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賢友、各位法師、各位居士:第二堂我們的主題是「三藏的內容與修學佛法」。這個主題我們要探討的內容有四個部分:
1. 佛陀教法的分類;
2. 三藏的內容;
3. 三藏的特色;
4. 掌握三藏與修學佛法。
首先我們來討論佛陀教法的分類。
一、佛陀一代時教的分類法
三藏的「藏」巴利為「piṭaka」;三藏的巴利為「tipiṭaka」。
其實三藏只是佛陀教法的其中一種分類法而已,其它分類法還有味(rasa)、部(nikāya,經藏)、分(aṅga)、法蘊(dhammakkhandha)等等,在《律藏註》、《長部註》和《法集論註》 裡就有詳細的解釋。
含攝所有全部佛語來歸類,假如以味(rasa)來分類,可分為一味;假如以法與律(dhammavinaya)來分類,可分為兩種;假如以初、中、後(paṭhamamajjhimapacchima)來分類,可分為三種;假如以藏(piṭaka)來分類,也可分為三藏;假如以部(nikāya,經藏)來分類,可分為五部;假如以分(aṅga)來分類,可分為九分;假如以法蘊(dhammakkhandha)來分類,可分為八萬四千法蘊。這是含攝佛陀一代教法的分類法。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味(rasa)來分類,可分為解脫味(vimuttirasa)的一味。從佛陀成就無上正自覺的佛果,直到以無餘依涅槃界般涅槃,這中間的四十五年期間為天神、人類、龍、亞卡等所教誡、開示的佛法都只有一個解脫味。如此是以味來分類的一種。
這裡的「味」是指目的、作用的意思。佛陀所教誡、開示佛法的目的無非要使有情眾生解脫煩惱、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法與律(dhammavinaya)來分類,可分為法與律兩種。所有一切佛陀的教法稱為法與律。其中,《律藏》為律;其餘的佛語為法。如說:「我們何不結集法與律呢!」「我當問伍巴離(Upāli)律……我當問阿難(Ānanda)法。」如此是以法與律來分類的兩種。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初、中、後(paṭhamamajjhimapacchima)來分類,可分為三種,即:最初的佛語、中間的佛語與最後的佛語三種。
此中,「經多生輪回,流轉中尋找,未見造屋者,再再受生苦。
見你了造屋者,你將不再造屋,你一切棟樑壞,屋頂已經摧毀;我心已達無為,已證滅盡諸愛。 」
這兩首偈頌是所有佛語當中佛陀剛成佛時最初說出的;然而這兩首偈頌佛陀只是以心誦出,並沒有用語詞說出的。但在: 「熱誠靜慮婆羅門 ,當諸法顯現之時,
滅其一切諸疑惑,他知那有因之法。 」
這首偈頌則是佛陀剛成佛時最初用語詞說出的佛語。
在佛陀般涅槃時所說的:「諸比庫,我現在告訴你們:諸行是滅法,當不放逸地努力!」這是最後的佛語。在這兩者之間佛陀所教誡、開示的佛法為中間的佛語。如此以初、中、後來分類的三種。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藏(piṭaka)來分類,可分為《律藏(Vinayapiṭaka)》、《經藏(Suttantapiṭaka)》和《阿毗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三藏。
其中,《律藏》是指比庫巴帝摩卡(pātimokkha)和比庫尼巴帝摩卡的兩部巴帝摩卡、大分別(Mahāvibhaṅga)和比庫尼分別(Bhikkhunivibhaṅga)的兩分別、二十二犍度(khandhaka),以及十六附隨(soḷasa parivārā)。〈附隨〉共有十九品,《律藏》的復註解釋,這裡是指分成十六部分的〈附隨〉。
關於三藏內容的解釋,待會兒我們再來解說,現在我們先把《律藏註》等所解釋的部、分、法蘊的分類法介紹給大家瞭解。
《經藏》是指《梵網經(Brahmajālasutta)》等含攝三十四經的《長部(Dīghanikāya)》,《根本法門經(Mūlapariyāyasutta)》等含攝一百五十二經的《中部(Majjhimanikāya)》,《渡瀑流經(Oghataraṇasutta)》等含攝七千七百六十二經的《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心遍取經(Cittapariyādānasutta)》等含攝九千五百五十七經的《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以及分為《小誦經(Khuddakapāṭha)》、《法句經(Dhammapada)》、《自說經(Udāna)》、《如是語(Itivuttaka)》、《經集(Suttanipāta)》、《天宮事(Vimānavatthu)》、《餓鬼事(Petavatthu)》、《長老偈(Theragāthā)》、《長老尼偈(Therīgāthā)》、《本生經(Jātaka)》、《義釋( Niddesa)》、《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聖格言(Apadāna)》、《佛種姓(Buddhavaṃsa)》和《所行藏(Cariyāpiṭaka)》十五部分的《小部(Khuddakanikāya)》。
《阿毗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是指《法集論(Dhmmasaṅgaṇī)》、《分別論(Vidhaṅga)》、《界論(Dhātukathā)》、《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論事(Kathāvatthu)》、《雙論(Yamaka)》和《發趣論(Paṭṭhāna)》七部論。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部(nikāya,經藏)來分類,可分為五部,即:《長部(Dīghanikāya)》、《中部(Majjhimanikāya)》、《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和《小部(Khuddakanikāya)》這五部。
大家可能會懷疑說:這五部不是在上面所說《經藏》的五部嗎?
