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大家一起合掌來禮敬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法師、各位禪修者、各位大德們:晚上好。

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們將在這一期的禪修營,用4個晚上的時間,大家來共同學習一部經典。這部經典名字叫做(Karaṇīya Mettā Sutta)《應作慈愛經》。這部經典在上座部佛教的傳統裡是非常普及的,幾乎每一位上座部佛教的比庫乃至在家人都會背誦。這部經典可以用在任何場合,比如給在家居士祝福、有人來請求出家或者一般的節慶日,很多禪修者和出家人甚至把這部經當成日課。為甚麼這部經典這麼普及呢?因為我們知道在佛陀的教法中,有兩項內容是很重要的:第一是智慧,第二是慈悲。正因為如此,散播慈愛或者說培育慈心,在佛陀教法之中顯得格外重要和非常普遍。我們甚至可以這樣說,在任何一個上座部佛教的國家,無論是斯里蘭卡、緬甸、泰國、柬埔寨還是寮國,幾乎每一個國家、每一所寺院,都會把散播慈愛作為他們每天日常的功課。在幾乎所有寺院的早晚課裡,我們都可以找到散播慈愛的經典。同時,在禪修方面,修習慈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上座部佛教傳統有一項要求,每一位禪修者每天都應當修習的禪修業處就是培育慈心,由此可見,在我們佛陀的教法裡培育慈愛是多麼的重要。同時,這部經是佛陀教導修習慈愛非常有效、而且非常管用的一部經典,這部經典的經文很優美。

 

  在講這部經典之前,先來講為甚麼我們要講這部經典?我們知道佛陀開示一切的經典,都有自己的意趣。佛陀開示這部經典的目的是為了斷除煩惱。這部經典雖然是教導散播慈愛,以慈心為主,然而在經典的結尾最終還是導向滅苦的,還是導向究竟、斷除煩惱的。我們每個人都為煩惱所困,煩惱是甚麼呢?煩惱其實就是我們的不良的心理,負面的情緒。只要是生活在世間上的人,只要還沒有斷盡一切的煩惱,還沒用成為漏盡者,都會有各式各樣的煩惱。

 

  那我們嘗試舉一些煩惱來說吧!一般人的煩惱有自私、有傲慢、有錯誤的觀點、有貪婪、有執著、有追求、有欲望、會生氣、會煩躁、會憤怒、會厭惡、會妒忌、會吝嗇、會後悔、會有不安的情緒、會擔心、會恐懼、會緊張等等,這些其實都是屬於煩惱。

 

  雖然煩惱呈現出很多面,但是佛陀把所有的煩惱都歸集為三大類,它們分別是:貪、嗔、癡。執著、貪婪、不適當地追求、傲慢、錯誤的觀點、邪見等等這些都屬於貪一類;而生氣、緊張、焦慮、擔心、憂愁、恐懼、厭惡、內心的排斥、妒忌、後悔,這屬於嗔一類;而麻木、內心恍恍惚惚、心散亂和懷疑,這是屬於癡一類。我們修行、學佛乃至出家,目的是為了甚麼?佛陀曾經說過:「修行最重要的目的是為了斷除一切的貪、嗔、癡,這個是稱為沙門的目標。」沙門也就是出家人,這些是出家人的目標,而我們學佛也是為了斷除這些煩惱。這些煩惱、不良的情緒和負面的心理一直都困擾著我們。所以當有人問我們為甚麼要學佛,這是因為我們有煩惱,有煩惱才學佛,才要修行,道理很簡單。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斷除煩惱,徹底地把煩惱根除。我們應當如何根除煩惱呢?現在,先來一起學習,探討一下煩惱的呈現。

 

  一般說來,煩惱會呈現三種面貌:第一種面貌是『違犯性的煩惱』,違犯性的煩惱是指甚麼呢?就是指已經表現在我們身體行為或者語言上的煩惱。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一個人會殺害生命、動粗打架、爭吵或者想掠奪東西,偷人東西,乃至發生不正當的兩性關係,這些表現在身體行為方面的不良行為是煩惱所呈現在身體方面的,這是屬於違犯性的煩惱。罵人、騙人、挑撥離間、誹謗別人,乃至說些很骯髒、很下流的話語,這些是屬於呈現在語門,表現在語言上的煩惱。這種煩惱由於已經直接表現到別人可以看得到的,所以我們稱為違犯性的煩惱。

