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尊者、法師、居士大德們:晚上好!
已介紹通過修入出息念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的方法,證得禪那之後再觀照其名色法,最終達到證悟涅槃。接著又一起學習了修慈心證得慈心解脫,再依慈心禪那修觀斷煩惱的方法。在《八城經》裡,阿難尊者繼續講修習悲、喜、捨:“再者,居士,比庫以悲俱之心…喜俱之心…捨俱之心遍滿一方而住,如此第二、如此第三、如此第四,如是上、下、四隅、一切處,一切如自己,對具一切有情的世間以捨俱之心、廣、大、無量、無怨敵、無瞋害遍滿而住。他如是審察、瞭知:‘此捨心解脫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阿難尊者接著講了佛陀所教導的依照修悲心證得禪那、修喜心證得禪那、修捨心證得禪那,證得禪那之後再出定修觀,通過提升觀智乃至斷煩惱的方法。依照悲、喜、捨來修觀,必須先證得悲、喜、捨心禪那。我們在上一講學習了修慈心的方法,修慈心可以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但是不能證得更高的禪那。悲心和喜心也是最高只能達到第三禪,但捨心並沒有初、二、三禪,只有第四禪。在這裡,我們簡單講一講如何修悲、修喜、修捨證得禪那的方法。慈心的所緣是一切有情的幸福快樂,悲心的所緣是一切眾生的痛苦。平時我們習慣說慈悲、慈悲,慈與悲是複合詞。
慈的巴利語是mettà,悲是karuà,它們的物件略有差別,雖然都是面對一切有情,但一個是眾生的快樂,一個是眾生的痛苦。祝願眾生快樂,這是慈;希望眾生解脫痛苦,不願見到眾生受苦,這是悲。修慈是祝福他人,修悲是悲憫他人;修慈是與樂,修悲是免苦。這是慈與悲的不同之處。如何修悲呢?我們可以先取一個可憐的人,例如:他貧困潦倒、身罹疾病、遭遇不幸等。當然,剛開始不適合選怨敵,也不應取異性和死去的人,而應取你覺得值得同情的人,特別是正在受苦、你不希望他受苦的人。你取他痛苦的樣子,然後內心對他產生悲憫,如此祝願他:“願他不要痛苦!”或“願此善人解脫痛苦!”你的內心必須真誠地希望對方沒有痛苦,希望對方擺脫痛苦的折磨和煎熬,如此向對方散播悲憫之心。對大多數人來說,悲憫心比慈心更容易生起,因為有些人對祝福他人、希望他人快樂覺得有點勉強;但是當你看到他人受苦的樣子,只要你不願意見到他受苦,你的同情心、悲憫心就生起了。如果將修悲作為應用業處的話,他可以持續地向這位受苦的人散播悲心,衷心地、至誠地希望他沒有痛苦,願他解脫痛苦。
把這種悲憫心維持很長的一段時間,乃至證得悲心禪那。修悲和修慈一樣,能讓我們心的狀態由僵硬變為柔和。修慈可以軟化我們的心,軟化對抗他人的心;同樣的,當你討厭、排斥一個人時,可以思維:難道你希望他受苦嗎?他一直在為非作歹,真的很可憐!只要你希望他不要受苦,你的悲心就這樣發出來了。可以持續對一個人修悲後,再換另一個受苦的眾生;如此選若干個受苦的人之後,再換其他類的人,例如:尊敬的或親愛的人。慈心通常從恭敬的人修起,悲心則先對痛苦的人修起。對那些看上去很幸福、快樂的人怎麼培育悲憫呢?我們可以這樣思維:即使一個眾生再幸福、快樂,生活再富裕,也避免不了老、避免不了病、避免不了死,這是一切有情都不能避免的。同時,只要一個人還沒有斷盡煩惱,輪迴是不可避免的;即使是三果聖者,也還要面臨投生到梵天界的輪迴。如果是凡夫,那更不用說了,一切凡夫都免不了墮落惡趣的可能,即使菩薩亦然。
我們思維:除了漏盡者之外的一切眾生都在輪迴中,都還沒有脫離輪迴,所以值得我們悲憫、同情,我們衷心希望他們最終都能脫離痛苦。如是將悲心發出去。對於那些豐衣足食、飛黃騰達、呼風喚雨的人,只要他們還沒有斷除煩惱,他日必定還是要受苦的。我們可以取他們不能脫苦的現實來散播悲心,願他們最終都能解脫痛苦。然後再取不會太喜歡、也不會討厭的中性者,例如:認識的人、親戚、朋友、同事等,對他們修悲,之後再對不喜歡的人修悲。同樣的,修悲也要達到破除界限,破除界限即對親密、喜歡的人可以修悲;對不喜歡的、討厭的人也可以修悲。正如對自己,你不是希望自己沒有痛苦嗎?是的,你希望自己沒有痛苦。那你也同樣衷心地祝願他人沒有痛苦,通過這樣來修悲。