其實這裡是把佛陀的一代教法分成的五部,《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的內容與上面所解釋的相同,但《小部》則是有差異的。
《小部》有哪些呢?除了四部(經藏)以外的所有佛語,即:整部《律藏》、《阿毗達磨藏》,以及《小誦經》、《法句經》等前面所說的那十五部分。
有人可能會問說: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好像沒有看到結集《阿毗達磨藏》啊!
其實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當時伍巴離尊者誦出《律藏》,而阿難尊者則誦出法,也就是誦出五部(nikāya,經藏),就是除了《律藏》外,阿難尊者誦出四部和《小部》。而那裡所指的《小部》,是指除了《律藏》和四部(nikāya,經藏)外的所有佛語,當然包括《阿毗達磨藏》。因此《阿毗達磨藏》是由阿難尊者誦出的。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分(aṅga)來分類,可分為九分,即:契經(suttaṃ)、應頌(geyyaṃ)、記說(veyyākaraṇaṃ,解說)、偈頌(gāthā)、自說(udānaṃ)、如是語(itivuttakaṃ)、本生(jātakaṃ)、未曾有法(abbhutadhammaṃ)、智解(vedallaṃ,問答;論議)這九類。
此中,《律藏》的《兩部分別》,《義釋》,《律藏》的《犍度》、《附隨》,《經集》的《吉祥經》、《寶經》、《那拉卡經(Nālakasutta)》、《迅速經(Tuvaṭakasutta; tuvaṭṭakasutta)》,以及其它附有經名的如來語,當知為「契經」。一切附有偈頌的經,當知為「應頌」,特別是《相應部》的整個〈有偈品〉。整部《阿毗達磨藏》、無偈的經,以及其它未在八分教法所攝的佛語,當知為「記說〔解說〕」。《法句經》、《長老偈》、《長老尼偈》,以及《經集》中無經名的純偈頌,當知為「偈頌」。喜智偈頌相應的八十二經,當知為「自說經」。以「此是世尊所說」為首的方式而轉起的超過一百一十二經,當知為「如是語」。《無戲論本生經》等五百五十個本生故事,當知為「本生」。以「諸比庫,這是阿難的四種不可思議、未曾有法」等方式而轉起的一切不可思議、未曾有法相應的諸經,當知為「未曾有法」。《小智解經》、《大智解經》、《正見經》、《帝釋所問經》、《行分別經》、《大滿月經》等,一切問了各個能得智與滿足的諸經,當知為「智解〔問答〕」。如此是以分(aṅga)來分類的九分。VinA.i,pp.28~9. (pg. 1.0022)
假如把佛陀的一代教法以法蘊(dhammakkhandha)來分類,可分為八萬四千法蘊,即:有一個結論的經算一個法蘊;有多個結論的經以結論的數量來算法蘊數;在與偈頌相連結的問答,詢問的部分為一個法蘊,回答的部分為一個法蘊;《阿毗達磨》在每一個三法、二法分別以及在每一個心分(cittavāra)的分別為一個法蘊;在《律藏》裡有故事(制戒緣起)、本母、文句分析、有罪、無罪、中間罪、三法分別(Tikacchedoti tikapācittiyāditikaparicchedo.「三法巴吉帝亞(pācittiya)」-例如有些巴吉帝亞(pācittiya)戒在非親戚存1. 非親戚想、2. 親戚想或3. 親戚疑者,都犯巴吉帝亞(pācittiya)),這些每一個部分為一個法蘊,如此共有八萬四千法蘊。
在佛陀一代教法的這八萬四千法蘊中,有八萬兩千法蘊是阿難尊者親自在佛陀面前學來的;而其餘兩千法蘊則是阿難尊者向沙利子尊者等比庫們那裡學來的。因此這八萬四千法蘊全都是佛語。
《長老偈》的阿難尊者部分:
“Dvāsīti buddhato gaṇhiṃ, dve sahassāni bhikkhuto;
Caturāsīti sahassāni, ye me dhammā pavattino”ti. (theragā. 1027);
從佛學取八萬二千,從比庫學取二千;如此我(舌尖)轉起,八萬四千法。
二、三藏的內容
接下來我們回來講解三藏的內容。
“Piṭakaṃ piṭakatthavidū, pariyattibbhājanatthato āhu;
Tena samodhānetvā, tayopi vinayādayo ñeyyā”.
