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接著來學習培育定、慧的第三個基礎——具念正知。
佛陀接著教導說:
“大王,比庫又如何具足念與正知呢?” |
“念”:巴利語sati,是指把心沉入對象,保持不忘失。阿毗達摩把“念”比喻為石頭沉入水中,而不會漂浮在水面。與“念”對立的是妄想,又稱散亂,就好像把葫蘆或泡沫板丟入水中,它會漂浮上來,隨波逐流。同樣的,在禪修的時候,強調“正念”就是把心沉入物件。如果你在修入出息念,就要把心沉入到呼吸裡。把心沉入業處就是正念。有正念就不會散亂,心散亂一定沒有正念!
“正知”:巴利語sampaja¤¤a,由saü + pa + j¤à組成。j¤à是知道,加上pa是清楚地知道,sam是完全地。正知表示不僅只是知道,而且清楚地瞭知。所以,正知是心保持清醒地知道對象。
佛陀解釋比庫如何具足念與正知:
“大王,於此,比庫在前進、返回時保持正知,向前看、向旁看時保持正知,屈、伸[手足]時保持正知,持桑喀帝、缽、衣時保持正知,食、飲、嚼、嘗時保持正知,大、小便利時保持正知,行走、站立、坐著、睡眠、覺醒、說話、沉默時保持正知。大王,比庫乃如此具足念與正知。” |
“桑喀帝”(saïghàñi):是重複衣,由於它用兩重布縫製而成,故名。
“食”:吃飯、吃麵、吃肉等。
“飲”:喝水、飲料等。
“嚼”:咬嚼水果、糕點等。
“嘗”:嘗蜜糖、糖等。
這裡講到如何培養正念正知的方法。佛陀並不是要求我們只是在房間內、在安靜的地方培養正念正知,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動作都要培養正念正知。培養正念正知是修行的一個重要環節。
義註提到有四種培養正知的方法,這也是由淺到深的四種訓練方法:
1. 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
2. 適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
3. 行處正知(gocarasampaja¤¤a);
4. 無癡正知(asammohasampaja¤¤a)。
正知是清楚地知道做一切事情,例如:走路時知道走路,站立時知道站立。
下面就以行走等為例子,說明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培養這四種正知:
有益正知
一、有益正知(sàtthakasampaja¤¤a)。sa是擁有;attha是意義、利益;sampaja¤¤a是正知;sàtthaka- sampaja¤¤a是有利益的正知。
在行走的時候,選擇去有益的地方,或者在行走前先考慮,現在我去這個地方有沒有利益?這裡的“利益”並不是金錢、名利、地位上的利益,而是對修行、對善法有沒有幫助。例如:某間寺院在辦禪修營,我去參加禪修營是為了體驗佛陀教導的法,為了培養定力,為了提升自己的心智,因此去參加禪修營是有幫助的。
比如有人約你一起去聽佛法開示,聽開示對培養善法是有幫助的,在思考之後你就去了。但如果有人約你晚上去酒吧或者舞廳,你知道去這些地方沒有益處,於是不去。
在行走之前知道“這是有利益的,這是沒有利益的”,並選擇有益的而前往,稱為有益正知。
在說話前先思考說這樣的話有沒有意義並選擇有意義的而說,也是有益正知。
適宜正知
二、適宜正知(sappàyasampaja¤¤a)。適宜正知比有益正知更深一層。去一個地方,不僅知道去那個地方是否有利益,還要考慮時機是否適合。並不是一切有意義的事情隨時隨地都適合去做。
例如:去拜見長老比庫,長老能教導我們明白甚麼是善,甚麼是不善,可以從他那裡聽聞到佛陀的教導,可以把取業處,學習禪修方法,對培養善法、斷除煩惱有幫助,所以拜見長老是有意義、有利益的。然而,如果長老正在為很多信徒說法或者正在禪修,正在休息,這時去請教長老、打擾他是不適合的。
佛陀在《律藏·遮止誦戒篇》裡講到:想要批評、呵斥或指責一個人的時候,先要省察自己是不是具足以下五個條件:
1. 適時而說,非不適時(kàlena vakkhàmi, no akàlena):要在適當的時間和場合。比如在大庭廣眾下批評指責他人是不適合的。
2. 真實而說,非不真實(bhåtena vakkhàmi, no abhåtena):先省察所呵斥的是否屬實。如果不是事實,就是冤枉他人。批評他人之前,先檢查一下你的批評是否有事實根據。
