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在此,我想進一步作解釋。五蘊即是第一聖諦──苦聖諦。五蘊當中包括色蘊(råpakkhandha)。色(råpa)以不同類型的色聚的方式而生起。在分析不同類型的色聚時,可以見到總共有二十八種色法。請思考這個問題: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任何老師能教導這些類型的色法,以及如何區分它們。只有佛陀及其弟子才能辨識這些類型的色法,並教導如何區分它們。此外,五蘊當中還包括四種名蘊(nàmakkhandha)。除了結生識、有分和死心之外,這些名法依心路的方式而生起。佛陀精準地教導在一個心識剎那(cittakkhaõa)中有多少個相應心所(cetasika)與一個心(citta)相應,同時他教導如何辨識和區分它們。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任何老師能清晰地揭示和教導這些名法,因為沒有其他老師完全瞭解它們。但如果果德瑪佛陀的弟子按照佛陀的指示,精進且有系統地修行,他將能清晰地辨識這些名法。這是佛弟子所獨有的機遇,你們不可錯失此良機!

 

其次,緣起是第二聖諦──苦集聖諦。佛陀也教導他的弟子們如何辨識緣起。當佛陀的弟子按照佛陀的教導辨識緣起時,他將充分瞭解因與果之間的關係;他將獲得瞭知過去因產生現在果、以及現在因產生未來果的觀智;他瞭知在過去、未來和現在三時當中,沒有造物主創造任何結果,也沒有任何事物是無因而生的。這種智慧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獲得。你們也不應錯失這一良機!

再次,當弟子辨識緣起之時,他能見到過去世和未來世。如果你辨識許多過去世,你將獲得瞭知哪種不善業導致投生惡趣、哪種善業帶來投生善趣的觀智。關於三十一界以及業果法則的智慧,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可能獲得。在佛陀的教法之外,沒有人能瞭解三十一界,以及造成投生到每一界的業果法則。你們也不應錯失這一良機!

還有,如果弟子能辨識未來世的因與果,他將能見到名色法的止息,也將能完全知道他的名色法將於何時止息。這是第三聖諦──苦滅聖諦。這種智慧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獲得。你們也不應錯失這一良機!

最後,佛陀也教導第四聖諦──達到寂滅境界的方法,即止觀。止觀亦即八支聖道。名色限定智和緣攝受智屬於正見(sammà-diññhi),名色法止息的智慧也屬於正見,八支聖道的智慧也屬於正見。把心投入四聖諦則屬於正思惟(sammà-saïkappa) 。正見和正思惟屬於觀(vipassanà維巴沙那)。為了修觀,我們必須有止的定力,即正精進(sammà-vàyàma) 、正念(sammà-sati) 和正定(sammà-samàdhi)。當我們修行止觀時,必須以戒清淨為基礎, 即正語(sammà-vàcà) 、正業(sammà-kammanta) 和正命(sammà-àjãva)。以戒(sãla)為基礎修習止觀,即是修行八支聖道。這八支聖道只有在佛陀的教法中才能找到。你們也不應錯失這一良機!為甚麼呢?因為四聖諦的觀智能引導弟子解脫生死輪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