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菩提樹下覺悟了四聖諦,覺悟了生命的真諦,從此成為佛陀。覺悟後的佛陀開始向有緣的眾生說法,使他們通過聽聞佛法、依法修行,從而也成就聖道,覺悟四聖諦,達成佛教修行的最終目標。
佛陀擁有“一切知智”(sabba¤¤utà-¤àõa),他能清楚瞭知一切想要瞭知的事情。然而,佛陀並沒有為弟子們談論太多關於世間、關於形而上方面的知識,即使有許多弟子對此一類問題總是抱著極大的興趣。儘管佛陀孜孜不倦地說法度眾,但他卻並非一天到晚都口若懸河、誇誇其談,他只說如實的、有意義的話,對於一些與斷煩惱、證涅槃無關的事情,即使佛陀知道,他也緘口不言。
有一次,跋葛瓦4與弟子們走進高賞比(Kosambã)城郊的一座辛沙巴樹林(Siüsàpavana)中, 他從地上撿起幾片辛沙巴樹葉,問比庫們:“諸比庫,你們認為如何,是哪種比較多──是我手中拿著的這幾片辛沙巴樹葉,還是上面的辛沙巴樹林?”
“尊者,跋葛瓦手中拿著的這幾片辛沙巴樹葉極少,而更多的乃是上面的辛沙巴樹林。”
“同樣地,諸比庫,我所瞭知但沒有宣說的更多。諸比庫,我為甚麼不宣說它們呢?諸比庫, 它們沒有意義,並非初梵行,不能導向厭離、離貪、滅盡、寂止、證智、正覺、涅槃,所以我不宣說它們。
諸比庫,我宣說甚麼呢?諸比庫,我宣說‘此是苦’,我宣說‘此是苦集’,我宣說‘此是苦滅’,我宣說‘此是趣向苦滅之道’。
諸比庫,我為甚麼要宣說它們呢?諸比庫, 它們有意義,它們是初梵行,它們能導向厭離、離貪、滅盡、寂止、證智、正覺、涅槃,所以我宣說它們。”(S.5.1101)
因此,佛陀本人覺悟了四聖諦,他在一生四十五年的弘法生涯中所教導的也離不開四聖諦,其目的是讓他的弟子們也覺悟四聖諦, 從而斷盡煩惱、出離生死、證悟涅槃、成就正覺。
由此可見,四聖諦是佛教之根本:佛陀因為覺悟四聖諦而成為佛陀(Buddha),佛陀所教導的一切法(Dhamma)皆以四聖諦為核心,佛弟子通過覺悟四聖諦而成為聖者僧(Saïgha)。佛、法、僧三寶,即構成了我們所說的佛教(Buddha-sàsana)。
4跋葛瓦:巴利語 bhagavà音譯,有尊師、尊敬、功德殊勝、具祥瑞者等多種含義,是巴利聖典中最常用的佛陀德號。舊譯世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