 

  第二個煩惱呈現的是『困擾性的煩惱』。困擾性的煩惱是甚麼呢?就是指雖然煩惱還沒有呈現在身體的行為或者語言上,但是內心已經被這些煩惱所困擾。比如說一個人憂慮、擔心、煩躁、焦慮不安、自私自利、傲慢、看不起別人、歧視他人或者麻木不仁,雖然別人從表面上看不出他在煩惱,然而他的內心已經充滿了這些負面的心態、負面的心理、不良的情緒,這種已經呈現在意門,但是還沒用表現在身體或語言上的煩惱,我們稱為困擾性的煩惱。

 

  還有第三個層面的煩惱,我們稱為『潛伏性的煩惱』,潛伏性的煩惱是指並沒有表現在身體行為、語言、意門的,也就是說一個人生起善心的時候,乃至一個人在入禪那的時候,一個人在聞法的時候,做好事的時候,讀書、學習、看經典的時候,他的心裡沒有貪、嗔、癡,生起的都是善心、善念,但是並不能說他完全沒有煩惱,只要因緣具足、因緣和合,他的煩惱就會起來,這種煩惱是潛伏在名色流裡,潛伏在心流裡面的,雖然還沒有表現在身、語、意上,但是只要還沒有用道智去根除它,這種煩惱一直都存在。乃至有些人修行禪定時,甚至可以證得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乃至到無色界定,空無邊處定、識無邊處定、無所有處定、非想非非想處定,他在入定那段期間,沒有任何的煩惱生起,因為他的定力很強大,但是他依然不能斷除煩惱。或者說如果一個禪修者通過培育定力,證得了禪那之後,此後他死了,他依靠定力的力量投生到梵天界。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一個禪修者能夠證得空無邊處定,這個是無色界的第一種禪那,無色界的第一種定,然後他在臨終時仍然維持這種定力不退,死了之後就能夠投生到空無邊處天,成為空無邊處的梵天人。這種梵天人的壽命是多少?2萬大劫,一個大劫的時間等於一個世界的週期,也就是說,地球從產生、存在一直到毀滅或者太陽從產生、存在到毀滅的整個過程。一個世界從『成、住、壞、空』的過程我們稱為一個劫(kappa),一個劫的時間是很漫長的。世界不斷地在毀滅、產生,然後毀滅、產生,這是無常的規律,但是梵天人的壽命可以達到2萬個世界週期那麼長。在一個人投生為梵天人,在他成為梵天人的整個生命期間,沒有任何的欲樂、沒有任何的嗔恨,不會生氣、不會煩躁、不會緊張。因為梵天人是不會生起任何的嗔恨心,也不會有欲樂的貪愛,不會貪求欲樂。然而,只要聖道智還沒有完全斷除他的煩惱,總有一天他還要繼續輪迴。當他在梵天界的壽命斷盡時,他仍然要繼續再輪迴。我們也可以說在座的每一位禪修者在過去生的輪迴中,都曾經投生為梵天人,這是肯定的並不是我空口說白話,為甚麼呢?因為世界週期是『成、住、壞、空』不斷週而復始的。世界不存在的時候,許多眾生都投生為梵天人。在我們的輪迴中,每一個人都不知道投生過梵天多少次了,然而只要潛伏性的煩惱沒有連根拔除,在因緣和合或者說福報享盡的時候,這些煩惱仍然會生起。所以我們說潛伏性的煩惱是不表現在身、語、意方面的煩惱,只要沒有斷除它,總有一天因緣和合,它還會重新再生起。

 

  煩惱可以使我們造很多的業,任何善業和不善業都是因為煩惱而造的。那這時有人會問:「連善業也是煩惱所造的嗎?」是的,沒有錯。因為有了善,就有了煩惱,我們才會造業,因為有了煩惱,所以我們會繼續輪迴,會繼續地生死、生死,這樣持續下去。其中邪見是可以使我們墮落到四惡道的,墮落到地獄、畜生、餓鬼、阿蘇羅,而無明跟渴愛、貪愛會讓我們在輪迴中一直輪轉下去,一直生死下去,所以我們說輪迴的元兇、生死的元兇是我們的煩惱。

 