3. 柔和而說,不以粗惡(saõhena vakkhàmi, no pharusena):語言要恰當。如果他只是犯極小的錯誤,你就小題大做,用難聽的話語指責他,甚至侮辱對方的人格,這是不適合的。
4. 有益而說,非無利益(atthasaühitena vakkhàmi, no anatthasaühitena):要考慮你的批評對對方有沒有幫助。如果他是個不受批評的人,當你批評他時,他會承受不了或者懷恨在心,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對於這種人,你批評他是沒有利益的。所以想呵斥他人時,還要考慮對他有沒有幫助。
5. 慈心而說,內心無瞋(mettacitto vakkhàmi, no dosantaroti):批評人還要看出發點、動機。假如是為了打壓別人,故意用批評、指責他人的手段來滿足自己,那不是真心幫助對方。所以批評別人時要有慈心。如果批評的動機、出發點是為了對方好,希望對方改過,希望對方進步,那我們才去指責、批評。(Cv.400)
這五個條件既包括有益正知,也包括適宜正知。指責別人的時候,如果具足這五個條件就是適當,而且是必要的;如果不具足,則是不適當的,不應該說。
行處正知
三、行處正知(gocarasampaja¤¤a)。這裡的“行處”是指比庫前往托缽的村莊或者去處。比庫托缽的時候要保持正知,把禪修業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而行走。這也可以引申到做一切事情時,都把禪修業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而做。
例如:大家的根本業處是入出息念,那就不要一想到要去哪裡就立刻動身,而是把呼吸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先知道呼吸,然後再行走。又比如經行,不要把經行當作散步或閒逛。在經行的時候,先站在經行道的一端,如果內心比較散亂,就先閉上眼睛,把心放在鼻頭的呼吸上,等心清楚地覺知呼吸後,才開始慢慢地走;在行走時仍然覺知呼吸,走到經行道的另一端再走回來。
無論去哪個地方,都把呼吸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吃飯是這樣,掃地也是這樣,做一切事情都是這樣,這就是行處正知。
如果大家修習慈心,在行走的時候對眾生散播慈愛,站立的時候對眾生散播慈愛,坐著的時候對眾生散播慈愛,躺臥的時候也是對眾生散播慈愛。
無痴正知
四、無癡正知(asammohasampaja¤¤a)。asammoha即是沒有迷惑的、不癡迷的。這裡的“癡迷”是指認為有“我”——我在行走、我在坐著、我在吃飯、我在說話等。培育無癡正知的時候,內心不存在“我”,只有業處。無癡正知特指修觀(vipassanà),因為修觀必須破除“我”,凡事不能都以“我”為先。
培養無癡正知的方法很多,下面舉行走時如何修觀為例子。
行走的時候,先觀照這個身體只是地、水、火、風四界而已,然後再行走。行走是由於心生風界帶動著整個業生色、心生色、時節生色、食生色並沒有一個所謂的“我”或某個人在行走,如此觀照稱為無癡正知。
或者可以觀照只是一堆色法(地、水、火、風、顏色、香、味、食素、眼淨色、耳淨色、鼻淨色、舌淨色、身淨色……)在行走而已,並沒有一個實體的“我”、人在行走。
又或者行走的時候,觀照這一堆色法和名法的無常、苦、無我。
為甚麼會有行走的發生呢?由於想要行走的心一生起,這種想行走的心就產生無數的心生色法,這些心生色法立刻擴散到腳部,由於心生色法的風界是最明顯的,於是帶動著整個身子移動。所謂的“一個人在行走”或“我在行走”,實際上只是一堆色法在行走。
還可以依生滅或壞滅來觀照。例如:在經行道上經行,走到中間時,剛開始走時的那一堆名色法已經滅去了;走到經行道末端時,走到中間時的那一堆名色法已經滅去了;折回來時,走到末端的那一堆名色法已經滅去了。這也是無癡正知的一種修法。
推而觀之,在提腳的時候,站立時的名色法已經滅去了;在伸腳的時候,提腳時的名色法已經滅去了;在腳落下的時候,伸腳時的名色法已經滅去了;當腳踏地的時候,腳落下時的名色法已經滅去了;在提另一隻腳的時候,剛才踏地的那一堆名色法已經滅去了。這樣不斷地觀生滅,乃至觀到剎那剎那生滅、剎那剎那壞滅,然後作意在行走的這一堆名法與色法也是無常、苦、無我的。
這是在行走時修觀的方法。對於前進、返回等也是同樣。
飲食時的四種正知
飲食的時候如何修習這四種正知呢?
