並[/] ,從他坐的位置上站起來,恭敬地坦露右臂,右腳的膝蓋著地雙手合掌向著佛陀,微微低頭以詩讚頌佛陀:

摩竭國與鴦伽國的王啊!

這麼快就遇見世間難逢的福報。

身上披著鑲滿寶珠的戰衣,

佛陀出現在這塊土地上。

莊嚴地氣勢撼動天地,

名氣的偉大像連綿千里的喜馬拉雅山。

宛如蓮花盛開,

散放著微妙的香氣

今日有幸目睹佛陀的光明寶相啊!

如晨曦的日出,

如明月遊移於夜空,

沒有半塊烏雲遮蔽。

佛陀就是此刻這樣啊!

光明映著苦難的世間,

洞察宇宙間自在圓滿的智慧,

猶如在黑暗中看見任何障礙,

可以引導眾生生出智慧的心眼,

可以引導眾生邁向解脫之路。

 

這時,五百剎帝利皇族聆聽著並[/]的詩讚頌,讚頌結束時五百剎帝利皇族希望再聆聽一遍就告訴並[/] :哇!太棒啦!請您再複誦一次。

那時候,並[/]就在佛陀的面前再度複誦一次。這時,五百剎帝利皇族重新聆聽著並[/]的詩讚頌後,每個人都感動得立刻都脫下自己身上的寶衣送給並[/] ,藉以回報並[/]再三不厭其煩地詩歌讚頌,並[/] 也立刻將那些剎帝利皇族身上脫下來的寶衣一一奉上供養佛陀,佛陀顧念眾人的盛情就欣然的接受眾人的供養。

注釋 梵志:指婆羅門教的修行者。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4 世間難遇的五種寶藏

 

那時候,佛陀告訴毗舍離國的諸剎帝利皇族說:世間有五種非常難遇難得的寶藏,那到底這五種寶藏是甚麼呢?現在我跟各位說這五種寶藏,第一種寶藏就是:成就無上正覺的如來、佛陀出現於人間,這件事非常難遇難得。

第二種寶藏就是:如來、佛陀所傳承的教法與真理,日後能為世人演說解釋者,這樣的人非常難遇難得。

第三種寶藏就是:如來、佛陀所演說、所傳承的教法與真理,日後能信仰及瞭解者,這樣的人非常難遇難得。

第四種寶藏就是:如來、佛陀所演說、所傳承的教法與真理,日後能實踐而有所成就者,這樣的人非常難遇難得。

第五種寶藏就是:能一直有恆心地持續在險厄艱險的環境中拯救幫助眾生者,這樣的人非常難遇難得。以上就是所謂五種非常難遇難得的寶藏。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5 賣淫女菴婆婆梨的皈依

 

那時,五百剎帝利皇族聆聽佛陀的教法,每個人內心都生起歡喜心後,就跟佛陀稟告:請求跋格瓦及僧眾弟子明日能接受我們的邀宴供養。

佛陀告訴諸剎帝利皇族:本來諸位邀請我,我是會答應諸位的邀請的,只可惜這裡的菴婆婆梨已先邀請我,而我也答應了。

這時,五百剎帝利皇族聽佛陀說菴婆婆梨已先邀請了跋格瓦,諸剎帝利皇族攤攤手無可奈何的說:我們本來渴望在明日能邀請供養佛陀,既然被這個女人奪去優先供養的福氣,也就只好作罷。

說完話,這五百剎帝利皇族就從座位站起,以頭臉禮敬佛陀的腳並且依序地繞著佛陀身三圈,然後遺憾地各自回家。

 

這時,菴婆婆梨連夜趕著回去準備明天要宴請供養的食物等事宜忙了一整晚,第二天供養的時間終於來到,跋格瓦與一千二百五十位比庫僧眾整理了衣服,拿著缽,比庫僧眾圍繞著跋格瓦走到宴供的地方依序地就座。這時,菴婆婆梨立刻奉上上等的食物,供養佛陀及僧眾。過了一會,佛陀及僧眾用過了飯食,原來用飯的桌椅也移到旁邊去了。那時,菴婆婆梨提著金瓶子盛水給佛陀擦拭臉手及身體後,走向前稟告跋格瓦:受人恭敬的佛陀啊!毗耶離城內所有的花園別墅,就屬我擁有的花園別墅景觀最為華麗,住起來最為舒適,我今日就在此虔敬地將此華麗的花園別墅獻給恭敬的佛陀、誠懇地祈求慈悲的佛陀慈憫我這個卑下的人,這是我的心願,祈請佛陀接受!

 

佛陀告訴菴婆婆梨:菴婆婆梨啊!你可以將這個華麗的花園別墅佈施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使用,因為屬於如來所有的園林、房子、衣服、缽這些東西,只要是要供養如來的東西,不管是諸天魔、諸天王或是有大神力的天王,都沒有一個能超越如來而可以接受你這樣盛情的供養的。

這時,菴婆婆梨虔誠地接受佛陀的教導,立即將此園林及其內華麗的住宅都佈施給以佛陀為首的僧團使用。佛陀慈悲顧念菴婆婆梨一心熱誠奉獻,所以就接受菴婆婆梨的佈施。然後佛陀為這件事說起偈頌來:

建蓋佛塔及佛陀寺讓眾人禮敬的人啊!

種植果樹花園讓眾人身心清涼的人啊!

搭橋造船助人渡河的人啊!

在荒涼曠野中佈施飲水給人及提供綠草餵牛羊的人啊!

以住宅佈施給需要者的人啊!

這些人的福氣日夜地一直增加;

遵守戒法追求內心清境的人啊!

這些人日後必定往生天界。

這時,菴婆婆梨搬了一張可以坐的小床放置於佛陀前端坐,聆聽佛陀說法,佛陀以菴婆婆梨能瞭解的方式漸進為其說法,引導菴婆婆梨對佛陀的教法生起歡喜心,佛陀跟菴婆婆梨講了有關:佈施、持戒、往生天界。貪是人的大憂患,會污染人心使人墮落,這種煩惱乃是修行上重大的阻礙,務必要清除這種煩惱。那時候,跋格瓦知道菴婆婆梨的內心已經趨向柔軟歡喜,對物質及精神的貪心已經淡薄,已較容易以佛陀教法來開導了,所以就立即為菴婆婆梨解說苦的真理,苦的發生與聚集、苦的消失、此身是苦、一切事物都是因緣生滅、一切事物無實體、一切事物無常有等等,及要如何從這些煩惱中解脫的教法。

那時候,菴婆婆梨聽了佛陀的教法後,信念變得萬分的清淨,猶如潔淨純白的毛織品要染上甚麼顏色都行,菴婆婆梨當下整個心境就遠離了世俗的煩惱污染,內心升起智慧之眼,覺察到正法的方向就決定一心持守正法,不想再墮入壞的習性,要成就毫無恐懼的心境,因而就稟告佛陀說:恭敬的佛陀啊!我現在就皈依佛陀,皈依法,皈依僧。

連續這樣的說了幾遍。然後又繼續說:我如今的心願是在佛陀的正法中成為受戒的女居士,從今以後一直到我命終往生都要遵守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欺騙、不喝酒的教法。

這時,菴婆婆梨就受了皈依佛陀及受五戒儀式,發願捨棄過去的陋習,一心持守正法,然後滿心歡喜地從座位起來,恭敬地禮拜佛陀後告辭離去。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6 為婆羅門毘沙陀耶說法

 

那時候,跋格瓦隨遇而安的在毘舍離城已住了幾天,有一天跋格瓦就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們去準備準備,我想去一處竹林園走走。

阿難回答:是,謹聽跋格瓦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便衣服及托缽乞食用的缽。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一路出發經過跋祇國的邊界,來到跋格瓦所說的那處竹林園。

 

那時候,有一個婆羅門教的修行者叫做毘沙陀耶,聽說佛陀與其僧團大眾要到這處竹林園來,毘沙陀耶在心裡暗自想著這件事:這個叫果德瑪的出家人名氣很大,他的生平事跡到處都流傳著,具足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至、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陀等十種偉大的稱號,無論是對諸天界的天人、對帝釋天王、對大梵天王、或是對諸魔界的魔王、魔子、或是對出家修行者、婆羅門教的修行者等等的演說法義中,都能以自身的修行經驗做為法義上的實證,而對上、中、下各層次的對象所演說的法義,都能完全地彰顯正法真理並顧及聽法對象的實際程度,所說法義甚深微妙,已具足無以倫比的清淨修行。這樣法力無邊的先知尊者,我一定要前往看看及有所請益。

 

那時候,婆羅門毘沙陀耶就走出自己平日修行的竹叢,前往跋格瓦休息的地方,見到了跋格瓦,恭敬地向跋格瓦請安後就往一旁坐下來聆聽跋格瓦說法。跋格瓦以毘沙陀耶能瞭解的方式漸進為其說法,引導毘沙陀耶對佛陀的教法生起歡喜心,婆羅門毘沙陀耶聽法後內心充滿著歡喜心,就立即邀請跋格瓦及僧團的大眾明日到其住的地方接受飲食的供養。那時候,跋格瓦輕輕點頭默許毘沙陀耶的邀請。婆羅門毘沙陀耶知道佛陀已答應接受邀請,就從座位上站起來恭敬地低著頭循著佛陀的座位繞了幾圈,然後趕著回家準備明日要供養跋格瓦的事宜。毘沙陀耶徹夜準備好所有要供養的飲食,第二天供養的時候終於來到就等跋格瓦蒞臨開示。

 

那時候,跋格瓦整理了衣服,拿著缽,比庫僧眾圍繞著跋格瓦走到毘沙陀耶住的地方依序地就座。那時候,婆羅門毘沙陀耶奉上種種豐富的飲食供養佛陀及僧眾。飯後收拾好缽,也用過了清水擦拭臉、手、身體後,毘沙陀耶搬了一張可以坐的小床置於佛陀前端坐。這時候,跋格瓦為婆羅門毘沙陀耶說起偈頌:

若是以飲食,

以衣服床具,

佈施持戒者,

則獲大果報。

 

這是真伴侶,

能始終相隨,

不管到哪裡,

皆如影隨形。

 

所以種善根,

就成來世糧,

福報是根本,

安眾生的心。

 

有天人護持,

出門不遇險,

活著不遭難,

死後則昇天。

那時候,跋格瓦為婆羅門毘沙陀耶演說甚深微妙的法義,毘沙陀耶聽法後內心充滿著歡喜心就從座位站起然後向佛陀告辭離去。

 

注釋

十號:如來佛陀具有十種稱號。

如來:成就無上正覺,全然自在。

應供:應受宇宙天地間一切眾生恭敬供養。

正遍知:完全覺知宇宙天地間一切法義、一切秘密。

明行足:具足各種神通法力。

善至:於生死涅槃完全解脫自在。

世間解:完全瞭解人世間一切事理。

無上士:非常崇高偉大的人。

調御丈夫:完全覺知正法及能自在運用。

天人師:宇宙天地間一切眾生的導師 。

佛陀:宇宙天地間一切眾生共同禮敬的尊者。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7 依己依法不依人

 

就在這個季節,佛陀正在遊行居住的這個國家,目前正處於稻米飆漲,人民陷於飢餓缺糧的狀況,僧團每天的乞食變得有些困難。佛陀就告訴阿難:阿難啊!你即刻去傳達我的訊息,要目前屬於我們僧團的比庫僧眾,都儘可能地聚集到這裡的講堂來。

阿難回應:是,謹聽跋格瓦的吩咐。

然後就立刻宣達跋格瓦的指示,給居住於遠近各地的比庫僧眾,要大家立刻都聚集到講堂來。

這時候國內居於各地的比庫僧眾都趕回講堂來了,阿難立即稟告佛陀:比庫僧眾都已聚集在講堂,就等跋格瓦開示。

那時候,跋格瓦就從座位起來,走進講堂在主位上坐了下來。然後就向在場的比庫僧眾宣佈:這個國家各地正處於飢餓缺糧的狀態,乞食已經變得困難,你們有需要各自分散於各地,有的可以去毗舍離國居住,有的可以去越祇國安居,這樣就可以避免受到飢荒的波及。我跟阿難會單獨繼續住在這裡,至於為甚麼會做如此安排,原因就是為了避免遭遇到食物匱乏的窘境。

這時所有的比庫僧眾即刻遵照跋格瓦的指示進行,佛陀與阿難就單獨繼續留在原地居住。

 

在雨安居的這段日子,佛陀的肉身一直處於生病的狀態,整個身體都在痛,腰酸背痛,腳部因長年行走的因素更是酸痛到不行,佛陀自己心裡想著:如今我年紀大了,已經是八十歲的老人了,身體上的疾病勢必好不了,全身又嚴重疼痛,而現在所有的弟子僧眾都住在外地,如果我現在就進入涅槃,實在不是很適當的時機,看來我應當更勤於靜坐入禪,保持體力以延長壽命。

 

那時候,跋格瓦從打坐的靜室中走出,坐在一處陰涼的地方休息,阿難見到跋格瓦的氣色不是很好,立刻靠近跋格瓦的身邊輕聲地對佛陀說:敬愛的佛陀啊!我今天觀察您的氣色,看起來您正生病著。

然後阿難又繼續說:跋格瓦您身體生著病,我內心感到非常惶恐害怕,憂心慌亂,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走,雖然我阿難一時還沒有壽命結束的擔憂,但是這時候的我仍然是個尚未開悟的人。我自己私下靜靜地思維著:佛陀現在還未進入涅槃,如果佛陀尚未進入涅槃,那麼佛陀所具有偉大的法要應當也尚未毀損,但佛陀為甚麼不趁著未進入涅槃前對僧團眾弟子傳達重要的指示呢?

 

佛陀跟著告訴阿難說:比庫僧眾需要我為他們做甚麼呢?若是有人這樣說:如來一直是護持著僧眾,一直教化著僧眾。

所以如來應當對比庫僧眾有所教示。但如來並不曾說過:如來我護持著僧眾,如來我教化著僧眾。

所以我能給僧眾甚麼教示呢?

阿難啊!我說過的法要,不管是內學外學都已涵蓋在內,但是我並未自稱甚麼見解都已通達究竟。我的肉身已老邁,年紀已八十歲了,就好像一部老舊的車子,需要修理才能繼續使用,我的肉身也是如此,需要時常靜坐入禪才能延長壽命,需要以毅力來忍耐身體的病痛,在冥想入禪時排除一切的雜念進入無想定,這時我的肉身就能獲得暫時的安穩,暫時不受病痛的侵擾。就是這樣的緣故,所以阿難啊!你們應當要讓自己的內在點燃起來,你們應當要成為自己的亮光,你們應當要讓正法點燃起來,你們應當要讓正法成為自己的亮光,你們不可有妄想依賴別人來點燃自己內在的念頭和習氣;你們應當要依靠自己來修行,你們應當要皈依正法來修,你們不可依賴別人來奢求成長及解脫。

阿難啊!比庫僧要常往內觀身不淨,然後精進不懈的修行,要常這樣緊記不忘,除去世俗的貪及煩惱;比庫僧要常往外觀世事無常有,然後精進不懈的修行,要常這樣緊記不忘,除去世俗的貪及煩惱。然後對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等等的觀察也是要這樣的修行。所以說,阿難啊!你們應當要讓自己的內在點燃起來,你們應當要成為自己的亮光,你們應當要讓正法點燃起來,你們應當要讓正法成為自己的亮光,你們不可有妄想依賴別人來點燃自己內在的念頭和習氣;你們應當要依靠自己來持守,你們應當要皈依正法來持守,你們不可依賴別人來奢求成長及解脫。

 

佛陀繼續告訴阿難說:我進入涅槃後,世上有人依照上面我所說的教法去修行者,那才是我真正的弟子,也是最優秀的修行者。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8 佛陀預告三個月後涅槃

 

佛陀告訴阿難說:我們到遮婆羅塔去吧。

阿難回應:是,謹聽跋格瓦的吩咐。

如來當即起身穿上輕便衣服,攜帶著乞食用的缽,途中走到一棵大樹下時,佛陀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在這棵樹下舖個座位,我的背痛又發作了,沒辦法繼續前進了,就在這裡休息吧。

阿難回應:是,謹聽跋格瓦的吩咐。

立刻就去舖好座位。

如來坐上座位後,阿難也在佛陀的座位前舖了個小座位給自己坐,佛陀告訴阿難說:如果有人修行四神足的神通,有恆心地經常修行緊記不忘,這樣的人心中如果有所期待,希望能長生不老,那麼這人就能延長壽命活過一劫。阿難啊!佛陀對四神足的神通已經修行很久了,專心一意不曾忘記,如果心中對長生不老有所期待,如來可以延長壽命活過一劫,也能為世間除去生命中黑暗的障礙,讓眾生獲得豐富的利益,也能使天界中的天人獲得心靈的安穩。

 

那時候,阿難對佛陀的話並無回應,就這樣佛陀重複說了幾遍,阿難還是沒回應。為甚麼會這樣呢?因為這時阿難正為魔障所困,心裡茫然無知,一時失卻洞察的能力,以致於佛陀三次暗示,阿難都不懂得請示。

 

佛陀告訴阿難說:阿難啊!現在應當是你自我省察的時候了,以便覺察為甚麼會這樣。

阿難遵照佛陀的指示立即從座位起來,禮敬佛陀後離開,來到距離佛陀不遠的地方,在另一棵樹下靜坐冥想。隔了不久,那時魔王波旬過來告訴佛陀說:佛陀啊!您的心中對肉身的長生不老其實並無期待,對世間的一切也無任何貪戀的意願,這樣說來佛陀是可以進入涅槃了,而今天正是時候啊!請立刻儘速進入涅槃吧!