  不過幸好我們的佛陀出現在世間,他指示了一條斷除煩惱、滅盡諸苦的道路,他讓我們可以依教奉行,可以依照佛陀的教導而斷除煩惱。那煩惱應當如何斷除呢?我們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叫做:『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癡。』想要熄滅貪、嗔、癡,想要斷除煩惱,我們就要修習戒、定、慧。

 

  那如何通過修戒來斷煩惱呢?戒的巴利語叫做sīla,它的意思是善行,良好的行為、品德。也就是說,我們通過一定的行為規範,不去違犯或者避免去做一些不良、會損害自己或損害他人的事情。如果一個禪修者在禪修期間持守五戒或八戒,一個人持守跟他身分相應的戒,那麼這種戒就能夠保護他,使他不去違犯、不去造作一些行為。如果大家持不殺生戒,那麼就不會去斷除其他生物的生命。如果大家受持不與取學處,就不會去貪求、佔有其他人的財物。如果一個在家人能夠持好離欲邪行戒,就是不邪淫這條學處,那麼他自然就會維持家庭的和睦,男人不會去沾花惹草,女人不會紅杏出牆。如果出家人或者在家人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持守非梵行戒,那麼他就不會有任何的性行為。如果持守不妄語這條學處,那麼他就不會說騙人的話,他說的話都是真實的、都是可信的。通過持戒他可以避免一些不良的行為,甚至可以克服我們一些行為上的習氣。有些人一直都沒有約束身、語、意,就很容易說謊、騙人,他已經習慣了撒謊,而自己卻不知道,這是因為他沒有持戒的習慣。或者有些人喜歡喝酒、有些人喜歡抽菸、有些人喜歡做其他不良的行為,如果能夠尊重戒,守持好戒,那麼自然他就能夠避免那些表現於身體和語言方面的不良習氣所帶來的煩惱,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持戒稱為彼分斷。彼分的意思就是當造作不良行為的因緣成熟時,他依照戒斷除這些,這就是『彼分斷』。彼分斷的意思是在當他有要違犯一些不良行為的條件下,他斷除它,他不生起那種去做那種行為的煩惱,這稱為彼分斷。如果一個人當他發現蚊子飛去叮他的時候,他省思他自己的戒行,他把蚊子輕輕地一吹,這個時候,在這種情況下,當他省思:「我有戒行,我不應當殺生。」戒就在這個時候產生作用。所以戒不是一切時候,就是離心所不是一切時候採取作用,唯有犯戒的因緣成熟了、出現了,他不去做,這個時候戒行就能斷除當時的那種煩惱,這個稱為彼分斷。

 

  如果說對於困擾性的煩惱,內心已經有貪、嗔、癡了,他就應當去修定,培育定力,通過修定可以鎮伏呈現於內心的煩惱,這個稱為『鎮伏斷』。通過定可以鎮伏困擾性的煩惱,通過戒可以斷除違犯性的煩惱。當一個人有貪欲的時候、生氣的時候,他應當修習和培育定力,正如在《增支部‧美奇亞經》裡佛陀說過:「美奇亞,生起貪欲的時候應當修習不淨;嗔恨的時候、厭惡的時候應當培育慈心;散亂的時候應當修行入出息念。」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專注我們的業處,提升我們的定力,鎮伏這些煩惱,這個稱為鎮伏斷。最強的鎮伏斷是當一個人進入了禪那,在禪那當中,任何身、語、意方面的煩惱都不會呈現。為甚麼呢?因為安止定是很強有力的,這種強而有力的心力可以使任何的貪、嗔、癡不會生起,這稱為鎮伏斷。

 

  當然在一般情況下,我們也可以通過正念、正知來鎮伏煩惱,可以通過如理作意來鎮伏煩惱,雖然這種鎮伏煩惱的力量沒有禪那那麼強,但是它也是很管用的。比如說,當你生起嗔恨的時候,你的心在生氣;當你討厭一個人的時侯,你在埋怨,你的心在排斥,一旦你覺察到:「啊!這種心態是不好的,我不應當有這樣的心態。」那麼你可以通過正念、正知把這種煩惱從自己的心流裡面去除掉,這也是屬於鎮伏斷。

 

  當然,如果一個人要完全斷除煩惱,還必須得通過聖道智來完全地斷除潛伏性的煩惱。我們通過修慧一直達到聖道智,那麼,如何來修習慧呢?首先要修習vipassanā(維巴沙那),就是修習觀,要觀照名法、色法,觀照色、受、想、行、識這五蘊,觀照自他的身心,觀照過去、現在、未來,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不淨的。