修悲也容易使我們生起包容心。由於我們習慣地以自我為中心,喜歡區分自他,既放不下自己,也容不下他人,於是產生排斥、抗拒、討厭、瞋恨,乃至仇恨,心變得扭曲、僵硬、狹隘、窄小。因此,我們應該培養悲憫之心,多體諒他人、同情他人、理解他人,多站在他人的角度來看問題,其實他們和我們一樣,都是輪迴中的受苦人。例如我們現在來這禪修營裡禪修,大家是不是都抱著良善的動機來呢?是不是基於想要滅苦的動機而來呢?我們每個人是不是都有痛苦、煩惱呢?如果是,我們就應該彼此散播悲心,應該同情、悲憫、包容、寬恕他人!同時,前來修行的人都可以說是追求圓滿的人,都希望自己更完美。可是,追求圓滿的人是否就等於已經圓滿的人呢?不是!所以我們不應該用圓滿的標準去衡量一個正在追求圓滿的人。否則,我們將會緊緊地盯住別人的缺點或過失。如果眼裡只看到別人的不是,我們的心會變得僵硬,對別人的缺點、過失耿耿於懷,於是心就被他人的缺點綁住了。
其實並非別人故意要把缺點顯示給我們看,而是我們自己的心,總喜歡一頭往別人的缺點裡插進去。如果能夠想到大家都是抱著良善的心來修行,都想提升自己,都在追求圓滿、追求完善,我們就應該衷心地希望大家都解脫痛苦。我們要將心比心,自己不希望自己痛苦,也應該祝願他人解脫痛苦。把這種悲心發出來,發出來後你就能夠放下自我。能把悲心真誠地發出來,你就不會太計較你、我、他!平時經常這樣訓練自己,這也是如理作意,你生起的是善心,悲憫的心必定是善心。如果經常這麼做,心會變得柔軟,於是想修任何一種業處都很容易。因為成就悲心解脫者和慈心一樣,也能獲得十一種功德。慈心功德中有一種是“心迅速得定”。為甚麼?心柔軟故。心柔軟必然伴隨著心的適業性,心適合從事任何工作。如果心僵硬,連自己都管不了自己,如何想要它隨順你的意願,要它做甚麼就做甚麼呢?所以,擁有慈、悲的心必定是柔軟的心,必定是和藹的心、明亮的心。如果你能辨識色法的話,將能看到由慈悲的心生起的心生色法是明亮的、清明的,而由瞋心生起的心生色法是暗黑的、沉重的。
你可以經常這樣訓練自己:“在這世間上,你是否希望看到有任何一個眾生受苦呢?你是否希望有任何一個眾生不能擺脫痛苦呢?”如果發現你還會希望不喜歡的人遭受痛苦,希望他倒楣,證明你還有瞋恨心,還有仇恨。只要你的內心還有一絲仇恨,你就不可能過得很快樂。所以,無論我們散播慈心也好,散播悲心也好,都要真心,要動感情地祝願他人快樂,祝願他人解脫痛苦。做到這樣,你就能夠坦然地、無愧地面對一切人。把這份悲心持續下去,以此面對一切眾生,希望他們脫離痛苦,你的心可以很快變得柔軟,你的定力將很容易培育起來。可以對一切人培育悲心之後,也同樣像修慈一樣,先限定一個範圍,例如:整個禪堂,祝願這禪堂裡所有的人解脫痛苦。然後再擴大到整個寺院的範圍、整個鄉鎮、整個市、整個縣、整個省、整個國家……,慢慢地把修悲的範圍擴大。當然,並非說限定了範圍後就不能超越,只是說在內心先預設一個範圍,由小到大,最後乃至整個輪圍世界、無邊世界,把悲心散播出去。
做到這樣之後,再對十二類眾生遍滿悲心:一切有情、一切有息者、一切眾生、一切個體、一切擁有個體生命者,一切女性、一切男性、一切聖者、一切非聖者、一切諸天、一切人類、一切墮惡趣者。對這十二類的每一類眾生都這樣祝願:“願他們解脫痛苦!”(願一切有情解脫痛苦)對他們遍滿悲心。之後再繼續向東方、西方、北方、南方、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下方、上方這十方,對每一方的十二類眾生遍滿悲心。如果你擁有禪那的話,可以對每一方的每一類眾生都遍滿悲心,依次達到第一禪、第二禪、第三禪,用這樣的方式遍滿悲心。遍滿悲心達到悲心解脫者,將能夠獲得悲心的十一種功德,即:睡眠安樂、醒來快樂、不做惡夢、為人喜愛、為非人喜愛、受諸天保護、不受火毒刀所傷害、容顏光澤、心容易得定、臨終不昏迷、即使今生沒有證得阿拉漢果,死後將投生到梵天界。