佛陀告訴波旬說:且慢!且慢!甚麼時候該入涅槃,我自己心裡很清楚,不用你波旬來多嘴。如來今天不進入涅槃,因為我必須等到諸比庫僧眾都能聚集,然後又能各自修行,勇猛無懼,能夠自我調禦身心,使內心趨向安穩,使自己獲得成長解脫,也能成為他人的導師,引導他人成長解脫,能夠到各地演說傳播教法。讓他人也能瞭解經法的真義。對於別人的批評及非議,能夠曉以正法說服對方;又能以神通變化,來為自己的修行作證。但現在這段日子,我的弟子都居住在外地尚未聚集,其他的諸比庫僧、比庫尼、在家清修的男女居士也一樣尚未聚集。所以當今要進行的是努力推廣正法,演說傳播覺悟解脫的教法,使諸天人也能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

 

這時,魔王波旬繼續告訴佛陀說:佛陀昔日於鬱鞞羅尼連禪河岸邊的菩提樹下初成正自覺時,我那時也有出現在佛陀成就正自覺的地方,我曾經勸請如來既然已成就正自覺,那麼可以立刻進入涅槃了,我那時這樣說:今天正是時候啊!請立刻儘速進入涅槃吧!

而那時佛陀回應說:且慢!且慢!波旬啊!甚麼時候該入涅槃,我自己心裡很清楚,不用你波旬來多嘴。如來今天不進入涅槃,因為我必須等到諸弟子都能聚集,以及諸天人都能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才會進入涅槃。

這是您昔日說過的話,而如今佛陀的弟子也都聚集了,甚至諸天人也都曾經見過佛陀的神通變化了,所以今天正是時候啊!請立刻儘速進入涅槃吧!

佛陀告訴波旬說:且慢!且慢!波旬啊!佛陀自知肉身不會久住人間,離現在三個月後,我將於出生地拘尸那竭的娑羅園裡面的兩棵大樹中間進入涅槃。

這時,魔王波旬聽了佛陀這樣確定的說出要涅槃的時日後,心裡這樣想著:佛陀從不說虛假的謊話,三個月後佛陀必定就會進入涅槃。

波旬心裡越想越興奮,歡喜得雀躍起來,然後就突然地消失不見了。

 

注釋

四神足:四種由恆久靜坐的禪定持守所獲得的神通變化。

慾神足:心想事成的神通變化。

勤神足:精進不退的神通變化。

心神足:心識非常長自在的神通變化。

觀神足:洞澈深廣的神通變化。

一劫: 壽元劫。佛陀在世時,人類的平均壽元是100歲,現在人的平均壽元是74 歲。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上〉29 大地震動的因緣

 

魔王波旬離開後不久,佛陀就在遮婆羅塔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以神力延長肉身的壽命。就在這個時候大地突然起大震動來,全國的人民都感到非常震驚恐懼,連身體的雞皮疙瘩都豎立起來,佛陀以大神通放射出廣大光芒照遍整個大地,連最陰暗的地方也都光亮起來,任何角落都看得清楚。那時候,跋格瓦就說起偈頌來:

在有為與無為的兩種生滅中,

如今我準備捨棄有為的肉身;

專心一意的進入甚深禪定中,

就好比雛鳥奮力要破殼而出。

那時候,阿難嚇得心驚膽跳,連身上的雞皮疙瘩都豎立起來,趕著到佛陀身邊來以頭臉禮敬佛陀足,然後退到一旁去,一臉迷惑地問佛陀:哇!真是怪事!敬愛的跋格瓦啊!剛才整個大地突然震動起來,這到底是甚麼因緣啊?

佛陀告訴阿難說:世上所有的大地震動,都來自於八個因緣。那麼這八個因緣到底是甚麼呢?大地處在水面上,水依賴著風而流動,風依賴著天空中的大氣層而形成;天空中的風有時是自己起作,那麼水就會受到干擾,水一受到干擾,大地就會震動起來,這是第一種因緣。

再來,阿難啊!有時覺悟正道的比庫、比庫尼及天界的天王、天神,常因觀察水界氣場的時候多,觀察地性氣場的時候少,所以當彼們在施展神力的時候,就會吸引大量的水界氣場,而大量的水界氣場就會干擾大地,就是這樣而引起大地的震動,這是大地震動的第二種因緣。

再來,阿難啊!若是菩薩剛從都西答天降下人間來投胎時,因為意念專一不亂,發射出強大的能量也會導致大地震動,這是第三種因緣。

再來,阿難啊!若是菩薩剛要從母胎的右胸肋骨旁出生時,因為意念專一不亂,發射出強大的能量也會導致大地震動,這是第四種因緣。

再來,阿難啊!若是菩薩剛成就無上正自覺的時候,這時的大地必定起大震動,這是第五種因緣。再來,阿難啊!佛陀在最初成就無上正自覺開始宣說正法的時候,佛陀所宣說的正法,無論是魔王、諸天魔、天王、沙門、婆羅門、諸天人及世人等都很難宣說的,這是天地間的大因緣,這時的大地必定感動得起大震動,這是第六種因緣。

再來,阿難啊!佛陀在人間的教法將要結束時,意念專一不亂,願意捨卻肉身的性命,這時的大地必定感動得起大震動,這是第七種因緣。

再來,阿難啊!再過些時日,如來要進入涅槃時,那時的大地必定感動得起大震動,這是第八種因緣。以上就是令大地起大震動的八種因緣。說完這些話後,跋格瓦就說起偈頌來:

天地間的無上至尊,

照耀世間的大行者;

賢阿難請示天人師,

大地起震動的因緣。

如來演說大慈法義,

妙音就如迦毗陵鳥;

如來細說給你們聽,

地為何震動的因緣。

地因水的起伏而成,

水因風的移動而聚;

若虛空中大風吹起,

那麼大地就起震動。

得道的比庫比庫尼,

要嚐試施展神力時;

山海間的各種草木,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天界上的天王天神,

若要施展撼動大地;

山海間的各種鬼神,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天地間的諸大菩薩,

具足各種福德法相;

從天界投入母胎時,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處於母胎的十月間,

有如巨龍靜臥軟床;

從母胎右肋出生時,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如來於年少的時候,

努力持守解脫之道;

於成就無上正覺時,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佛陀成正覺轉法輪時,

於鹿野苑宣說法義;

施展神力降伏天魔,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天魔三番兩次來請,

勸說佛陀進入涅槃;

佛陀願捨卻肉身性命,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天地人間的大導師,

成就正覺不受輪迴;

意念不亂入涅槃時,

整片大地都起震動。

佛陀以淨眼說諸因緣,

八種因緣起大地動;

只要其中一種因緣,

整片大地都會震動。

 

注釋 迦毗陵:一種叫聲美妙的鳥。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0 微妙稀少之法

 

佛陀告訴阿難:天地間共有八種有情眾生,哪八種呢?

第一種叫剎帝利王親貴族眾,

第二種叫婆羅門修行者或祭師眾,

第三種叫在家清修的居士眾,

第四種叫四方遊行的出家眾,

第五種叫東西南北四天王及其天人眾,

第六種叫三十三天的帝釋天王及其天人眾,

第七種叫魔界的魔王及其魔眾,

第八種叫大梵天王及其天人眾。

我自己這樣回想著:從前我與那些皇親貴族眾往來言論,次數很多,我以甚深禪定的神力能隨意變化,如果對方的容貌莊嚴或俊美,我就變化出更勝於對方的莊嚴或俊美的容貌;如果對方具有美妙感人的聲音及言論,我就變化出更勝於對方的美妙感人的聲音及言論。對方覺得比不過我而先行離去,我才會離去,我從不主動先行告辭離去;對方所能解釋演說的,我也能解釋演說;對方沒有能力解釋演說的,我還是能解釋演說。阿難啊!我到處遊行廣為宣說法義,以對方能瞭解的方式,引導眾生能對法義生起歡喜心後,我才會離去,當我離去後,對方根本不知我到底是神、是人。就是這樣,我與這些八種有情眾生無數次的往來言論中,為對方廣為宣說法義,而對方從來不知我是誰。

 

阿難稟告佛陀說:好奇特啊!敬愛的跋格瓦啊!我從未聽說過誰具有這種神力,這應當只有具備大神通的跋格瓦才能成就這樣的奇蹟吧。

 

佛陀說:這種甚深微妙稀有的神力,阿難啊!這樣的神力非常的奇特!過去未曾有誰具備這種神力,唯有如來能成就這種神力。

佛陀再告訴阿難:如來能遍知觸受的生、住、滅、空,意念的生、住、滅、空,洞察的生、住、滅、空。這些遍知正法的神通乃是如來最甚微妙的無上神力,從古至今未曾被圓滿成就的法!所以阿難啊!日後你應當精進修行廣為傳承。

那時候,佛陀告訴阿難:我們到香塔去,香塔附近有一棵大樹,你在大樹下舖好座位讓我坐。

佛陀再告訴阿難:現在聚集在香塔附近的比庫僧眾,你傳達下去要大家現在到講堂集合,我準備跟僧眾宣說法義。阿難承令,立刻召集比庫僧眾到講堂來。然後阿難稟告佛陀說:比庫僧眾已經都聚集到講堂了,就等跋格瓦開示。

 

注釋

四天王:指東方持國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南方增長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忉利天:即三十三天,屬帝釋天王所管轄。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1 有生必有死

 

那時候,跋格瓦隨即到了講堂坐好座位,佛陀告訴比庫僧眾說:你們應當知道,我以種種教法的實踐,為自己的修行作證,成就了無上正自覺,以下就是我所親身實踐的教法: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四禪、五根、五力、七覺意、賢聖八道。你們應當於上面我所說的種種教法修行中,和睦相處,不可互相爭執、敵對,既是同時修行相同的正法就要互相尊重支持、照顧,在我所傳下的教法中,努力修行學習,互相研究互相分享成就。眾比庫啊!你們應當瞭解,我以種種教法的實踐,為自己的修行作證,然後將我所修證的正法傳播世間,這些正法就是我曾對各位講說過的:謂貫經、祇夜經、受記經、偈經、法句經、相應經、本緣經、天本經、廣經、未曾有經、證喻經、大教經。以上諸種教法,你們應當善加意會貫通,善加修行,好好研究及覺察其中的各種不同的觀念,然後選擇適合自己修行的教法勤奮修行,我為何如此再三叮嚀,因為再過不久離現在三個月後如來就要進入涅槃。

諸比庫眾一聽倒佛陀預告三個月後就要涅槃的話後,全都非常驚訝,一片傷心與慌亂,不由自己的全都跪於地,有比庫大聲痛哭的喊叫起來:啊!太快了!佛陀這麼快就要涅槃了。啊!太快了!作為世間明亮之眼的佛陀這麼快就要涅槃了。我們一定會經歷很長久的悲傷沮喪。

也有幾個比庫哀慟得在地上捶胸亂滾嚎啕大哭,情緒歇斯底里得失去控制,就如被斷頭或腰斬的蛇盲目的亂竄,完全不知所措。

佛陀告訴比庫僧眾說:你們暫且稍安勿躁不要懷憂喪志,天地間所有的人類及各種生物有生必有死。若妄想使有為的事法及有形的物種完全不壞不滅,那是不可能的。我以前就跟你們說過,恩愛是無法恆常不變的,有聚會就會有分離,肉身只是暫時寄宿的殼並非屬於個人,生命有其季節的更替不會永恆不變,轉眼間肉身就得離開人世。這時跋格瓦就說起偈頌:

如今我已是完全自在的人了,

正要飛越到圓滿清淨的國土;

從過去到現在我為有情眾生,

廣說諸法無常的智慧解脫義。

如今我的肉身快速趨向老邁,

生命中的殘存氣息已剩無幾;

所有的梵行修行我都已完成,

如今是我捨棄肉身的時候了。

要恆記住我的教導不要怠惰,

這是比庫僧眾要持守的戒律;

恆於修行禪定保持清淨意識,

要守護及堅持修行成道的心。

若是勤於修行我教導的法義,

專心一意絲毫也不怠惰的人;

就能根本除去造成煩惱的因,

永遠不必再受生老死的輪迴。

 

注釋

四念處:即身、受、心、法四念處,亦即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四正勤:斷除已生之惡、不生未生之惡、生起已生之善、增長已生之善。

四神足:四種由恆久入禪的禪定持守所獲得的神通變化。

慾神足:心想事成的神通變化。

勤神足:精進不退的神通變化。

心神足:心識非常長自在的神通變化。

觀神足:洞澈深廣的神通變化。

四禪:色界的四種禪定,分為初禪、二禪、三禪、四禪。

五根:五種成就正道的根本,即堅信根、精進根、淨念根、禪定根、智慧根。

五力:由持守五根所產生的力量,即堅信力、精進力、淨念力、禪定力、智慧力。

七覺意:由五根五力所開展的覺悟,即淨念的覺悟、辨識選擇正法的覺悟、精進力行的覺悟、喜歡正法的覺悟、斷惡輕安的覺悟、禪定不散亂的覺悟、捨離一切妄法的覺悟。

賢聖八道:即正見、正思、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支正道。

貫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內容以長篇的散文體來敘說佛陀一貫的法義。

祇夜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乃貫經的內容以偈頌體來敘述。

受記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乃佛陀預言弟子命終後受記成佛陀的種種因緣敘述。

偈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以偈頌敘說教法。

法句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乃佛陀隨緣歡喜所說偈頌。

相應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乃佛陀敘說弟子宿世之種種因緣本事。

本緣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敘說佛陀過去世的種種因緣本事。

天本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敘說佛陀說法教化的種種因緣。

廣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乃佛陀由淺至深的廣說成就菩薩道的教法。

未曾有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以稀有、未曾有之法來讚歎佛陀教法的甚深微妙。

證喻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乃佛陀說法教化時所引用各種譬喻之集成。

大教經:佛教十二根本聖典之一,以問答的形式來廣論佛陀的教法。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2 重說涅槃因緣

 

佛陀再告訴眾比庫:今天我為何語重心長的告誡你們,那是因為前些日魔王波旬曾來請求我盡快入涅槃,波旬如此說:佛陀啊!您的心中對肉身的長生不老其實並無期待,對世間的一切也無任何貪戀愛取的意願,這樣說來佛陀是可以進入涅槃了,而今天正是時候啊!請立刻儘速進入涅槃吧!

我告訴波旬說:且慢!且慢!波旬啊!甚麼時候該入涅槃,佛陀自己心裡很清楚,不用你波旬來多嘴。如來現在不入涅槃乃是因為我必須等到諸比庫僧眾都能聚集,然後又能各自修行勇猛無懼,能夠自我調理身心使內在趨向安穩,使自己獲致成長解脫也能成為他人的導師,引導他人成長解脫能夠到各地演說傳播教法。讓他人也能瞭解經法的真義。對於別人的批評及非議,能夠曉以正法說服對方;又能以神通變化來為自己的修行作證。但現在這段日子,我的弟子都居住在外地尚未聚集,其他的諸比庫僧、比庫尼、在家清修的男女居士也一樣尚未聚集。所以當今要進行的是努力推廣正法,演說傳播覺悟解脫的教法,乃至使諸天人也能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

 

魔王波旬再度跟佛陀說:佛陀昔日於鬱鞞羅尼連禪河岸邊的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時,我那時也有出現在佛陀成就正覺的地方,我曾經勸請如來既然已成就正自覺,那麼可以立刻進入涅槃了,我那時這樣說:今天正是時候啊!請立刻儘速進入涅槃吧!

而那時佛陀回應我說:且慢!且慢!波旬啊!甚麼時候該入涅槃我自己心裡很清楚。如來今天不進入涅槃,因為我必須等到諸弟子都能聚集,以及諸天人都能見到佛陀的神通變化才會進入涅槃。

這是您昔日說過的話,而如今佛陀的弟子也都聚集了甚至諸天人也都曾經見過佛陀的神通變化了,所以今天正是時候啊!請立刻儘速進入涅槃吧!

 

我告訴波旬說:且慢!且慢!波旬啊!佛陀自知肉身不會久住人間,離現在三個月後,我將於出生地拘尸那竭的娑羅園裡面的兩棵大樹中間進入涅槃。

這時,魔王波旬聽了佛陀這樣確定的說出要涅槃的時日後心裡這樣想著:佛陀從不說虛假的謊話,三個月後佛陀必定就會進入涅槃。

波旬心裡越想越興奮,歡喜得雀躍起來然後就突然地消失不見了。

魔王波旬離開後不久,我就在遮婆羅塔進入甚深禪定的境界以神力延長肉身的壽命。就在這個時候大地突然起大震動來,全國的人民都感到非常震驚恐懼,連身體的雞皮疙瘩都豎立起來,佛陀以大神通放射出廣大光芒照遍整個大地,連最陰暗的地方也都光亮起來,任何角落都看得清楚。那時候,我就說起偈頌來:

在有為與無為的兩種生滅中,

如今我準備捨棄有為的肉身;

專心一意的進入甚深禪定中,

就好比雛鳥奮力要破殼而出。

那時候,阿難立刻從座位站起露出右肩,右腳的膝蓋著地雙手交叉久久跪著虔誠地懇求佛陀說:

為了慈憫眾生及利益天人,懇請跋格瓦再留世一劫的時間暫時不要涅槃。

那時候,跋格瓦默然不語,阿難再三請求,佛陀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相信如來已證得無上正自覺嗎?

阿難回答:當然,我實實在在的深信。

佛陀說:你既然深信那為何再三擾亂我的清靜呢?你親自從我這裡聽聞我講說法義也親自從我這裡接受教導,譬如:如果有人修行四神足的神通,有恆心地經常修習緊記不忘,這樣的人心中如果有所期待,希望能長生不老,那麼這人就能延長壽命活過一劫。阿難啊!佛陀對四神足的神通已經修行很久了,專心一意不曾忘卻,如果心中對長生不老有所期待,如來可以延長壽命活過一劫,也能為世間除去生命中黑暗的障礙,讓眾生獲得豐富的利益也能使天界中的天人獲得心靈的安穩。阿難啊!你那時候為何忽略我所說的話,沒有再度懇請我繼續留世暫不涅槃?聽到兩次兩次都忽略還算可以接受,當你第三次聽聞的時候仍然沒有勸請我多留一劫或超過一劫,藉以為世間除去生命中黑暗的障礙,讓眾生獲得豐富的利益,也能使天界中的天人獲得心靈的安穩。你現在才說勸請的話是不是太遲鈍了些?我三次暗示你竟然三次都不吭聲。你於那時候為何不這樣勸請我:敬請如來多留一劫,或超過一劫,藉以為世間除去生命中黑暗的障礙,讓眾生獲得豐富的利益。

且慢!阿難啊!我已決定捨棄肉身的性命,已說過的話若要如來自己違背諾言,那是不可能的。就好比有權勢、有品德的長者,在進食後把食物吐到地上,然後再把吐到地上的食物撿起來吃,這種情況會發生嗎?

