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發生在2008年中國江西“寶峰禪寺帕奧止觀禪修營”的一件事:

  在一次公開佛法問答中,有禪修學員問起關於南傳佛教上座部尼僧的問題,禪修營的指導老師瑪欣德比庫回答說:“現在已經沒有比庫尼了。”在座的聽眾也包括許多北傳佛教的僧尼法師,但大家都沒有異議。

  然而,事後卻有個居士對兩位比丘尼法師說:“你們不是比丘尼!尊者說了,現在已經沒有比丘尼了。”

  把“比庫尼”偷換成“比丘尼”,事情就這樣鬧開了。最後,這個居士離開了禪修營。

  說現在已經沒有比庫尼,這是不爭的歷史事實!然而,如果說現在沒有了比丘尼,那麼該把為數近十萬之眾的北傳佛教尼師們當成甚麼!?

 

那麼,比庫等於比丘嗎?比庫與比丘有甚麼不同?

  比庫不等於比丘!

  下面將比庫與比丘之間的主要不同之處歸納為十點:

 

  1.語源不同:

“比庫”源自巴利語,是巴利語bhikkhu的直接音譯。

  “比丘”源自梵語,是梵語bhikùu的古音譯。玄奘、義淨等大翻譯家將之更準確地音譯為“苾芻”。現在的讀音近似為“比叔”。

 

2.釋義不同:

比庫含有行乞者、持破衣者、見怖畏等義。如南傳佛教《律藏》中解釋:“乞討者為比庫,遵從於行乞者為比庫,持破衣者為比庫。”

《清淨之道》中說:“比庫者,以應見到輪回的怖畏,或應持破衣等,獲得這樣名稱的信心出家的良家之子。”

比丘含有乞士、破煩惱、怖魔等義。如北傳佛教《大智度論》卷三中說:“雲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清淨活命,故名為乞士。……複次,比名破,丘名煩惱。能破煩惱,故名比丘。複次,出家人名比丘,譬如胡漢羌虜,各有名字。複次,受戒時自言:我是某甲比丘,盡形壽持戒,故名比丘。複次,比名怖,丘名能。能怖魔王及魔人民。當出家剃頭、著染衣受戒,是時魔怖。何以故怖?魔王言是人必得入涅槃。

 

3.傳承不同:

比庫是指在巴利語傳承的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中出家並達上的男子,即南傳佛教僧人。

比丘是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北傳佛教大乘僧眾,包括漢傳的法師與藏傳的受具足戒僧人。漢傳僧尼依曇無德部的四分律(其實是經過中國改造了的南山律)受戒,藏傳依根本說一切有部律受戒。本文也特指漢傳僧眾。

 

  4.得戒不同:

  比庫的身分須經上座部僧團在具足五項條件[1]的甘馬(kamma)中得到確認。

  比丘的身分則在傳授三壇大戒的傳戒法會中確立。

 

  5.形相不同:

  比庫應剃除鬚髮,常年身披黃褐色或紅褐色的上下衣(一大塊經割截的布)。若在寺中,可以偏袒右肩。進入俗人區時,則應披覆齊整、赤足。不得戴手錶、掛念珠等。

  比丘平時上身穿長衫或太虛褂,下身穿寬筒褲、長筒僧襪,束腳,腳穿僧鞋或羅漢鞋。在做法會等正式場合下,加穿海青、搭七衣或大紅金鏤祖衣。最明顯的標誌是頭頂上燃有戒疤。

 

  6.持戒不同:

  比庫應完全持守佛陀制定的所有戒律,包括不歌舞娛樂、不持金錢等。

  比丘除應守佛制的戒律外,還遵守“梵網菩薩戒”和許多祖師制立的清規。對於佛制戒律,大多數比丘認為“小小戒可捨”、“隨方毗尼”,所以普遍可以唱詠歌樂(唱贊佛曲等)、耕田種地(農禪並重)、積蓄錢財(標價佛事、功德箱等)、貿易買賣等(流通處、以寺養寺等)

 

  7.飲食不同:

  比庫不事世俗生產,飲食多依託缽獲得或接受施主送食,故不忌三淨肉。多數比庫日中一食,也有一日兩餐者,但皆須離非時食。

  比丘多自炊自煮,特別注重素食,也戒蔥蒜等五辛。除少數人持午外,大部分比丘一日三餐。

 

8.見地不同:

比庫普遍比較保守,只禮敬佛陀和上座比庫,遵從果德瑪(Gotama)佛陀的教導。南傳佛教上座部在教理上不曾出現過宗派,皆依據巴利三藏及其義註。現有的南傳佛教諸派主要是在戒律傳承和行持細節上的分歧。

比丘們崇拜諸多的佛、菩薩、羅漢、金剛、祖師,甚至諸天鬼神等,其中的阿彌陀佛和觀世音菩薩特別受青睞。在教典上,尊奉大乘經典和歷代祖師大德的論著。漢地在隋唐時期曾出現過十宗,當今則以淨土、禪宗為主流,近年來藏傳佛教對漢地的影響也與日俱增。比丘們的見地與所宗的宗派有關,多數比丘持“自性”、“空性”、“真如”、“唯心”、“唯識”、“頓悟”、“他力”等見。

