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à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法師、各位禪修者,各位居士、大德:晚上好!

 

我們在前兩次講課的時候,講到了應當要斷除煩惱,講到煩惱有三個層次,我們可以分別通過修習戒、定、慧來斷除。然後我們又再講到了佛陀在甚麼情況下講了這部《慈愛經》。這部經所講的內容其實也離不開戒、定、慧,最終的目的也是為了斷煩惱。我們在前天晚上一起學習了佛陀教導的《慈愛經》。首先佛陀講到如果一個人想要證悟寂靜的境界,想要在佛陀的教法中有所利益。善求利益的人,應當要修行,應當做的是甚麼?就是戒、定、慧。關於戒,佛陀在這部經裡用經教法的方式,講了15種素質,15種美德。他們分別是:有能力、正直、誠實、順從、柔和、不驕慢、知足、易扶養、少事務、生活簡​​樸、諸根寂靜、賢明、不無禮、不貪著居家,只要是遭到智者譴責的,即使是小事也不做。這是佛陀在這部經裡面講到的。

 

接著佛陀就教導了修習慈愛的方法。在我們平時的禪修中,有三種狀況發生時應當修習慈愛,是哪三種呢?佛陀在《增支部·美奇亞經》(Meghiyasuttaü)裡講到第一種,當時,阿難尊者還沒有成為佛陀的侍者,而美奇亞已經是佛陀的侍者了。佛陀對美奇亞說:“美奇亞!當生起貪愛的時候,應當修習不淨。生起嗔恚的時候應當修習慈心。當心散亂的時候應當用入出息念斷除。生起我慢的時候應當用無常想來斷除。”這是在《美奇亞經》裡面講到的。

 

這裡所講的應當修習慈愛是為了斷除嗔恚。這裡的斷除是我們在第一次講到的鎮伏斷的斷,也就是說我們修習慈心可以用來對治嗔恚。當我們生氣、煩躁、討厭一個人的時候,我們應當修習慈心,修習慈心可以鎮伏、斷除嗔恚,斷除嗔恨心。這是屬於對治,屬於鎮伏斷。所以我們知道當我們生起嗔恨的時候,應當修習慈愛。修習慈愛時就猶如在熊熊燃燒的火上澆了水一樣,火就能夠很快地熄滅。同樣,當我們的心中嗔恨之火燃燒的時候,我們應當修習慈心,修習慈心可以對治嗔恨的心,這是第一種我們應當修習慈愛的狀況。

 

第二種我們應當修習慈愛的原因,是當我們的心煩惱的時候或者說我們的心感到憤憤不平的時候或者說我們的心不能夠平靜下來,沒有喜悅的心和感到很擔心、很憂慮或者說當我們要禪修的時候覺得沒有狀態,提不起勁,這個時候我們應當修習慈心。這種情況下就不一定是有嗔恨心,但是為了使我們的心柔和、歡喜,我們應當修習慈心。修習慈心是讓我們的心具足禪修素質,前一次講這部經的時候,我們談到一個人想要禪修,必須要具有很多的素質,比如:內心的柔和、正直、順從、諸根寂靜,這些是我們禪修必須得具備的素質。我們無論修任何業處,修任何的禪修法門,我們都必須得要擁有這樣的心,擁有這樣的素質。甚麼樣的心呢?柔軟心,一旦心是柔軟的就好工作了。如果學過《阿毗達摩》,我們就很清楚,在所有的美心所當中都具備幾對很好的品質,就是身心的柔軟性,有了身心的柔軟性,一定會有身心的適業性,有了身心的適業性,就必定​​會有身心的正直性和身心的練達性,還有身心的輕安和身心的輕快性,這些一生起全部生起了。

 

一個人的心如果是很柔和、很柔軟,就很容易跟禪修的所緣相應,跟我們專注的對象相應。如果一個人的心對其他的人與事物有排斥、有抗拒的話,那當他去注意禪修的目標的時候,比如說注意我們的呼吸的時候,心同樣是有排斥的。如果心對所緣,對心的對像有排斥,就不能夠跟禪修的目標相應。不能夠相應,我們如果硬去把心壓進去,硬是去控制心,心就會變得躁動不安。所以如果我們知道在甚麼情況下善用心,懂得善用心,禪修就可以事半功倍。修行最重要的,其實就是訓練我們的心,調伏我們的心。我相信現在很多禪修者在這幾天的禪修營裡,在禪修的實踐中,已經很明白要調伏心是很難的。心不是沒有力,就是躁動不安。有些人不是打妄想,就是在那裡昏沉,是不是?我們為甚麼要這樣禪修呢?其實就是要去除這些禪修的障礙,使我們能夠做得了心的主人。現在我們想要讓心專注不能專注,想要讓心有能力,想要讓心能夠平靜,它不能夠平靜。為甚麼呢?因為心不堪任,心不堪能。就是心不能夠讓它工作。因此我們要調伏心,要控制心,要守護好心。守護好心,我們就可以藉助一些外緣,一些所緣來調伏。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教導我們培育定力,用四十種業處,這四十種業處說白了其實區別就在於它的所緣,心還是一樣的,都是要讓我們的心專注和心平靜。

 