由教理與容器義,瞭知藏義說為藏,以此結合了之後,當知律等三種(藏)。
「藏」的巴利語為「piṭaka」,藏有兩種意思,一是教理(pariyatti)的意思;二是容器(bhājana)的意思。一般把藏說為籃子、籠、容器、寶藏、庫藏的意思,在此是特指佛教裡分成三類的三藏聖典。
《律藏(Vinayapiṭaka)》是佛陀為出家弟子們制定的戒律、教誡和生活軌則。
「律」的巴利語為「vinaya」,古音譯為律藏。《律藏註》、《長部註》和《法集論註》 等解釋為種種方法、特殊方法、調伏身語等義為「律」。
Vividhavisesanayattā, vinayanato ceva kāyavācānaṃ;
Vinayatthavidūhi ayaṃ, vinayo vinayoti akkhāto.
種種、特殊方法,及從調伏身語,知此律藏義,故說律為律藏。
種種方法,在此是指五種誦巴帝摩卡的方法,巴拉基咖(pārājika,被打敗)、桑喀地謝沙(saṅghādisesa,僧初殘)、偷蘭遮(thullaccaya,粗罪)、巴吉帝亞(pācittiya)(pācittiya)、應悔過(pāṭidesanīya,對說)、惡作(dukkaṭa)和惡說(dubbhāsita)七罪聚,以及本母和分別等各種的方法。
特殊性是因為有加強、放寬約束的隨制方法,以及防止身、語的罪行,因此為調伏身和語。因此以種種方法,特殊方法,調伏身語,說為「律藏」。
我們巴利語系南傳佛教的《律藏》依傳統分成五大冊。
第一冊為《巴拉基咖(Pārājika,波羅夷)》,內容包括比庫的四巴拉基咖法到三十薩耆亞巴吉帝亞(nissaggiya pācittiya)法;
第二冊為《巴吉帝亞(pācittiya)(Pācittiya,波逸提)》,內容包括比庫的九十二巴吉帝亞(pācittiya)法到整個比庫尼巴帝摩卡戒法的詳細內容;
第三冊為《大品(Mahāvagga)》共有十個犍度;
第四冊為《小品(Cullavagga)》,共有十二個犍度。
第五冊為《附隨(parivāra)》,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十九品,以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前面的戒律內容。
《律藏》主要有兩部本母、二十二個犍度及《附隨》。
兩部本母是指比庫巴帝摩卡和比庫尼巴帝摩卡。
比庫巴帝摩卡共有兩百二十七條戒;比庫尼巴帝摩卡共有三百十一條戒。
《律藏》的第一冊和第二冊主要是在解釋這兩部本母,這兩部分的詳細解說統稱為「經分別(Suttavibhaṅga)」。比庫戒部分的詳細解說稱為比庫分別(Bhikkhuvibhaṅga)或大分別(Mahāvibhaṅga);比庫尼戒部分的詳細解說稱為比庫尼分別(Bhikkhunivibhaṅga)。
在比庫的兩百二十七條戒中,分成了巴拉基咖(pārājika,被打敗)、桑喀地謝沙(saṅghādisesa,僧初殘)、不定法(aniyata)、薩耆亞巴吉帝亞(nissaggiya pācittiya)、巴吉帝亞(pācittiya)、應悔過(pāṭidesanīya,對說)、眾學法(sekhiya)與滅諍法(adhikaraṇasamatha dhamma) 八個部分。所犯的罪則分成巴拉基咖(pārājika,被打敗)、桑喀地謝沙(saṅghādisesa,僧初殘)、偷蘭遮(thullaccaya,粗罪)、巴吉帝亞(pācittiya)、應悔過(pāṭidesanīya,對說)、惡作(dukkaṭa)和惡說(dubbhāsita)七罪聚。
比庫尼戒由於沒有不定法(aniyata),所以只有巴拉基咖、桑喀地謝沙、薩耆亞巴吉帝亞(nissaggiya pācittiya)、巴吉帝亞(pācittiya)、應悔過、眾學法與滅諍法七個部分。所犯之罪的分法則與比庫一樣,有七罪聚。
《律藏》的第一冊和第二冊是在解釋比庫巴帝摩卡和比庫尼巴帝摩卡的詳細內容,包括制戒緣起、隨制(anupaññatti)、戒文、戒文的文句分析、有罪、無罪、中間罪、引申出來的罪、訓練的故事(vinītavatthu)等等。
「制戒緣起」是指制戒因緣,即佛陀制定這條戒的背景故事。
「隨制(anupaññatti)」是指佛陀制定這條戒後,發現某些漏洞或需要補充的地方,因此佛陀修改戒條內容來加強或放寬所規定的內容。
戒文的「文句分析」是指對戒條中的定義和文字加以解釋。
有罪、無罪等是在解釋甚麼情況下犯戒,甚麼情況下不犯戒,甚麼情況下犯引申出來更輕的前方便罪,甚麼情況下犯相關的罪等等。