證得悲心禪那之後,可再觀照悲心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一直到獲得解脫。成就悲心解脫之後,還可以再修喜心。這裡的喜不是歡喜,而是隨喜(mudità)。隨喜與慈、悲略有不同,慈是希望他人快樂,悲是不願見到他人痛苦,隨喜是對他人的所得感到歡喜,希望他人不會失去所得的成就。修隨喜與修悲心也稍有不同,修悲心是取痛苦的眾生,但修隨喜應該取快樂的眾生,或者有成就、有福報、受人恭敬、尊重的人、經常行善的人。取他為所緣,衷心地祝福:“願此善人不失去所得的成就!”並持續維持這種對他人的良好祝願。有兩種隨喜,一種是隨喜他人的福報;另一種是隨喜他人的善業。一個是果,一個是因。見到他人有成就、有福報而感到歡喜,這是隨喜果報;見到他人做善行、善事,例如:布施、持戒、禪修、服務等,對他所做的善行感到歡喜,這是隨喜善因。看到別人在做布施,即使你自己沒有布施,但對他所做的善行感到歡喜,乃至說:Sàdhu! Sàdhu! Sàdhu!也是隨喜。
只要發自內心,並從口中說出來,這種隨喜是隨口所得的。在修隨喜之前,可以先祝願自己:“願我不失去自己的所得!”然後再祝願他人或者直接祝願那些有福報的人也可以。我們可以先對一個富有、有福報、有成就的朋友修隨喜,祝願他不會失去自己的所得,祝願他常保自己的福報,如此持續地維持對其所得成就的那份歡喜之心。然後,對親愛的人、敬愛的人、感恩的人修隨喜心。接著再對既不討厭、也不很喜歡的中性者修喜心,之後再對討厭的人修喜心。對於你不喜歡的人,也不應該希望他倒楣,也要祝願他不失去其所得;如果你希望他倒楣,這是你的心理問題,不是他的問題。你要衷心祝願他們不會失去自己的財產、不會失去自己的成就、不會失去自己的名譽、不會失去自己的眷屬。之後再對四類人破除界限:
喜愛者、中性者、討厭者和自己,做到可以毫無差別地、平等地隨喜任何一個物件。
破除界限後,再限定一個範圍修隨喜,例如:祝願禪堂裡的所有眾生不失去所得的成就;限定整個寺院、整個鄉、整個縣、整個省……慢慢地把心量擴大,乃至無量。眾生無量,你的隨喜心也是無量,這就是成就喜無量心的方法。我們應當經常培養隨喜心。有一類人妒忌心很重,看到別人修行好,心裡就酸溜溜的,恨不得弄些聲音干擾他、做些事情影響他。不要認為你現在可以得逞,可以把他的定力搞下去,須知你因為妒忌心干擾了他人禪修,你已經為以後的禪修、以後的解脫造成了嚴重的障礙,這實在是很愚蠢的做法。我們應該隨喜他人的成就,如果別人擁有禪那,他就有能力造極強的善業;我們隨喜別人的強力善業,我們也能造很強的善業。如果別人修到維巴沙那,我們隨喜他的成就,我們同樣也造了很強的善業。須知布施的善業不如持戒的善業,持戒的善業不如禪修的善業。如果別人證果,你隨喜他,你也造了很強的善業。
為甚麼呢?因為證果的功德是無量的。我們要學會讚歎他人,讚歎也是一種隨喜。因為你對他人的功德、善業、成就感到歡喜,才會讚歎,這是隨喜的表現。例如他人樂善好施,我們讚歎他人樂善好施;他人禪修好,我們讚歎他人禪修好;他人有定力,我們讚歎他人有定力,這些都是隨口可做的隨喜。所以我們應該以隨喜而造善業,不要因嫉妒而造惡業、造不善業。造善與不善,只需將心一轉就可以造了。請記住:不要喜歡批評!批評他人多數是因為妒忌、瞋恨、傲慢,這是在造不善業。因為妒忌,我們會造不善業,甚至造譭謗業。如果你譭謗的物件是一位元聖者,那必定將給你的禪修和解脫造成障礙。我們隨喜值得隨喜的人,讚歎值得讚歎的事,如此也是在造善業。需知在十種造福業事中就有一種是隨喜,所以我們應該多多隨喜。
修了隨喜之後,可以修捨心。修隨喜可以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但是修捨心只能證得第四禪。我們先講如何修捨,然後再講證禪那的方法。甚麼是捨呢?這裡的捨不是放棄、放捨的捨,而是平等、中捨的意思。捨偏於慧,與業果智有關,對他人的快樂、痛苦、成就、失敗等保持內心的平等,這稱為捨。我們可以透過業果思維來修習捨心:“一切眾生都是業的主人,業的繼承者,以業為根源,以業為眷屬,以業為歸依,無論所造的是善或惡的業,都要自己承擔。”如此對一切眾生保持捨心。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業的所有者,他們並不會因為我們散播慈愛就得到快樂,不會因為我們散播悲心就解脫痛苦,也不會因為我們散播喜心就能永保自己的成就。畢竟一切眾生都在承擔自己的業,無論他們現在是享樂或受苦,都是在承受自己過去所造的善業或不善業而已。