阿難回應:不可能發生。

佛陀鄭重地告訴阿難:如來也一樣,已經承諾要捨棄肉身性命的事,就不可能自食其言。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3 講說戒、定、慧

 

佛陀告訴阿難現在一同去菴婆羅村遊行,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衣及托缽乞食用的缽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一路經過拔祇國來到菴婆羅村落腳在一處山林中。那時候跋格瓦為比庫僧眾講說戒律、禪定、智慧的三學法義,持守戒律就能進入禪定成就大果報,持守禪定就能開啟智慧成就大果報;持守智慧,心靈就能達到清淨成就與佛陀相等的解脫境界,除盡三種煩惱:

貪的煩惱、愛有的煩惱、無明的煩惱。在除盡三種煩惱的解脫境界中,就能生出解脫生死的智慧,結束生死的干擾,然後正法的修行都已修證,該修行的梵行都已實踐,這樣就不會再受生死輪迴的苦惱。

 

注釋

三漏:漏指煩惱,即慾漏、有漏、無明漏。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4 四大教法

 

那時候,跋格瓦隨遇而安的在菴婆羅村已住了一陣子,有一天跋格瓦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們去準備準備,我要往瞻婆村、揵茶村、婆梨婆村及負彌城去遊行。

阿難回答:是,跋格瓦,謹聽您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衣及托缽乞食用的缽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由拔祇國一路經過一些城鎮然後到達負彌城的北面,落腳在尸舍婆林中。

 

佛陀告訴眾比庫:現在是跟你們講說四大教法的時候了,你們仔細聽,要格外的仔細聽並且要時常記住這個教法。

眾比庫同聲回應:謹聽您的吩咐,敬愛的跋格瓦,我們期待跋格瓦講述教法。

佛陀告訴眾比庫:甚麼是四大教法呢?若有比庫僧這樣說:各位賢達,我曾經於某村、某城、某國,親自從佛陀那裡聽聞佛陀的法義,親自從佛陀那裡受到教導。

當你們聽到這比庫這樣說,你們應該相信也不可毀謗。然後以我說過的法義內容中去推論其虛實,並且依據我所傳下的戒律內容去探究其來龍去脈。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不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佛陀並不是這樣說的,你的說法應是受到錯誤的教導吧,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不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請你不要再接受及修行你所說的那些錯誤教法,也請不要再繼續為他人宣說,請放棄你所學來的那些偏差教法吧。

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你所說的內容的確是佛陀說過的,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真的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你應當繼續接受這種教法及修行並且廣為他人宣說,切勿放棄這種教法及修行。以上所說的就是第一大教法。

 

再來,若有比庫僧這樣說:我曾經於某村、某城、某國,親自接受某德深望重的修行者及某多聞前輩的教導,親自從對方接受經義、戒律及教法。

當你們聽到這比庫這樣說,你們應該相信也不可毀謗。然後以我所說過的法義內容中去推論其虛實,並且依據我所傳下的律法內容去探究其來龍去脈。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不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佛陀並不是這樣說的,你的說法應是受到那些前輩錯誤的教導吧,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不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請你不要再接受及修行你所說的那些錯誤教法,也請不要再繼續為他人宣說,請放棄你所學來的那些偏差教法吧。

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你所說的內容的確是佛陀說過的,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真的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你應當繼續接受這種教法及修行並且廣為他人宣說,切勿放棄這種教法及持守。

以上所說的就是第二大教法。

 

再來,若有比庫僧這樣說:我曾經於某村、某城、某國,跟隨眾多的比庫僧持守教法、戒律、經義及儀軌,那些教法、戒律、經義及儀軌都是我親自從對方聽到的,也親自接受對方關於經義、戒律及教法的教導。

當你們聽到這比庫這樣說,你們應該相信也不可毀謗。然後以我所說過的法義內容中去推論其虛實,並且依據我所傳下的律法內容去探究其來龍去脈。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不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佛陀並不是這樣說的,你的說法應是受到眾多的比庫僧錯誤的教導吧,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不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請你不要再接受及修行你所說的那些錯誤教法,也請不要再繼續為他人宣說,請放棄你所學來的那些偏差教法吧。

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你所說的內容的確是佛陀說過的,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真的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你應當繼續接受這種教法及持守並且廣為他人宣說,切勿放棄這種教法及修行。

以上所說的就是第三大教法。

 

再來,若有比庫僧這樣說:我曾經於某村、某城、某國,跟隨某個比庫僧持守教法、戒律、經義及儀軌,那些教法、戒律、經義及儀軌都是我親自從對方聽到的,也親自接受對方關於經義、戒律及教法的教導。

當你們聽到這比庫這樣說,你們應該相信也不可毀謗。然後以我所說過的法義內容中去推論其虛實,並且依據我所傳下的律法內容去探究其來龍去脈。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不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佛陀並不是這樣說的,你的說法應是受到那個比庫僧錯誤的教導吧,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不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請你不要再接受及修行你所說的那些錯誤教法,也請不要再繼續為他人宣說,請放棄你所學來的那些偏差教法吧。

若是對方所說的內容符合我所說過的經義、戒律及教法,那麼你們就可以跟對方這樣說:你所說的內容的確是佛陀說過的,為何這樣說呢,乃是我依據佛陀說過的所有經義、戒律及教法,發現你先前所說的內容真的符合佛陀所說的法義。所以,賢友啊!你應當繼續接受這種教法及修行,並且廣為他人宣說,切勿放棄這種教法及持守。

以上所說的就是第四大教法。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5 有四種出家人

 

那時候,跋格瓦於負彌城隨遇而安的已住了幾日,佛陀告訴阿難一同去波婆城,阿難回答:謹聽跋格瓦的吩咐。

阿難就立刻去準備跋格瓦出門遊行要用的輕衣及托缽乞食用的缽與僧團的大眾隨從並照顧跋格瓦,一路經由末羅來到波婆城的闍頭園中。那時候有個鐵匠叫純陀,聽路人說佛陀從末羅來到波婆城暫住於闍頭園中,純陀就立刻整裝來到跋格瓦住的地方,恭敬地以頭臉頂禮佛陀足裸後退到一旁坐下來。這時,佛陀以純陀所能認知的程度為其講說正法,讓其在所聽到的教法中能獲得廣大的利益及歡喜。純陀聽了佛陀的說法後內心生出無比的信心及歡喜心,當下就邀請跋格瓦明日能蒞臨他的家裡受其供養。那時佛陀默默地答應接受供養的邀請。純陀知道佛陀已答應接受供養的邀請後就從座位起身禮佛陀後離去,隨即回到家裡徹夜準備明日要供養跋格瓦的食物。明日一到就等跋格瓦蒞臨開示及接受供養。

那時候,跋格瓦穿著大件的法衣拿著缽,比庫僧眾隨伺在左右,一同前往純陀的家坐上周納準備好的座位。這時,純陀設宴供養佛陀及比庫僧眾,另外特別準備了軟豬肉,單獨供養跋格瓦。

佛陀告訴周那:切勿以這個軟豬肉供養比庫僧眾。

周那聽了跋格瓦的吩咐後就不敢拿這個軟豬肉供養比庫僧眾。這時,比庫僧眾中有一位晚年才出家的年長比庫,用缽取了一些剩餘的軟豬肉來吃。

 

那時候,純陀見大眾用餐完畢也收拾好缽並且用水洗好了臉手,就來到佛陀的座位前以偈頌來請示跋格瓦:我斗膽的請問大聖大智者,請示成就正自覺的跋格瓦,請示善於統馭調伏的跋格瓦,這世上究竟有幾種出家人?

 

那時候跋格瓦也以偈頌回答純陀:我當然知道你所問的,出家人大致分有四種;

每一種的志向都不同,你要仔細認知及識別。

第一種修行殊勝正法,

第二種善於講說正法,

第三種遵守正法生活,

第四種假藉正法做惡。

 

甚麼叫修行殊勝正法,

甚麼叫善於講說正法,

甚麼叫依據正法生活,

甚麼叫假藉正法做惡?

能解脫恩愛情恨的苦,

毫無疑問可進入涅槃;

超越天人的修行境界,

所以稱為殊勝的正法。

善於解說佛陀教法的真義,

瞭解正法的清淨無垢;

以慈悲心斷除眾迷惑,

這就是善於講說正法。

善於瞭解及傳播法義,

依正法作為生活依據;

追求清淨無垢的境界,

這叫做依據正法生活。

內心懷著詭詐與邪惡,

外表卻偽裝著像白紙;

虛偽說謊完全不實在,

這叫做假藉正法做惡。

甚麼叫做善與惡同在,

甚麼叫淨與不淨雜存,

從外表看來都很相似,

猶如銅的表面塗層金。

一般俗人只見到外表,

以為是智慧的佛陀弟子,

其實實際上並非如此,

但不可因此捨棄正信。

某些人散佈在僧眾中,

內心污濁而外表清淨;

隱藏詭詐邪惡的心跡,

實際上心懷放蕩不軌。

你們不要只重視外表,

剛初見面就親近恭敬;

隱藏詭詐邪惡的心跡,

實際上心懷放蕩不軌。

 

那時候,純陀拿了個小坐墊恭敬地坐在佛陀的前頭,佛陀以純陀所能認知的程度為其講說正法,讓其在所聽到的教法中能獲得廣大的利益及歡喜,佛陀說法結束後,僧眾圍繞佛陀一路跟隨著佛陀返回住處。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6 供養佛陀的功德

 

在途中一棵樹下停了下來,佛陀告訴阿難:我肚子痛、背部又疼痛起來,你去鋪個座位讓我休息一下。

阿難回應:是,跋格瓦。

隨即鋪好座位讓跋格瓦休息。

那時,阿難再拿了個小坐墊恭敬地坐在佛陀的前面。

佛陀告訴阿難:剛才周那是不是有一些懊悔的樣子,如果是這樣那又是甚麼原因呢?

阿難稟告佛陀說:周那這次設宴食供養跋格瓦,可惜沒有福報是甚麼原因呢?因為這次是如來最後一次在周那家接受供養後就要進入涅槃。

佛陀告訴阿難:阿難啊!你不可以說這樣的話!今天周那是可獲得廣大的福報與利益,可獲得肉身的長壽,可獲得物質的豐富與精神的愉悅,可獲得好的名聲可獲得更多的財富,命終後可往生天界,所追求的都能實現。這是甚麼原因呢?佛陀最初成就正自覺時,能供養佛陀的人與最後佛陀要涅槃時能供養佛陀的人,這兩種供養者的功德福報都是一樣的。阿難你現在可以到周那家告訴他:我親自聽佛陀說法,親自接受佛陀的教導,佛陀是這樣說的,周那設食供養跋格瓦已獲得大利益,已獲得大果報。

 

這時,阿難便秉承佛陀的指示,到純陀家來告訴純陀:我親自聽佛陀說法,親自接受佛陀的教導,佛陀是這樣說的,純陀設食供養跋格瓦已獲得大利益已獲得大果報。這是甚麼原因呢?佛陀最初成就正自覺時能供養佛陀的人,與最後佛陀要涅槃時能供養佛陀的人,這兩種供養者的功德福報都是一樣的。

 

純陀設宴供養佛陀後才聽到阿難這樣說:如來肚子、痛背痛更趨嚴重,肉身性命即將終結。

雖然只是軟豬肉,病痛卻越來越嚴重;佛陀抱著病疼痛在途中,漸漸走向古西那拉城。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7 往波婆城途中說苦聖諦

 

那時候跋格瓦從座位站起來往前輕步地走了一小段路到了一棵樹下,跋格瓦再告訴阿難說:我的肚子與背部非常地疼痛,你去舖個座位讓我休息吧。

阿難回應:是,跋格瓦,我馬上去做。

阿難立刻快速地舖好座位,恭請如來上座休息,等跋格瓦坐定後阿難向佛陀頂禮,然後退到一旁坐下來。

那時候有一個阿拉漢的弟子,名字叫福貴,從拘夷那竭城要往波婆城去,走到半路看見佛陀坐在一棵樹下,法相端正莊嚴,似乎進入很深的禪定境界如飛龍在天亦如非常清澈的水,絲毫沒有污穢的東西沉澱其中,讓人一見就會立即生出善心及歡喜心。

 

福貴立即走到佛陀前,向佛陀恭恭敬敬的頂禮,在一旁坐了下來後恭敬的請教佛陀:跋格瓦,出家人能夠在清靜的地方,悠閒的居住,真是奇特啊!即使有五百輛車子喧鬧的開過,出家人也能夠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我師父有一回在拘夷那竭城和波婆城的中間的路旁大樹下靜坐時,當時有五百輛車子喧鬧的開過他的身旁,車聲轟隆震耳,我師父能感覺到車子駛過,卻好像沒有聽到轟隆的車聲。當時就有旁人問我師父:剛剛有車子隊伍經過你有看見嗎?

我師父回答說:沒看見。

那個人又問:那麼,你有聽到車聲嗎?

我師父回答說:沒聽到。

那個人又問:你剛剛是坐在這裡,還是在別處呢?

我師父回答說:在這裡。

那個人又問:那你剛剛是意識清醒的嗎?

我師父回答說:意識清醒的。

那個人又問:剛剛你是在睡覺嗎?

我師父回答說:我沒有睡覺。

那個人心裡想著,這樣的事真是稀少,出家人的清靜專念,縱然車聲轟隆震耳卻可以好像沒有聽到一樣,那個人就這樣告訴我師父說:剛才有五百輛車子喧鬧的開過,車聲轟隆震耳你都可以聽不到。那就更不用說其他的聲音了。

於是那個人就向我師父頂禮後,懷著歡喜心離去。

 

佛陀聽了後就跟福貴說:我現在問你,你想到甚麼就隨意說甚麼。車聲轟隆震耳聽不到及驚天動地的雷電聽不到,這兩種狀態,哪一種比較困難?

福貴回答說:就算千萬輛轟隆震耳的車聲,怎樣也抵不過驚天動地的雷電,清醒時聽不到車聲並不困難,驚天動地的雷電,若要清醒時聽不到,那可就真正的難了。

 

佛陀再跟福貴說:以前我有一回遊行到阿越村時,我在一間草廬裡面,當時天空烏雲奇特,突然閃電雷聲交加暴起,閃電打死在田裡耕作的牛及兩兄弟,村裡的人們聚在一起討論這件事。當時我走出草廬散步經過附近時,群眾中有一人走到我面前,向我恭敬的頂禮後,然後跟著我一起散步,我當然知道發生了甚麼事,卻故意的問那人:村裡的人們聚在那裡,是發生了甚麼事嗎?那個人立即問起我:剛才你是在哪裡睡覺的?我回答:我就在這間草廬裡面,但我沒有睡覺。那個人聽了後,讚嘆著我禪定的功夫如佛陀,閃電雷聲轟隆交加驚天動地,而能夠在靜定的清醒中,沒有聽到雷電聲真是稀有的事。那個人就跟我說:剛才天空飛雲奇特,突然閃電雷聲交加暴起,閃電殛死在田裡耕作的牛隻及兩兄弟,村裡的人們聚在一起,就在討論這件事。那個人說完話後,內心無比喜悅充滿著法喜,隨即向我頂禮後離去。

 

那時候福貴身上帶著兩件價值昂貴的布,福貴隨即從座位起來立即在佛陀前雙手交叉久跪頂禮,福貴對著佛陀說:尊貴的跋格瓦啊!今天我以這兩件布供養跋格瓦,盼望跋格瓦能夠接受我的供養。

 

佛陀告訴福貴說:你以一件施給我另一件施給阿難。那時候福貴就遵照著佛陀的意思,一件佈施給如來跋格瓦,另一件佈施給阿難。

佛陀深深瞭解福貴的心意就接受其供養。

 

那時福貴向佛陀頂禮後,往一旁坐於佛陀前,佛陀由淺入深以福貴能瞭解的方式逐漸為福貴說法,以利益福貴。佛陀為福貴說的法裡面包括了佈施、持戒及如何往生天界的法義。佛陀告訴福貴慾望是人生的大患,使心靈陷入污穢不淨的境地,煩惱與貪慾是修行中最大的障礙,而出離生死割捨貪戀乃是修行最重要的法義。那時候佛陀看出福貴內心對法義的熱切求知及顯露出無比的歡喜心,毫無雜念顯露出對法義的虛心接受。佛陀便繼續為福貴說苦聖諦的法義,煩惱與貪慾是造成生、老、病、死一直循環的主因,若要斷滅止息這些苦因,就要藉著修行割捨貪慾,才能達到斷除煩惱出離生死。

 

這時候福貴的內心清淨充滿著堅強的信念,就如同潔白無垢的布非常容易染上顏色。坐在座位上的福貴內心遠離了塵世的雜念與貪念,佛陀的法義開啟了福貴的心眼,得以窺見正法的奧妙,從此刻起福貴更堅定對正法的信念不再陷入惡趣,心靈立即成就了大無畏的法益。福貴隨即向佛陀說:我現在誠心的皈依佛陀、皈依法、皈依僧,盼望佛陀允許我成為佛陀門正法中的信士,從今以後直到我壽命終了,絕對不再殺生、不偷竊、不邪淫、不欺騙、也不再喝酒,只盼望佛陀允許我成為佛陀門正法中的信士。

 

福貴再向佛陀說:跋格瓦日後若有遊行到波婆城來,我誠心盼望跋格瓦能夠移駕到我家中來作客,我所以要邀請跋格瓦乃是希望盡我的全部食物、床具、服飾、藥品來奉獻給跋格瓦來供養跋格瓦,如果跋格瓦能夠接受我的邀請,我覺得我全家就能獲得祝福與平安。

 

跋格瓦向福貴說:你說得很好,我知道你的心意。

這時候跋格瓦繼續為福貴說法以利益福貴,說法結束後福貴從座位起來恭敬地向佛陀頂禮,然後滿懷著歡喜心離去。

 

福貴離開後不久,阿難隨即將福貴佈施的布奉上給跋格瓦,跋格瓦瞭解阿難的心意,就接受了布隨即披在身上。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8 金色光芒的佛陀容貌