「訓練的故事(vinītavatthu)」是指在某些條戒的最後面部分也列舉了佛陀時代比庫們所曾犯下的相關故事,藉故事來說明在甚麼情況下是否犯戒。
與經典上的故事比起來,其實《律藏》裡所記載的故事很重要,更能表達出佛陀時代比庫們的生活,只是在我們華人佛教裡,由於許多出家人自己沒持好戒,怕被在家人批評,因此不允許在家人閱讀《律藏》。其實佛陀並沒有禁止在家人閱讀《律藏》,只是規定比庫不得向未受具足戒者講出家比庫的四依—衣、食、住、藥等等而已,在家人自己閱讀並不受限。
《律藏》的前兩冊偏重在「止持(vāritta)」方面,也就是佛陀制定不能做的事項,例如:不能淫欲、不能偷盜、不能殺生、不能打妄語、不能在非時吃食物、不能接受金錢等等。
《律藏》的第三冊為《犍度》的〈大品〉,共有十個〈犍度〉,即:大犍度(Mahākhandhaka)—出家、受戒與戒師等的相關規定;布薩犍度(Uposathakkhandhaka)—誦戒的相關規定;入雨安居犍度(Vassūpanāyikakkhandhaka)—入雨安居的相關規定;自恣犍度(Pavāraṇākkhandhaka)—對入雨安居比庫雨安居結束時自恣的相關規定;皮革犍度(Cammakkhandhaka)—使用皮革製品等等的相關規定;藥犍度(Bhesajjakkhandhaka)—使用藥品的相關規定;卡提那衣犍度(Kathinakkhandhaka)—對入雨安居比庫製做及受持卡提那衣的相關規定;衣犍度(Cīvarakkhandhaka)—對衣物的相關規定;瞻波犍度(Campeyyakkhandhaka)—對僧團所執行羯磨的相關規定;憍賞彌犍度(Kosambakakkhandhaka)—對僧團不和合、僧破等的相關規定。
《律藏》的第四冊為〈犍度〉的〈小品〉,共有十二個〈犍度〉,即:羯磨犍度(Kammakkhandhaka)—對呵責羯磨、依止羯磨、驅出羯磨、當憶念羯磨、不見罪羯磨、不懺罪羯磨與惡見不捨羯磨的相關規定;別住犍度(Pārivāsikakkhandhaka)—對犯了桑喀地謝沙比庫施以別住處罰的相關規定;集犍度(Samuccayakkhandhaka)—對犯了桑喀地謝沙比庫施以別住處罰,在別住期間再犯該罪等等的相關處罰規定;滅諍犍度(Samathakkhandhaka)—對處理七種滅諍法的相關規定;小事犍度(Khuddakavatthukkhandhaka)—對比庫沐浴、用缽等等生活細節的相關規定;坐臥具犍度(Senāsanakkhandhaka)—對住處、坐椅、臥床等等的相關規定;破僧犍度(Saṅghabhedakakkhandhaka)—講述迭瓦達答破僧及對構成破僧、分裂僧團下定義等等;儀法犍度(Vattakkhandhaka)對客比庫儀法、舊住比庫儀法、遠行比庫儀法、食堂儀法、托缽集食比庫的儀法、阿蘭若比庫儀法、坐臥具儀法、暖房儀法、廁所儀法等等的相關規定;遮説戒犍度(Pātimokkhaṭṭhapanakkhandhaka)—對阻止有罪比庫聽誦戒、參加誦戒的相關規定;比庫尼犍度(Bhikkhunīkkhandhaka)—關於佛陀允許比庫尼出家的因緣及對比庫尼戒律、儀法上的相關規定;五百犍度(Pañcasatikakkhandhaka)—講述五百位阿拉漢結集三藏聖典的故事;七百犍度(Sattasatikakkhandhaka)—講述第二次聖典結集的故事。
犍度的巴利語為「khandhaka」。犍度的〈大品〉與〈小品〉是偏重在「作持(cāritta)」方面,也就是應當做、應當奉行的方面,這些規定不但在規範出家比庫的生活行為,也制定了:袈裟的材料,應當如何裁剪,怎樣縫製,怎樣保護;對於食物,哪些是允許,哪些是不允許的食物;有人來請求出家,應該怎樣讓他出家、受戒;住處應該如何建造,哪些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僧團要如何進行誦戒、羯磨,而且佛陀也規定了一些比庫的生活細節。這些都收錄在〈犍度〉裡。
《律藏》的第五冊為〈附隨(parivāra)〉,前面已經提過了,它相當於附錄,一共分為十九品,用不同的方式來解釋前面四冊戒律的內容。
《經藏(Suttantapiṭaka)》是佛陀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也是佛陀對比庫弟子及人類與諸天神開示教法的匯集。
「經(sutta)」有指出義理、善說法義、生出義理、流出義理、眾生的善庇護、像線一樣、像墨繩一般等涵義。
Atthānaṃ sūcanato, suvuttato savanatotha sūdanato;
Suttāṇā suttasabhāgato ca ‘sutta’nti akkhātaṃ.
