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三十二身分(dvattiüsakoññhàsà),也稱三十二行相 (dvattiüsàkàrà) 、 厭惡作意 (pañikkåla-manasikàra)或身至念(kàyagatàsati)。

三十二身分即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

1.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

2.肌肉、筋腱、骨、骨髓、腎

3.心、肝、膜、脾、肺

4.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

5.膽、痰、膿、血、汗、脂肪

6.淚、油膏、唾液、鼻涕、關節滑液、尿

禪修者先次第進入入出息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利用明亮、光耀的禪定之光依次辨識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在禪定之光的支助下,禪修者將能輕易地看到這三十二身分。可以把這三十二身分分為六組,前面四組每組有五個部分,後面兩組每一組有六個部分。當然,有些部分不一定能找到,如膿、淚、鼻涕等。如果確實看不到就不用刻意看,不要想像,也不要觀想,用禪定之光照見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逐一辨識身體的這三十二個部分,將會發現自己一直貪愛、執著、保護、愛護的身體,竟然沒有一個部分是乾淨、美麗的。

局部辨識三十二身分之後,再整體地辨識,會發現無論局部還是整體,這些部分都是可厭、不淨的。禪修者局部和整體地辨識自己身體的三十二個部分之後,再去外觀他人的三十二個部分。然後再一內一外地逐一觀照。外觀時,要不斷擴大觀照的範圍。先辨識坐在自己前面的禪修者的三十二身分,再辨識禪堂裡遠一點的禪修者,再辨識坐在禪堂角落的禪修者,然後再擴大到禪堂外面,再到整個禪林、整個鄉鎮、整個縣、整個省、整個國家乃至整個輪圍世界。如此一內一外交替地觀照,禪修者將會發現任何人和動物的身體都只是三十二個部分而已,並沒有肉眼看到的英俊的男人、美麗的女人等等。


骨想
接著修骨想(aññhikasa¤¤à)41。骨想屬於三十二身分的一部分,是選取其中的白骨,專注全身的骨架來培育定力的業處。在禪定之光的支助下,禪修者將能輕易地看到自己的骨架,心中作意“骨、骨、骨……”或者“白骨、白骨、白骨……”這樣作意一段時間之後,再作意骨的可厭:“厭惡的骨、厭惡的骨……”當禪修 者能持續專注骨的厭惡相達到一定的時間,可以嘗試查五禪支,因為取自己的白骨來培養定力可以達到初禪。接著,禪修者可以用前面修 三十二身分內觀、外觀交替的方式來作意白骨,外觀時不斷地擴大辨識的範圍,乃至擴大到整 個輪圍世界。如此,他所看到的任何人或動物 都只是一堆白骨。

 

41骨想:巴利語 aññhika 是“骨”,sa¤¤à是“想”。有人錯誤地稱之為“白骨觀”,但這種業處只是止禪,不是觀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