 

那時候跋格瓦的容貌洋溢著自然明亮的光澤,法相威奇莊嚴六根清淨,臉上散發出神秘而愉悅的微笑,阿難見到這等情境暗自想著:自從我隨侍跋格瓦二十五年來從未見到跋格瓦的容貌,洋溢著這般明亮的光澤,明亮得有如黃金。

阿難立刻從座位起來右腳長跪地上,雙手合掌向著佛陀說:自從我隨侍跋格瓦二十五年來,從未見到跋格瓦的容貌,洋溢著這般明亮的光澤,明亮得有如黃金,會發生這情境不知道是甚麼因緣,盼望跋格瓦能夠對我解說。

 

佛陀告訴阿難:有兩種因緣,會造成如來的容貌所散發出的光澤跟平日不一樣。一種狀況是佛陀初轉法輪,修證無上正自覺的時候。另一種狀況是佛陀臨近涅槃準備要捨棄肉身性命,進入涅槃的時候。阿難啊!就是這兩種因緣才使佛陀的容貌放出特殊的明亮光芒。

 

這時候跋格瓦頌著偈:

金色衣顯出愉悅的光芒,

披在身上既細軟又潔淨,

當福貴供養這件衣服時,

跋格瓦身上放出雪白光芒。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39 雪山鬼神供養清水

 

佛陀告訴阿難:我有點口渴想喝水,你去裝點水來。

阿難告訴佛陀說:剛才有五百輛車子從河流的上游經過,所以河水到現在還很混濁未清,只能用來洗腳不適合飲用。

佛陀再三的催促阿難:你快去拿水來。

阿難告訴佛陀說:有條拘孫河離此不遠,水質清涼乾淨適合飲用,也可以順便洗澡。

 

當時有一些鬼神居住在雪山,篤信佛陀教法,知道了佛陀正口渴就立即以缽裝了八種清淨的水來,奉上給跋格瓦解渴,佛陀瞭解他們的心意就接受了,然後頌著偈:

佛陀以八種聲音,

要阿難取水來,

我口渴要喝水,

然後往古西那拉城。

柔雅的八種音,

眾人都喜歡聽,

佛陀身旁的阿難,

再三告訴跋格瓦。

剛有五百輛車,

在上游水中過,

水質混濁未清,

不適合人飲用。

拘孫河離不遠,

水質潔淨清涼,

可去那裡取飲,

也可順便洗澡。

住雪山的鬼神,

奉上清淨水來,

飲用後精神強,

走起路如獅子。

那條河神龍居,

河水清淨無穢,

佛陀顏亮如雪山,

安詳過拘孫河。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40 如何安葬佛陀的肉身

 

那時候跋格瓦遊行到拘孫河,飲用了河水也順便清洗了身體,然後與大眾離開拘孫河,途中在一棵樹下休息,佛陀告訴阿難說:你去拿我那件袈裟摺疊成四折鋪在地上讓我休息,我的肚子、背部又痛起來,我想在此休息一會。

 

阿難照著跋格瓦的交代去做,舖好袈裟摺疊成的墊子後,就請跋格瓦坐上休息,阿難向佛陀頂禮後就在一旁也坐下來,佛陀隨即告訴阿難:我準備好要進入涅槃了,我準備好要進入涅槃了。

 

佛陀告訴周那說:你自己知道是時候了。

聽佛陀這樣說後,周那就於佛陀前進入涅槃。

 

當時佛陀如此頌著:

佛陀經過傳說中的拘孫河,

那條河的水潔淨清涼無比,

人間的跋格瓦進入河中,

洗淨身體後渡到對岸。

帶領群眾遊行的跋格瓦,

指示弟子阿難說:

我現在身體極度疲倦,

你快去鋪好臥具。

阿難立即照著做,

將袈裟摺疊成四折舖地,

如來終於可以休息,

阿難坐於佛陀前隨即告訴阿難,

我準備要進入涅槃。

因為修行已到無愛無恨的境地,

是該當解脫塵世的時候了,

這是無量功德的境地,

最殊勝的時候佛陀便告訴阿難說:

所有的修行都已做到,

自己也知道是時候了。

得到佛陀的授記,

阿難加倍努力做最後的精進,

斷滅煩惱不留下多餘的業障,

有如油燈燒盡了火就自然的熄滅。

 

這時候阿難從座位起來,上前告訴佛陀說:佛陀涅槃後要如何安葬?

佛陀告訴阿難:你暫且不要問這件事,只要把你自己負責的事做好即行,至於佛陀涅槃後如何安葬的事,那些佛陀門中的居士自然會樂於處理。

但是那時候阿難還是再三的請示跋格瓦:佛陀涅槃後要如何安葬?

佛陀告訴阿難:若要知道如何安葬,那就比照轉輪聖王吧。

阿難接著問佛陀:那轉輪聖王又是怎麼安葬法?

佛陀告訴阿難:聖王的葬法是,先以香料浸泡的水來清洗身體,然後以新長出的劫貝葉舖滿全身,再以五百件布纏繞全身,然後將身體置放於金棺內,再將金棺內灌滿麻油,然後將金棺放入第二大的鐵棺內,然後是將鐵棺放置於檀木做的外棺內,最後再用各種名香厚厚的層層置於檀木棺上,這樣就可以火化了,火化後開棺取出舍利子,然後選在城裡重要的道路上,建造佛塔供奉舍利子,佛塔頂高掛著絲製的旗子,讓國人每次經過道路時都能看見佛塔,然後心裡思考法王的教化,這樣做就能有所利益眾生。

佛陀再告訴阿難:阿難啊!你若要安葬我,就先以香料浸泡的水來清洗我的身體,然後以新長出的劫貝葉舖滿我的全身,再以五百件布纏繞我的全身,然後將我的身體置放於金棺內,再將金棺內灌滿麻油,然後將金棺放入第二大的鐵棺內,然後再將鐵棺放置於檀木作的外棺內,最後再用各種名香厚厚的層層置於檀木棺上,這樣就可以火化了,火化後開棺取出舍利子,然後選在城裡重要的道路上,建造佛塔供奉舍利子,佛塔頂高掛著絲製的旗子,讓行人每次經過道路時都能看見佛塔,然後心裡思考如來法王正法的教化,讓生者獲得現世的利益,讓日後壽命終了的人能往生天道。

 

就在這時候跋格瓦為了讓眾生更能瞭解這件事的意義,就說起頌:

阿難從座位起來,

長跪著告訴佛陀說,

如來涅槃後,

要如何安葬。

阿難你暫且安靜,

只要去想你該做的事,

國內的佛陀門居士,

自當樂於處理此事,

阿難再三請示,

佛陀便說起轉輪聖王的葬法,

若要安葬如來的肉身,

用布纏繞全身置於內棺,

重要路旁建起佛塔,

這是利益眾生的事,

所有到佛塔禮敬的人,

都能獲得無量的福報。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41 有四種人應建佛塔供養

 

佛陀告訴阿難:天下有四種人應該建造塔廟來紀念,並且以香花、絲旗、音樂及舞蹈來供養。那麼是哪四種人呢?

一是大覺者如來應得建佛塔,二是獨覺佛,三是聖者阿拉漢,四是統治國家的聖王。阿難,這四種人應該建造佛塔來紀念,並且以香花、絲旗、音樂及舞蹈來供養。

 

那時候跋格瓦就以偈頌說:如來佛陀是第一個要建佛塔的,再來是獨覺佛及聖者阿拉漢,然後是轉輪聖王,因為聖王是國家領土的統治者。

以上這四種人應獲供養,這是如來所授記的,也就是佛陀、獨覺佛、聖者及轉輪聖王應得建造佛塔。

 

注釋

獨覺佛:觀察飛花落葉及因緣聚散而持守成就佛陀道正法但不教導世人的菩薩。

聖者:聽佛陀講說四聖諦法門而開悟成就佛教正法的四果聖者阿拉漢。

轉輪聖王:有福報的國家統治者。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42 世間一切終將煙消雲散

 

那時候跋格瓦告訴阿難:現在一同到古西那拉城的末羅雙樹間去吧。

阿難回應:是,跋格瓦。

阿難即刻與僧團大眾隨侍跋格瓦出發上路。

 

在途中有一個修行者,從古西那拉城要前往波婆城,在路上遠遠的看見跋格瓦,發現跋格瓦的法相甚是端正莊嚴,身心靈六根深沉寂定,修行者見了後,內心生出滿懷的善心及歡喜心。就立即走至佛陀前,向佛陀問候請安後退到一旁站著,接著告訴佛陀說:我所居住的村莊離此不遠,盼望果德瑪接受我的邀請到我那裡歇宿一晚,明日一早用餐後再進城去。

 

佛陀告訴修行者:且慢!且慢!今天你如此誠意的邀請,就已經算是供養我了。

那時候修行者誠懇的再三邀請,佛陀的回答還是一樣,只是又告訴修行者說:阿難走在後頭,你可以去跟他說說這件事。

那時修行者聽佛陀如此說,就走到阿難面前向阿難問候請安後,站在一旁然後告訴阿難:我所居住的村莊離此不遠,只盼望果德瑪能接受我的邀請到我那裡歇宿一晚,明日一早用餐後再進城去。

阿難回答:且慢!且慢!這位修行者,你今天如此誠意的邀請就已經算是供養佛陀了。

但居士仍是誠懇的再三邀請,阿難只好回答:這麼熱的天氣,你那個村莊看來還有點遠,跋格瓦今天已經疲累不堪,實在是沒辦法再繼續前行了。

 

那時候跋格瓦見及這般情景,立即以偈頌說:

人間佛陀繼續往前遊行,

今日疲憊地步向雙樹間,

有個修行者遠遠看見佛陀,

立即走到佛陀前請安問候。

我居住的村莊離此不遠,

請體念我心意留宿一晚,

明日一早等佛陀用畢早餐,

就可以繼續向城裡出發。

修行者啊我身疲累不堪,

去你村莊路遙無法前往,

管理僧團行程者在後頭,

你可以去跟他談談看吧。

修行者聽佛陀如此指點後,

就立刻走到阿難面前說,

非常盼望能到我村子來,

明早用完餐後就可離去。

阿難忙婉拒說且慢且慢,

現時天氣太熱不便前往,

修行者再三的邀請不成,

內心難掩失望悶悶不樂。

感傷啊世間一切有為法,

來往變遷是無法久留的,

即將出現的末羅雙樹間,

我這無漏之身就將寂滅,

佛陀獨覺佛及阿拉漢,

所有一切終將煙消雲散,

世間無常是無法選擇的,

有如火燒山林般的疾滅。

 

注釋

雙樹間:娑羅雙樹傳說是一種上下同一個樹幹,中間另長出一個樹幹的連理枝樹,佛陀在此雙樹間涅槃。

淨眼:意指佛陀。

果德瑪:佛陀家姓。

無漏:清淨無煩惱貪慾。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43 最殊勝的真供養

 

那時候跋格瓦進入了古西那拉城,來到前世本生處末羅雙樹間,佛陀告訴阿難:你去為如來在雙樹間舖設臥床,要讓頭部朝向北面臉部朝向西面,所以要這樣擺設,乃是在未來佛陀教法的發展流傳,將會往北方長住流傳。

阿難回應:是,跋格瓦。

隨即去舖好臥床,讓佛陀的頭部朝向北面。

那時候,跋格瓦就將摺疊成四折的大袈裟墊在右胸旁的肋骨下,有如獅子王側足躺臥著,那時候雙樹間所有信仰佛陀的鬼神以各種並非當前時節生長盛開的鮮花舖滿於週邊地上。

 

那時候,跋格瓦告訴阿難說:雙樹間這裡的鬼神以並非當前時節生長盛開的鮮花供養我,但這並非真正供養如來。

阿難就問佛陀說:那麼要怎樣做才算是真正供養如來?

佛陀告訴阿難:只是要信仰接受佛法,修行實踐佛法,這樣才算是真正供養如來。

 

佛陀為了眾生能夠繼續觀察這個真義,就以偈頌說:

佛陀來到這個準備要進入涅槃的雙樹間,

躺在臥床內心靜寂不亂,

雙樹間的鬼神以清淨心篤信佛陀教法,

以並非當前時節生長盛開的鮮花供養佛陀。

阿難不明白地問佛陀,

怎樣才算是真正的供養如來?

要信仰佛陀教法及持守實踐佛陀教法,

這個有覺性的花朵才是真正的供養,

耀眼如光輪般的紫金花,

縱然散滿佛陀身也並非真供養,

煩惱的眾生要修行達到無我執的境界,

才算是第一殊勝的真供養。

 

注釋

本生處:古西那拉城,往昔為大善見王的都城,頗為遼闊繁榮,大善見王乃是佛陀的前身也是在古西那拉城入滅的,本生處即指佛陀的前世持守之處。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44 照亮佛塔的功德

 

那時候,弟子梵摩那因為天氣酷熱,所以拿著扇子站在佛陀前用扇子幫佛陀搧風,佛陀告訴梵摩那:梵摩那你走開,不要在我面前。

當時阿難暗自思考:這個梵摩那本就常在佛陀的左右負責幫忙照顧佛陀日常生活所需的工作,應該是非常尊敬如來的,也應該是非常勤奮細心的,日後仍然需要他來打點佛陀的日常所需,現在佛陀卻命梵摩那離開這裡,這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佛陀告訴阿難:這古西那拉城外約有四、五百里的範圍,全是諸大天神居住的地方,住得滿滿地幾乎快沒剩餘的空間了,眾大天神都不太喜歡這個叫梵摩那的比庫站在我身旁,再過些日佛陀就要涅槃了,眾大天神都很想來見見佛陀,但這個梵摩那比庫具有大威德及大光明的神通,令眾大天神不易靠過來親近佛陀禮拜供養佛陀,阿難啊!我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要梵摩那比庫不要在我身邊。

阿難就問佛陀說:這個梵摩那比庫到底積聚了甚麼樣的功德,又到底做了甚麼樣的修行才能達到現今具有這等大威德的神力呢?

 

佛陀告訴阿難:這乃是因為久遠的過去離今九十一劫時,當時的世代有個稱為毘婆沙的佛陀,而當時梵摩那比庫的前身,以無比誠心的歡喜心,手拿著用草束製成的火炬,照亮供養毘婆沙佛陀的佛塔,由於這個因緣使得現今的梵摩那比庫身上,能夠發出照遍二十八重天的大威光,這是古西那拉城這附近的諸大天神所不能及的。

 

注釋

由旬:古印度用來計算里程的單位,每由旬大約二十公里。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中〉45 佛陀選擇古西那拉城涅槃的因緣

 

那時候,阿難便座位起來坦露著右肩,雙手交叉恭敬地長跪著隨即向佛陀說:尊敬的佛陀啊!請不要在這個窮鄉僻壤到處是荒廢的小城進入涅槃吧!為甚麼要如此請求呢?乃是因為還有許多更大的國家及城市,如瞻婆大國、毘舍離國的王舍城、婆祇國、舍衛國、迦維羅衛國、波羅奈國等。這些國家土地廣大人民眾多又篤信佛陀教法,佛陀若進入涅槃後,這些國家及城市的人民必能恭敬地供養佛陀的舍利子。

 

佛陀告訴阿難說:不可!不可!不可有這種狹隘愚蠢的觀念,不要認定這個古西那拉城是個貧窮偏僻的小城,何以這樣說呢?久遠的過去這個國家有個叫大善見的國王,當時這個城叫做拘舍婆提,而這個城剛好是大善見王的都城,長有四百八十里寬有兩百八十里,當時城裡的稻米及各種糧食都非常豐饒,所以各種糧價都很便宜,養活眾多百姓人民安居樂業,這個大城足足造了七層的城牆,環繞著城牆的柵欄也有七層,城牆的牆壁及柱子雕刻著文字及雕塑著各種圖騰,牆面懸掛著各種寶鈴,築城時所挖的地基深達二十一尺,高度有八十四尺,城上再建了八十四尺高的城樓,光是牆柱的寬度就有二十一尺。金城用銀門,銀城用金門,琉璃城用水晶門,水晶城用琉璃門。城廓四周圍都以金、銀、水晶、琉璃裝飾得莊嚴華麗,間隔城牆的柵欄也都以金、銀、水晶、琉璃來裝飾,金樓懸掛銀鈴,銀樓懸掛金鈴。圍繞整個城牆的河也建造了七層,這七重河的水面長滿了四種蓮花:優缽羅花、缽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而整個七重河的水底都舖滿了金沙。

道路的兩旁生長著多鄰娑樹,其中長著金樹幹的就長著銀葉,開著銀花、銀果。其中長著銀樹幹的就長著金葉,開著金花、金果。其中長著水晶樹幹的就長著琉璃葉,開著琉璃花、琉璃果。其中長著琉璃樹幹的就長著水晶葉,開著水晶花、水晶果。

多鄰娑樹林裡建造著眾多的沐浴池塘,池水清澈潔淨,池塘的壁面砌著以金、銀、琉璃、水晶做成的磚塊,金梯架著銀階,銀梯架著金階,琉璃梯架著水晶階,水晶梯架著琉璃階。所有的沐浴池塘四周圍都以柵欄圍繞著。

這個城裡到處生長著多鄰娑樹,其中長著金樹幹的,就長著銀葉,開著銀花、銀果。其中長著銀樹幹的就長著金葉,開著金花、金果。其中長著水晶樹幹的就長著琉璃葉,開著琉璃花、琉璃果。其中長著琉璃樹幹的就長著水晶葉,開著水晶花、水晶果。多鄰娑樹林裡也建造著四種寶池,生長著四種花。

城裡大街小巷的建築設計非常整齊,每條街道的交通非常的有秩序,風吹過叢樹群花時,樹枝及花莖紛紛倒向路邊,當微風從四面八方吹向眾多的寶樹時,叢樹間發出輕柔又悅人動聽的妙音,猶如天上傳來的音樂。

這個國家的人民,不管男女老幼,大家常在寶樹下遊戲娛樂,國內各處常有十種聲音響起,有貝殼敲拍的聲音,有擊鼓聲,有風吹波羅樹的聲音,有吟唱的歌聲,有舞蹈的聲音,有吹樂器的聲音,有大象的叫聲,有馬的叫聲,有車輛奔馳的聲音,有飲食遊戲的笑聲。