所謂四十種業處其實就是四十種所緣,四十種專注的不同的目標。假設我們專注白遍,也就是拿塊白色來專注;專注黃遍就是拿一塊黃色去專注;地遍就是我們拿一塊土地去專注,接下來如果我們修習入出息念,就是取我們的呼吸為對象去專注。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讓心平靜,讓心單純之後,由於平靜的心慢慢地定力就起來了,定力起來心就強而有力,當心強有力,得定之後,我們再用強有力的心去觀照、去培育智慧,這個是一個次第的問題。

 

我們要讓自己的心單純、有定力,就必須先要弄清關係。其實我們專注,我們修行定力,只要能夠調整好兩種關係或者說一種關係、兩個問題就可以,第一是心,第二是對象——所緣。對象和所緣必須要達到相應,有了相應,心就能夠平衡,心若能夠平衡,就能夠專注。當我們在專注入出息的時候,入出息時候的呼吸是那麼自然、那麼柔順,甚至我們越專注呼吸,呼吸就越緩慢,呼吸越緩慢就越微細,越微細的心如果還是和我們沒有禪修時躁動不安、想東想西,那心跟呼吸是不相應的,既然不相應,怎麼能夠培育定力,因此我們會從心下手,怎麼樣從心下手?用一很簡單的句話概括就是讓我們的心跟我們專注的對象、專注的目標、禪修的所緣相應,一旦相應就平衡,一平衡就是中道,一中道我們禪修的定力就上來,大家要記得這種關係,就是心跟我們專注的所緣一定要達到平衡,平衡就是中道。

 

我們的心如果躁動不安、想東想西,這個時候我們應當讓心平靜,如何讓心平靜呢?我們可以通過專注呼吸,有的人可能由於平時的生活習慣或工作環境,心可能不能對簡單所緣或對理性的所緣,使他的心達到平靜。

 

在四十種業處當中,有些業處是比較理性的,有些業處是比較感性的,我們的呼吸是比較理性的。修四大分別、修入出息念、修十種不淨都是比較理性的,比如白骨觀、三十二身分就是比較理性的。哪些是比較感性的呢?佛隨念、法隨念、身隨念,就是念佛、念法、念僧是比較感性的,念戒也是比較感性的,還有我們現在講到的慈、悲、喜,這些都是比較感性的。對平時喜歡思考的人、工作比較理性的人或比較冷漠的人,應該提升感性的因素。我們可以通過學習慈心或者修習佛隨念讓我們的心歡喜,讓我們的心對所緣有感情。為甚麼說修慈心是屬於比較感性的呢?這決定於所緣。因為修慈心,其實就是祝福別人,願他人快樂、願一切的眾生快樂,這就屬於慈心。既然是祝福別人,願他人快樂,所以是屬於感性的。修慈心直接就是希望他人快樂,甚至沒有條件,也不用說為甚麼我們要祝願他人快樂,不要問這樣的問題,這樣問會落入理性中。我應當對他人好,我應當對他人散播慈愛,所以我要散播慈愛,不要問為甚麼,這樣的話我們的心會更直接,直接對他人散播慈愛。如果你擁有對他人的慈愛,必定伴隨著喜悅,內心的輕安、柔軟、恭敬乃至感恩,這些心必定伴隨著慈愛一起生出來的。如果修慈愛修得很麻木,就是失敗的。修慈愛不可能使心麻木,也不可能越修慈心越沒有感覺,為甚麼呢?因為慈愛是內心發出的感情,是對對方的祝福,是最良好的祝願,希望對方快樂,把這個心散播出去就叫做散播慈愛。

 

因此,為了讓自己的心態達到平衡,太過理性的人應該提升感性,太過煩躁的人要讓心平靜,太過機械的人要讓喜悅的心激發出來,這時應當修習慈心。所以說如果修習慈心,就能使我們的禪修者擁有很好的內心的素質。不一定要到升起嗔恨才要修,只要我們想要提升禪修的素質,內心的素質,就應當修習慈心。這是第二種狀況。

 

第三種就是我們把慈心當成自己的根本業處。在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裡面,所有的業處都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一切處業處,一類稱為根本業處。一切處業處就是一切禪修者都應當修行的,無論修哪一種業處、哪一種法門,入出息念也好,修四大分別也好,修其他業處也好,都必須得修一切處業處。一切處業處共有四種:第一種是佛隨念,第二種是慈心,第三種是不淨,第四種是死隨念。一切處業處是一切禪修者每天都應當修習的,因此被稱為一切處業處。也就是說不分人、不分時間都應當培育的。業處就是禪修的法門、禪修的方法。我們前面說到,當你生氣的時候,應當修習慈心,當你的心沒有禪修的素質時,應當修習慈心。我強調這兩種情況下,應當修習慈心。這屬於一切處業處的範疇。

 