作如此的業果思維,就不會為別人的快樂感到興奮、為別人的痛苦感到擔憂,不會因為別人的得失、起起落落、浮浮沉沉,你自己也患得患失、波動不定。基於這種業果觀,我們的心可以處於中捨的狀態,思維:“這只是業果而已,他只是在承受自己過去所造業的果報而已。”如此,我們的心就可以對眾生保持平等,這種平等心就是捨心。如果禪修者擁有了禪那,他可以依次先修慈心,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再修悲心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再修喜心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當他從喜心第三禪出定之後,思維:“一切眾生都是業的主人,他並不會因為我修慈而快樂,不會因為我修悲而解脫痛苦,也不會因為我修喜而不失去自己的所得,他只是業的繼承者。”然後取“一切眾生都是業的主人”而直接進入第四禪。為甚麼捨心不能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呢?因為沒有喜和樂故。
慈、悲、喜能基於他人的快樂,自己內心也生起快樂,有喜、有樂才能入初禪、第二禪,到第三禪就只有樂、沒有喜;但是捨心的受必定是捨受,所以修捨心沒有初、二、三禪,只有第四禪。證得捨心禪那後,出定再觀照其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對它們修觀,乃至獲得解脫。以上是簡單介紹修習悲、喜、捨的方法。我們再看經文,阿難尊者接著說:「再者,居士,比庫超越一切色想,滅有對想,不作意種種想,‘無邊的虛空。’成就並住於空無邊處。他如是審察、瞭知:‘此空無邊處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再者,居士,比庫超越一切空無邊處,‘無邊之識。’成就並住於識無邊處。他如是審察、瞭知:‘此識無邊處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再者,居士,比庫超越一切識無邊處,‘甚麼都沒有。’成就並住於無所有處。他如是審察、瞭知:‘此無所有處定是造作、思念。凡是造作、思念者,皆是無常、滅法。’他住於其處,得達諸漏盡。若尚未得達諸漏盡,也依其法貪、法喜,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居士,這也是一法為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正自覺者所說,若有比庫住於不放逸、熱忱、自勵,未解脫之心得解脫,未斷盡之漏得斷盡,未到達之無上解縛安穩得到達。」
在此,阿難尊者敘述佛陀教導可以通過無色界定來修止觀。無色界定有四種: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這裡講到了依照四無色界定的前面三種來修止觀的方法。要依四無色界定來修觀,必須先成就無色界定。成就無色界定要先修前行,即準備工作。甚麼是無色界定的前行呢?即四種色界禪那。除非熟習了十四種禦心法的禪修者才有能力直接進入無色界定,一般禪修者想證得無色界定,必須先依次進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我們知道,在40種業處中,有30種可以證得禪那;在這30種業處中,有4種是無色界定,剩下26種。在這26種業處中,有11種只能到達初禪,又有3種(慈、悲、喜)只能到達第三禪,而捨無量心只能證得第四禪。換言之,只有11種可以成就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在這11 種當中,又應排除入出息念和限定虛空遍。也就是說,禪修者想成就無色界定,必須先修習九種遍之一。