 

  當我們持續地修行vipassanā(維巴沙那),提升我們的觀智,當觀智成熟之後,就能夠生起道智,在生起道智的那一那就能夠斷除相應的煩惱,而且這種煩惱是一斷永斷,永不再生起。

 

  比如說,初果聖者(入流道)可以斷除邪見、斷除戒禁取見、斷除疑。邪見是執著於有我、有靈魂、有實體、有大我、有梵我,這樣的一種邪見,在初道的時候會完全斷除。

 

  第二一來聖者不能斷除煩惱。

 

  第三道稱為不來聖者(Anāgāmi-magga),可以斷除一切對欲樂的貪求,追求錢財、女色、物品,追求名聞利養,這樣的追求在第三道會完全斷除,同時第三道也能夠斷除嗔恨心,因此,一個三果聖者不會有任何的緊張、煩躁、恐懼、害怕、悲傷等等,這些都不可能在三果聖者的心流中出現。

 

  第四道能夠完全斷除剩餘的一切煩惱,包括無明、我慢、掉舉、昏沉、睡眠等等,這些都在第四道完全斷除。這種斷一斷永斷,完全斷,不再生起,我們稱為正斷斷,正斷斷是通過修慧一直達到聖道智,智也是屬於慧,聖道智的階段能夠完全斷。因此如果我們想要斷除煩惱,我們必須要修習戒、定、慧。

 

  我們在這裡準備講一部經,這部經叫作《應作慈愛經》,這部經講的其實還是戒、定、慧。講經之前,我們分析了煩惱的種種原因,然後又講了在甚麼情況下,我們通過持戒來克服不良的習慣、不好的習氣,用戒來克服身體行為和語言上的煩惱,然後再通過培育定力來鎮伏呈現於意門的煩惱,通過培育觀智,修習慧來完全地斷除一切煩惱,這部經的大綱就是圍繞這個主題來講的。我們在後天繼續學習這部經的時候,會給大家發一張這部經的經文,這部經只有十首偈頌組成。現在我們先來談一下這部經文是佛陀在甚麼情況下講的呢?也就是說這部經的緣起是怎麼樣的呢?

 

  早在佛陀在世的時候,僧團就有一個習慣,就是每當要入雨安居的時候,從各地來的比庫、出家人都會去見佛陀,特別是那些還沒有斷除煩惱的出家人、比庫,他們會去見佛陀,然後請求佛陀指點他們禪修的業處,也就是指點他們修行的方法。當他們從佛陀那裡學到了這些法門之後,再到各地去雨安居。

 

  有一年佛陀住在Sāvatthī沙瓦提城(舍衛城),那個時候臨近入雨安居。入雨安居的時間在每年陽曆7月月圓日的第二天,一直到陽曆10月的月圓日,相當於中國農曆616915這三個月。因為古印度一年分為三個季節:第一是熱季;第二是雨季;第三是涼季。熱季在古印度是1月分,相當於我們的2月分,2月分月圓日的第二天開始,一直到6月分。我們中國分春、夏、秋、冬四季,但是古印度分熱、雨、涼三季,每個季節是四個月。當我們在誦戒的時候,我們要說到:「現在是甚麼季節的第幾個月圓日,或者第幾個月黑日。」我們要把它誦出來,我們通過誦戒來計時。雨季在古印度5月的第一天,也就是4月月圓日之後的第二天,一直到古印度第7月的月圓日,也就是相當於我們現在陽曆的10月分,陽曆10月分相當於印度古曆的7月分。在印度古曆7月的月圓日那一天,可以說是雨安居結束,僧團要做自恣,進行自我批評,還要邀請其他人來批評。

 

  在雨安居的時候,所有的出家人,包括比庫和沙馬尼拉,比庫是從巴利語bhikkhu直接音譯的,約相當於北傳佛教的『苾芻』、『比丘』。在雨安居這三個月中所有的僧團的成員都必須安住在一個寺院或者一個地方,不能夠到處雲遊,乃至現在上座部佛教傳統,都仍然保持雨安居三個月期間作為努力精進禪修的季節。在那個時候有許多來自各地的比庫到世尊的跟前,想向世尊請求禪修的業處,然後到各地去入雨安居。為此他們來到世尊的地方,在那裡世尊就為貪行者開示有識和無識的十一種不淨業處。

