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聖諦就是導致苦之止息的途徑──道。這道叫做中道,因爲它是避免兩邊極端的。一邊極端就是經由感官的享受去追尋快樂,是“低級、平庸、無益的凡夫之道”。 另一邊極端是經由各種自虐的苦行以尋求快樂,這是“痛苦、無價質而無益的”。佛陀自己都曾嘗試過這兩種極端,深知其無有意義,才由親身的證驗,發現了“能夠產生知、見,導致寧靜、內證、正覺、涅槃”的中道。這正道一般都稱爲八正道,因爲它是由八個部份所組成。
這八個部份就是:
一、正見──正確的知見。
二、正思維──正確的思維。
三、正語──正直的言語。
四、正業──端正的行為。
五、正命──正當的職業。
六、正精進──正確的努力。
七、正念──正淨的憶念。
八、正定──正統的禪定。
佛陀獻身說法四十五年,幾乎在他的全部教誡中都牽涉到這一道諦。他以各種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辭彙,對不同的人宣講這一真諦。完全視聞法者的根器、智慧以及力行能力,而對根基施教。但是藏經裡面成千卷佛陀所說經的要義,不外乎講的是八正道。
各位不可以認爲上面所列的八條途徑,應該依照上開的一般依序而逐條修行。實際上,應該視各人能力所及,盡可能同時修行。這些道彼此之間互有關連。修行一道,也有助於培育其它各道。
這八條途徑的主要目的,在促進及完成佛教的基本訓練:就是所謂的戒、定、慧三學。因此,如果將八正道依戒、定、慧三學歸類,自將有助於對此一真諦獲得較有條理的瞭解。
戒學是建立在對一切眾生普遍愛護、慈悲攝受的廣大觀念之上的。這也是佛教的基礎。許多學者們談到佛教或寫作有關佛教的文字的時候,往往耽迷於枯燥的哲學及形式學上的歧途之中,而忘記了佛教這一偉大理想,實在是一樁遺憾之至的事情。殊不知佛陀說法乃是“爲了眾生的利益,爲了眾生的福祉,爲了憐憫眾生之故。”
根據佛教,一個完人必須具備兩種品性:悲與慧。這兩者必須予以齊量的培育與發展。悲代表著愛、慈、善、恕以及情感方面的其他高尚情操,也就是心的品質。而慧則代表著理智方面或思想方面的品質。
只發展情感而忽略了理智,會造成一個好心的傻瓜。只發展理智而忽略了情感,也許會使人變成一個鐵石心腸的思想家,而毫無對人的同情。因此要成爲完美的人,必須兩者等量培育。這就是佛教生活方式的目的。這裡面,悲與慧是不可分的。
以愛與悲為基礎的戒學裡,包括了八正道中的三條道:正語、正業、正命。
正語的意思是:
(一)不妄語,
(二)不竊議、誹謗、及發表足以引起個人或團體間憎恨、敵意、排擠、不和的言論,
(三)不用苛刻、粗魯、無禮、惡毒、及謾罵的言辭,
(四)不做無意義、無利益而愚痴之口舌與空談。
這幾種不正當而有害的言語既已斷絕,則發言自然真實,用語自然友善、愉快、溫柔、充滿意義與利益。凡人發言,不可不慎。說話必須顧到時與地。如所言無益,則應保持“高貴的緘默”。
正業的目的是提倡合乎道義、榮譽而和平的行爲。它的戒律是不殺生、不偷竊、不做不誠實的交易,及非法的性行爲。而應該幫助別人過一種堂堂正正的、和平而光榮的生活。
正命的意思,就是不從事於他人有害的職業,例如:販賣軍火武器、菸酒毒品、屠宰、欺詐等。而應以光榮,不危害他人之職業爲生計維生。從這一條可見佛教是強烈反對任何戰爭的。因爲它制定販賣軍火武器是邪惡而不正當的生計。
八正道中這三條(正語、正業、正命)構成合乎倫理的行爲(戒學)。須知佛教的倫理與道德的行爲,是以增進個人及社會生活的和諧快樂爲目的的。這種道德的行爲,是所有精神方面的高度成就所不可或缺的基礎。精神生活的開展,如果沒有這道德的基礎,是不可能達到的。
其次就是心智的鍛煉(定學)。此包括了八正道的另外三條: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精進(亦稱正勤)就是以堅強蓬勃的意志
(一)以阻止邪惡不善的念頭的生起,
(二)以去除已生起的邪惡不善的念頭,
(三)使得尚未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頭得以生起,
(四)使已生起的善良健全的念頭充份發展而達到至善的領域。
正念就是對於
(一)身體的活動,