那麼甚麼是屬於根本業處呢?根本業處就是我們用來培育定力乃至證得禪那,或者我們通過這種業處來提升定力之後來轉修維巴沙那(vipassanà),轉修觀,我們甚至最後把這種定力作為我們觀智的目標,去觀察無常、苦、無我甚至涅槃的禪修方法,我們稱為根本業處。比如現在很多禪修者修入出息念,專注自己的呼吸,通過專注自己的呼吸去培育定力一直到達到禪那。等他達到禪那之後,他再依次修習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等他到了能夠證得第四禪,而且修習第四禪的五自在之後,他可以再去修其他的業處,比如觀三十二身分、白骨、白遍、十遍、四種無色定。他在修這些業處前,因為已經成就了安那般那念的第四禪,所以每一次當他坐下去,他首先專注自己的呼吸,然後把心投入禪相,次第地進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再去修其他的業處,對修維巴沙那(vipassanà),修觀的禪修者來說,也是如此。如果他以入出息念為自己的根本業處,那麼他每一座先入定,次第的進入第一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從第四禪出定之後,藉著強有力的光,強有力的心,再去取眼、耳、鼻、舌、身、意、色、聲、香、味、觸、法或取名色法,色、受、想、行、識這些行法為所緣,來觀照它們無常、苦、無我。在他觀照無常、苦、無我之前先培養定力,通過提升定力的這種禪修方法我們稱為根本業處。

 

我們知道修習慈心可以證得第三禪,色界的第三禪,也就是說可以證得安止定,而且是比較高的安止定,雖然不能證得第四禪,但是可以到第三禪。所以一位禪修者可以專門修習慈心給予慈愛,一直等到證得禪那證得初禪,然後再次第地培育第二禪、第三禪,他用這種方法來提升自己的定力達到禪那,這個也稱根本業處。

 

所以我們在禪修的時候,應當在這三種情況下修習慈心。不過如果大家現在以入出息念為自己的根本業處,那麼就不用轉來轉去。但是如果你覺得內心煩躁不安,沒有禪修的素質,我們建議大家可​​以培育慈愛。如果大家生氣時、感覺煩躁時或者對人、對事、對物討厭、抗拒時,為了對治嗔恨心我們應修習慈愛,那應當如何來修習慈愛呢?

 

根據佛陀在經藏裡的教導,至少有三種方法可以培育慈愛。第一種方法是佛陀在《律藏》的《小事篇》以及在《經藏》的《增支部》裡,提到了要對一切的眾生,特別是對蛇王族、無足的,二足的、四足的、多足的,對一切眾生毫無遺漏地修習慈愛,這種方法稱為(Khandha Parittaü)蘊保護或者蘊護衛,在緬甸直接稱為《蘊經》,也就是說把所有的眾生成組成組地對他們散播慈愛,這是第一種方法。

 

第二種方法是佛陀在《小頌》和《經集》裡教導的《慈愛經》,也是我們今天應當來學習的這部經。這部經是佛陀教導散播慈愛的另外一種方法。

 

還有第三種方法,更普遍的修行方法是在《小部》裡的《無礙解道》Pañisambhidàmagga中有很系統的修行慈愛的方法。也就是說,現在在緬甸的帕奧禪林,往往就是用《無礙解道》裡教導的方法來修習慈愛。

 

我們在講《應作慈愛經》裡培育慈愛的方法之前,先簡單講講《無礙解道》裡所教導修行慈愛的方法。這種方法是先找個別的眾生,個別的對象來培育慈愛,通過對個別的種群,個別的人散播慈愛然後慢慢地再擴大到其他人,然後再成組成組地向不同的方向散播慈愛。

 

如果禪修者想要按這種方法培育慈愛,首先,應當要對自己先散播慈愛,也就是說先祝福自己,願自己快樂,願自己開心,願自己沒有身體的痛苦,沒有精神的痛苦。當他可以對自己散播慈愛,感受到自己那份快樂之後,就應當對其他的眾生,其他的有情散播他的慈愛。

 

不過,剛開始要對他人散播慈愛的時候,他不應當對四種對象散播。第一種,不能對異性散播慈愛,為甚麼呢?因為對異性散播慈愛,容易生起貪染心;第二,不要對仇恨的人散播慈愛,因為剛開始在定力還沒有培育起來的時候,對不喜歡的人,對仇恨的人散播慈愛,心會變的憤憤不平,老是會想著他對你不好,那這個時候,慈愛不僅不能培育起來,反而嗔恨的心會生起;第三,在剛開始,定力還微弱的時候,不應當對太親愛的人散播慈愛。比如說自己直系親戚,對他們散播慈愛心會緊張,緊張他們的喜樂而變得心不能平靜;第四種是對已經去世的人散播慈愛。為甚麼呢?因為無論你對已去世的人散播多久都不能證得禪那。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不應當對這四類人散播慈愛。

 

那應當對誰散播慈愛呢?應當對自己恭敬的人、有恩的人散播慈愛,這樣的話,我們的慈愛心很容易生起。我們應取自己的老師、自己的導師或自己的恩人。散播慈愛的時候,可以用四種方式:第一種Averā hontu,第二種Abyāpajjhā hontu,第三種Anīghā hontu,第四種sukī-attana pariharāntuAverā hontu,它直接的意思就是願他沒有怨敵,也就是說我們祝願他沒有危難,不會遇到危險,第二Abyāpajjhā hontu,它的直接意思就是願他離嗔,願他遠離精神的痛苦,願他沒有心裡的痛苦,第三Anīghā hontu,它直接的意思就是願他沒有惱亂,也就是願他沒有身體的痛苦,第四sukī-attana pariharāntu,的意思就是願他擁有自己的快樂,保持了自己的快樂,也就是我們祝願他快樂、安。我們可以用四種方式中的任何一種方式來散播慈愛,第一,願他沒有危難,第二,願他沒有精神的痛苦,第三,願他沒有身體的痛苦,第四,願他快樂,這四種任何一種都可以。比如說,我們可以願他快樂安穩,然後,我們就衷心祝願他快樂安,不要只是念,我們用心去體會,真正要感受到我們內心對他的祝願散發出來,散播出去,這才是散播慈愛。而不只是念,念願他快樂,願他快樂,而自己卻在胡思亂想,不是這樣,一定要用感情,用真的感情,情真意切的去祝願他們。然後你要感受到,當你祝願他快樂的時候,甚至你會覺得他接受你的快樂,他也向你散播慈愛,要這樣感受到。如果你可以這樣散播慈愛的時候,就這樣持續下去。

