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第一類色聚包含四界(catudhàtu),即四大種(mahà-bhåtà),以及四種所造色(upàdàråpa)155,共八種色法:

1)地界(pathavãdhàtu)

2)水界(àpodhàtu)

3)火界(tejodhàtu)

4)風界(vàyodhàtu)

以及:

5)顏色(vaõõa)

6)香(gandha)

7)味(rasa)

8)食素(ojà)

由於包含八種色法,這類色聚稱為八法聚(aññhaka kalàpa);又由於第八種色法為食素,故名為食素八法聚(ojaññhamaka kalàpa)156。這類色聚遍布全身,屬於非明淨色(napasàda råpa)。

第二類色聚包括上述八種基本色法(八不離色)和第九種命根(jãvitindriya)。由於包含九種色法,這類色聚 稱為九法聚(navaka kalàpa);又由於第九種為命根,故又名為命根九法聚(jãvita-navaka kalàpa)157。這種色聚遍布全身,也屬於非明淨色158。

第三類色聚除了八不離色和第九種命根之外,還包含第十種色法。由於有十種色法,故名十法聚(dasaka)。

十法聚又可分為三類:

眼(cakkhu-)、耳(sota-)、鼻(ghàna-)、舌(jivhà-)、身(kàya-)十法聚(dasaka kalàpa):其第十種色法分別為眼、耳、鼻、舌和身淨色(pasàda-råpa)。

心十法聚(hadaya-dasaka kalàpa):第十種色法為心色(hadaya-råpa)。

性十法聚(bhàva-dasaka kalàpa):第十種色法為性色(bhàva-råpa)。

眼、耳、鼻、舌和身十法聚分布於各別的感官內, 第十種淨色(pasàda-råpa)即是各別的依處。五種色依處(vatthu)(眼、耳、鼻、舌和身處)也即是五種色根門(dvàra)159(眼門、耳門、鼻門、舌門和身門)。

心十法聚位於心臟內的血液。第十種心處色(hadaya-vatthu)也是依處,但它並非意門(有分),因為意門屬於名法,雖然它必須依賴心十法聚裡的第十種色法才能生起。

當某一所緣撞擊五根門之一時,也會同時撞擊第六門(意門,即有分)160。例如:當顏色所緣撞擊眼門(淨色,屬於眼十法聚161中的第十種色法),也會同時撞擊意門(有分),而意門依於心十法聚162中的第十種色法而生起。該顏色所緣首先被一個意識“收取”,接著是眼識,然後是一系列的意識。當聲音所緣撞擊耳門,即耳十法聚中的第十種色法耳淨色之時,也是依循同樣的原理。香所緣等也是如此。除了同時撞擊五門和意門的所緣之外,還有只撞擊意門(有分)的所緣——六類法所緣。163

性十法聚遍布全身。其中第十種色法為性色(bhàva)。

兩種性色:164

1)男性色(purisabhàva):它表現為男性的生理特徵, 使人知道“這是男人”。男性色只見於男性。

2)女性色(itthibhàva):它表現為女性的生理特徵, 使人知道“這是女人”。女性色只見於女性。

因為眼、耳、鼻、舌和身十法聚裡的第十種色法都是明淨的,所以這些色聚也都是明淨的。其它所有的色聚都沒有淨色,例如剛提到的性十法聚和心十法聚,因此它們都是非明淨的。

 

155所造色:源自、依於四大種,故名。

156巴利語對不同類型色聚的命名方法是“以X為第Y的色聚”。

157還有一些包含有需要辨識但未在此討論的所造色的色聚,例如:聲九法/十二法聚、身表九/十二法聚、語表十/十三法聚、輕快性十一法聚。關於這些及其它諸界,見《清淨之道·色蘊論》(Råpakkhandha-kathà)。

158擁有命根的色聚中的火界,能夠維持其它俱生的八法聚,因此雖然這些八法聚本身並沒有命根, 但仍屬於“ 與心識共存的”(savi¤¤àõaka)。離開命根的熱力支持,物質很快就腐爛,正如人死 後有生命的身體變成無生命的屍體。

159“門”(dvàra)一詞是指物件被心識知所需的通道。

160 也見《白毫光婆羅門經Uõõàbhabràhmaõa sutta》(S.5.512),<緒論>曾引此經,p.26。

161眼十法聚:八不離色(1.地、2.水、3.火、4.風、5.顏色、6.香、7.味、8.食素)+(9)命根+(10)眼淨色。

162心十法聚:八不離色(1.地、2.水、3.火、4.風、5.顏色、6.香、7.味、8.食素)+(9)命根+(10)心色。見“表2d:心臟的基本色法”,p. 8。

163見<緒論>,p.26。

164亦稱男性根(purisindriya)和女性根(itthindriy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