 

  貪行者就是說有些禪修者、有些出家人,他們的性格是偏於貪的,我們稱為貪行者。對於貪行者佛陀會教導他們十一種不淨的修行方法。不淨的修行方法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有意識的不淨修行方法,有意識的不淨方法就是觀照我們自身的身體組成部分,也就是三十二身分或者稱為身隨念。這是有意識的,為甚麼?因為我們的身體還是有生命的,有意識的,因此稱為有意識的不淨,不淨的意思是骯髒的、厭惡的、不乾淨的、不清淨的。觀照頭髮、體毛、指甲、牙齒、皮膚、肌肉、筋腱、骨、骨髓、腎、心、肝臟、肋膜、脾、肺、腸、腸間膜、胃中物、糞便、腦、膽汁、痰、膿、血、汗、脂肪、眼淚、油膏、鼻涕、唾液、關節滑液、尿這三十二個身體的部分,每一個部分都是很骯髒的、很不淨的,然而這就是在我們自身裡面的觀照,因而稱為有意識的不淨。還有另外一種是無意識的不淨,一共有十種,稱為十種不淨相。它是指一個人從死了之後,身體開始青瘀、腫脹、腐爛、流膿,一直到最後成為一堆白骨,這十種腐爛的過程,由於所觀照的物件是屍體,屍體是沒有意識的,所以稱為無意識的不淨。十種沒有意識的不淨和一種有意識的不淨,一共十一種我們稱為不淨的業處,世尊對於那些貪欲重的禪修者會這麼樣教導。

 

  對於嗔行者,就是有些人嗔心比較重,容易煩躁、焦慮、緊張、生氣,對於這種人,佛陀會教導他們修習慈愛、悲憫、隨喜、中捨這四種業處,這四種業處我們也稱為慈、悲、喜、捨四種無量心。

 

  對於癡行者,佛陀會教導他們念死的業處,也就是死隨念,提升悚懼感,對生死要感到害怕。

 

  對於尋行者佛陀會教導他們修習入出息念。尋行者就是一個人愛胡思亂想,心難以集中,妄想很多,這種人適合修習入出息念、適合修習入出息念或者說他也可以修習地遍、火遍、風遍等等,可以修習遍禪,可以修習遍業處。

 

  對於信行者,佛陀會教導他們修習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等等業處,為甚麼呢?因為這種人信心很強,他對於佛陀、法、僧,很容易生起歡喜心、信心,這種人佛陀會教導他修習佛、法、僧這幾種隨念或者說也可以修習戒隨念、天隨念以及捨(布施)隨念。

 

  對於覺行者,佛陀會教導他們修習四界分別,因為四界分別涉及到慧比較強。

 

  佛陀以這些方法教導隨順八萬四千種不同性行的禪修業處。

 

  話說在那時,有許多比庫在世尊跟前取了業處之後,他們為了尋找適當的住處,就是適合他們托缽和適合他們入雨安居的地方,他們次第來到了喜馬拉雅山,一個很偏遠的地方,我們可以知道他們是往印度的北面走,一直走到了與喜馬拉雅山連接的地方。這個時候,他們看見一座有藍色水晶摩尼般的岩石面,以清涼、茂密、青翠的樹林為裝飾,有如同珍珠網、銀板般布滿細沙的地面,為清淨、適意、清涼之水所環繞的一座山。

 

  這座山的風景非常好、非常迷人,於是那些比庫在那個地方住了一個晚上。夜晚過去,在天亮的時候,他們做完身體的工作,也就是刷牙、洗臉等等之後,他們為了托缽而進入附近的一個村莊。那個村莊有一千戶人家聚居,那裡的村民都有信心、有淨信。由於在偏遠的地方很難見到出家人,因此,村民見到比庫時,都感到歡喜和愉悅。在供養那些比庫食物之後,他們請求說:「尊者們啊!請你們在這裡住三個月過雨安居吧!」然後他們建了許多間適合於精進禪修的孤邸(寮房)。在孤邸裡,配置了床、椅子,準備了可以喝的水以及可以洗腳、洗澡、洗手的水等等一切生活的必須品。

 