由指出、善說、生出、流出義理,善庇護、像線一般,因此說為經。
指出義理:指出自義與他義的差別之義;
善說:隨順於可受教與志向之義;
生出義理:就如農作物長出果實一般,流出、生出義理;
流出義理:就如母牛分泌出牛奶一般,流出義理;
善庇護:很好地庇護、保護他們;
像線一般:就像線一般,把各種花串起來就不會離散、飄散各處了。
像繩一般:就如木匠的墨繩一般,可以知道尺量的標準,成為一種準則。
就如前面所提到的,《經藏》共有五部,即:《長部(Dīghanikāya)》、《中部(Majjhimanikāya)》、《相應部(Saṃyuttanikāya)》、《增支部(Aṅguttaranikāya)》和《小部(Khuddakanikāya)》這五部。
1、《長部》—《長部》有哪些呢?即《梵網經(Brahmajālasutta)》等含攝三品的三十四部經。
Tattha katamo dīghanikāyo? Tivaggasaṅgahāni brahmajālādīni catuttiṃsa suttāni.
為甚麼稱為「《長部》」呢?由於收錄篇幅比較長經文的群聚與住處,所以稱為《長部》。因此以群聚與住處稱為「部〔經藏〕」。如說 :「諸比庫,我不見有其他一部類如此多元性,諸比庫,就像這畜生趣的生物一般 ……波尼奇(poṇiki) 經藏一般,……,七卡利卡(cikkhallika)經藏一般」如此等的例子是從(佛)教而來的以及從(教外的)世間(而說的)。其餘的《中部》等的語義,當知也是以此方式來理解。
2、《中部》—《根本法門經(Mūlapariyāyasutta)》等含攝十五品的一百五十二部經。因為收錄的經文篇幅不長不短,中等的,所以稱為《中部》。
3、《相應部》—含攝《諸天相應(Devatāsaṃyutta)》等五十六相應的《渡瀑流經(Oghataraṇasutta)》等七千七百六十二經。
「相應」的意思是按內容分門別類,例如把佛陀所開示的「五蘊」編在一起,「六處」編在一起,「界」編在一起,「四聖諦」編在一起、「緣起」編在一起,所以稱為《相應部》。
4、《增支部》—以一一增支的編輯方式共有十一集含攝《心遍取經(Cittapariyādānasutta)》等的九千五百五十七經。
「增(uttara)」,是增添、更上的意思。「aṅga」是部分、支。增支的編輯方法像法數。凡是佛陀所講的「一法」,將之編集在一起。又把「二法」編在一起,「三法」編在一起。例如「二法」,有止、觀;名、色等等。「三法」有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由一法一直編到十一法,因此《增支部》有十一集,這是把佛陀所講的和數目有關的經文彙編在一起。
5、《小部》—這裡的「小」並不是指篇幅小,或者微不足道。其本意是內容比較龐雜,把前面四部以外的所有經典都收編在這裡。《小部》一共有十五部,它們是《小誦經(Khuddakapāṭha)》、《法句經(Dhammapada)》、《自說經(Udāna)》、《如是語(Itivuttaka)》、《經集(Suttanipāta)》、《天宮事(Vimānavatthu)》、《餓鬼事(Petavatthu)》、《長老偈(Theragāthā)》、《長老尼偈(Therīgāthā)》、《本生經(Jātaka)》、《義釋( Niddesa)》、《無礙解道(Paṭisambhidāmagga)》、《聖格言(Apadāna)》、《佛種姓(Buddhavaṃsa)》和《所行藏(Cariyāpiṭaka)》十五部分的。《小部》在《經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面。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經》、《導論》和《藏釋》,成為十八部。
剛才我們有提到:《經藏(Suttantapiṭaka)》是佛陀以及聖弟子們的言行集,也是佛陀對比庫弟子及人類與諸天神開示教法的匯集。待會兒我們會講述律教法、經教法和阿毗達磨藏教法的各別殊勝之處與修行的關係,現在我們稍微向大家介紹一下《經藏(Suttantapiṭaka)》裡值得大家閱讀的內容與學習方法。
巴利語系的三藏聖典,在我們南傳佛教的傳統,如果大家想要瞭解三藏的內容,必須對讀註釋書的解釋,如此能掌握其中含意及其修習詳情,否則只是從經典表面來閱讀,是非常可能誤解其甚深義的。
在《長部》裡,第二十二經—《 大念處經(Mahā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是佛陀教法中很重要的禪修法義,是佛教徒所必讀的經典;第十六經—《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ṃ)》是佛陀般涅槃那一年的重要記事,研讀此經對佛教徒瞭解佛教史方面有很大的幫助,而且本經佛陀對佛弟子有很多期許與教誨,請大家好好地閱讀。
在《中部》的一百五十二經中,第十經—《念處經(Satipaṭṭhānasuttaṃ)是《長部‧ 大念處經》簡略版,但緬甸版《中部》的第十經則與《長部》的《大念處經》完全一樣。
第一一八經—《 入出息念經(Ānāpānassatisuttaṃ)》提到在當時的比庫僧團中,有些比庫是阿拉漢、不還者、一來者、預流者、致力精勤於修習四念處者、四正勤者、四神足者、五根者、五力者、七覺支者、八聖道支者、慈、悲、喜、捨、不淨、無常想,致力精勤於修習入出息念者,修習、多修習入出息念,能圓滿四念處;修習、多修習四念處,則能圓滿七覺支;修習、多修習七覺支,則能圓滿明與解脫。
第一一九經—《身至念經(Kāyagatāsatisuttaṃ)是在解說身念處的經典,也提到了修習、多修習身至念者可望獲得的克服不樂等十種功德。
《中部》裡不但有幾部指導禪修的經典,而且也有不少解說教法的論述,希望大家能多多閱讀!