 

對修習根本業處的禪​​修者來說,可以通過對自己恭敬的人散播慈愛,一直維持定力,維持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乃至到證得禪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再進一步修習第二禪、第三禪,然後再用另外一種方式再散播慈愛。

 

而對於作為一切處業處的,也就是我們剛才所說的,如果要對治嗔恨心或者說要使自己有禪修的素質,那麼當你覺得你的慈心發出去之後,當內心真正充滿喜悅,充滿對對方恭敬,充滿對對方那種良善的祝願之後,可以選另外一個恭敬的對象。當你選了幾位恭敬的對象之後,你就可以選自己親愛的人。如果是男性的話,可以選自己父親、兄弟、很親密的朋友,如果是女性的話,那麼就對自己的母親、女兒、姐妹、很親密的朋友。這種親密的、親愛的人,也就是親愛的同性,可以對他們散播慈愛。這樣你選若干個人之後,就可以對你認識但是不一定親愛,不會討厭他的人也散播慈愛,願他們沒有危難、願他們沒有精神的痛苦、沒有身體上的痛苦、願他們快樂,把這些慈愛散播出去。等你成功地對你認識的人毫無困難的散播慈愛後就可以嘗試對你不喜歡的人,甚至曾經中傷過你的人,曾經傷害過你的人散播慈愛。你可以選你討厭的人、不喜歡的人散播,如果你只能夠對自己喜歡的、恭敬的或認識的人散播慈愛而不能對不喜歡的人散播,那證明你的心還沒有真正打開,你的慈愛還沒有真正達到平等的階段。唯有對你不喜歡的人、對仇敵也可以毫無困難的散播慈愛,那麼你的慈愛才能算是基本上成功了。

 

如果你已經可以毫無困難的對任何人散播慈愛,包括自己喜愛和討厭的人之後,就應該用分組的方法來散播了。我們可以選四個人為一組,第一是自己;第二是親愛的人或敬愛的人;另外一個是中等的人;第四個是自己的仇敵。我們可以選這四個人為一組,然後先對自己散播慈愛,大概一、兩分鐘,你感受到自己的快樂之後,再散播給給自己恭敬或敬愛的人,這個時候你會發現你的慈愛很容易散播出去。然後你再散播給中等的人,你會發現到你對親愛的人、敬愛的人的慈愛,應該必須和對中等的人一樣。然後再散播慈愛給你不喜歡的人,唯有你做到無論你是對自己、對他人、對喜愛的人、對討厭的人,都能夠毫無困難的散播慈愛,而且這種慈愛沒有差別,不會這麼說:啊!給我喜歡的人多一點慈愛,給我不喜歡的人少一點慈愛。如果你這樣的話,你的心還沒有平等。你的心只要還沒有平等,你就還沒有破除人跟人之間的界限,這種慈愛就不是真正的慈愛,如何才能夠達到破除界限呢?《清淨道論》裡舉了個例子:比如說現在有四個人,就是你、你親愛的人、你認識的人、你的仇敵,這四個人坐在一起,假如這時來了一群強盜,他們要抓你們其中的任何一個人去祭神,用你們其中一個人喉嚨的血去拜神,當然這是邪教。那麼在這個時候如果你想:“哎呀!希望他不要抓我,去抓其他人。”那麼你的慈愛不是真正的平等。如果你想:“哎呀!讓他抓我討厭的人,不要抓其他人。”你的慈愛也還沒平等。甚至你說:“讓他們抓我吧,不要抓其他的三個人。”你的慈愛也沒有平等。唯有你的心完全處於一種平等的狀態:“他要抓誰就抓誰,這個是我們其中一個人的果報。”如果這樣思維你的心很中捨,這才叫做真正破除人跟我、人跟人之間的界限。唯有真正達到破除界限那種慈愛才是真正平等地生起。要做到這樣才是我們散播慈愛應該達到的一種標準。

 

當我們可以達到破除人跟人之間、人跟我之間的界限之後,可以再繼續另外一組,就是再選另外一組自己親愛的人、認識的人、不喜歡的人,這樣依次選幾組之後,當我們可以成功之後,就可以依照《無礙解道》裡講的,更進一步的方法來修行。

 

我們應當對十二類的眾生散播慈愛。哪十二類呢Sabbe sattāsabbe pānāsabbe bhūttāsabbe puggalāsabbe attabhāva pariyāpannāsabbe itthīyosabbe purisāsabbe ariyāsabbe anariyāsabbe devāsabbe manussāsabbe vinipātikā,這十二類眾生。前面五類是沒有限制的眾生。後面的是屬於有限定的眾生。Sabbe sattā一切有情;sabbe pānā一切有呼吸的眾生;sabbe bhūttā一切的生命,一切有生命的生類;sabbe puggalā一切的個體;sabbe attabhāva pariyāpannā一切擁有個體、生命,執著於自我生命,這些我們說的其實都是一種,只是他的名字不同,都是屬於眾生,一切的眾生。

