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教化裡,有些人開始時辨識內行法或五蘊。辨識它們之後,他再觀照它們為無常、苦、無我。
但聖道不會通過只觀照內(行法)而出起或出現,因為必須也觀照外(行法)。所以他觀照他人的五蘊及非有情的色法也都是無常、苦、無我。他一時觀照內五蘊,一時觀照外五蘊。當他如此觀照時,觀智在他觀內時與聖道連接;因此稱他為「在(先)觀照內之後,它從內出起」。若其觀智在他觀外時與聖道連接,則稱他為「在(先)觀照內之後,它從外出起」。對於「在(先)觀照外之後,它從外出起」及「在(先)觀照外之後,它從內出起」也應如此理解。
另一人開始時辨識色法。之後,他再觀照四大界與它們的所造色全部為無常、苦、無我。但聖道不會通過只觀照色法而出起或出現,因為必須也觀照名法。所以他觀照取該色法為目標而生起的名法,即:受、想、行、識。他一時觀照色法,一時觀照名法。當他如此觀照時,觀智在他觀色法時與聖道連接;因此稱他為「在觀照色法之後,它從色法出起」。若其觀智在他觀名法時與聖道連接,則稱他為「在(先)觀照色法之後,它從名法出起」。對於「在(先)觀照名法之後,它從名法出起」及「在(先)觀照名法之後,它從色法出起」也應如此理解。(《殊勝義註》第一冊、頁二七○;《清淨道論》第廿一章、段八五、八六)
在修習觀禪時,你必須留意上述記載於義註書的重要指示。只觀內或只觀外並不足以令你見到涅槃。所以你必須觀照內外兩者。再者,你也必須以恭敬的心看待以下的指示。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