 

當時的大善見王七寶具足,也具足四種德政,統治著四方天下,七寶是甚麼,一是金輪寶,二是白象寶,三是紺馬寶,四是神珠寶,五是玉女寶,六是居士寶,七是主帥寶。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金輪寶?大王每逢十五日滿月時,沐浴淨身後,率領宮女登上祭祀用的神殿,在莊嚴的氣場上金輪寶自然就出現了,金輪射出千幅光芒甚麼顏色都有,這金輪乃是天上的金匠用真金打造,不是世間所能有,這金輪的直徑長達一丈四尺。

 

大善見王暗自心想:我曾經從前輩及舊友那裡聽到這樣的傳說,如果剎帝利王每逢十五日滿月時,沐浴淨身後率領宮女登上祭祀用的神殿,在莊嚴的氣場上,金輪寶自然就會出現,金輪射出千幅光芒甚麼顏色都有,這金輪乃是天上的金匠用真金打造,不是世間所能有,這金輪的直徑長達一丈四尺,那麼這樣就稱為轉輪聖王。現在所出現的金輪應該就是了,我今天就來試試這金輪的奇妙法力了。

 

那時候,大善見王立即召集了四部軍隊,然後王面向金輪寶,袒露右肩右腳跪於地並以右手輕按金輪,然後王告訴金輪請金輪向著東方,照著順序而轉,不要違反平常進行的規則,金輪立即轉向東方,當時,大善見王即刻率領四部的軍隊跟隨在金輪後面行進,金輪寶的前方有四位天神引導方向,金輪如果停下來,國王及軍隊也都跟著停止前進。

 

那時候,處於東方的許多小國的國王,見到大善見王率兵來到都以金缽盛著銀粟米,銀缽就盛著金粟米,來到大善見王駐的住所,恭敬地叩頭向王說:敬愛的大王,現今的東方土地肥沃,糧食豐收,人口眾多,人民安居樂業,百姓的本性善良,講求和平、孝順的美德,所以誠懇的希望聖王來此治理這裡的國政,我們全國上下必當聽從王的領導,做我們該盡的義務與本份。

 

當時大善見王就跟這些小國王說:不可!不可!眾位賢王,各位這樣說及有這樣的心意也就等於供養我了,只要各位以正法治理國政,勿枉勿縱,只要國內沒有違法的事發生,這樣就如同我來此治理國政一樣。

眾小國王聽到大善見王的開導解釋後,就跟隨著大王巡視諸國,直到鄰近東海的邊沿。大善見王隨後繼續跟隨著金輪巡視南方、西方、北方,隨著金輪所到的地方,該地各國的國王都各自獻上國土,就如先前的東方諸小國一樣。此時大善見王已隨著金輪巡遍四海的各國領土,大王也都以正道開化及安撫各小國的國王及其人民,然後就返回本國的拘舍婆城,那時候金輪行到宮門口時,就停留在宮門上的半空中,當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金輪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金輪寶成就。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白象寶?那時候,有一次的早晨,大善見王在正殿坐著,突然間白象寶就出現在眼前,全身的毛都是純白的,緊密的平貼於全身各處,象身雖重,卻能騰空飛行,象的頭部參雜著各種顏色,長著六根厚實又有彈性的象牙,中空處填滿真金,當時大王一見到這象寶心裡暗自想著:這寶象看來溫馴聰明,若是能再加以妥善的調教就會是很好的交通工具,立即叫部屬嘗試調教,這寶象的確是立刻就能配合各種口令動作,當時大善見王就想自己親自試騎,隨後國王便騎上象身,清早出門遊遍四海,中午時就能回到本城了,那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白象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白象寶成就。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紺馬寶?那時候,有一次的早晨,大善見王在正殿坐著,突然間馬寶就出現在眼前,全身的毛都是青藍混著朱紅的顏色,長長的馬尾則全是朱紅的顏色,馬的頭頸部頗似大象的頭頸,厚實有力,馬身雖重卻能騰空飛行,當時大王一見到這馬寶,心裡暗自想著:這寶馬看來溫馴聰明,若是能再加以妥善的調教就會是很好的交通工具,立即叫部屬嘗試調教,這寶馬的確是立刻就能配合各種口令動作,當時大善見王就想自己親自試騎,隨後國王便騎上馬身,清早出門遊遍四海,中午時就能回到本城了,那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紺馬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紺馬寶成就。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神珠寶?那時候,有一次的早晨,大善見王在正殿坐著,突然間神珠寶就出現在眼前,珠寶的質地與色澤清澈無比,毫無瑕疵及污痕。當時大王一見到這神珠寶,心裡暗自想著:這神珠非常美妙好像能放射出光芒,這樣應可把整個宮內照亮。這時大善見王就想要試試這神珠的魔力,立即叫部屬將神珠掛在旗桿上於夜晚來到時讓部屬帶著旗桿出城,這時那神珠的光芒立即照亮了整個軍隊和軍營,猶如大白天的日照那般。除了照亮了整個軍隊和軍營外也照亮周圍四十里內的地區,非常奇妙,那時城裡的人都以為是天亮了,趕緊起床做事。那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神珠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神珠寶成就。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玉女寶?有一次突然間玉女寶就出現在大王的眼前,神態自然從容面貌端莊美好,個子不太高也不太矮,身材不過於肥胖也不過於纖瘦,膚色不太白也不太黑,舉止不過於剛強也不過於柔弱。冬天時身體會自動放出溫暖的體溫,夏天時身體會自動放出清涼的體溫。全身的毛細孔會散放出檀木的香味,口中會散放出青蓮花的香味。說話的聲音及語調輕柔動聽,舉止優雅安詳。起坐之間都照著禮儀來。當時大善見王感受到玉女的清淨無染,國王的內心也跟著清淨無染一點邪念都沒有,何況是去親近。那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玉女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玉女寶成就。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居士寶?有一次突然間居士就出現在大王的眼前,居士隨身攜帶大量的寶物寶藏,財富之多無法計算。居士具有累世積下的福報,眼睛能透視埋於地底的寶物寶藏,寶藏屬於有主或無主的居士也都能分辨清楚。寶藏若是屬於有主的就讓其主繼續擁有,若是無主的就取來獻給大王使用。當時居士對著大王說:大王不管缺少甚麼,請不用擔憂,我都能實現大王的需要,當時大善見王就想來試探居士寶的法力,就立即下令部屬準備船隻,要到水上遊覽,在船上時大王告訴居士說:我現在需要黃金寶,你立刻取來給我,居士回答大王:要等到回到岸上時才能取黃金寶。大王不管居士在說甚麼,逼著居士說:我現在就需要你立刻取來。那時候居士給大王逼急了,就立刻於船上跪於甲板上,然後以右手伸入水中,隨即於水中撈起寶瓶,就如同昆蟲攀爬於樹幹上,那居士亦是如此的從水中撈起裝著黃金的寶瓶,右手一伸入水中立刻就能撈起寶瓶,一會兒功夫寶瓶已積滿了整船到處都是。居士告訴大王說:大王剛才說需要用黃金寶,不知這樣夠了嗎?還是要再多一些?那時大善見王立即跟居士說:停止!停止!我實際上並沒有需要,剛才只是要試探居士的法力而已,你現在已算是有供養我了。那時居士聽到大王如此解釋後,隨即將寶瓶都投回水中。那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居士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居士寶成就。

 

何以說大善見王成就了主帥寶?有一次主帥寶突然間就出現在大王的眼前,這將帥足智多謀英勇威猛,又擅長謀略及決斷。這將帥隨即跟大王說:大王對周邊國家如有需要討伐請不用擔憂,我能替大王作好這些討伐的工作。當時大善見王就想來試探這將帥的實力,就立即召集部隊然後告訴這將帥說:現在我的部隊讓你來指揮,分散未集合的就把他們集合起來,已經集合的就把他們解散。未整裝待戰的要讓他們整裝待戰,已經整裝好要待戰的,就把他們解除整裝及解散。未開始前進行動的要他們有所前進行動,已經有前進行動的要他們停止前進行動。那時這將帥聽到大王如此說,就開始指揮部隊,分散未集合的就把他們集合起來,已經集合的就把他們解散。未整裝待戰的,就讓他們整裝備戰,已經整裝好要備戰的就把他們解除整裝及解散。未開始前進行動的要他們有所前進行動,已經有前進行動的要他們停止前進行動。那時大善見王欣喜歡躍的說:這主帥寶真的是為我吉祥獻瑞,我現今真的成為轉輪聖王了,這應就是主帥寶成就。

 

佛陀接著解說:甚麼叫做四神德?第一種神德就是長壽,不會短命夭折,這功德力無人能及。第二種神德就是身強體健無疾無病,這功德力無人能及。第三種神德就是容貌莊嚴端正,這功德力無人能及。第四種神德就是寶物及財富豐饒盛大,這功德力無人能及。以上我所說的就是轉輪聖王所成就的七寶及四種功德。

 

佛陀接著又跟阿難說:阿難,當時大善見王吩咐隨侍準備車駕,要由皇宮的後園出發巡遊國內各地,大王隨後告訴駕車的侍者:你要專心平靜而安詳的前進,因為我要好好的詳細觀察國內人民的起居生活,看看人民是否安居樂業。當時在路旁觀看大王車隊的人民向駕車的隨侍說:請你緩慢的前進,讓我們能夠看看偉大聖王的威嚴容貌。

阿難,當時的大善見王仁民愛物,以慈愛教化人民,愛民如子,人民也如敬仰自己父親那般的敬仰大王,國內所有的珍奇寶物都會被取來獻給大王,只要大王有喜歡的人民都會盡量設法取來獻給大王。當時大王常跟人民說:你們不用這樣做,我已經有非常多的寶物了,你們應該將寶物留下來自己收藏或使用。過一陣子大王暗自想著:我現今想來建造個宮殿。心裡頭才生了這個念頭馬上就有國人來求見大王,大家都這樣告訴大王說:我懇求大王讓我來為大王建造宮殿。大王則這樣回應國人說:你們這樣說就夠了,這樣就算是我已經得到你們的供養了,我已經有非常多的寶物有能力自己來建造宮殿。那時候求見的人民,虔敬的再三懇求大王:請大王就讓我來為大王建造宮殿吧。最後大王告訴人民說:那就隨各位的好意了。當時國人得到大王的首肯後,隨即以八萬四千輛車載著滿滿的黃金來到拘舍婆城,開始建造大王的法殿。

 

當時第二忉利天有個叫妙匠的天神,暗自想著建造大王法殿這件事:只有我有能力為大王建造正法殿。阿難,當時妙匠天神所建造的法殿,長六十里,寬三十里。法殿以金、銀、水晶、琉璃等四寶當材料起造,造得非常莊嚴,地基也造得非常平整穩固。又以七層的寶磚砌成階梯,光是法殿的柱子就有八萬四千支,金柱子就以銀當柱頂,銀柱子就以金當柱頂。至於琉璃與水晶的柱子造法,也是如此相互搭配配置。還有四重的柵欄,圍繞著法殿全是以四寶建成。另外有四層階梯,也是以四寶建成。

 

這個法殿上建有八萬四千個樓閣,金樓就用銀窗,銀樓就用金窗,水晶與琉璃的樓窗亦是如此相互搭配配置。金樓閣就用銀床,銀樓閣就用金床,然後再以彎曲細長的金縷絲織成金毯舖於床上。水晶與琉璃的樓床亦是如此相互搭配配置。法殿內光芒閃亮炫耀奪目,猶如白天的陽光直射使人無法直視。

 

那時大善見王暗自想著:我現今應可在法殿的左右兩邊起造多鄰娑樹的園池。隨即就建造了長寬各約四十里的多鄰娑樹園池。過後大善見王又暗自想著:我現今應可在法殿的前方起造大水池。隨即就建造了長寬各約四十里的大水池。池裡的水質清澈潔淨,水池的周邊牆壁都是以金、銀、水晶、琉璃等四寶當材料的寶磚砌成。圍繞著大池四邊的柵欄,都是以黃金、白銀、水晶、琉璃等四寶當材料築成。大池的水中種著各種雜花,還有優缽羅花、波頭摩花、俱物頭花、分陀利花,使附近瀰漫著微妙的芳香。另外大池的四周圍土地上也都種滿了各種陸地上生長的花類,如:阿醯物多花、瞻蔔花、波羅羅花、須曼陀花、婆師迦花、檀俱摩梨花。園裡池塘開放給國人遊賞,遊玩過後的國人都會進入大池水中沐浴,在清涼的池水中嬉戲隨心所欲,想沐浴就沐浴,想飲食就飲食,其他還有各種衣服、車馬、香花、財寶都讓國人隨意取用。

 

阿難,當時的大善見王擁有八萬四千頭大象,每頭大象身上的裝飾,都是以金銀打造的,象頭的項圈,也以各種珍貴的珠寶來裝飾,尤其以象王為裝飾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隻馬,每隻馬身上的裝飾都是以金銀打造的,馬頭的項圈,也以各種珍貴的珠寶來裝飾,尤其以力馬王為裝飾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輛馬車,也都以最優的皮革及珍貴的四寶來做裝飾與配備,其中尤以金輪寶為裝飾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個神珠,其中以神珠寶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玉女,其中以玉女寶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居士,其中以居士寶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剎帝利將帥,其中以主帥寶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座城,其中以拘尸婆提城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座宮殿,其中以正法殿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間樓閣,其中以大正樓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床,全都以黃金白銀及各種珠寶造成。又以各種珍貴的毛毯及以彎曲細長的金縷絲織成的金毯舖於床上。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價值昂貴的衣服,計有初摩衣、迦尸衣等,其中又以劫波衣為第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種食物,宮裡每天都會供應不同種類及口味的食物。

 

阿難,當時的大善見王擁有八萬四千頭大象,大王常騎著白象寶,率著象群在大清早出古西那拉城,巡視天下遊遍四海,不用半天就能返回古西那拉城用午餐。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頭馬,大王常騎著紺馬寶,率著馬隊在大清早出古西那拉城,巡視天下遊遍四海,不用半天就能返回古西那拉城用午餐。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輛馬車,大王常乘著金輪車寶,駕著紺馬寶,率領著車隊在大清早出古西那拉城,巡視天下遊遍四海,不用半天就能返回古西那拉城用午餐。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個神珠,大王常以神珠寶照亮整個宮殿,使日夜都是光亮無比。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玉女,大王常以玉女寶隨侍左右,讓自己的心念常處於清淨無邪的狀態。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居士,當大王有需要時居士寶就會立即為大王提供所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剎帝利將帥,遇到要討伐征戰時,就會任用主帥寶率領軍隊平定天下。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座城,大王以古西那拉城做施政中心的城都。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座宮殿,大王則常在正法殿處理重要國政。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間樓閣,大王的起居作息則是住在大正樓。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床,大王則常在頗梨座靜坐修禪。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價值昂貴的衣服,這些衣服都以珍貴的珠寶配飾,但大王卻是謙虛地隨意穿著不願炫耀。當時的大善見王也擁有八萬四千種食物,但大王所常食用的都很隨意有甚麼就吃甚麼,非常的知足。

 

那時候八萬四千頭大象現身於大王面前,突然橫衝直撞場面混亂傷及很多無辜眾生,當時大王心中暗自想著:這些龐大的象群如果常出現在此必定會造成更多的傷害,自今以後每百年才能出現一隻大象,然後周而復始的輪流出現,這樣就可避免造成眾生無謂的受傷。

 

注釋

仞:印度古代測量深度的名稱,大約七尺或八尺。

優缽羅華:有說是一種青蓮花,有說是曇花。

紺馬寶:一種青藍與朱紅混色的稀有寶馬。

主帥寶:指率領士兵作戰的將帥。

第二忉利:俗稱三十三天,為慾界六天中的第二重天,天主為帝釋天王。

初摩衣:以亞麻編織的衣服。

迦尸衣:以絹絲編織的衣服。

劫波衣:以古印度一種叫劫波樹的樹葉編織而成的棉衣。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46 大善見王福報的因緣

 

那時候佛陀告訴阿難說:當時大善見王自己心裡想著:我原本是累積了怎樣的大功德?修了怎樣的大善行?才使今日能獲得如此豐厚的福報?大善見王又繼續自己心裡想著:看來我應是以三種因緣而獲得這些豐厚的福報。至於是哪三種因緣呢?一是佈施,二是持戒,三是禪定。就是以上三種因緣,才讓我能夠獲得今日的大福報。大善見王又繼續自己心裡想著:我如今已獲得人間大部份豐厚的福報,所以從今以後我應當更加努力修習能夠獲得天界福報的德行。我應當謙虛戒慎,遠離吵鬧的場所隱居於安靜的地方,藉以修習真理及德行。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47 大善見王證得第四禪定

 

那時候,大善見王隨即告訴善賢寶女要進行的事:我如今已獲得人間大部份豐厚的福報,所以從今以後我應當更加努力修習能夠獲得天界福報的德行。我應當謙虛戒慎,遠離吵鬧的場所隱居於安靜的境地,藉以修習真理及德行。善賢寶女立即回答:是,謹遵大王的指令。

善賢寶女隨即吩咐及宣告,禁止宮廷裡裡外外的隨從進入大王靜居的地方,也禁止所有人覲見大王。

 

那時候,大善見王隨即進入平常修行的法殿,在法殿內金樓觀的銀床上開始靜坐。大王在冥想中想著眾生盤根糾結的貪、嗔、癡諸種無智與愚蠢,有了深刻的覺察與認知,生出遠離貪、嗔、癡諸種無智與愚蠢的力量,也生出趨近諸種善行的喜悅心,由此證得第一禪定。

大王繼續禪定,讓第一禪定中的覺察與認知消失無影,使內在的信念充滿喜悅,收斂遊移的心思專心一意,進入沒有覺察也沒有認知的靜定,在靜定中生出微妙的喜悅,由此證得第二禪定。

大王繼續禪定,捨棄對第二禪定中生出的喜悅心不再執著於此,專心一意不起雜念,瞭解獲致身心靈的喜悅乃是諸聖賢及諸行者所追求的境地,在靜定中護持專一不亂的心念,生出對更深沉修行的喜悅,由此證得第三禪定。