在這裡簡單地講一下依地遍證得無色界定的方法。要修地遍先須作遍相。《清淨道論》有一品叫《說地遍品》,講到想修地遍的禪修者到河邊去找像黎明顏色的泥,用泥做成一個直徑大約30公分的圓盤,去除草根、沙子、小石塊,保持表面乾淨,並且磨得像鼓面一樣平坦。之後把這個泥餅放在寺院的邊角或安靜沒有吵雜的地方,稍微傾斜地擺放,然後坐在那裡,微微張開眼睛望著它,內心作意:“地、地、地……”不要注意地的顏色、形狀,也不要注意其硬、粗、重……只是作意地的概念,內心持續地默念:“地、地、地……”要將擺在前面的地的遍相看得很純熟,乃至一閉上眼睛,地的遍相都可以清晰地呈現於意門。換言之,閉上眼睛後,地遍的影像應如睜眼般浮現在面前。此時,你可以閉著眼睛持續專注“地、地、地……”在專注過程中,若地的遍相消失,應再睜開眼睛注視,直到一閉眼,地的遍相都能清晰呈現,才算是成功地取相。取相成功後,可以離開原來的地方,到禪堂或房間中禪坐。
通過不斷地專注地的遍相,它將慢慢變得柔和、光潔、明淨,於是“似相”生起。當地的似相穩定時,應嘗試把它擴大。有些人在過去生曾經修過地遍,他可以一下子把地的遍相擴大到無邊無際;如果過去生中沒修過或是不善巧的話,則應慢慢地擴大,乃至整個輪圍世界、遍一切處皆是地。然後,專注於面前的那塊地的遍相:“地、地、地… … ”把心投入進去,成就地遍初禪。查到五禪支之後,再依次成就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成就地遍第四禪之後,想要證得無色界定者,從第四禪出定後如此思維:“由於有了色法,人與人之間有爭鬥,會遭受鞭打、刀砍、刑罰等;有了色法,會遭受頭痛、牙痛、喉嚨痛、肩膀痛、腰痛、肚子痛、腳痛等各種病苦。”思維色法的過患後,再思維:“此第四禪是以我厭惡的色法為所緣,且接近敵對的第三禪,它不如空無邊處那麼寂靜。”於是除去地遍,只作意于原先地遍所觸及的空間,心中默念:“無邊的虛空、無邊的虛空……”如此證得空無邊處定。對於不善巧的禪修者,也可以去尋找地遍遍相裡的空隙,如同尋找皮膚上的毛孔一樣。看到空隙之後,再嘗試把空隙擴大,乃至無邊無際。此時,地的遍相已經沒有了,剩下的只是無邊的虛空。將心安住於空無邊處,持續一段很長的時間。成就空無邊處定之後,想要修識無邊處定的禪修者應從空無邊處定出定,作意:“空無邊處定接近敵對的第四禪,它不如識無邊處定那麼殊勝。”
於是取遍滿無邊虛空的心,專注為“識、識、識……”或“無邊的識、無邊的識……”從而證得識無邊處定。證得識無邊處定之後,想要修無所有處定的禪修者應從識無邊處定出定,作意“識無邊處定接近敵對的空無邊處定,不如無所有處定那麼寂靜。”於是專注於空無邊處定心的沒有,心中默念“空、空、空……”或“無所有、無所有……”從而成就無所有處定。成就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之後,可以再取空無邊處定的名色法、識無邊處定的名色法和無所有處定的名色法來修觀。先辨識它們的名法,及其心生色法,再觀照它們的無常、苦、無我,乃至證悟涅槃。有些人可能會問:“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和無所有處定不是無色界定嗎,為甚麼還有色法可以修觀呢?”因為入定者是在五蘊有世間,其心還能產生心生色法,即使無色界定心亦然;除非投生到無色界才完全沒有任何色法。
如是,也應辨識由無色界定心所產生的色法,並依之修觀。又有人會問:“為甚麼不教導非想非非想處定呢?”因為非想非非想處定極度微細,唯有佛陀才能逐一地辨識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名法,它超越了弟子的範疇。即使像智慧第一的沙利子尊者,也沒能力逐一地辨識非想非非想處定的名法,只能整體觀而已。所以阿難尊者在這裡沒有引述佛陀教導依非想非非想處定修止觀的方法。我們再看經文:「如是說已,八城居士第十對具壽阿難如此說:‘阿難尊者,猶如有人尋求一種寶藏,卻一次獲得了十一種寶藏;同樣的,尊者,我尋求一種不死之門,卻一次得聽聞到十一種不死之門。尊者,又猶如有人的家有十一個門,當他的家著火時,即使從任一個門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同樣的,尊者,我從此十一個不死門的任一個不死門都能使自己安全逃出。」
