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至上願相同,「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也是巴拉密的條件。在此,方法善巧智是把布施及其他九種品德轉變成菩提資糧的智慧。在具備了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之下,那偉人全心全意地投入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完全沒有顧慮到自己的快樂,也不會對極為困難的菩薩道感到害怕。而菩薩的本質是,即使別人只看到、聽到或憶及他也都能夠獲得利益與快樂,因為即使是他的身影、傳聞及對他的思念也能夠激起信心。菩薩得以通過智慧圓滿佛陀的性格;通過大悲心執行佛陀的任務。他通過智慧得以脫離苦海;而通過大悲心去解救眾生。他通過智慧對苦感到厭倦;而通過大悲心視苦為樂地致力於解救眾生。他通過智慧發願證得涅槃;而通過大悲心在生死中輪迴。通過大悲心他繼續生死輪迴;而通過智慧他不樂於其中。通過智慧他斷除一切執著,但由於其智具有大悲,所以他不會拒絕從事利益他人之事。通過大悲心他對一切眾生懷著悲憫,但由於其悲具有智慧,所以他的心不會起執著。通過智慧他不執取「我造」及「我所造」,通過大悲心他不會懈怠與憂鬱。
同樣地,通過智慧與大悲心,他成為自己與他人的保護者、賢者與英雄,不會折磨自己與他人,而促進自己與他人的福利、既無畏又是無畏施者、整個心都只是為了法與世間;他心知感恩與回報他人、明行兼備、無愚痴、無渴愛、擁有「力」與「自信地」。如此,大悲心與智慧是獲得每一種巴拉密的成果的方法。它們不單只是巴拉密的基礎,也是發至上願的根本條件。
如果你想要成為菩薩,你就必須細心地省思上文。平衡悲心與智慧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如果你的悲心過強,但卻沒有多少智慧,你的悲心就等於是一個瞎子的悲心。當無法看到道路的瞎子嘗試引導他人時,他將會把別人帶到充滿危險的歧途。同樣地,如果你並沒有多少的智慧,但卻硬是要渡眾生,你將無法成為菩薩,也不能救渡眾生。再者,沒有以智慧為基礎的悲心是不可能會強大的。只有當你擁有了深奧的智慧,例如:行捨智,而且還能夠堅持實踐十種巴拉密的決心,我們才能說你已為自己的悲心打下很好的基礎。為甚麼呢?因為通過行捨智,你對內、外、過去、現在與未來五蘊的執著已大大的減輕。你的心已不大執著或樂於生死輪迴,但你還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選擇生死輪迴。所以,對於想要修菩薩道的人來說,培育深奧的智慧是必要的。
相反地,如果你的智慧很強,但悲心卻不足夠強得令你繼續修行菩薩道,你就會自然地選擇成為阿拉漢,而不是成佛。所以,如果你想要成為菩薩的話,平衡悲心與智慧是非常重要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