(二)情緒的感受,
(三)心智的活動,
(四)觀念、思想、見解等法,精進注意觀照,憶念不懈。
將注意集中於呼吸(入出息念、數息法),是一種很有名的方法,可以從鍛煉身體而達到精神的開展。此外,尚有多種修習禪觀的方法,也都以集中注意於身體爲發展正念的途徑。
關於情緒的感受,行者必須對各種感受,愉快的、不愉快的、中性的、以及它們在他體內生起及消失的過程,無不瞭瞭分明。關於心智的活動,行者必須自覺他的念頭是否縱慾放蕩?是否憤怒?是否迷惑?是否散亂?還是繫著一處。就照這樣子,修行者對於本身每一舉心動念,如何生起?如何消失?應該瞭瞭分明。
至於意念、思想、觀念等,行者必須瞭解它的性質:如何生起?如何消失?如何開展?如何抑制?摧毀?以上四種心智的培育或禪觀的修持,在《大念處經》中也有詳盡的討論。
心智的鍛煉中的第三項,也是最後一項,就是導致四禪的正定。這禪定一般都誤叫它做出神或神遊(出神或神遊,是道教的一種特殊禪定,與佛教禪定不同,務必分別)。佛陀在講到初禪的時候,首先就說到:『要遠離五蓋,遠離諸慾二不善法;然後有尋、有伺,因爲遠離而生喜樂,他成就並安住於初禪。』 修到初禪的時候,修行者若干強烈的慾望以及不健全的思想例如:縱慾放蕩、嗔忿、昏沉、掉悔、疑法(五蓋),一時盡除。若禪修者能夠進入初禪,其初禪將具足五禪支。
1.尋(vitakka)──將心投入並安置於似相。
2.伺(vicàra)──心持續的省察似相。
3.喜(pãti)──喜歡似相。
4.樂(sukha)──體驗似相的那一份樂受。
5.一境性(ekaggatà)──心持續的專注似相。 。
到二禪的境界時,喜、樂、一境性的第二禪。
三禪時,喜禪支因爲是一種動態的感受,也消失了。只有樂與一境性兩種禪支的第三禪 。
到了四禪的境地,所有一切的感受,甚至樂、非樂、喜、憂悔都消失了,只剩餘純淨的捨與一境性。
心智就是這樣子經由正精進、正念、正定的訓練與約束而啟發起來的。
其餘兩條道:正見與正思維維,就構成三學中的慧學。
正思維所表詮的,是對一切眾生愛護的思維、非暴力的思維、捨己的離慾不執著的思維。在這裡請注意:將捨己的無著、愛護、以及非暴力的思維歸在慧學之內,是很重要的。這很明顯的表示真正的智慧是賦有這些特質的。而一切自私的慾念、嗔恚、憎恨、暴力,都是缺乏智慧的結果。在任何的生活裡,無論是個人的、社會的、政治的都是如此。
正見就是對事物的如實知見,而四聖諦也就是闡釋一切事物的真相。因此,正見最後就變成對於四聖諦的知見。這知見就是直視最終實相的最高智慧。根據佛教,知見有兩種:我們一般稱之爲知見的實際只是知識;一堆累積的記憶,以及根據若干已知的條件,由理性對某一課題所得的瞭解而已。這種知見叫做事見,是不很深入的見解。真正深入的知見叫做理見,是不關事物的名稱、標誌,而對其實際相關所具的真知實見。這種深見只有在心地中一切雜染都已滌除淨盡,而且經過禪定的鍛煉,達到充份發展的程度,才有可能。
從這簡短的敘述道諦的文字裡,可以看出這“道”乃是一種生活方式,爲每一個人所應該遵守、修習、弘揚的。它是身、口、意的自律、自我的開展、自我的淨化。它與信仰、祈禱、崇拜、儀式完全無關。從這一意義來講,它不含有任何通俗稱爲“宗教”的成份。它是一條通過道德、理性、精神的完美化而走向最終實相、圓滿自在、快樂、和平的途徑。
在佛教國度裡,遇到宗教節日,也有些簡單而優美的習俗與儀式。它們其實與真正的“ 道諦”很少關係。但也有相當的價值,因爲它們能滿足對教義理解較淺的佛教信徒們若干宗教情緒的需要,而逐漸援引他們走上這條聖道。
關於四聖諦,我們有四件事情要做:
第一聖諦是苦諦──人生的實相。一切苦難、憂患、喜樂、缺陷、不如意、無常、無實,都是人生的實際。關於這點,我們要做的,清楚而徹底的瞭知這苦的事實。
第二聖諦──苦的根源。這根源是貪慾、“愛”以及伴隨著它們的種種污染不淨法。僅僅瞭解這一事實是不夠的。我們要做的,是拋棄它、去除它、消滅它、根絕它。
第三聖諦是滅諦──涅槃、絕對真理、最終實相。在這方面我們要做的,是去親身體證它。
第四聖諦──引導體證涅槃之路。但僅僅有了對這“道”的智識,不論多麼徹底,都是沒有用的。這方面我們的工作是依教奉行,鍥而不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