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結尾,還附上四篇翻譯者編譯的與本經內容相關的文章,它們的主要內容譯自本經和本經義註,可視為是對本經的補充說明。

 

一、檢驗佛法的標準――四大依據

這篇文章摘錄自本經的第187節〜188節《四大引據論Catumahāpadesakathā》,並把相關的義註全文翻譯出來。

佛陀在經文中強調,若有人宣稱(1)從佛陀處、(2)從某僧團、(3)從許多長老比庫、(4)從某位長老比庫處聽到“這是法,這是律,這是導師的教導”時,不應輕易相信,而是記住其文句語言後再去比對經和比對律,如果與經(sutta)與律(vinaye)不符,則應捨棄,若符合經與律才接受。佛陀在這裡提及的檢驗是否符合佛法的標準其實只有兩項――經(sutta)和律(vinaye)。

根據義註,這裡的“經(sutta)”和“律(vinaye)”並非望文生義的《經藏》和《律藏》。

在此所說的“經”是指廣義的經典,即經過三次結集而收錄進三藏的一切佛語。凡是沒有被收錄進三藏中的經,即不符合這裡所說的經典。

“律(vinaye)”是指廣義的調伏貪等的原則,凡是不符合調伏貪等煩惱原則的,即是沒出現於律。 

 

二、Sükaramaddava考究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佛陀在他般涅槃當天的最後一餐中食用sūkaramaddava的問題。對這一巴利一詞歷來都有不同解釋,不同翻譯者的翻譯含義也相去甚遠。本文引用各種義註和複註的解釋,認為把此詞翻譯為“軟豬肉”當屬最符合古代義註的翻譯法。

本文進一步討論了佛陀對吃肉的態度,以及他所制定的與吃肉相關的飲食戒律,並從沙門生活的現實情形來瞭解佛陀和當時眾的日常飲食,以及他在最後一餐中食用包含軟豬肉食物的可能性。 

 

三、小小戒可捨嗎?

佛陀在他臨般涅槃時曾說過:“阿難,僧團有意願時,我過世後可廢除細微之又細微的學處。”這句話顯然與佛陀平時的教導互相衝突,並曾引發不少爭論。此問題雖然在第一次聖典結集時已得到妥善解決,在南傳上座部佛教中也無人再糾纏此事,但至今仍時不時能聽到其他佛教傳承的人把這句話掛在嘴邊,並批評馬哈咖沙巴尊者對此的決定。

這篇文章從佛陀在經與律中對戒律的態度、經律註釋的解釋和《彌林德問》的解釋這三個方面,對這句話展開深入討論,幫助讀者瞭解佛陀說這句話的語意和制定戒律的本意。

 

四、佛陀舍利的早期流傳史

這篇文章圍繞著佛陀的舍利遺骨為主,首先把本經有關佛陀火化後得到舍利,以及本經義註補充記敘從八分舍利,到未生怨王建設遺骨埋葬處,再到兩百多年後阿首咖王(Asoka)建造八萬四千座佛塔、佛寺安奉舍利的一段早期佛教史都翻譯出來,以饗讀者。

此外,本文還節錄了斯里蘭卡歷史書籍《遺骨史Dhätuvamsa》中有關佛陀的四顆佛牙、頸骨、額骨及其生前用品在後代的供奉情況的記載,說明讀者們瞭解自佛陀入滅後至西元前1世紀約五百年間佛陀舍利遺骨流傳的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