《相應部》是按其內容來分門別類,有時是與諸天相關,有時是與國王相關,有時是與婆羅門相關,有時是與村長相關,有時是與比庫相關,有時是與各類的佛法相關等等。像〈諸天相應〉裡的:
“Anto jaṭā bahi 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Taṃ taṃ gotama pucchāmi, k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nti.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所縛,果答瑪我問您,誰當解此結 ?
“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ṃ paññañca bhāvayaṃ;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ṃ.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庫,他當解此結 。
這是《清淨道論》所引來造論的主題,正是出自《相應部‧諸天相應》(S.i,p.13.)。
〈諦相應‧轉法輪品〉就有佛陀所開示的第一部經—《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suttaṃ)》,因此,值得大家好好地來閱讀。
《增支部》是按其法數來分門別類,其中也有不少法義的經典置身其中,請大家好好從中來尋寶。
《小部》是內容比較龐雜的經典集,像《吉祥經(Maṅgalasutta)》、《寳經(Ratanasutta)》、《慈經註(Mettasutta)》就收錄在《小部》的《小誦經(Khuddakapāṭha)》和《經集(Suttanipāta)》裡。
《小誦經》是三藏當中最小的一部聖典,由九個部分所構成,即:《皈依》、《學處》、《三十二行相》、《問童子文》、《吉祥經》、《寶經》、《牆外經》、《伏藏經》及《慈經》。
《小部》裡有很多經典及教說是以偈頌的方式來記載的,其中很多法義非常的簡略,如果不閱讀其註釋書,讀者是無法瞭解其涵義的,例如《本生經(Jātaka)》、《天宮事(Vimānavatthu)》和《餓鬼事(Petavatthu)》的故事就必須閱讀其註釋書才能瞭解其整個故事的涵義。《小部》在《經藏》五部中份量最大,凡是不屬於前面四部的全部都歸在《小部》裡面。在緬甸,則再加上《彌林達問經》、《導論》和《藏釋》,而成為十八部。
《阿毗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
Yaṃ ettha vuḍḍhimanto, salakkhaṇā pūjitā paricchinnā;
Vuttādhikā ca dhammā, abhidhammo tena akkhāto.
