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對意門心路的辨識後,你可從眼門心路開始, 進一步辨識五門心路。

為了辨識眼門心路裡每一心識中的名法,你可引生眼門心路。你可先辨識眼淨色(眼門),再辨識有分(意門),然後同時辨識兩者。隨後,專注眼淨色附近一組色聚的顏色,它會同時顯現於眼門和意門,並用如理作意認知它為“這是顏色”等,於是會先生起一個眼門心路,接著(按照心的定律(cittaniyàma))生起許多緣取同一目標的意門心路。

眼門心路由七個依次生起的心組成:

1)一個五門轉向心(pa¤cadvàràvajjana):11個名法。

2)一個眼識(cakkhuvi¤¤àõa):8個名法。

3)一個領受心(sampañicchana):11個名法。

4)一個推度心(santãraõa):11/12個名法。

5)一個確定心(voññhapana):12個名法。

6)七個速行心(javanacitta):由於是善心,名法數目可能是32/33/34/35;但如果是不善心,則可能是16/18/19/20/21/22。

7)兩個彼所緣心(tadàrammaõacitta):名法數目可能是11/12/32/33/34。

在此之後,將生起一連串的有分心,然後生起前述的三種意門心路心:

1)一個意門轉向心

2)七個速行心

3)兩個彼所緣心

為了辨識這些心路(眼門心路以及隨後生起的取同一物件的意門心路)中每一心識裡的不同名法,你要和之前一樣,從識、受或觸等最顯著的開始278,接著如前般一次加一個,直至見到每一心識中所有不同的名法。

就如辨識眼門心路,接著辨識耳、鼻、舌、身這四門的心路。

至此階段,你已經有能力辨識與善心相應的名法, 現在還需要辨識與不善心相應的名法。要做到這點,你只需取與辨識善心時相同的所緣,但代之以不如理作意即可。

這只是簡要的解釋,但是此處所舉的例子至少已足以讓你理解辨識內在名法時所涉及的內容。

總結一下,至此你已完成了辨識名法的前三階段:

1)你已辨識了內在生起的所有種類的心(citta);279

2)你已辨識了所有種類心中的每一個名法(nàma- dhammà);

3)你已辨識了心的發生次序,即生起於六門的心路(vãthi)。

如前所述,辨識名法還有第四個階段,即辨識外在的名法。

表1c:五門心路(pa¤cadvàra vãthi) (眼、耳、鼻、舌、身門心路,在此以眼門心路為例)

 

(心路之前)

 

 

4Þ

 

 

5Þ

 

 

6Þ

 

 

7Þ

 

 

8Þ

 

 

9Þ

 

 

10Þ

 

 

11Þ

 

 

12Þ

 

 

13Þ

 

 

14Þ

 

 

15Þ

 

 

16Þ

 

 

17Þ

(心路之後)

ÞÞ

1Þ

2Þ

3Þ

前世臨終的所緣

顏色所緣

Råpàrammaõa

前世臨終的所緣

有分

Bhavaïga

五門轉向Pa¤cadvàr- àvajjana

 

 

 

眼識Cakkhu vi¤¤àõa

 

 

 

領受Sampañic chana

 

 

 

推度Santã- raõa

 

 

 

確定Voññha- pana

 

 

 

速行

Javana

彼所緣

Tadàrammaõa

有分

Bhavaïga

 

 

 

 

­½¯

過去-

Atãta

 

-波動

calana

 

-

upaccheda

 

1

 

 

 

2

 

 

 

3

 

 

­½¯

4

 

 

­½¯

5

 

 

­½¯

6

 

 

­½¯

7

 

 

­½¯

1

 

 

­½¯

2

 

 

­½¯

果報

Vipàka

唯作

Kiriya

果報

Vipàka

唯作

Kiriya

Kamma

果報

Vipàka

果報

Vipàka

 

對“表 1c:五門心路”的進一步說明

一個心只維持一個心識刹那(cittakkhaõa),包括生(uppàda)、住(ñhiti)、滅(bhaïga)三個階段。
被五門心路認知的色法所緣持續的時間為17個心識刹那。
所有五門心路(眼、耳、鼻、舌和身門)均遵循相同的程式, 按照心的定律(cittaniyàma)進行。因此,五門心路只是“收取” 所緣(眼門心路只能認識到有顏色),還不能“知道”所緣(顏 色)。對顏色和所緣的“知道”發生於第四個以及隨後的意門心路。277

276辨識色法時,所有種類的色法都需要辨識,但在修觀(觀照其無常、苦、無我的本質)時,只需觀照完成色。p.215“表2a:二十八色法”列出了所有不同種類的色法,<第四講 如何辨識色法>則解釋如何辨識它們。

277見“表1b:意門心路”,p.255。

278詳見p.255的表1b和p.261的表1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