  第二天,那些比庫為了托缽又進入另外一個村莊。那個村莊的村民也在供養之後,請求他們住在那裡過雨安居。那些比庫說:如果沒有其它障礙的話,他們就會同意。於是這些比庫就進入了樹林,為了所有的日夜皆能夠努力精進,他們在敲打了犍椎之後,安住於如理作意,去到樹下進行禪修。由於持戒的比庫們住在那裡的威力,樹林裡的樹神只好從各自的宮殿裡下來。這是由於那些出家人、比庫持戒非常清淨,非常有戒德,所以當他們在樹下禪修時,住在樹上的樹神會感覺到自己的宮殿非常熱,他們沒辦法安心住下來,不得不走下來。

 

  講到樹神,大家想不想見到樹神呢?有幾種方法可以見到樹神:第一種,當一個人修習慈愛,證得禪那之後,可以向一切天人、墮惡趣者散播慈愛。當他取天人或非人為對象,向他們散播慈愛的時候,能夠見到住在樹林裡的那些眾生。不過修習慈愛,還只能夠大概地看到那些樹神,如果具足天眼通,那麼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這個是樹神,樹神和他的妻子在一起,和他的孩子在一起,樹神是怎樣怎樣的。還有一種情況是樹神故意顯現給我們看,當然這種機會是很少的。一些禪修者的禪修報告會說他們看到了甚麼,有些禪修者在散播慈愛時,一般會看到樹神,有些樹神的形體和人一樣,有的會更小,一般樹神都有自己的宮殿,但是宮殿的大小、他們住的樹的大小,和他們的果報、福報對應。福報大的,宮殿很大,福報小的甚至沒有宮殿,只是附在樹上。有些樹神是一些比較低等的鬼類,他們有時也是很可憐。有些樹神的身體顏色各種各樣,有藍色、綠色、紅色、黑色、白色。果報大的樹神,他們的身體會比較亮,我們會看到他們有光明,而有些福報小的光明沒有那麼大。

 

  話說那些比庫住在樹下,這些樹神沒辦法在那裡安住,於是他們從各自的宮殿下來,帶著孩子們聚在那裡徘徊。就像國王或者國王的大臣霸佔了村落住處或村民們的屋子,住在村中的村民不得不離開自己的屋子到別處去住,這些村民站在遠處張望,他們心想:「這些國王和國王的大臣甚麼時候才走呢?」同樣的,這些樹神從各自的宮殿下來,聚集在那裡徘徊,他們在遠處張望,心想:「唉,這些尊者們甚麼時候才離開呢?」接著他們又想:「入雨安居的尊者們,他們將會在這裡住三個月。」因為根據戒律入了雨安居之後,他們不能夠到處走,他們只能在雨安居這個地方一直住,住到雨季結束為止,住到雨安居結束為止。「但是我們不可能帶著孩子們離開家那麼久呀,好吧,就讓我們變現些恐怖的影像給他們這些比庫看。」於是這些樹神就在晚上比庫們履行沙門法,在修行的時候,變現出可怕的鬼和亞卡的影像,站在每一位尊者的面前並發出恐怖的聲音。那些比庫見到這些影像,聽到這些聲音,他們心裡感到害怕,臉色變得又難看又蠟黃,所以這些比庫想要專注也不能夠,他們不能夠專注的心,被一次次的恐怖影像和聲音所驚嚇而失去了正念。當他們忘失了正念的時候,樹神們又放出臭氣。這些比庫們的腦袋就好像被臭氣破壞了一樣,產生了很劇烈的頭痛。然而,他們並沒有彼此把自己遭受這些樹神的干擾的事情說出來。

 

  有一天,到了服侍僧團長老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聚集在一起。長老看到他們的臉色之後就問:「賢友們,你們剛進這座樹林的那幾天,膚色都很清淨光潔,諸根明淨,但現在你們看起來都很憔悴、難看,臉色也蠟黃。是不是這個地方不適合你們居住呢?」這時候有一位比庫便說:「尊者,我在夜晚見到了很恐怖的影像,聽到了很可怕的聲音,後來又嗅到很難聞的臭味,因此我的心不能安定下來。」當這位比庫說了之後,另外一位比庫說:「哎,我也是這麼樣!」那位比庫說:「我也是這樣!」結果所有的人都說出了同樣發生的事情。

 