 

9.修持不同:

比庫修行止觀、戒、定、慧、四念處等,修行方式以坐禪、經行為主。多數比庫也學習經教、說法利生。大部分人希望能在今生中斷除煩惱、證悟涅槃。

比丘們的修行方法五花八門,有參禪、念佛、誦經、持咒、禮佛、拜懺等等。較正規的叢林修行方式有早晚課誦、過堂、上供、普佛、坐香、打七、出坡、放生、拜懺、放焰口、打水陸等。對於修行目標也多種多樣,有人發願世世常行菩薩道,有人追求往生淨土,有人追求明心見性,有人追求即身成佛,有人追求消除業障,有人追求神通,有人追求感應等等。

 

  10.身分不同:

  除了少數比庫發願行“大菩提乘”外,多數希望依照佛陀的教導成為佛陀的弟子(聲聞)。

  一切比丘皆應發“菩提心”,都是“大乘菩薩”。大部分比丘把追求解脫生死、希望成為佛陀真正弟子的修行人蔑稱為“小乘”。

 

  這裡繼續講一件同樣是發生在該次禪修營中的事:

  在禪修營期間,瑪欣德比庫每隔一天晚上都會給禪修營學員們作佛法開示。在一次佛法開示中,談到了“障礙法”的問題。所謂“障礙法”,即是造成投生天界與證得禪那、道果的障礙。在五種障礙法中的第五種是“違令障”。經典中對違令障的解釋為:只要身為比庫或自稱比庫者,當他故意違犯任何學處而未經如法懺悔或未被僧團解罪,則無論如何精進也不可能證悟禪那與道果。

類似的例子還很多,比如在開示中談到犯戒比庫的可恥、過患、苦報等等。

聽眾中有許多北傳佛教的僧尼法師,包括寶峰禪寺的常住法師和參加禪修的僧尼,但大家都沒有異議,因為每個人心中都清楚:“比庫”是指南傳佛教僧人,“比丘”是指北傳佛教僧人。

然而,假如我們把其中的“比庫”偷換成“比丘”的話,那麼,應如何看待北傳佛教歷代祖師大德的證量?!是否在北傳佛教的寺院裡面否定和詛咒北傳佛教僧人?江西寶峰禪寺可是中華禪宗八祖馬祖道一的道場啊!

 

雖然“比庫”和“比丘”只是一個字的差別,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概念,他們分別代表著南北傳佛教的不同傳承。

當然,差異雖顯而易見,我們仍然應看到兩者之間的許多共通之處。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同根同源,皆源自佛陀的教導,皆共尊佛、法、僧三寶。比庫和比丘同為佛教中的出家人,皆是沙門釋迦子。

就好像一棵樹,長到了一定的程度必定會有分枝,要讓樹不分枝是不可能的。同樣的,佛教作為一種思想體系,發展到某個程度也必然會產生分歧,會有宗派的開展和學說的差異。

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就好像在佛教大樹上的兩個分枝,它們有共同的根,但兩千多年的分流也造成了彼此之間的許多差異。

南傳上座部佛教很保守――兩千多年來始終如一的保守著佛陀的根本教法。北傳佛教講“圓融”,講“方便”,講“隨方毗尼”,講“與時俱進”,只要能夠隨順眾生,兼收並蓄、海納百川也無妨。

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的關係既不是修學次第先後的關係,更不是大乘小乘、高下勝劣的關係[2]。南北傳佛教之間既沒必要互相排斥、互相詆毀,也沒必要摻雜糅合、混淆等同。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佛教各自都有悠久的歷史、優良的傳統、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應當在彼此互相尊重、和平共處的前提下,保持和發揚各自的傳統和優點。借用《論語·子路》中所說的即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正因如此,我們現在使用“比庫”指稱巴利語傳承的南傳上座部佛教比庫僧眾。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稱源自梵語系統的北傳佛教僧尼。[3]

當然,這樣的分別用法只是建議而非強求。

就讓北傳佛教佛教的信徒和主張南北傳佛教圓融者繼續使用“比丘”,讓有心學習南傳佛教上座部佛教者使用“比庫”!

 

瑪欣德比庫

寫於江西寶峰禪寺

2008-07-01

 



[1] 五頂條件是:1.對象成就(人選無障難)2.眾成就(足夠僧數)3.界成就(界場如法)4.提案成就(甘馬符合程式)5.宣告成就(發音準確,語法無誤)

[2] 例如:至今仍有不少人認為南傳上座部佛教是“小乘”。也有人鼓吹應以南傳為基礎,修到“阿拉漢”後再“回小向大”,發“菩提心”,畢竟成佛。

[3] 假如繼續將南傳佛教和北傳佛教僧人皆混稱為“比丘”,則難免會有人用南傳佛教(或戒律)的標準來衡量北傳佛教僧眾,同時也難免會捲入諸如“北傳佛教比丘傳承是否斷層?”“漢地傳授比丘戒的羯磨是否如法?”“北傳僧人是否真正的比丘?”等爭端。

筆者不願見到學習上座部佛教的華人弟子過多地批評北傳佛教。為了互相尊重,希望南傳僧團作出讓步,請勿再用“比丘”自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