用餐時思惟飲食的目的:“如理省思我所吃的食物,不為嬉戲,不為驕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只是為了這個身體住立存續,為了不會遭受饑餓的傷害,只是為了資助梵行生活,如此我將消除由於饑餓帶來的舊的苦受,不會產生由於吃得過飽的新的苦受,如此我將沒有過失、安樂地過活。”這是有益正知。
適宜正知是選擇適合自己體質的、對禪修有幫助的食物來吃,相反則是不適宜的。體質不適合吃某類食物卻挑來吃,吃了某種食物晚上失眠,導致第二天禪坐昏沉,那麼吃這些食物就是不適合的。選擇適當的食物來吃,稱為適宜正知;只為滿足自己的口味而不加選擇地亂吃則是沒有適宜正知。
行處正知是吃飯時把業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如果修入出息念,那就知道呼吸。修其他業處,例如:慈心、三十二身分等,也都把業處放在心中的第一位而吃飯。
對於無癡正知,可以這樣思惟:並沒有人用鏟或桶把食物倒進嘴裡,只是由於心生風界,使嘴巴張開,使手把食物送進嘴裡。並沒有杵和臼在搗嘴裡的食物,只是由於心生風界,牙齒隨著嘴巴的張合,舌頭的攪動,夾雜著唾液,把食物嚼爛後吞下去並沒有人用棍子把食物往食道裡捅,只是由於心生風界,吃下去的食物就往胃裡掉落。並沒有人在胃裡用爐火燒、用扇子扇,只是由於命根九法聚裡的火界使吃下去的食物得到消化。並沒有人用細棒把食物往腸裡塞,只是由於心生風界,吃下去的食物往腸裡蠕動,只是這樣而已。
還可以觀照只是一堆名色法在咀嚼著一堆時節生色而已並沒有所謂的人在吃,沒有所謂的食物,這也是無癡正知。或者在吃飯的時候,觀照名色法的生滅,觀照其壞滅,觀照其無常、苦、無我,這也是無癡正知。
生活中的正知
穿衣服時也可以培養這四種正知。穿衣時如理省思:我所穿用之衣,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為了防禦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為了遮蔽羞處。這是穿衣的有益正知。
對於穿衣的適宜正知,體質虛弱的人不要選擇粗重的衣服,可以選擇輕一點的衣服。經典裡這樣說:“破舊的、骯髒的衣服對一切人、一切時都是不適合的。”所以不要故意把自己的衣服弄得髒兮兮的或者故意穿得破破爛爛。
對於行處正知,穿衣服時只是覺知自己的業處,例如:覺知呼吸。
對於無癡正知,可以如此思惟,衣服是沒有意識的,它並不知道“我要穿在身上”;色身也是沒有心識的[1],它不會知道“衣服要穿在我的身上”,只是因為心生風界,才有穿衣動作的發生。
躺臥時也可以培育無癡正知。躺臥時不作意“我要睡在床上”,只是沒有心識的色身通過心生色法的作用才躺在床上;床也不會知道“有個身體睡在我的身上”,只是由於無心識的色身倒在無心識的床上,才有躺臥的發生。
如此思惟無心識的身體躺在無心識的床上,可以很平靜、很快地入睡;醒來時,立刻保持醒覺,這叫做睡眠的正知和醒來的正知,而不是要求睡眠時保持正念正知。睡眠時心流落入有分,偶爾有微弱的意門心路發生,表現為夢,比較難控制。重點是醒來後正念正知要伴隨著意識的清醒,從而開始新一天的生活。
說話的時候,知道這是有益的,這是無益的,這是說話的有益正知。現在說這樣的話是適合的,這樣的話是不適合的,這是適宜正知。說話之後思惟,剛才說話的那一堆名色法已經滅去了,這是無癡正知。
對於生活中的其他行為,比如大便、小便、站立、坐著、沉默等等,皆如此類推。
如果做任何事情時都能保持正念、正知,那麼他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會符合於法、符合於律。當一個人培養正念正知已經成為生命中的所有時,我們會看到他走路是很有威儀的,他會慢慢地行走,而不會急匆匆地走。經典裡講到,就像一頭牛拉著一輛裝滿水的水桶的車在崎嶇的山路上走,它會很穩重地行走,而不是輕浮、混亂地走。
對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動作,除了睡眠外,無論何時何地都應培育正念正知,這樣就是修行!
當心陷入情緒的時候,就暫時不要說話、不要做事。一旦人陷入情緒,說出來的話可能會刺傷人,可能會做出過火、事後懊悔的事情。當心陷入貪欲的時候,就有可能做出愚蠢的事情,清醒之後才知道所做的很愚蠢。生氣的時候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在平靜之後才發覺很衝動、很愚癡。為甚麼呢?因為當時沒有正念正知!如果擁有正念正知,對自己的心念就會觀察得很好、守護得很好。一旦有了正念正知,你對心的觀察也會很微細。
正念正知守護得好,要修行是很容易的。為甚麼呢?因為少散亂。平時都能守護好心念,禪坐時自然就不容易胡思亂想。所以,培育正念正知不僅是修行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修習止觀的前行。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