 

sabbe itthīyo一切的女性,包括女人、雌性的動物,女天人等等;sabbe purisā一切的男性,包括男人、雄性的動物、男的天人等等;sabbe ariyā一切的聖者;sabbe anariyā一切的凡夫;sabbe devā一切的天人;sabbe manussā一切的人類;sabbe vinipātikā一切墮落惡道的眾生、地獄的眾生、畜​​生、惡鬼,這些都是墮落到受苦受難的眾生。我們應當對這十二類的眾生散播慈愛。

 

每一類我們都應該用Averā hontuAbyāpajjhā hontuAnīghā hontusukī-attana pariharāntu,四種方式:願他們沒有危難、願他們沒有精神的痛苦、願他們沒有身體的痛苦、願他們快樂安穩。每一類的眾生都應當向他散播慈愛,擁有禪那的禪修者用每一種方式對每一類眾生都應當散播慈愛而達到第三禪。

 

十二類的眾生,每一類用四種方式散播慈愛,十二乘以四等於四十八,就用這四十八種方式對一切的眾生散播慈愛。當他成功之後,他應該繼續把自己散播慈愛的對象再擴大,對在禪堂裡所有的這十二類眾生散播慈愛。等他成功之後,他應當把自己散播慈愛的範圍擴大,應當對寺院範圍裡面的十二類眾生散播慈愛。如果可以的話,他可以繼續把範圍擴大到寶峰鎮附近所有的十二類眾生散播慈愛。然後再對靖安縣所有的眾生散播慈愛。然後慢慢擴大到江西省、華南地區、整個中國,擴大到整個亞洲、整個東半球、整個地球之後把慈愛擴大到整個輪圍世界,再擴大到其他的輪圍世界,也這樣把慈心散播出去。要先限定一個範圍再慢慢擴大,每一個範圍都必須得用四種方式對十二類眾生散播慈愛。慢慢的擴大等到可以盡量擴大之後,應當再對十方:東方、西方、南方、北方、東南方、西北方、東北方、西南方、下方、上方一共十方,每一方都應當對十二類的有情、眾生散播慈愛,而每一類的有情都要用四種方式,所以一共就是四百八十種。每一方用四十八種,十方就是四百八十種。四百八十種再加上原來的四十八種就一共是五百二十八種,這五百二十八種方式散播慈愛就是在《無礙解道》裡面教導的修習慈愛的方法,而這五百二十八種每一種都應當達到第三禪,也就依次從初禪到第二禪、到第三禪,這種方法就是《無礙解道》裡教導過的方法,也是現在在緬甸帕奧禪林修習的方法。如果我們真的要培育慈心,要證得慈心解脫,你必須要過這一關,要有這樣的能力要對所有的眾生散播慈愛。

 

其實我們算起來實際上肯定不止這五百二十八種,一千次都不止,因為甚麼呢?因為我們先限定一個範圍,然後慢慢擴大,每擴大一次都是用四十八種,每擴大一次都是用四十八種,是不是?如果你以禪堂為中心,然後慢慢擴大,如果你擴大十次的話,就是四百八十種。當一個人能夠這樣修行慈愛的時候,他的心會很柔軟,如果他通過這五百二十八種,就是在《無礙解道》裡教導的方法,證得了慈心解脫,當然,這裡是“證得”了解脫,而不是“究竟”的解脫。他達到了禪那之後,要繼續修行悲心、隨喜的心、捨心。

 

   正是因為修慈心有很殊勝的功德,所以佛陀教導修慈叫慈無量心,為甚麼稱無量心呢?因為眾生是無量的,十個、百個、千個、萬個、億個、十億個,眾生的數目是不可以衡量不可以計算的。由於眾生數目無法計算,我們以無量眾生為所緣,由於所緣是無量的原因,所以我們對這些無量的所緣散播慈愛,就稱“慈無量”。同時由於你的心取無量的眾生為所緣,所以你的心也是無量的,你是心沒有限量,只要對一切的眾生散播慈愛就不能說你的心才那麼一點,你的心也是無量的。所以佛陀教導慈心,只有達到對一切的眾生平等地毫無差別地散播慈愛才叫做無量心。

 

在我們念誦應當散播慈愛的時候,我們會說Mettàsahagatena cetasà sabbapàõabhåtesu pharitvà viharaõa,它是甚麼意思呢?以伴隨著慈愛的心對所有的眾生、有情遍滿而住,這裡遍滿很形像地形容我們散播慈愛,phariti遍滿,怎麼樣遍滿呢?我們的慈心猶如大海的水一樣遍滿一切的眾生,像淹沒大地一樣,我們的慈愛遍滿了所有的眾生這才叫遍滿。由於我們取一切的眾生為所緣,所以這種心是沒有障礙的,不會分別說這些眾生排除在外,那些眾生才是我散播慈愛的對象,這樣不叫無量,而是有限的慈愛,這種慈愛不是真正的慈愛。所以我們應當培育這樣的心,這樣的心才叫做慈心,才叫做散播慈愛。同時,由於散播慈愛的心猶如梵天人一樣住,因此佛陀也將慈心也叫慈梵住,是猶如梵天的,同時我們也可以把梵字當作高貴的、聖潔的、清淨的。由於一個人擁有慈愛的心,它必定是聖潔的、崇高的、清淨的。慈愛的心不應該有污染,不應該有貪愛,不應該受到貪嗔癡的污染,不應該有任何煩惱和雜染,所以它是高貴的,它是清淨的,它是聖潔的。由於他的心住於高貴、聖潔、清淨,所以稱為梵住。慈、悲、喜、捨我們稱為四梵住,也稱為四無量心就是這樣的意思。

