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修行慈心觀(慈梵住),首先必須瞭解不應對下列兩種人修行:

 

  一、異性之人(livgavisabhaga);

 

  二、已死之人(kalakata-puggala)。

 

  在開始階段,你也不應對下列幾類人修習慈愛:

 

  一、不喜愛者(appiya-puggala);

 

  二、極親愛者(atippiyasahayaka);

 

  三、中立(你對他無愛憎)者(majjhatta-puggala);

 

  四、怨敵(veri-puggala)。

 

  不喜愛者乃是不做對你有益之事的人,或你所介意的人。怨敵乃是做出對你有害之事,而且是你所介意的人。剛開始時,很難對這兩類人培育慈愛,因為往往會生起對他們的瞋恨。開始的階段,對中立無愛憎(你既不喜愛也不討厭)的人培育慈愛也是困難的。至於極親愛者,一旦你聽到他們發生了某些事情,你可能會太執著他們,甚至為他們哭泣,因而內心充滿關懷與悲傷。所以在最初的階段,不應以這四類人作為修行慈心觀的目標。然而,達到禪那之後,你就能以他們作為修行的目標,而且將發現你能培育對他們的慈愛。

 

  即使修行了一百年,你還是無法以自己為目標而達到禪那。那麼,為甚麼一開始就要對自己修行慈心觀呢?一開始就以自己為目標修行慈心觀的理由,乃是為了以自己作為後來比較的範例,而不是為了達到近行定。當你心存「願我得到安樂」的意念,培育對自己的慈愛之後,你就能拿自己來與別人比較,並且能設想:正如你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其它一切眾生也同樣想得到安樂,不願受苦,想得到長壽,不願死亡。

 

  如此,以自己作為比較的範例,你就能培育願一切眾生安樂幸福的心。

 

  你可以藉著培育下列四種慈念來修慈心觀:

 

  一、願我免除危難(aham avero homi);

 

  二、願我免除精神的痛苦(abyapajjo homi);

 

  三、願我免除身體的痛苦(anigho homi);

 

  四、願我健康快樂(sukhi attanam pariharami)。

 

  對敬愛的人散播慈愛

 

  如果你已能修行安般念或白遍達到第四禪,你應再度開展該定力,直到你的心放射出明亮耀眼的光芒。依靠白遍所達到的第四禪特別適合此項目的。在白遍禪定之光的協助與支持下,修行慈心觀對你而言是非常容易的。原因在於:第四禪的定力已經淨除心中的貪、瞋、痴與其它煩惱。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心是柔和、堪能、純淨、明亮與發光的。因此,在第四禪禪定力的協助之下,你將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培育強力及完美的慈愛。

 

  所以,當禪定之光強盛明亮時,你應將心導向一位與你相同性別、而且是你所敬愛的人:也許是你的師長或一同修行的朋友。你將發現,第四禪禪定所產生的光以你為中心而向四面八方擴展,你可以在光明中看見你選擇作為慈心觀目標的那個人。於是,採取那個人坐姿或立姿(選取你最喜歡的那種姿勢)的影像,嘗試選擇你最喜歡而且使你覺得最快樂的影像,並且使該影像出現在你前方大約一公尺的地方。當你能清楚地看見面前的那個人時,用下列的意念培育對他的慈愛:

 

  一、願此善人免除危難(ayam sappuriso avero hotu);

 

  二、願此善人免除精神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byapajjo hotu);

 

  三、願此善人免除身體的痛苦(ayam sappuriso anigho hotu);

 

  四、願此善人健康快樂(ayam sappuriso sukhi attanam pariharatu)。

 

  以這四種方式對那個人散播慈愛三或四次之後,選擇其中你最喜歡的一種方式,例如「願此善人免除危難」,然後採取那個人免除危難的影像作為目標,以如此的意念散播慈愛給他:「願此善人免除危難,願此善人免除危難……」一遍又一遍,重複多次。當你的心變得非常平靜,並且穩定地專注於目標時,試看能否辨識到禪支。如果能,持續修行直到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接著,採取其它三種方式的每一種來培育慈愛,直到用每一種都能達到第三禪。

 

  當你對敬愛的一位同性者修行成功之後,嘗試再對另一位敬愛的同性者以同樣的方法修行。如此對大約十位你所敬愛的同性者修行,直到對其中任何一位都能達到第三禪。然後,你應該以同樣的方式對其他三種人修習慈愛,即:非常親愛的人、中立無愛憎的人及敵人。你應該修到你對自己、親愛的人、中立無愛憎的人及敵人的慈愛是平等的。這即是說你已經破除了對不同人之間的界限。只有在能夠辨到這一點之後,你才能夠進而取一切眾生作為修習慈愛的對象。就與修習三十二身分時差不多一樣,你應該逐漸地擴大散播慈愛給一切眾生的範圍,直至無邊世界,以及如此修習直到證入第三禪。此時,你的慈愛被稱為無量慈心。

 

  除了至此已討論的止禪業處,你也可以修習其它止禪業處。在獲得強而有力的定力之後,你將能夠知見究竟名色法,進而修習觀禪。那是真正趣向至樂涅槃之道。今晚我應該講到這裡為止。

 

  願一切眾生幸福快樂。

 

 

  1.英譯本:。Breath body . 其巴利原文為kaya-sankhara,直譯則為「身行」。

 

  1.英譯本:。Breath body . 其巴利原文為kaya-sankhara,直譯則為「身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