由增長、有特相、尊敬供奉、區別,稱為超勝的法,因此說為阿毗達磨。
「修生色之道,以慈俱心遍滿一方而住」的方法說為由諸法的增長。
「色所緣或聲所緣」等方式把所緣等帶進來視域等為有特相。
「有學法、無學法、出世間法」等方式為尊敬供奉的,也就是值得尊敬供養的意思。
「有觸、受」等方式來區別自性為從區別。
「廣大法、無量法、無上法」等方式稱為超勝的法。
《阿毗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古代音譯為阿毗達磨藏、阿毘曇藏,有些人把它簡稱為論藏。「阿毗達磨」是甚麼意思呢?阿毘(abhi)的意思是上等的、殊勝的、卓越的。達摩(dhamma)是法的意思。法有很多種含義,有時候指一切,例如說一切諸法;有時候指有為法,例如說諸法從因生;有時指法所緣、法界、法處、善法、佛陀的教法等等。因此,法在不同的場合表達的意思也不同。在此,法是指究竟真實的教法,特指佛陀所教導的法。
《阿毗達磨藏(Abhidhammapiṭaka)》是對佛陀的教法、要義給予精確、有系統的分類以及詮釋。南傳上座部佛教的《阿毗達磨藏》一共有七部,稱為南傳七論或者上座部七論,它們分別是《法集論(Dhmmasaṅgaṇī)》、《分別論(Vidhaṅga)》、《界論(Dhātukathā)》、《人施設論(Puggalapaññatti)》、《論事(Kathāvatthu)》、《雙論(Yamaka)》、《發趣論(Paṭṭhāna)》。
阿毗達磨藏的來源
南傳佛教傳承認為《阿毗達磨》是佛陀所說的。為甚麼呢?因為《阿毗達磨》並不是屬於弟子的範圍,而是屬於佛陀的範圍。在《法集論》的義註《殊勝義註(Atthasālinī)》裡提到,佛陀在體證無上正自覺後的第四個星期,坐在菩提樹附近的寶屋(Ratana- ghara)省察「阿毗達磨」。這裡所說的寶屋並非由寶石所建造的房子,而是當年佛陀省察「阿毗達磨」的地方。佛陀在那裡從《法集論》開始省察、思惟「阿毗達磨」的內容。當他在省思前面六部論的時候,身體並沒有發出光芒,但省思到第七部論《發趣論》的時候,他的身體發出了非常強烈的光芒,這些光芒一共有六種顏色,分別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以及這六種顏色的混合色。因為這證明佛陀當時在省思非常深奧的法,所以最能夠體現佛陀所擁有的一切知智是在《發趣論》。我們現在有時看到佛像的背光所發的這些顏色光,呈現出藍色、黃色、紅色、白色、橙色和這六種顏色的混合色,以及現在佛教所使用的六色教旗,就是根據這個典故而設計的。
我們南傳佛教的傳承認為《阿毗達磨》是佛陀所教導,同時也認為佛陀並不是在人間直接向弟子們開示「阿毗達磨」的,而是在三十三天向來自一萬個輪圍界的諸天人以及梵天人開示的。佛陀在成佛之後的第七個雨安居時,到了三十三天(Tāvatiṃsa Devaloka,古譯忉利天),坐在晝度樹下(Pāricchattakamūla,刺桐)的黃毛石座(Paṇḍukambalasilā)上,用三個月的時間向一萬輪圍個世界的諸天人開示「阿毗達磨」,當時最主要的聽眾是佛陀已經去世而投生到兜率天(Tusita)的母親馬哈馬亞夫人(Mahāmāyā)。但她現在已經不是女人了,而是一位男性天子。
佛陀之所以選擇在天界開示「阿毗達磨」,而不在人間開示的原因是:佛陀為了在一次的開示中能夠由頭到尾講完整部「阿毗達磨」,而講完「阿毗達磨」需要三個月的時間,唯有天人才有這種能耐,能夠一坐次坐那麼久,因此佛陀選擇在天界。
當時佛陀在講「阿毗達磨」的時候,為了維持色身,佛陀也會到人間的北俱盧洲(Uttara-kuru)去托缽集食。在乞得食物後,他便到無熱惱池(Anotatta Lake)邊用餐;那個時候,沙利子尊者每次都會去那邊請佛陀為他開示,於是佛陀在用完齋之後,就會簡要地向沙利子尊者開示他在天界所講的法的概要。那個時候佛陀會說,今天我講的就是這些。如此,佛陀所教的法就傳給了擁有無礙解智的上首弟子沙利子尊者。就好像佛陀站在岸邊,用手指著海洋;同樣的,對於佛陀用非常多種方法所教導的話,沙利子長老也很能夠很清楚地瞭解。沙利子尊者從佛陀那裡學到這些法之後,再傳給他的五百位弟子,就這樣建立了「阿毗達磨」的傳承。
有三種不同教法的「阿毗達磨」:佛陀在三十三天開示的稱為詳盡法,也就是最詳細的教法。佛陀再對沙利子尊者講的是簡略法,因為沙利子尊者具有很高的智慧能夠瞭解。沙利子尊者再把它傳給他的弟子們,用的是中等的方法,也就是不詳不略的教法。
佛陀在世時就已經出現阿毗達磨的論母(Mātikā)了。在佛陀在世的時候,阿毗達磨主要是以論母的方式流傳。在第一次結集的時候,把論母編在《小部》裡面。一直到阿育王時代的第三次結集時,七部論才最後定型,編集為《法集論》、《分別論》、《界論》、《人施設論》、《論事》、《雙論》和《發趣論》。摩哂陀(Mahinda)阿拉漢等傳到獅子國的《阿毗達磨藏》,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阿毗達磨藏》。
“Piṭakaṃ piṭakatthavidū, pariyattibbhājanatthato āhu;
Tena samodhānetvā, tayopi vinayādayo ñeyyā”.