 

   好,當我們講了《無礙解道》裡教導的是現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也就是帕奧禪林裡實修的方法之後,我們再回到經文,來看經文裡第三首偈頌的第二部分。“願一切有情幸福、安穩!自有其樂!sukhino và khemino hontu,sabbe 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這裡講到的sabbe sattà一切的眾生;sukhino就是願他們快樂;khemino願他們安穩;sukhitattà是擁有自己的快樂;這裡講到的sukhino的意思就是指內心的快樂;khemino是指身心的快樂;而擁有自己的快樂,我們也可以說是平安、安穩。還有我們也可以這樣說:“願一切的眾生身體快樂sabbe sattà sukhino hontu” ;“sabbe sattà khemino hontu願一切的眾生平安、願一切的眾生安穩”;“sabbe sattà sukhitattà hontu 願一切的眾生內心快樂”;因此在這裡是sukhinokheminosukhitattà包括幸福安穩跟快樂,它們分別可以是指身體的快樂跟安穩以及內心的快樂。

 

佛陀在這裡教導了對一切的眾生用這三種方式,就是包括身心的快樂以及安穩之後,佛陀又再用分類的方法教導散播慈愛。經文裡面說:Ye keci pàõabhåt'atthi,

 

tasà và thàvarà và anavasesà,dãghà và ye mahantà và,majjhimà rassakàõukathålà;

凡所有的有情生類,這裡是毫無遺漏的,毫無遺漏的是navasesà沒有任何一類眾生給排除在外。tasà và thàvarà và動搖的或是不動的,在這裡所說的動搖的意思是指他還會顫抖、還會害怕的,這就包括一切的凡夫以及有情的聖者,為甚麼呢?因為他們還有貪愛,貪愛還沒有完全被斷除,所以他還會動搖;thàvarà是指不動的,這裡的不動是指不會顫抖、不會動搖的,也就是完全斷盡了一切煩惱,已經滅盡了貪愛的阿拉漢聖者,在這裡是稱為不動的。接著是:dãghà và ye mahantà và,majjhimà rassakàõukathålà;

dãghà是長的,長的眾生是指長形的眾生,比如說蛇、龍、魚、鱷魚、蜥蜴這些身體長的眾生;mahantà是大的眾生,身體大的眾生,比如說在海裡面的鯨魚、大龜,在陸地上的大象,這些屬於大的眾生、形體大的眾生;majjhimà是中等的,中等的眾生是指牛、馬、羊、豬這些體型中等的稱為中的;rassa它的意思是短的,短的是指身體短的眾生或者是指相對於長的、中等的更小的眾生,所以稱為短的;àõuka的意思是細小的,細小的意思是指那些體型很小的,甚至說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微蟲,像水里面的微生物等,屬於細小的、微細的;thålà的意思是粗的,也就是身體圓的眾生,比如說像蠔、像蝸牛、像烏龜這些身體是圓的眾生稱為thålà

 

 那接著用另外的一種分類方法,Diññhà và yeva addiññhà,ye ca dåre vasanti avidåre,bhåtà và sambhavesã và,sabbe 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

Diññhà的意思就是可見的,可見的就是我們親眼看到的這些有情眾生,稱為見到的;addiññhà是沒有見到的眾生,比如說住在海洋的,住在山里的那些眾生,是看不見的、沒有看到的眾生;dåra是遠的,avidåra是指近的,也就是遠處的眾生跟近處的眾生。甚麼是遠處的?甚麼是近處的呢?對我們身體來說,我們體內的那些眾生是近的,而身體外的叫做遠的。如果對我們現在坐在大禮堂裡來說,大禮堂裡面的人是近的,大禮堂以外的是遠的。對我們寺院來說寺院裡的這些人、這些眾生是近的,寺院以外是遠的;對於住在寶峰鎮裡邊的人是近的,寶峰鎮以外是遠的以此類推,這是用距離來算的。

 

下邊一句bhåtà và sambhavesã và,是已生的跟尋求出生的。甚麼是已生的呢?有兩種解釋方法:第一種是他已經出生了,出生之後他不會再出生了,這是指已斷除一切煩惱的阿拉漢聖者。而有學聖者和一切凡夫,雖然現在已經出生,可是還會再繼續輪迴,再繼續出生,還會再尋求出生,死了後還會再繼續投生的,被稱為尋求出生的。還有另外一種說法,已生是指已經出生了的眾生、出生的有情,像我們現在在座的都是屬於已生的;那甚麼是尋求出生的呢?在母胎裡的嬰兒是屬於準備出生還沒出生的,在雞蛋裡的是屬於還沒出生的,在魚卵裡面的也都是屬於還沒有出生的,也就是說他們將會出生,但現在還沒有出生的,這些稱為尋求出生的。是用這樣的分類方法。