大王繼續禪定,深刻覺知要捨棄及滅卻一切苦樂,必得先除去有憂有喜的念頭,才能進入無苦無樂的清淨境地,由此證得第四禪定。

那時候,大善見王證得第四禪定後,從銀床下座走出金樓觀來到大正樓,坐上琉璃床在冥想中修習慈悲心,使慈悲的心地無限寬廣地遍滿世間一切處沒有分別,一切眾生平等對待。進而除卻自身盤根糾結的貪、嗔、癡諸種無智與愚蠢,達到寂靜及溫柔慈悲柔軟的心境,以此獲致深沉的喜悅。至於對慈、悲、喜、捨的修行也是如此。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48 大善見王瞭知無常泰然離世

 

那時候,善賢寶女心裡暗自想著:很久沒見大王了很想過去看看他,今天應是去看看大王的時候了。那時候,善賢寶女便告訴八萬四千宮女說:你們現在應各自去沐浴淨身好好的打扮,穿上端莊優雅的衣服,因為我們已很久沒見大王了,現今應該前去覲見請安,眾宮女聽了後就立即各自去沐浴淨身穿上端莊優雅的衣服。

那時候,善賢寶女接著告訴率領士兵的將帥說:請各位集合部隊,我們已很久沒見大王了,現今應該前去覲見請安。各個將帥聽了後立即去集合部隊,然後告訴善賢寶女說:部隊都已集合應該是前去覲見大王的時候了。

於是善賢寶女便率領著八萬四千宮女部隊及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金多鄰園,大眾行進的震動聲音傳到大王靜居的地方,大王聽到了沸騰震動的聲音走近窗戶看。善賢寶女當時即趨前來到窗口旁等候指示,大善見王見到窗口旁的善賢寶女,隨即告訴善賢寶女說:你不用再上前了,我馬上出觀。那時候,大善見王便離座,走出大正樓及正法殿,與善賢寶女一起來到金多鄰園在寶座上坐了下來。

當時大善見王的容貌顯得比以前更有光澤,善賢寶女心裡衡量著這件事:這時刻大王臉上的光采與平常不同,到底意味著甚麼徵兆,善賢寶女隨即請教大王:今日大王臉上的光采與平常不同,恐怕是個徵兆吧,難道是大王要捨棄肉身壽命了嗎?現今大王擁有以白象寶為首的八萬四千頭寶象,裝飾在寶象身上的金銀寶石,也都是大王自己所有的。懇求大王再多停留於此地與大家共同分享,不要現在就捨棄人民而離開人世。何況現今大王亦擁有以力馬王為首的八萬四千匹寶馬。及擁有以金輪寶為首的八萬四千輛寶車。擁有以神珠寶為首的八萬四千顆寶珠。擁有以玉女寶為首的八萬四千宮女。擁有以居士寶為首的八萬四千居士。擁有以古西那拉城為首的八萬四千城。擁有以正法殿為首的八萬四千殿。擁有以大正樓為首的八萬四千樓閣。擁有以寶飾床為首的八萬四千床。擁有以柔軟衣為首的八萬四千寶衣。尚且擁有八萬四千種美食,每一種都是珍奇美味。以上種種寶物都是大王所擁有的,所以懇求大王再多停留於此地,與大家共同分享,不要現在就捨棄人民而離開人世。

那時候大善見王回答善賢寶女說:以前你服侍我的時候總是非常溫順恭敬,很少做錯事說錯話,今天是甚麼緣故讓你說這些話呢?善賢寶女回答說:我不懂大王說的意思,不知我有說錯甚麼讓大王覺得不溫順的話?大善見王便告訴善賢寶女說:你剛剛所說的寶象、寶馬、寶車、金輪寶、宮殿、寶衣、美食等等,這些東西都是無常的無法永久擁有的,但你卻勸我為了享用這些東西而久留人世,這樣的話是敬順的嗎?善賢寶女惶恐的回答說:我不懂怎樣說才算溫順恭敬,請大王教我怎麼說?大王告訴善賢寶女說:你若能這樣說:寶象、寶馬、寶車、金輪寶、宮殿、寶衣、美食等等,這些都是無常的無法永久擁有的。請大王不要眷戀以免費神煩惱。因為大王已年邁體衰不久就會離開人世。人世有生就有死,有聚會就有分離,沒有人可以永生不死的,所以大王應該捨棄人世間的所有眷戀,才能符合真理的軌道。這樣說才叫做溫順恭敬。

 

阿難,當時善賢寶女聽了大善見王的教導,整個人痛哭流涕一面擦拭著眼淚一面向大善見王說著:寶象、寶馬、寶車、金輪寶、宮殿、寶衣、美食等等這些都是無常的,無法永久擁有的。請大王不要眷戀以免費神煩惱。因為大王已年邁體衰,不久就會離開人世。人世有生就有死,有聚會就有分離,沒有人可以永生不死的,所以大王應該捨棄人世間的所有眷戀,才能符合真理的軌道。

阿難,善賢寶女才剛說完這番話,就在那當下大善見王便忽然命終離開人世。猶如要赴死的壯士,慨然用完最後的一頓美食,絲毫的煩惱都沒有,魂魄上升到第七梵天。大善見王離開人世七天後,金輪寶及珠寶都自然消失了,象寶、馬寶、玉女寶、居士寶、主帥寶也都同日命終。城池、法殿、樓觀、寶飾、金多鄰園,全部變為草木灰燼。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49 此生是佛陀最後一次的輪迴

 

佛陀告訴阿難說:世間一切人事物有為法,都是變化無常有的,終究會煙消雲散,歸於堙滅。人若對貪、嗔、癡種種慾望永遠不滿足就會浪費寶貴的生命。至於情感上的恩愛眷戀也是永遠無法獲得滿足的。只有藉著修行開啟深沉的大智慧,才能諦見解脫煩惱與痛苦的正法,身心靈才能獲得真正的滿足。

阿難,我心裡這樣想著,我曾於世間六次輪迴做轉輪聖王,終究要埋骨於此。今生我已成就無上正自覺的大智慧,還是得捨棄肉身性命,埋骨於此。但從此以後我就會解脫生死輪迴,不再需要土地來埋置死後的身體,這是我最後一次的肉身,永不再受任何形體的生死輪迴。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0 佛陀涅槃前為眾力士說世間無常

 

那時候跋格瓦在古西那拉城前世本生處,娑羅園中的兩棵娑羅樹之間臥躺著即將要進入涅槃。佛陀告訴阿難說:你去古西那拉城內告訴那些力士說:諸位賢者,已經確定如來將在半夜於娑羅園中的兩棵娑羅樹之間進入涅槃。各位心中如果還有任何疑問要請教跋格瓦的請立即前往當面受教。要儘快地去否則就來不及了。

那時候阿難照著佛陀的指示,隨即從座位起身向佛陀禮敬告別而去。阿難與另一位比庫含著淚水一同進入古西那拉城內。見到五百力士剛好有事聚集在一處,那時眾力士見到阿難來到,大家都站起來跟阿難招呼問候,然後在一旁繼續站著。有力士問阿難說:這麼晚了,不知尊者趕著進城來是有甚麼急事要辦嗎?

阿難含著眼淚說:我今晚急著來見各位乃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助益,才趕來通知。我告訴各位如來將在今晚半夜進入涅槃。各位心中如果還有任何疑問要請教跋格瓦的,請立即前往當面受教。要儘快地去否則就來不及了。

當時眾力士聽到阿難這麼說後,有的人嚎啕大哭有的人悲傷地在地上翻滾,有的人哭到昏倒後醒來再哭。這情況有如大樹連根被拔起整棵樹的所有枝幹都一併被摧毀。眾人同聲吶喊:佛陀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佛陀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

當時阿難忍著悲傷安慰眾力士說:請各位不要再悲傷了,天地間一切萬物有生就必會有死。若想讓世間一切有形的人、、事物,永遠長存不壞滅那是不可能的。佛陀就曾說過,有聚會就會有分離,有生命就會有命終死亡。

那時候眾力士互相討論著:現在我們各自回到自己的住處,然後帶著家屬及五百張白氈再一起到娑羅園中的兩棵娑羅樹那裡集合。這時候眾力士就各自返回自己的住處,然後帶著家屬及五百張白氈出了古西那拉城,來到娑羅園中的兩棵娑羅樹之間,然後再聚集到阿難住的居所。阿難遠遠地就看見眾眾力士到來心裡這樣想著:眾力士他們人這麼多,若要一個個來見佛陀問詢,恐怕還未見完佛陀就先涅槃了。為了慎重起見,我還是在上半夜帶眾人同時見佛陀。阿難隨即帶著眾力士及家屬一起走到跋格瓦臥躺的地方,眾人向跋格瓦頂禮後各自退到一旁站立。

眾人都頂禮後阿難向前告訴跋格瓦說:這些力士們及其家屬特別前來問候跋格瓦的起居健康。

佛陀回答說:有勞各位前來,必當護佑各位日後延長壽命身體健康無病無痛。阿難辛苦了,多虧你的帶領,眾力士及其家屬才能在涅槃前見到跋格瓦。

那時候眾力士再次向佛陀頂禮後,各自退到一旁坐了下來。就在這時候跋格瓦開始為眾人講說世間一切無常有的真諦,以使眾人在修行之路有所助益。那時候眾力士聽了佛陀教法後都生出歡喜心,眾人隨即奉上五百張白氈供養跋格瓦,跋格瓦接受了眾人的善意供養後,眾力士隨即從座位起身一一禮佛陀後告別而去。

 

注釋

前世本生處:前世本生處是指古西那拉城,而非指佛陀此生的誕生地,其意義乃是指佛陀前生六次的輪迴做轉輪聖王,包括大善見王都是在古西那拉城命終埋骨,這也是佛陀選擇在古西那拉城涅槃滅定的因緣。

末羅:在此指佛陀在世時,居住於古西那拉城的末羅族力士,佛陀涅槃後由末羅族力士抬佛陀棺木。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1 如來最後的弟子─須跋

 

當時,古西那拉城內有一位修行者名叫須跋,年紀已經有一百二十歲,是個非常有學問有智慧的人。這是個須跋幸運的一晚,他剛好聽到路人說到沙門果德瑪今天夜晚將在娑羅園中的兩棵娑羅樹之間進入涅槃。須跋心裡想著:長久以來我對於修行的法門尚有難懂的地方,恐怕只有這位沙門果德瑪能為我解惑了。這回我必須好好把握機會及時趕到娑羅園去請教了。隨即連夜地出古西那拉城趕到娑羅園中的兩棵娑羅樹之間,來到阿難休息的地方。向阿難問候請安後站到一旁告訴阿難說:我聽說沙門果德瑪今天夜晚將進入涅槃所以趕過來求見,長久以來我對於修行的法門尚有難懂的地方,希望能見到果德瑪一面,好為我解惑,不知道尊者現在有沒有空教導我?

阿難回答:現在不行,須跋,佛陀正在生病全身痛得嚴重,實在不方便被打擾。

須跋誠懇再三的請求:我聽說如來出世猶如曇花一現,世人很難遇上。所以趕過來求見,希望能為我解惑。不知道尊者現在有沒有空教導我?只要一下子就可以了。

阿難的回答跟原來一樣:佛陀正在生病全身痛得嚴重,實在不方便被打擾。

 

當時佛陀有聽到阿難與須跋的對話便告訴阿難說:阿難啊!你不用阻止了讓他進來吧,他是來請求解惑的不會有甚麼麻煩的,如果他聽到我說的法必能解開心中長久的疑惑。

阿難這時告訴須跋說:你要求見佛陀,現在可以進來了。

須跋立即入內,向佛陀問候請安後退到一旁坐了下來。須跋告訴佛陀說:長久以來我對於修行的法門,尚有難懂的地方希望尊者能為我解惑,不知道現在有沒有空教導我?

佛陀說:隨你問甚麼都可以。

須跋隨即問佛陀:果德瑪,為甚麼有那麼多人自稱大師,不蘭迦葉、末伽梨憍舍利、阿浮陀翅舍金披羅、波浮迦旃、薩若毘耶梨弗、尼揵子。以上這些大師各有各的法門,沙門果德瑪是否完全瞭解他們的法門或是無法完全瞭解他們的法門?

佛陀說:可以了!可以了!你這樣說,我已完全知道你的問題所在了。現在我來為你講說甚深微妙的法門,你仔細聽著,認真聽著聽了後要把我所說的法門銘記於心。

須跋虛心受教,佛陀告訴須跋說:若以上那些大師的法門沒有八正道的,那就沒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因為所有的法門中如果有八正道,那就會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須跋,一直以來我所教導的法門中有八正道,所以有第一沙門果、第二、第三、第四沙門果。但外道的那些法門就沒有沙門果了。那時候跋格瓦為須跋說起偈頌:

記得二十九歲的時候,

我出家修行探索正道,

虛心追求道的須跋啊,

如今我成佛陀已五十年。

精進於戒、定、慧的修行,

專注獨自深沉的冥想,

今天我所說的八正道,

若無此法就無沙門果。

佛陀告訴須跋說:若是眾比庫僧都能自我定心求道,那麼世間成就阿拉漢果的人就會越來越多。

 

當時須跋告訴阿難說:所有隨從沙門果德瑪修行的人,不管是已成就梵行的人或即將成就梵行的人應都能獲得大利益。阿難你長久以來追隨如來持守梵行,也將獲得大利益。我今日有幸面見如來解開了疑惑,我也將獲得大利益。很遺憾我不是如來的弟子。

隨即向佛陀說:今晚我希望能在如來法門下,出家受具足戒。

佛陀告訴須跋說:若有其他持守不同法門的修行者,想要進入我門下持守梵行的人,應當接受四個月的觀察期以便觀察其人的行為、個性及志向。等到都具備了比庫僧該具備的條件,也沒有甚麼大缺失的時候就可以在我門下受具足戒成為我的弟子。須跋啊!你應當知道這是要看你如何表現的。

須跋跟著解釋說:其他持守不同法門的修行者,若要進入佛陀門持守梵行的人,應當接受四個月的觀察期以便觀察其人的行為、個性及志向。等到都具備了比庫僧該具備的條件,也沒有甚麼大缺失的時候,才能在佛陀門下受具足戒。如今我持守佛陀教法正道,已有四年的時間,比庫僧該具備的條件我都具備了也沒有甚麼大缺失,請允許我進入佛陀門受具足戒。

佛陀告訴須跋說:我剛才已說過,那要看你如何表現的。

於是須跋就於當夜在佛陀門下出家受具足戒,持守清淨梵行。然後須跋於持守甚深微妙的佛陀教法中,以自身的修為證得正道,知道自己肉身的性命已到盡頭,覺知自己已成就梵行,該完成的修行都已辦到,已能以大智慧獲得解脫,不再受生死輪迴。當時夜未深,須跋就已證得阿拉漢果成為如來最後一位弟子,須跋也就此比佛陀先進入涅槃。

 

注釋

八正道:即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行八支正道可成就阿拉漢果。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2 阿難獨具的特質

 

當時阿難在佛陀臥躺的床後面站著,貼著床舖無法停止悲傷地痛哭悲嘆著說:如來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跋格瓦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偉大的佛陀教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何況我蒙受佛恩,有幸得以長久在佛陀門下學習修行,現今非常遺憾我修行尚未有所成就,而佛陀就要進入涅槃了。

那時候跋格瓦有聽到阿難哀傷的話,卻明知故問的問起旁人說:阿難呢?阿難呢?阿難跑去哪裡?

當時在跋格瓦身旁的比庫們告訴如來說:阿難現今在佛陀臥躺的床後面站著,按著床舖無法停止悲傷地痛哭悲嘆著說:如來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跋格瓦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偉大的佛陀教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何況我蒙受佛恩,有幸得以長久在佛陀門下學習修行,現今非常遺憾我修行尚未有所成就,而佛陀就要進入涅槃了。

佛陀告訴阿難說:阿難!快停止憂傷悲泣!自從你隨侍我以來,無論是行為、語言、意念都充滿著慈悲心,對任何人事物毫無分別心,充滿著寬廣接納的心地。阿難啊!我老實告訴你,你一向供養我的功德,無量無盡難以計算。其他如諸天、魔梵、沙門、婆羅門等之供養都無法與你相比,你只要再繼續努力精進不久後就能成就大道。

那時候佛陀告訴諸比庫說:過去世諸佛陀的貼身隨從弟子跟阿難一樣,未來世諸佛陀的貼身隨從弟子也會跟阿難一樣。只不過過去世諸佛陀的貼身隨從弟子都得等諸佛陀開口指示後,才能瞭解諸佛陀要做甚麼,而現今的阿難只要看我一眼就知道如來想要甚麼,如來需要甚麼。這是阿難最難能可貴的地方,諸位日後要多向阿難學習請益。

轉輪聖王具有四樣奇特的特質,是哪四樣呢?聖王出巡時,全國的百姓都會到路的兩旁迎接。喜歡看到聖王,喜歡聽到聖王的教導。縱然經常看到聖王也從不感到厭煩。不管轉輪聖王到了哪裡,不管行、住、坐、臥,國內的諸臣及百姓都會趕來聖王居住的地方,喜歡看到聖王,喜歡聽到聖王的教導。縱然經常看到聖王也從不感到厭煩。這是轉輪聖王所具有的四樣奇特的特質。

現今的阿難也具備了轉輪聖王那四樣奇特的特質,是哪四樣呢?在比庫僧聚集的地方,阿難在裡頭縱然不出聲眾人都能喜歡。當阿難為眾人解說佛陀教法時眾人一聽到就心生喜歡。眾人縱然經常看到阿難,經常聽到阿難解說佛法也從不感到厭煩。再來,在比庫尼、居士及信女聚集的地方,阿難在裡頭縱然不出聲眾人都能喜歡。當阿難為眾人解說佛陀教法時眾人一聽到就心生喜歡。眾人縱然經常看到阿難,經常聽到阿難解說佛法也從不感到厭煩。這是阿難所具有的四樣奇特的特質。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3 佛陀所說經與律是最好的護持

 

那時候,阿難將袈裟露出右肩右膝著地跪著告訴佛陀說:跋格瓦,現在各地方的出家人及長者,他們都具有豐富的學識及智慧,對經與律都有深入的瞭解,還有德性高尚的人,當這些人前來請益跋格瓦時,我因為必須就近招呼他們也就有機會求益跋格瓦。佛陀涅槃後,這些人當然不會再來請益,而我也將失去求益跋格瓦的機會了,這要怎麼辦?