  那這個時候,僧團長老說:「賢友們,我們的世尊、我們的佛陀制定了兩種雨安居。也就是前雨安居和後雨安居。」前雨安居是相當於我們農曆的616日到916日,而後雨安居相當於我們農曆的716日到1015日這段時間,也就是後雨安居順次推後一個月。「既然這個地方不適合我們居住,那賢友們就讓我們到世尊面前,請求另外一個適合的住處吧!」那些尊者聽到了,他們高興地說:「SādhuSādhu!」就是:「很好!很好!尊者。」於是他們就同意長老的建議,收拾了所有的住處,拿了衣和缽就往沙瓦提城那個地方前去。他們依次到了沙瓦提城,世尊住居的地方。

 

  當佛陀見到他們後就問:「諸比庫,我不是已經制定了一條學處,在雨安居期間你們是不可以隨便走動的,為甚麼你們還要到處走呢?」這些比庫就把整件事報告了世尊。這個時候佛陀就用神通心去查整個贍部洲,就是整個印度,他找不到哪怕是只能放一張四腳凳子大小的地方,可以作為他們適合居住的住處,於是佛陀對那些比庫說:「諸比庫,再沒有其它適合你們居住的地方,你們唯有住在那裡才能夠完全地斷盡煩惱。諸比庫,回去吧!就依那個地方住下來。如果希望諸神不再恐嚇你們,應學習此護衛經,並以此護衛經作為你們禪修的業處。」於是佛陀就教導了這部《應作慈愛經》。教導了這部《應作慈愛經》之後,佛陀接著又說:「諸比庫,回去吧!依那個地方住下來。」接著又開示:「另外,住在樹林裡面的人應當知道保護。也就是早晚應當做兩次慈心、應當做兩次護衛、兩次不淨、兩次念死,八種能轉向於大悚懼之事。」

 

  我們從這段話裡可以看到,這應該是佛陀規定應當做早晚課最早的記載,因為在三藏裡我們並沒有找到任何佛陀教導要做早晚課的記載,但是在這部經的緣起,這屬於『義註裡,記載了佛陀說我們早晚應當修習兩次慈心、做兩次的護衛(念誦護衛經),同時要修兩次不淨(早晚)、兩次的念死,以及應當以八種轉向大悚懼的事情。這八種大悚懼的事情就是要經常思維八種使我們感到害怕和悚懼的事情,這種悚懼可以使我們能夠儘早地脫離生死,讓我們提起精進。這八種能使我們提起精進、生起悚懼的事情是:生、老、病、死和四種惡趣的痛苦。或者說生、老、病、死這四種,再加上墮入惡趣的苦、以過去輪迴為根基而產生的痛苦、以未來輪迴為根基而產生的痛苦以及現在為了覓食、為了生計、為了維生而產生的痛苦。

 

  生的苦是指住胎的苦、出生的苦。入胎快不快樂呢?母胎又骯髒又臭,又悶熱而且又不能動,現在大家在那邊坐一個小時、兩個小時不動就已經受不了,住在母胎(十月懷胎),或者要住九個月,如果現在要大家回去住母胎一天也不願意,但是只要我們沒有斷除煩惱,我們再入母胎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能入人的母胎還算不錯的,如果入了鬼胎、雞胎、狗胎那就更糟糕了,是不是?大家喜不喜歡入鬼胎?而且出生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出生就有如兩座山夾著一塊很脆弱、很嫩的肉一樣。所以我們要思維生的苦、入胎的苦、出生的苦、剛出生的苦。

 

  再說老的苦,大家都希望青春,都希望年輕,都不喜歡衰老,老了記憶力會衰退、眼睛會花、耳朵會聾、頭髮會變白、行動會不便,所以老有很多痛苦。

 

  病也有很多痛苦,生病了、牙痛了、頭痛了、肚子痛了,還有現在各種各樣的病痛,各種各樣癌症、瘟疫,這些都是屬於病的苦。

 

  還有死亡的苦,然而每個人都逃不過死亡。

 

  第五種是墮入惡趣的苦,生死一直都輪迴,在輪迴的過程中我們不可避免地造作了很多不善業,造作了很多惡業,只要這些惡業一成熟,我們墮入惡趣是不可避免的。只要在臨終的時候,我們生起了不善念、生起了惡的心或者說在我們臨終的時候不善業成熟,我們將會墮入惡趣——地獄、畜生、餓鬼、阿蘇羅。

 