 

因此我們在這兩首偈頌裡,佛陀教導了一共有七種分類、分組的散播慈愛的方法。這七類的散播慈愛的方法,有四種是兩個為一組,有三種是三個為一組。會顫抖的跟不會顫抖的眾生這是一組;見到的跟沒見到的這個是為一組;住在遠方的跟住在近處的為一組;已經出生的跟尋求出生的為一組;這四組是兩個為一組的。

 

還有另外三組是三個為一組的,它是長的、短的跟中等的;大的、小的跟中等的;還有粗的、細的跟中等的,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法來散播慈愛。佛陀接著在第五首偈頌裡面的最後一段sabbe sattà bhavantu sukhitattà.願一切有情自有其樂。也就是願一切的眾生,這七類、七組的眾生無論是會動搖的、不會動搖的、長的、大的、中的、短的、細的、粗的、見到的、沒有見到的、遠方的、近處的、已生的跟尋求出生的,無論哪一種都願他們自有其樂,就是他們擁有自己的快樂,他們都擁有身心的快樂,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來散播慈愛。

 

接著佛陀就說Na paro paraü nikubbetha,nàtima¤¤etha katthaci naü ka¤ci;

byàrosanà pañighasa¤¤à,nतama¤¤assa dukkhamiccheyya.不要有人欺騙他人,不要輕視任何地方的任何人,不要以憤怒、嗔恚想,而彼此希望對方受苦。這裡講到我們培育慈愛不只是通過祝願眾生快樂來修行,我們應當通過祝願眾生不受傷害以及不會焦慮來修行,所以佛陀在教導了通過祝願眾生快樂之後,也通過不要希望有人欺騙他人、不要有人被欺騙,這樣來散播慈愛。

 

如果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沒有慈愛,他就會去欺騙,被欺騙的人當他知道自己被騙了之後,他會傷心,因此騙的人跟被騙的人都造了不善業,所以我們要用“不要有人欺騙他人”這種方式來散播慈愛。如果一個人看不起另外一個人,那他就對這個人沒有慈愛;如果一個人很喜歡另外一個人,他就不會看不起別人,同時他對這個人的心也是很柔軟的,因為傲慢、自大是沒有慈愛的想,一個傲慢的人他是沒有慈愛的,同時我們也很難忍受別人看不起我們自己。當一個人鄙視別人,或當他知道別人看不起他的時候,他的心會忿忿不平,會生氣。那這樣的話,看不起的人在造惡業,造不善業,被看不起的人由於他的心忿忿不平,很生氣,也在造不善業。因此雙方都在造不善業,雙方都將會得到不善的果報。

 

因此,我們修行慈愛,就應當對眾生心懷善意,應當祝願不要輕視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應當祝願不要有人輕視他人,也不要有人被人輕視,應當用這種方式來散播慈愛。當一個人生氣的時候,他首先是對自己不好,不利的是自己。因為無論你怎麼去恨別人,首先傷害到的是你自己,因為你升起了不善心,不善心、嗔恨心能夠燒毀自己的依處,就是說它對自己的身心不利。無論你生氣的對象知不知道你在生氣,你自己生氣傷害的是你自己。同時當別人面對你的怒氣的時候,也會感到身心不悅。心懷善意的人都會希望別人不要生氣,同時也不要有人被人輕視。我們都應當希望眾生互相心懷慈愛,不要有憤怒的相,不要有嗔恚的相,不要希望對方受痛苦,人跟人之間、人跟動物之間、人跟生物之間都有生存的權利,不要人跟人之間互相製造痛苦,不希望任何的眾生受苦,所以我們應當要依照佛陀的教導,不要彼此希望對方受苦。

 

修習慈愛要達到怎麼樣的程度呢?佛陀說:Màtà yathà niyaü puttaü,

àyusà ekaputtamanurakkhe;evam'pi sabbabhåtesu,mànasaü bhàvaye aparimàõaü.

正如母親對待自己的兒子,會以生命保護自己唯一的兒子,也如此對一切眾生培育無量的慈心。母親懷胎九個月之後,會把孩子生下來,接著她會不計辛勞、不計骯髒地去照顧她的孩子。孩子拉屎尿,她會幫他洗,孩子流鼻涕、流口水,她會幫他擦、幫他洗。等孩子在她精心護養之下長大後,她也會多方去照顧他、關愛他、教育他、撫養他,因此母愛是很偉大的。就是因為母愛很偉大,所以佛陀在這裡就用母愛作為我們修慈愛的例子,母愛就是對自己的孩子是不會計較的,同樣的,我們對眾生散播慈愛的時候也不應當計較。不過如果一個母親有很多個孩子,她可能會偏心,會疼這個孩子、會疼那個孩子。或者說由於一個做母親的有很多孩子,有時候會很煩躁,會打這個孩子。然而一個母親如果只有一個兒子,只有一個獨子,她會非常愛護他,非常疼他,會付出更大的愛去對待她自己的獨生子。這種愛就更加無私,更加偉大,所以佛陀在這裡講到,一個做母親的偉大甚至會用自己的生命去保護自己的獨生子,同樣的一個擁有慈愛的人,一個培育慈愛的人也應當對一切眾生培育像慈母對待自己獨子那樣的慈心。這種慈心不是對一個、兩個而是對一切眾生。在禪修的時候,如果對一切的眾生你還會有介​​意,還會說我不會散播慈愛給這些人,我只散播慈愛給那些人,這種心不叫無量,這種心叫有量,唯有你沒有把任何眾生排除在外,這種心才叫無量的心aparimàõaParimàõa就是衡量的,有數量的,aparimàõa就是沒有衡量的,平等的。

 

散播的方式應該是怎麼樣的?佛陀就繼續教導:Metta¤ca sabbalokasmiü,

mànasaü bhàvaye aparimàõaü,uddhaü adho ca tiriya¤ca,asambàdhaü averaü asapattaü.