佛陀告訴阿難:阿難啊!你不用過度憂心,各地修行的佛陀家子弟,應該時常保有四種信念,哪四種信念呢?一是要時常念著佛陀出生的地方,懷著喜歡親近的心時常牽掛無忘,這樣自然生出渴望向佛陀的心。

阿難,我涅槃後,各地修行的佛陀家子弟,憶念著佛陀出生時具有多大的功德,憶念著佛陀得道時具有多大的神力,憶念著佛陀講經說法拔度眾生時的狀況又是如何,憶念著佛陀涅槃後留下來哪些教法。各地修行的佛陀家子弟,如果都能到剛才說的那四個地方旅行朝敬,並且禮敬朝拜各地的佛塔佛寺,這樣做,死後都能往生天道不再受生死輪迴。

佛陀告訴阿難:我涅槃後,各地修行的佛陀家子弟,如果來此求道求法,應該接受他們出家授具足戒,不應為難他們。其他門派的修行者,如果來此求道求法,也應該接受他們出家授具足戒,不應要求四個月的觀察期。為甚麼要這麼做呢?因為這些其他門派的修行者,當有不同的言論與看法時,如果你再為難他們這樣只會使他們更堅持己見。

 

那時候阿難叉手長跪向著佛陀說:那麼像車匿比庫那樣剛愎自用的人,佛陀涅槃後應當怎麼處理呢?

 

佛陀告訴阿難:我涅槃後若是那個車匿比庫還是一樣不照著禮儀規定做,也不接受教導訓誡,那麼僧團應當共同進行僧團所訂定的規範來懲罰,要求所有的比庫眾,不得跟他交談,不得跟他交往,也不得跟他互相教導學習。

這時阿難再度請教佛陀:佛陀涅槃後,若有女弟子不接受教誨,那應當怎麼處理呢?

佛陀告訴阿難:那就不要再跟這些女弟子見面。

阿難又問:如果無法避免地又見面了,那又應當怎麼處理呢?

佛陀說:那就不要對談。

阿難又問:如果無法避免地對談了,那又應當怎麼處理呢?

佛陀說:那就自己應當收斂心識。

阿難,你會問這些,應是害怕佛陀涅槃後就會頓然失去護持吧?阿難啊!你不應有這樣的想法,自從我成佛以來,對你們所說過的所有經與律就是你們最好的護持。

阿難,從今天開始眾比庫不應為了小小的事有所爭執,大家要互相照顧,要遵守僧團的禮儀規範,這樣做才是出家人應有的敬順之法。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4 跋格瓦為弟子授記日後道果

 

佛陀告訴眾比庫說:你們若對佛陀教法僧還有不瞭解的或是對悟道尚有不瞭解的,應當趕快提出來發問,現在還來得及發問以免日後想起來時有所後悔。趁著我尚在人間,我會為各位解惑。

當時眾比庫都沒有人出聲發問。

佛陀再次告訴眾比庫說:你們若對佛陀教法僧還有不瞭解的或是對悟道尚有不瞭解的,應當趕快提出來發問,現在還來得及以免日後想起來時有所後悔。趁著我尚在人間,我會為各位解惑。

當時眾比庫還是一樣沒有人出聲發問。

佛陀再次告訴眾比庫說:你們若自覺慚愧不敢發問,那就為了求知、求道,趕快提出來發問,現在還來得及以免日後想起來時有所後悔。

當時眾比庫仍然沒有人出聲發問。

 

阿難告訴佛陀說:我相信眾比庫都具有清淨的信念,所有的比庫對佛、法、僧,對悟道都具有清淨的信念。

 

佛陀告訴阿難說:我深刻地自知眾比庫中,縱然是年紀最小的比庫,也能循著悟道的軌跡前進,不會趨向惡道。只要再生死輪迴七次,必能解脫所有的苦痛煩惱。

那時候,跋格瓦隨即為一千二百名弟子,分別授記日後個人修得的道果。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5 一切萬物終將煙消雲散─―佛陀住世的最後一句話

 

當時跋格瓦披著七條衣的袈裟,手臂發出金色的光澤,佛陀告訴眾比庫說:你們應當要有這樣的覺察,那就是如來的出於世間,猶如曇花一現時間非常短暫。

那時候,跋格瓦重新覺察此義,隨即說起偈頌:

紫金色的右臂啊!

佛陀現出神奇的祥兆。

一切終將煙消雲散啊!

佛陀示現涅槃不任性放縱。

所以,眾比庫啊!修行之路不可任性放縱。在修行之路我從不任性放縱,所以才能自力成就無上正自覺。一切萬物終將煙消雲散。這是如來住世最後所說的一句話。

 

注釋

鬱多羅僧:古印度僧人所穿之袈裟上衣,此種上衣由七條布編成又稱七條衣。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6 人間佛陀進入涅槃

 

於是,跋格瓦隨即進入第一禪定,然後從第一禪定進入第二禪定,然後再從第二禪定進入第三禪定,然後又從第三禪定進入第四禪定。然後繼續從第四禪定進入空無邊處定,再從空無邊處定進入識無邊處定,然後從識無邊處定進入無所有處定,然後再從無所有處定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再從非想非非想處定進入滅想定。

當時阿難問阿那律尊者說:跋格瓦已進入涅槃了嗎?

 

阿那律尊者說:還沒進入涅槃,跋格瓦目前正進入滅想定。我昔日曾親自聽到佛陀說過,會從第四禪定進入涅槃。

就在那時,跋格瓦從滅想定再進入非想非非想處定,從非想非非想處定再進入無所有處定,從無所有處定再進入識無邊處定,從識無邊處定再進入空無邊處定,從空無邊處定再進入第四禪定,再從第四禪定進入第三禪定,再從第三禪定進入第二禪定,再從第二禪定進入第一禪定。然後又從第一禪定進入第二禪定,然後又從第二禪定進入第三禪定,然後又從第三禪定進入第四禪定,佛陀最後從第四禪定進入涅槃。

 

就在佛陀從第四禪定進入涅槃的時候,周圍的大地突然震動起來,天界及世人都驚恐起來。各層地獄及原來所有陽光、月光照射不到的地方全都變得光亮起來,互相之間都能看見對方。頻頻互相說著:這個人原來在那裡哦!那個人原來在這裡哦!

此時這光芒照遍周圍的大地,而這光芒也勝過天界所發出來的光芒。

當時三十三天的忉利天王在虛空中,以文陀羅花瓣、優缽羅花瓣、波頭摩花瓣、拘摩頭花瓣、分陀利花瓣等,撒在如來及在此集會的眾人身上。又以天界的旃檀香粉,撒在如來及在此集會的眾人身上。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7 諸神紀念人間佛陀涅槃

 

佛陀入滅後,當時梵天王於虛空中說起偈頌:

陷於無明的眾生啊,

不應貪戀無常肉身,

佛陀乃至高無上尊者,

世間一切無與倫比,

如來是偉大的聖雄,

具有大無畏的神力,

跋格瓦本可常住人間,

而現在卻進入涅槃。

 

那時候,忉利天王也說起偈頌:

世間一切活動不常恆有,

只是盛開與凋零的法則,

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佛陀樂以滅生死輪迴為本。

 

那時候,北方天多聞天王也說起偈頌:

這個大叢林是個大福地,

地上的娑羅樹充滿福報,

這裡實在是供養的善地,

佛陀選此娑羅雙樹間涅槃。

 

那時候,阿那律尊者也說起偈頌:

佛陀以自在無為住世,

不需仰賴氣息出入,

本來無來去,

還歸於寂滅。

 

那時候,梵魔那比庫也說起偈頌:

佛陀的心念從不怠惰放逸,

自力精進持守無上智慧,

一切無所執著無所垢染,

是遠離貪愛的無上至尊。

 

那時候,阿難比庫也說起偈頌:

天界人間心懷驚恐,

衣服毛髮為之豎立,

佛陀已成就一切梵行,

證得正自覺進入涅槃。

 

那時候,金毘羅海神也說起偈頌:

世間失卻護持,

眾生陷入幽暗,

無法再遇正自覺,

如雄獅之尊者。

 

那時候,密跡力士亞卡大神王也說起偈頌:

今世與後世萬代,

天界及世間眾生,

再也無法再見到,

如雄獅般之尊者。

 

那時候,佛陀母親馬哈馬雅夫人天神也說起偈頌:

佛陀生於藍毘尼園,

傳道法廣佈世間,

終歸本生處涅槃,

捨棄無常之肉身。

 

那時候,娑羅雙樹神也說起偈頌:

幾時才會再有機會,

以奇花撒在佛陀身上,

佛陀具足十力功德,

很遺憾如今已涅槃。

 

那時候,娑羅園林神也說起偈頌:

娑羅園最是美妙愉悅,

佛陀曾經在此生長遊行,

曾經在此傳道轉法輪,

今日又選擇於此涅槃。

 

那時候,四天王也說起偈頌:

如來無上大智慧,

常說世間本無常,

為解脫眾生煩惱,

示現究竟入寂滅。

 

那時候,忉利天王也說起偈頌:

無量無盡累劫中,

修行無上大正自覺,

為解脫眾生煩惱,

示現究竟入涅槃。

 

那時候,焰天王也說起偈頌:

這是佛陀最後一件衣服,

纏纏繞繞在如來身上,

如今佛陀既已進入涅槃,

日後衣服要佈施何處。

 

那時候,兜率陀天王也說起偈頌:

這是佛陀最後一世的肉身,

五陰及十八界就此滅盡,

不再有喜、怒、哀、樂的念頭,

不再受生、老、病、死的煩惱。

 

那時候,化自在天王也說起偈頌:

佛陀在今晚的後半夜,

身體右手做枕側臥,

於娑羅林園雙樹間,

釋迦族大尊者涅槃。

 

那時候,他化自在天王也說起偈頌:

世間將永遠陷入黑暗時期,

猶如日月星辰的驟然墜落,

遭受無常變化所覆蓋之下,

像日光之大智慧將永遮蔽。

 

那時候,異比庫也說起偈頌:

肉身的生命有如泡沫,

隨時破滅有何好歡喜,

佛陀成就金剛不壞之身,

仍然要受無常的衰敗。

諸佛陀的金剛不壞之身,

終歸要受無常的衰敗,

就像薄雪很快即融化,

其餘一切還有何期待。

 

注釋

陰界:陰指五陰:即色、受、想、行、識五蘊。

界指十八界:共含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六識:眼、耳、鼻、舌、身、意。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8 佛陀入涅槃天界人間一同哀傷

 

佛陀進入涅槃後,那時候眾比庫悲傷地都哭倒於地,每個人哀傷痛哭到無法停止。接著眾人都歎息地說:如來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佛陀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偉大的佛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有如大樹連根被拔起,整棵樹的所有枝幹都會一併被摧毀。又如身體被斬斷的蛇,萬分驚恐迷徨的亂竄完全失卻方向。

那時候,附近其他的眾比庫也悲傷地都哭倒於地,每個人哀傷痛哭到無法停止。接著眾人也都歎息地說:如來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佛陀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偉大的佛陀教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

那時候,具有天眼通第一的阿那律長老告訴眾比庫說:請不要再悲傷了!請不要再悲傷了!天界的眾天人都聚集在此地的上空恐怕會責怪各位太吵了。

當時眾比庫問阿那律:這上面到底有幾重天啊?

阿那律說:天界充滿虛空無量無盡,無法計算範圍。但天界的眾天人,此時都聚集在此地的上空徘迴移動焦慮不安,有的悲傷地哭倒了,流著淚水說:如來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佛陀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偉大的佛陀教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有如大樹連根被拔起,整棵樹的所有枝幹都會一併被摧毀。又如身體被斬斷的蛇,萬分驚恐迷徨的亂竄完全失卻方向。

當時,天界的眾天人,真的都在此地的上空徘迴移動焦慮不安,有的悲傷地哭倒了流著淚水說:如來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佛陀為何這麼突然的就要涅槃!偉大的佛陀教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59 人間佛陀的葬禮

 

當時,眾比庫徹夜互相研討佛陀教法一直到天亮後,阿那律告訴阿難說:你可以入古西那拉城了,去告訴那些末羅力士們說佛陀已涅槃,你們若想幫忙做些甚麼的那就請儘快進行。

那時候阿難照著阿那律長老的指示,隨即從座位起,向佛陀遺體禮敬告別而去。阿難帶著另一位比庫含著淚水一同進入古西那拉城內。遠遠就見到五百力士剛好有事聚集在一處,那時眾力士見到阿難來到,大家都站起來跟阿難招呼問候,然後在一旁繼續站著。有力士問阿難說:這麼早,不知尊者趕著進城來是有甚麼急事要辦嗎?

阿難回答:我今早急著來見各位,乃是希望對各位有所助益才趕來通知。我告訴各位,如來已於昨晚後半夜入涅槃,你們若想幫忙做些甚麼的那就請儘快地進行。

當時眾力士聽到阿難這麼說後,眾人都嚎啕大哭流著淚說:如來為何這麼快的就要涅槃!為何這麼快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就要涅槃!

當時阿難忍著悲傷安慰眾力士說:請各位不要再悲傷了!若想讓世間一切有形的人、、事物永遠長存不壞滅,那是不可能的。佛陀先前就已說過,天地間一切萬物有生就必會有死,有聚會就會有分離,世間一切美好愛戀都會消失無法常存。

 

那時眾末羅力士互相討論說:我們現在應該各自回家準備各種香花及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然後儘快地趕到雙樹間供養佛陀的遺體,一整天都要用來供養,然後將佛陀的遺體恭置於床上,再用四位末羅力士童子,一個人各抬起床的一角,然後有個人負責高舉幡旗一路上燒香撒花,並以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供養佛陀。隊伍由東門進城繞行城裡的大小街巷,讓城裡的國人都能有機會供養佛陀的遺體,然後由西門出城,到達郊外景觀高處而明顯的地方舉行火葬。

 

那時候眾末羅力士作了這樣的結論後就各自回家,準備各種香花及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然後儘快地趕到雙樹間供養佛陀的遺體,一整天都用來供養,然後將佛陀的遺體恭置於床上。原先指定的四位末羅力士童子就開始要來抬起床,竟然無法抬動,其他圍觀的眾末羅力士也加入抬床還是一樣無法抬動床。

 

那時阿那律說:各位末羅力士,請各位停止抬床不必再浪費體力了,各位無法抬動床,原因乃是今天在天界的諸天神決定要來抬床。

眾末羅力士同聲說:天神要來抬此床不知有何用意?

阿那律說:各位討論決定要以各種香花及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來供養佛陀的遺體,一整天都要用來供養後,然後將佛陀的遺體恭置於床上,再用四位末羅力士童子,一個人各抬起床的一角,然後有個人負責高舉幡旗,一路上燒香撒花並以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供養佛陀。隊伍由東門進城,繞行城裡的大小街巷,讓城裡的國人都能有機會供養佛陀的遺體,然後由西門出城,到達郊外景觀高處而明顯的地方舉行火葬。

而諸天神決定要將佛陀的遺體再留置七天,在這七天中要以香花音樂來禮敬供養,然後將佛陀的遺體恭置於床上,再用四位末羅力士童子,一個人各抬起床的一角,然後有專人負責高舉幡旗一路上燒香撒花,並以各種音樂的紀念表演供養佛陀。隊伍由東門進城繞行城裡的大小街巷,讓城裡的國人都能有機會供養佛陀的遺體,然後由北門出城,渡過尼連禪何,到達天冠寺舉行火葬。這就是諸天神使床無法被抬動的用意。

 

眾末羅力士同聲說:哇!真是太好了!那就照諸天神的決定進行吧!

當時眾末羅力士互相討論後說:我們應先入城去將大街小巷的路面整平及清掃乾淨擺好香案。然後再趕來這雙樹間,用七日的時間禮敬供養佛陀遺體。

那時候眾末羅力士隨即進入城裡,將大街小巷的路面整平及清掃乾淨,擺好香案。照預定的計畫辦好後,隨即出城趕到雙樹間以香花音樂來禮敬供養佛陀遺體。

到了第七日時,就選在當日的黃昏,將佛陀的遺體恭置於床上由四位末羅力士童子抬起床的四角,然後有專人負責高舉幡旗,一路上燒香撒花並以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供養佛陀,整個隊伍井然有序地前進。

那時候忉利諸天神,以文陀羅花瓣、優缽羅花瓣、波頭摩花瓣、拘物頭花瓣、分陀利花瓣,天界的旃檀香粉撒在如來的遺體上,各種花瓣撒滿每條街道。諸天神沿路演奏天樂,其他諸界的鬼神也沿路配合天樂唱著偈頌。當時眾末羅力士互相討論後說:我們的音樂應該停止,好讓人間少有的優美天樂,一路全程禮敬供養佛陀遺體。

於是眾末羅力士抬著奉佛陀遺體的床慢慢前進,隊伍由東門進城繞行城裡的大小街巷沿路燒香撒花,並以各種技樂的紀念表演供養佛陀。那時候有位叫路夷的末羅女力士,這個人非常篤信佛陀教法雙手捧著一種金花來供養佛陀,那花瓣大如車輪。那時候路邊有位老婦高聲讚美說:這些末羅力士啊!在未來一定能得大利益,如來最後選在此地涅槃,這裡的人民趕快把握良機來禮敬供養佛陀遺體啊!

 

那時候眾末羅力士禮敬供養佛陀遺體後,隊伍由北門出城渡過尼連禪何到達天冠寺,將床安置於地上。然後告訴阿難說:請問我們現在要繼續以甚麼來供養佛陀遺體呢?

阿難回答:我親自聽佛陀曾這樣交代,若要安葬佛陀遺體,就比照轉輪聖王的葬法。

眾末羅力士再問阿難說:那轉輪聖王又是怎樣的葬法?