由教理與容器義,瞭知藏義說為藏,
以此結合了之後,當知律等三種(藏)。
「藏」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因此律藏也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經藏也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阿毗達磨藏也有教理的意思與容器的意思。
三、三藏的特色
佛陀的教法有威令教法(āṇādesanā)、通俗教法(vohāradesanā)和勝義教法(paramatthadesanā)三種。
《律藏》大多是佛陀的威令教示,所以是威令教法;《經藏》大多是佛陀以通俗的善法來教示,所以是通俗教法;《阿毗達磨藏》大多是佛陀以勝義的善法來教示,所以是勝義教法。
《律藏》是依照有情所違犯各種罪行的教說,所以是依罪行之教(yathāparādhasāsana);《經藏》是隨順有情各種意向、隨眠、性行、勝解(anekajjhāsayānusayacariyādhimuttikā)的教說,所以是隨順之教(yathānulomasāsana);《阿毗達磨藏》是向有情依法宣說「我或我的」只是法的聚集而已,並沒有實體的自我,所以是依法之教(yathādhammasāsana)。
《律藏》是在宣說對治罪行的律儀、非律儀,所以稱為律儀、非律儀論(saṃvarāsaṃvarakathā);《經藏》是在宣說對治六十二見的去除邪見,所以稱為去除邪見論(diṭṭhiviniveṭhanakathā);《阿毗達磨藏》是在宣說對治貪等的名色差別,所以稱為名色差別論(nāmarūpaparicchedakathā)。
《律藏》特別稱為增上戒學(adhisīlasikkhā);《經藏》特別稱為增上心學(adhicittasikkhā);《阿毗達磨藏》特別稱為增上慧學(adhipaññāsikkhā)。
《律藏》是以戒來對治違犯性的煩惱,所以是斷違犯(vītikkamappahāna);《經藏》是以定來對治浮現在心裡的纏煩惱,所以是斷纏(pariyuṭṭhānappahāna);《阿毗達磨藏》是以慧來對治隨眠性的煩惱,所以是斷隨眠(anusayappahāna)。
《律藏》是以彼分斷(tadaṅgappahāna)來斷煩惱;《經藏》是以鎮伏斷(vikkhambhanappahāna)來斷煩惱;《阿毗達磨藏》是以正斷斷(samucchedappahāna)來斷煩惱。
《律藏》是用來斷惡行煩惱(duccaritasaṃkilesa);《經藏》是用來斷愛煩惱(taṇhāsaṃkilesa);《阿毗達磨藏》是用來斷邪見煩惱(diṭṭhisaṃkilesa)。
四、掌握三藏與修學佛法
〈諸天相應〉裡的:“Anto jaṭā bahi jaṭā, jaṭāya jaṭitā pajā;
Taṃ taṃ gotama pucchāmi, k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nti.
內結與外結,人被結所縛,果答瑪我問您,誰當解此結 ?
“Sīle patiṭṭhāya naro sapañño, cittaṃ paññañca bhāvayaṃ;
Ātāpī nipako bhikkhu, so imaṃ vijaṭaye jaṭaṃ.
住戒有慧人,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庫,他當解此結 。
《清淨道論》的序文和結語提到:為甚麼要這樣說呢?據說:世尊在沙瓦提城時,在夜分中,有一天子為除自己的疑惑,提出這樣的問題:內結與外結,人被結所縛,果答瑪我問您,誰當解此結?
大仙(佛)所說之偈的戒等種種義,現在我要如實的解釋:
對於那在勝者(世尊)教中已得難得的出家,不得如實而知包攝戒等安穩正直的清淨道,雖然欲求清淨而精進,可是不得到達清淨的瑜伽者;
我今依照大寺住者4所示的理法,為說能使他們喜悅極淨決擇的清淨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淨者,應當諦聽我的恭敬說。
有慧人住戒,修習心與慧,有勤智比庫,彼當解此結。
我提出了此偈之後又說:
大仙所說之偈的戒等種種義,現在我要如實的解釋;
對於那在勝者教中已得而難得的(那些)出家(的人們),如果不得如實認識到包攝戒等安穩正直的清淨道,雖然欲求清淨而精進,可是不會到達清淨的瑜伽者,我今依照大寺住者所示的理法,為說能使他們喜悅極淨決擇的清淨道;
是故一切欲求清淨者,應當諦聽我的恭敬說。
這些我在前所許的,也都說過了;然而在這裡:那些戒等諸義的決定說,
也是根據五部經藏的註釋的理法,取自一切所說的決定說,可說脫離一切複雜的過失;
欲求清淨而有淨慧的瑜伽者,應該尊重於此清淨道。
我因受了屬於有名的上座部,最勝分別說部的大寺住者系,具有智辨生活嚴淨律行與行道相契的,並以忍辱柔和慈悲等德莊嚴其心的僧伽波羅(Saṅghapāla)尊者的懇請,並且為欲正法久住造此論;
我願將此一切所得的功德,回向一切眾生受利樂。
今以五十八誦分的聖典量,造完清淨道論無障礙。
並願一切善巧世人的意欲,都得迅速成就無障礙。
時間的關係,這堂課只能講到這裡。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