以慈愛對一切世界培育無量之心,上方、下方、四方,無障礙、無怨恨、無敵對!

 

這裡就講到了慈愛應當散播到一切世界,一切世界的範圍是甚麼呢?上方、下方、四方,也就是一切地方,我們會說上方是指色界和無色界,而下方是指這些受苦難的一直到地獄裡的眾生,而四方是指剩餘的中間地區,無論是哪一種,總之上方、下方、四方,都是從處所、從地方的概念來說,是包涵了一切的地方,應當達到怎麼樣呢?達到沒有障礙,沒有障礙就是相對於狹窄的。如果在修行慈愛的時候,你心裡還會想:這個是我討厭的人,這個是我的仇敵,他曾經加害過我,他曾經中傷過我,如果你還有這樣的心念升起,就是說在培育慈愛的時候還會有這樣的想法,你的慈心就會有障礙,這種障礙是狹窄的。如果在散播慈愛的時候,你還會對你散播慈愛的對象耿耿於懷,他曾經中傷過我,他曾經委屈過我,他曾經傷害過我或者說他的言行我真的不敢恭維,那麼這個時候你還會有怨恨,或者說在修行的時候你的心還會排斥、還會抗拒,你的心還會有敵對。有障礙的心、有怨恨的心、有敵對的心它就不能稱為無量的心。唯有你的心對一切眾生完全平等,破除了界限,對任何眾生都能毫無困難地散播慈愛,這才叫做無障礙、無怨恨、無敵對。或者我們也可以這樣解釋,在剛開始修行慈愛或者還沒有培育起強有力的慈心的時候,你見到不喜歡的人還有困難,沒有辦法散播慈愛,還會有怨恨、還會有敵對,但是一旦你的定力達到禪那的階段,你的心已經強有力了,你取無量的眾生為所緣、為對象,那時候由於你的慈心強有力,所以是無怨恨、無障礙、無敵對的。

 

那麼在散播慈愛的時候應該用甚麼樣的方式呢?佛陀接著說:Tiññha¤caraü nisinno và,sayàno và yàvat'assa vigatamiddho,etaü satiü adhiññheyya,

brahmametaü vihàraü idhamàhu.

 在站立的時候、在行走的時候、在坐著的時候或者在躺臥的時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行住坐臥,任何的身體姿勢,任何的威儀,只要他不在睡眠當中,只要他的心清醒的,他都應當確立這樣的念,他都應當培育這樣的心,也就是說當我們要散播慈愛的時候,不是說我只在禪堂裡面散播慈愛,我進禪堂我才想起散播慈愛,我一出禪堂,我的慈愛就留在禪堂裡面了,自己就開始胡思亂想了,開始貪、嗔、癡了,不是這樣。也不是說我坐著的時候我才禪修,我站著、我躺著的時候就胡思亂想了,不是這樣。而是我們在任何的時候、任何的姿勢,只要我們沒有昏沉、沒有睡眠,我們都應當確立這樣的心,培育這樣的慈愛。如果一個人可以做到這樣,那麼就可以說他的心住於梵住。brahmametaü vihàra就是梵住。慈心本身是梵住,我們剛才也講到因為慈愛是跟梵天人的心相應的,一切梵天人都是住於慈悲喜捨的,所以稱為梵住。同時梵的意思是清淨的意思。由於他的心住於清淨、住於聖潔、住於崇高,所以擁有慈愛的心必定就是梵住。

 

佛陀就在這裡講,如果一個人持續地培育慈愛,持續地培育慈心,當他的心能夠對一切的眾生毫無遺漏,毫無困難地培育慈愛,能夠猶如慈母對待自己的獨子一樣,散播無量的慈愛遍滿一切的眾生,這就稱為梵住。

 

好,今天這部經就講到這裡,我們後天晚上再繼續講。後天晚上是十三號,為了讓禪修者有更多的時間,所以我們把第七天的時間作完整的禪修。我們到十四號早上才開始結營、佛法問答。所以我們在後天晚上繼續講最後一首偈頌,會講兩個內容,第一個要講講修習慈愛有甚麼樣的功德、有甚麼樣的利益?之後再講最後這首偈頌。這首偈頌就是講一個人當他培育起定力,通過培育慈愛證得禪那之後,應當如何轉修觀,一直到最後證果,如何培育智慧一直到斷除煩惱的過程。我們今天就講到這裡,接下來大家一起合掌迴向:

Idaü me pu¤¤aü,àsavakkhayaü vahaü hotu.

Idaü me pu¤¤aü,nibbà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abhàga,sabbasattànaü bhàjemi,

Te sabbe me samaüpu¤¤abhàgaü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證涅槃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一切有情,同得功德分!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