當阿難尊者開示結束後,八城居士第十感歎地說出他聽聞佛法的喜悅。他舉了兩個比喻,第一是尋寶的比喻,第二是逃離火災的比喻。對於第一個比喻,義注解釋說:只通過一次努力即獲得十一種寶藏。譬如有人前往森林尋找寶藏,一位樂於助人者見到後問:“朋友,你去哪裡?”他回答:“我想尋找生活資財。”“朋友,那你過來吧!搬開這塊大石。”他搬開該石後不斷往下挖,發現了十一個裝有珠寶的罐子。如此只通過一次努力即獲得十一種寶藏。同樣的,八城居士第十只問阿難尊者說:「那位世尊、知者、見者、阿拉漢、正自覺者是否說過一法,只要比庫依之精進禪修,即可獲得解脫、斷盡煩惱、證悟涅槃?」結果,阿難尊者一次開示了十一種: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慈心解脫、悲心解脫、喜心解脫、捨心解脫、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
這十一法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先入定,出定之後再辨識名色法並觀照其名色法的無常、苦、無我,乃至斷盡煩惱;即使不能斷盡煩惱,也能證得第三果,並依所剩下的煩惱投生到梵天界,在梵天界斷盡煩惱。八城居士第十感恩地說:“尊者,那些異學都能為老師遍求老師的酬勞,我為何不向具壽阿難作供奉呢?”“那些外學在求學時都知道感恩,知道為老師尋求報酬,我為甚麼不供養阿難尊者呢?”義註解釋說:外學弟子在向其老師學習技術期間或之前、之後,都會從家中拿錢來酬勞。若家中無錢,其親戚朋友也會幫忙。外學們在不能導向出離的教法中學習技術,都會尋找錢財來供養其師,在這種能夠導向出離的教法中,我為何不向為我宣說了十一種生起不死行道的導師作供養呢?
“於是,八城的居士第十召集了巴嗒厘子城和韋沙離城的比庫僧,親手以美味的嚼食、啖食侍候令滿足,又各供一套衣給每一位比庫披著,供三衣給具壽阿難披著並為具壽阿難建造了五百精舍。”於是,八城居士第十邀請了當時巴嗒厘子城和韋沙離城兩個大城市的比庫僧眾作供養。嚼食是蔬菜、水果、瓜、豆之類的非主食食物;啖食是指米飯、面、面製品、炒糧、魚、肉等主食。他供養每位比庫一套袈裟,又特別供養三衣給阿難尊者,同時為阿難尊者建造了一座價值五百金的精舍,這部經的內容就此結束。
佛陀教法的目標是甚麼?是斷盡煩惱、解脫生死。正如佛陀說過:「諸比庫,甚麼是沙門的目標?諸比庫,沙門的目標是貪的滅盡、嗔的滅盡、癡的滅盡。諸比庫,這稱為沙門的目標。」“沙門”即是出家人,我們出家的目標也是為了滅盡貪、嗔、癡。要如何斷除貪、瞋、癡呢?這部經講的即是!也就是兩大要點——止與觀,通過修止得定,修觀得慧。從這部經我們可以看出,佛陀教法的精要是戒、定、慧。其中的定側重於禪那,這也是佛陀在世時所普遍教導的;其中的慧側重於觀三界的名色法,如果一個人沒有禪那的話,他只能觀照欲界名色法,色界、無色界的名法則超越了他的範疇。
所以,佛陀教法的核心是禪修,而禪修離不開止與觀。想要斷除煩惱、證悟涅槃、出離生死的禪修者,應當致力於修習戒定慧。現在,讓我們一起合掌來作迴向。在這裡先簡單地說明迴向的意義。我們把在這一期禪修營裡所做的一切布施、持戒、禪修、聽聞佛法、服務、隨喜等的功德善業,轉換成禪修的助緣,成為我們最終能早日斷盡煩惱、證悟涅槃的助緣!當然,在迴向功德的時候,也把這些善業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與一切眾生分享,願一切眾生都能夠平等地得到我們的功德!同時,也祝願一切眾生能夠得聞正法、離苦得樂!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