阿難回答:聖王的葬法是,先以香料浸泡的水來清洗身體,然後以新長出的劫貝葉舖滿全身,再以五百件布氈纏繞全身,然後將身體置放於金棺內,再將金棺內灌滿香油,然後將金棺放入第二大的鐵棺內,然後再將鐵棺放置於檀木作的外棺內,最後再用各種名香厚厚的層層置於檀木棺上,這樣就可以火化了。火化後開棺取出舍利子,然後選在城裡重要的道路上,建造佛塔供奉舍利子,塔頂高掛著絲製的旗子,讓國人每次經過道路時都能看見法王塔,然後心裡思考法王的教化,這樣做就能有所利益。

 

阿難,你要葬我就先以香料浸泡的水來清洗身體,然後以新長出的劫貝葉舖滿全身,再以五百件布氈纏繞全身,然後將身體置放於金棺內,再將金棺內灌滿香油,然後將金棺放入第二大的鐵棺內,然後再將鐵棺放置於檀木製作的外棺內,最後再用各種名香厚厚的層層置於檀木棺上,這樣就可以火化了。火化後開棺取出舍利子,然後選在城裡重要的道路上,建造佛塔供奉舍利子,塔頂高掛著絲製的旗子,讓國人每次經過道路時都能看見佛塔,然後心裡思考如來法王的正法教化,這樣做就能讓生者獲得現世的利益,讓日後壽命終了的人能往生天道,已經修得正道的人則能遠離生死輪迴的束縛。

 

當時眾末羅力士互相討論後說:那我們現在就趕回城裡去準備葬禮所需的各種葬具,香花、劫貝葉、金棺、鐵棺、檀木棺、香油及白布氈。

那時候眾末羅力士隨即一起趕回城裡去,將各種葬具都準備齊全後,立即再趕到天冠寺。然後以浸泡著香花的淨水洗滌佛陀體。然後再以新長出的劫貝葉舖滿全身,再以五百件白布氈纏繞全身,然後將佛陀體置放於金棺內,再將金棺內灌滿香油,然後將金棺放入第二大的鐵棺內,然後再將鐵棺放置於檀木製作的外棺內,最後再用各種名香厚厚的層層置於檀木棺上。

那時候有位末羅力士大臣,名叫路夷,手拿著大火把要點燃堆積於棺木下的木柴卻是怎麼點都無法點燃。然後換了地位較高的末羅力士大臣來點火,也跟先前一樣怎麼點都無法點燃。

那時候阿那律尊者告訴眾末羅力士說:且慢!且慢!諸位賢友,要點燃這個火並非諸位所能辦到的,至於這火無法被點燃,乃是諸天神的決定。

眾末羅力士接著問:是甚麼緣故使諸天神不讓火點燃?

阿那律說:諸天神知道佛陀的大弟子馬哈咖沙巴尊者正帶著五百位弟子從波婆國趕來此地,現在正在半路上,這些佛陀弟子希望能在火化前趕來禮敬拜見佛陀肉身的最後一面,諸天神知道眾佛陀弟子的願望,為了能讓他們如願,所以火才會一直無法被點燃。

眾末羅力士接著說:那就照著諸天神的決定吧!

那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正帶著五百位弟子從波婆國趕來此地,在半路的途中遇到一位苦行僧手拿著文陀羅花。那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遠遠地就看見這位苦行僧,馬哈咖沙巴尊者就靠近問苦行僧說:你從哪裡來的?

苦行僧回答說:我從古西那拉城來的。

馬哈咖沙巴尊者接著問:那你知道我尊師的狀況嗎?

苦行僧回答說:知道啊!

馬哈咖沙巴尊者又接著問:那你知道我尊師還活著嗎?

苦行僧回答說:七天前就已經涅槃了,我就是從那裡來的,這朵花也是在那兒獲得的。馬哈咖沙巴尊者聽到這消息後,心裡有無限的感傷和遺憾。當時這五百比庫,一聽到佛陀已涅槃都悲傷地痛哭起來,無法自制地停止哀號。接著眾人都流著淚說:如來為何這麼快的就涅槃!跋格瓦為何這麼突然的就涅槃!偉大的佛陀教法很快就會淪落啊!做為世間光明之眼的佛陀已經涅槃,眾生將會長期沉衰不振啊!有如大樹連根被拔起,整棵樹的所有枝幹都會一併被摧毀。又如身體被斬斷的蛇萬分驚恐迷徨的亂竄,完全失卻方向。

當時眾比庫中,有一位叫拔難陀的弟子開口勸止眾比庫說:各位不要再憂傷了,跋格瓦既然已涅槃,那我們不就更自由自在了,跋格瓦還在世的時候就老是這樣交代,可以這樣做不能那樣做,從今以後那就隨我們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了。

馬哈咖沙巴尊者聽到這位比庫的言語後,心裡又生氣又難過。隨即告訴眾比庫說:趕快整理衣缽,我們要立刻趕到雙樹間,希望能在火化前趕到,這樣還能及時再見到佛陀體最後一面。

那時候,眾比庫聽到馬哈咖沙巴尊者這麼說後,隨即都從座位起身,隊伍隨從馬哈咖沙巴尊者來到古西那拉城,再渡過尼連禪河到達天冠寺,來到阿難暫住的地方,互相問候後站到一旁,馬哈咖沙巴尊者隨即告訴阿難說:我們希望能在火化前,再見跋格瓦的遺體最後一面,不知可不可行?

阿難回答:雖然還未火化,但要在見遺體一面恐怕就有點困難了。因為佛陀體已經以浸泡著香花的淨水洗滌。然後再以新長出的劫貝葉舖滿全身,再以五百件白布氈纏繞全身,然後將佛陀體置放於金棺內,再將金棺內灌滿香油,然後將金棺放入第二大的鐵棺內,然後再將鐵棺放置於檀木作的外棺內,最後再用各種名香厚厚的層層置於檀木棺上。所以要再見到佛陀體恐怕就不方便了。

馬哈咖沙巴尊者內心難過地再三請求,阿難的回答都跟先前一樣,認為要再見到佛陀體恐怕就不方便了。

那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的臉正好是面向安置佛陀體的火化臺,當時佛陀的雙腳突然從三層棺穿出,佛陀足的顏色顯然有異樣,馬哈咖沙巴尊者發現這怪異的現象後便轉頭詢問阿難:佛陀足為何呈現金色呢?到底是甚麼緣故啊?

阿難回答:先前有一位老婦人,在佛陀遺體前悲傷痛哭,她以手撫觸佛陀的腳,眼淚剛好滴落在佛陀足上,所以佛陀足的顏色才變成這樣。

馬哈咖沙巴尊者聽到阿難這樣說後,心裡又是一陣難過與不悅。隨即面向火化臺,恭敬地向佛陀的遺體頂禮。這時佛陀生前的僧團眾弟子及諸天神,也都同時向佛陀遺體頂禮,就在這時刻穿出三層棺的佛陀足忽然消失不見。那時候馬哈咖沙巴尊者便繞著火化臺三圈,恭敬地做起偈頌:

諸佛陀的偉大無以倫比,

諸佛陀的智慧無法形容,

無以倫比的大智慧啊,

我今在此恭敬地頂禮。

無以倫比的大沙門啊,

最是無上清淨無垢穢,

斷絕人間愛染的跋格瓦,

是天界中偉大的尊者,

更是世間的第一聖雄,

我今在此恭敬地頂禮。

持守苦行最是無人比,

遠離執著以此教導人,

無所愛染亦無所塵垢,

恭敬地頂禮無上尊者。

貪、嗔、癡三垢皆已除盡,

安於空寂寧靜的修行,

無以倫比的獨特智者,

頂禮具足十力大尊者。

遠離生死輪迴為殊勝,

天界中最偉大的尊者,

覺苦、集、滅、道進入寂靜,

頂禮深沉智慧中的佛陀。

沙門中的大修行者啊,

具足導邪入正的神力,

跋格瓦施演人間寂滅法,

頂禮湛然感人的足跡。

清淨無穢無垢的行者,

所有心念皆已入寂定,

持守圓覺無絲毫執著,

頂禮無上清淨大覺者。

世間無限智慧的明光,

救拔世人出脫名色相,

稀有佛陀教法不可思議啊,

頂禮無與倫比的尊者。

尊者的教示如獅子吼,

在叢林中施展大無畏,

降魔的神力超越一切,

所以我今恭敬地頂禮。

馬哈咖沙巴尊者具有大威德神力,同時具足四無礙辯的神通。馬哈咖沙巴尊者說完偈頌後,當時安置佛陀遺體的火化臺突然未經點火就自行燃燒起來。眾末羅力士互相討論著說:火勢這麼大恐怕很難控制,佛陀遺體焚燒時,恐怕也會將舍利子燒成灰燼,我們應該趕快找水來將火熄滅。

當時篤信佛陀教法的娑羅樹神,剛好就在火化臺旁邊立即以神力將強烈的火勢熄滅。

 

注釋

舍利:指火化後所取的舍利子。但在古印度當時佛陀涅槃後尚未火化的色身亦稱為舍利。

四辯具足:指馬哈咖沙巴尊者尊者具足四無礙辯的神力。

四無礙辯即:

義辯:通曉六界諸眾生內心所要傳達的訊息。

法辯:通曉及能夠自在運用如來所說十二部經〈即:貫經、祇夜經、受記經、偈經、法句 經、相應經、本緣經、天本經、廣經、未曾有經、證喻經、大教經等〉及各種有為、無為、有漏、無漏等諸法。

辭辯:通曉六界諸眾生之語言、文辭。

應辯:即在為眾生解說佛陀教法時,具足大無畏,能令眾生心生喜悅。

 

 

經藏 長部第16經 大般涅槃經Mahaparinibbana Sutta〈下〉60 諸國均分舍利子造佛塔供養

 

那時候,眾末羅力士互相討論後說:這古西那拉城周圍四、五百里,能看到的香花要盡量摘來供養佛陀的舍利子。

眾力士一經決定後,大家便分散於城的各角落去尋找香花,盡量摘來供養佛陀舍利子。

那時候,波婆國的力士族人民聽到佛陀於雙樹間涅槃的消息,所有國內的人心裡都這樣想著:現在我們應儘速趕往當地,要求分取佛陀舍利子迎回本國,然後再建造佛塔供養。

那時候,波婆國的眾力士立即集合國內的象兵、馬兵、車兵、步兵,然後率領這四種精兵一路開到古西那拉城,兵臨城下後派遣使者進城說:聽說庇祐眾生的佛陀在此間涅槃,佛陀也是敝國人民所仰慕尊敬的尊者,所以我們才特地前來請求分取佛骨及舍利子,我們必定恭敬迎回本國然後建造佛塔供養。

 

拘尸王回答說:好說,好說,誠如貴國所說,聽來也是有道理。但是跋格瓦為了庇祐這塊土地,所以才選擇在此地涅槃,因此理當由本國人民自己建造佛塔供養才是。有勞各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但分取佛陀舍利子的事卻是不便答應。

那時候,遮羅頗國的跋離族民眾,及羅摩伽國的拘利族民眾,毘留提國的婆羅門祭師貴族,迦維羅衛國的釋迦族民眾,毘舍離國的離車族民眾及摩竭國的未生怨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周圍各國都聽到如來於古西那拉城雙樹間涅槃的消息,所有聽到消息的人心裡都這樣想著:現在我等應儘速趕往當地,要求分取佛陀舍利子。

那時候,諸國國王及未生怨王等,旋即集合國內的象兵、馬兵、車兵、步兵,然後率領這四種精兵渡過恆河,一路開到古西那拉城,兵臨城下後,代表諸國國王的未生怨王,派遣一位香姓婆羅門祭師充當使者進城說:你現在充當我的使者進入古西那拉城,先向眾末羅力士請安問候,轉達我對他們的敬意,及本王珍惜一向和平相處的友好關係。我聽說如來於貴地涅槃,但如來是無上尊者,實在是我們長久以來最崇敬的精神導師。所以我們才特地前來請求分取佛骨及舍利子,我們必定恭敬迎回本國,然後建造佛塔供養。如果承蒙佛骨及舍利子,我們願以國內重要的珍寶與各位分享。

那時候,香姓婆羅門祭師受王交代後,隨即進城告訴眾末羅力士說:

摩竭國的未生怨王派遣我向各位致上最大的敬意:本王珍惜一向和平相處的友好關係。我聽說如來於貴地涅槃,但如來是無上尊者,實在是我們長久以來最崇敬的精神導師。所以我們才特地前來請求分取佛骨及舍利子,我們必定恭敬迎回本國,然後建造佛塔供養。如果承蒙佛骨及舍利子,我們願以國內重要的珍寶與各位分享。

那時候,眾末羅力士回報香姓婆羅門祭師說:好說,好說,誠如貴王所說,聽來也是有道理。但是跋格瓦為了庇祐這塊土地所以才選擇在此地涅槃,因此理當由本國人民自己建造佛塔供養才是。有勞各位遠道而來一路辛苦,但分取佛陀舍利子的事卻是不便答應。

那時候,諸國國王隨即聚集群臣商議,然後將最後的決議做成偈頌傳達給對方:

我等在此共決議,

遠道而來齊拜會,

好言相求佛陀舍利,

設若不允我分取,

四種精兵臨城下,

不惜捨身命來爭,

義理若未獲回應,

驅兵入城以力取。

那時候,拘尸國也隨即聚集大臣商議,然後將最後的決議做成偈頌傳達給對方:

有勞各位遠道來,

辛苦委屈齊拜會,

如來遺骨舍利子,

不便答應被分取,

各位若要舉兵侵,

我國亦有四種兵,

捨命相抗拼到底,

不知懼怕為何物。

那時候,香姓婆羅門祭師向雙方叫陣眾人說:諸位前輩賢人,長久以來或多或少都曾受過佛陀的教導,也經常傳頌佛陀的法義,內心也虔誠地地遵從佛陀的教化,如今怎可為了佛陀遺留下來的舍利子就互相殘殺呢?如來的遺骨及舍利子乃是為了庇祐眾生而存在的,所以現在將佛陀遺骨及舍利子平均讓各國分取供養,應該是正確而適當的做法。

眾人都稱讚這個說法,但隨即又議論紛紛,到底由誰來主持分配才適當呢?隨後大家公推香姓婆羅門祭師是最適當的人選,因為香姓婆羅門祭師仁義智慧兼備,一定能做出最公平的分配。

那時候,諸國國王就共同委派香姓婆羅門祭師為主持分配者:你為我等諸國,分配佛陀舍利子,公平的均分為八份。

當時香姓婆羅門祭師聽到諸國王的指令後,就即刻前往安置佛陀舍利子的處所向佛陀舍利子頂禮敬拜,然後慢慢走向前小心翼翼的取下佛陀牙,將其另外放置妥當。隨即差遣使者,帶著佛陀牙到達未生怨王的駐地,交代使者要如此說:你去面見未生怨王傳達我的訊息,並代我向王致上敬意及問候王的起居生活是否一切順利,然後說佛陀舍利子因為處理程序有點耽擱,所以暫時無法送來,但現在先行奉上佛陀牙一樣可以供養,以慰藉眾人的期盼。等到天色明亮時,所有的佛陀舍利子都分配妥當後,自當親自將佛陀舍利子奉上。

那時候,使者承了香姓婆羅門祭師的交代後,隨即前往未生怨王的處所面見國王說:香姓婆羅門祭師向王致上崇高的敬意及問候王的起居生活是否一切順利,接著說佛陀舍利子因為處理程序有點耽擱,所以暫時無法送來,但現在先行奉上佛陀牙一樣可以供養,以慰藉眾人的期盼,等到天色明亮時,所有的佛陀舍利子都分配妥當後,自當親自將佛陀舍利子奉上。

那時候,香姓婆羅門祭拿著一個瓶子,撿起火化臺下的一顆石頭裝入瓶裡,接著將佛陀舍利子均分成八分給諸國。然後告訴眾人說:這個裝著火化臺下石頭的瓶子,我想帶回自己的地方去,建造佛塔供養,但還是先徵求各位的同意。

眾人都說:這是合情合理的請求,我們當然沒有異議。

當時附近有一群畢缽村人向眾人說:請求諸位將地上燒焦的木炭,讓我們帶回去建造佛塔供養。大家一聽也都同意了。

那時候拘尸國人分配到佛陀舍利子後,立即在火化佛陀體的地方建造佛塔供養。

波婆國、遮羅頗國、羅摩伽國、毘留提國、迦維羅衛國、毘舍離國、摩竭國的未生怨王等,取得所分配的佛陀舍利子後,就都各自回到自己的國家立即建造佛塔供養。香姓婆羅門祭師也拿著裝聖石的寶瓶,回去自己的住地立即建造佛塔供養。畢缽村人也拿著燒焦的木炭,帶回自己的村裡立即建造佛塔供養。

 

當時如來舍利佛塔一共起造了八座,另外還有第九座瓶佛塔,第十座炭佛塔,第十一座佛陀在世時的髮絲佛塔。這些佛塔同時見證,佛陀何時出生,何時成道,何時涅槃。以及見證彗星出現天空時出生,彗星出現天空時成道,彗星出現天空時涅槃。

 

見證佛陀如何在藍毗尼出生,

見證佛陀如何入叢林修苦行,

見證佛陀如何菩提迦耶悟道,

見證佛陀如何入古西那拉城涅槃。

 

彗星出現時在藍毘尼出生,

彗星出現時入叢林修苦行,

彗星出現時菩提迦耶悟道,

彗星出現時入古西那拉城涅槃。

 

八日如來出生,

八日佛陀出家,

八日佛陀悟道,

八日佛陀入涅槃。

八日在藍毘尼出生,

八日入叢林修苦行,

八日菩提迦耶悟道,

八日在古西那拉城涅槃。

 

二月如來出生,

二月佛陀出家,

二月佛陀悟道,

八日佛陀入涅槃。

二月在藍毘尼出生,

二月入叢林修苦行,

二月菩提迦耶悟道,

八日在古西那拉城涅槃。

 

沙羅花滿地盛開的季節啊,

天空中閃耀著神秘的光芒,

就在這個偏僻末羅本生處,

尊敬的如來選擇在此涅槃,

大慈大悲的佛陀進入涅槃啊,

諸天神及眾人齊聚禮讚啊,

為了解脫世間種種貪、嗔、癡,

佛陀決定教示肉身的涅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