  同時我們也可以省思:在無始的輪迴以來,我們不知道受了多少苦。佛陀說:「在無始的輪迴以來,我們流的眼淚比四大海洋的水還要多;在無始的輪迴以來,我們流的血比四大海洋的水還多。」四大海洋的水還有限量,但是我們過去輪迴是無盡的、是沒有起點的,這是大家省思過去每個人都受過無量無邊的苦,我們現在其實也一直都在受,都是輪迴讓我們的經驗不知多豐富,我們甚麼樣的人都做過,甚麼樣的生命都做過。我們在過去也做過國王,也做過雞、也做過狗、也做過蚊子,由於輪迴是無始,沒有起點的,當我們省思到這一點我們應當感到害怕。

 

  同時我們應當省思:只要我們還沒有斷除煩惱,我們還會繼續輪迴下去;只要我們還沒有斷除煩惱,我們在過去、我們在現在以及我們將會造作的那些不善業,一旦它們遇到因緣,它就會成熟,一成熟我們就必須要受苦。在未來無盡的輪迴當中,這些苦會一直在那邊產生它們的果報,而我們還是在這個身心裡面去體驗它去遭受它,因此我們省思未來只要還有輪迴,我們就要受苦,我們應當感到害怕,應當提起精進。

 

  我們也應當省思:現在、今生,為了維生、為了謀生所產生的痛苦,每個人都為了糊口、為了衣食奔波、忙忙碌碌,一年忙到頭。有些人的福報比較好,也許出生在高貴的、富貴的家庭,他可能沒有受過苦。但是我們看很多窮人,那些比較低等的人、那些工人,他們很多生活比較困苦,要起早摸黑、風雨無阻,只是為了賺一點點的錢,為了養活家、為了糊口,這些都是我們應當思維的。

 

  這八種苦,無論任何一種,當我們思維的時候應當感到害怕,只要我們沒有斷除煩惱,這些苦都無可避免,因此我們應當提起精進,我們要精進,要禪修,要滅苦,要斷除煩惱。

 

  當佛陀這樣教導之後,又為了那些比庫們的慈愛、護衛和作為修行vipassanā(維巴沙那)提升觀智之因,為了作為修行vipassanā(維巴沙那)的基礎的禪那,就教導了這部經。

 

  那些比庫們聽了世尊教導這部經,禮敬佛陀後離開,次第地又回到之前的那個樹林。在回去的時候,他們一路上念誦這部經,一路按照經文的意思向所有的眾生散播慈愛。他們一直這樣走,走到樹林外面他們也這樣持續地念誦這部慈愛經,來散播慈愛。當他們念誦著這部經進入樹林的時候,樹林裡所有的樹神在得到慈愛之後,他們的心都改變了,變得很柔軟。非人,特別是那些非人類,對我們人所散播慈愛,會感覺更加敏感。如果我們對他們散播慈心,他們會更容易感受到。我們的生氣、討厭、憤怒,他們也很容易感受到,因為他們是屬於我們眼睛看不見的眾生,而且他們就生活在我們周圍,所以他們對我們的心念會感受比較靈敏、敏感。當樹林裡的樹神在得到那些比庫們散播的慈愛之後,他們的心變得很柔軟,已經不再抗拒和排斥這些修行人了,他們感覺比庫們的心很歡喜、很柔軟,都出來迎接他們,請求替他們拿缽和衣、為他們按摩手腳並在各處保護他們。

 

  從此以後,再也聽不到任何非人的聲音了。那些比庫們的心可以專注,他們日夜精勤地禪修,結果在那一個雨安居中,所有的比庫都斷盡了煩惱,證得了阿拉漢果。然後在雨安居結束那天,做自恣的時候,他們做了一次清淨的自恣。

 

  這部經的緣起就講到這裡,那麼我們在後天晚上再正式學習這部經文。我們在結束今天的學習之前,讓我們大家一起合掌來做一次迴向,迴向的內容是讓今天大家持戒的功德、禪修的功德、恭敬的功德、聽聞佛法的一切的功德,讓我們所作的這些功德成為我們解脫的資糧、我們菩提道糧,成為我們修行的巴拉密,願我們依照這些功德能夠早日斷除煩惱,證悟涅槃,同時我們也把這些功德迴向給一切眾生,願一切眾生都能夠平等地得到我們的功德!

 

Ida me puñña, āsavakkhayāvaha hotu.

Ida me puññ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 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ññabhāga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