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甚麼修定?因你們的心對於應該瞭解的並不瞭解。換句話說,你們並不知道事物的實相或甚麼是甚麼。你們不知道甚麼是對或錯,是甚麼帶來痛苦並讓你們疑惑。你們來此修行定與戒,是因心不自在,它們受到懷疑與不安的影響。

雖然表面上看來好像有許多修行的方式,但其實只有一種。例如:樹可能籍由嫁接的方式快速收成果實,但這樣的果樹較不強韌與耐寒。另一個種樹的方式,則是直接從種子種起,如此種出比較強壯與耐寒的果樹。修行也是如此。

 

修心的時刻,其它的事一律不管

當我們剛開始修行時,對這一點的瞭解有問題。在還不知道甚麼是甚麼的時候,坐禪真是件苦差事,甚至偶爾還會因而流眼淚。有時我會將目標定得太高有時太低,永遠找不到平衡點。要以平靜的方式修行,意指將心放在高低適當的平衡點上。

和不同的老師以不同的方式修行可能會很困擾,一位老師說你必須這麼修,另一位則說必須那樣修,結果就是困惑、懷疑與不安。沒人知道該如何調和自己的修行。

因此你應該試著別想太多,若真的想要就一定要有覺知。首先你必須讓心平靜,有覺知的地方就不需要考慮,覺知會代而生起,而轉變稱智慧。一般的思考不是智慧,它只是心漫無目標與無覺知的遊蕩,那無可避免的會造成不安。

因此,在此階段你不需要思考,那顆會擾亂心,過度的妄想甚至會導致你哭泣。佛陀是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知道如何停止思考。禪修時你必須下定決心,現在是修心的時刻,其它的事一律不管,不要讓心偏向左或右、前或後、上或下,此時唯一的任務就是修行入出息念。

首先,將你的注意力從頭頂,經過身體,移到腳趾,再回到頭頂。從頭到腳覺知你的身體並以智慧來觀察,如此做是了得到一種對身體存在方式的初步瞭解。接著開始禪修,記得你唯一的任務就是觀察入息與出息。不要強迫呼吸比平常長或短,只要讓它保持輕鬆均勻的流動,讓每個入息與出息都自然的進與出。

雖然你隨它們自然進出但仍應該保持覺知,讓呼吸舒服的進出。保持堅定的決心,在這段時間,你沒有其它的工作或任務要做。關於會發生甚麼事以及會看到甚麼樣的想法,也將不時的在禪修中生起,不過一旦它們出現就讓其自行消失,不要過度的關心它們。

 

不要對感受做出反應

禪修期間不需要注意法塵,每次心受到感官接觸影響時,只要心中有感覺或感受就放下它。無論那些感受是好或壞都不重要,不要對​​感受做出反應,只要讓它們消失,然後再將注意力拉回呼吸上。對入息與出息保持覺知,不要呼吸的長短感到苦惱,也別試著以任何方式控制或壓抑它,只是觀察它。

換句話說,不要執著。當你繼續修行時,心會逐漸放下事情、開始喘息,呼吸會變得越來越細微幾乎如完全消失一樣。身與心都會感覺輕安與充滿活力,持續的只是「一境性」的覺知,心已達到平靜的狀態。

若心惶惶不安,提起正念深深吸進一口氣,吸到滿時再將它完全吐盡。接著再做一次深呼吸,如此做個兩三次,然後再重新專注於禪修上。心應該越來越平靜,每次法塵擾亂心時就重複這過程。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行禪上,若行禪時心變得不安就先停下來安撫心,重新建立對禪修所緣的覺知接著再繼續行禪。行禪基本上與坐禪是相同的,只是使用的身體姿勢不同而已。

有時可能會有疑惑,因此你必須有正念。覺知者會持續追蹤與檢視擾動的心,無論它採取甚麼形式,這就是有正念。正念會看管與照顧心,無論心的狀況如何,你都必須保持覺知,不要粗心大意或心不在焉。

訣竅是讓正念控管與監督心,一但心與正念合一,一種新的覺知就會浮現。入定的心受到定的管制,就如同關在雞舍裡的雞無法在外面走動,但仍可以在雞舍裡活動。它來回走動不會陷入麻煩,因它受到雞舍的限制。

同樣地,具有正念與定的心產生覺知時,也不會引來麻煩。在定心裡產生的任何念頭或感受都不會造成傷害或混亂。

 

以正念維持覺知,把心拉回來

有些人絲毫不想經歷任何念頭或感覺,但這也太離譜了。在定境中也會有感覺,心同時經歷感覺與平靜,沒有阻礙。有這種平靜時,有害的結果就不會產生,問題只要在雞跑出雞舍時才會發生。

例如:你可能在觀察呼吸進出時忘了自己,讓心從呼吸上跑開,可能是跑回家、去逛街或跑去其它地方。也許甚至過了半小時,你才驚覺自己正在禪修,並且責備自己缺乏正念。這裡是你真正必須小心的地方,因這就是雞跑出雞舍的地方――心已離開它平靜的基地。

你必須注意以正念維持覺知並試著把心拉回來。雖然我說「把心拉回來」,事實上心哪裡也沒去,只是覺知的對象改變了。你必須待在此時、此地,只要有正念心就會在場。看起來好像是你把心拉回來但其實它哪裡也沒去,它只是稍微改變了。當正念恢復時,瞬間你的心就回來了,不需要去其它地方尋找。

若有完全的覺知――一種在每個時刻都持續無間斷的覺知,就稱當下的心。若注意力從呼吸跑道其它地方去,覺知就會中斷。只要覺知入出息就會有心。

必須同時具備正念與正知,當下你清楚覺知呼吸。這觀看呼吸的動作,會幫助正念與正知一起成長,它們彼此分工合作。同時擁有正念與正知,就如由兩個人共同抬起一塊沉重的木板。假設他們想要抬起多塊重木板,但因太重幾乎無法抬起,這時某個善心人士見狀,就會趕緊伸出援手。同樣地,具備正念與正知時,智慧將會適時伸出援手,然後這三者就可以互相支持。

 

放棄一切的內在對話與懷疑

智慧對於感官所緣會有個瞭解。例如:你可能開始在禪修時想到一個朋友,但智慧應該立即以「那不要緊」、「停止」或「忘記它」而加以制止。若有個「明天要去哪裡」的想法,智慧的反應將會是「我沒興趣,也不想讓這種事來煩我自己」。若你開始想到其它人,你應該想:「不!我不希望介入」、「放下吧」,或「那都是不確定的」。這是你在禪修時對於感官所緣應該有的處理方式,視它們「不確定、不確定」並保持這種覺知。

你們必須放棄一切的思考、內在對話與懷疑,禪修期間不要陷在其中。最後,心裡只剩下正念、正知與智慧等等最清淨的狀態。只要這些一減弱疑惑就會生起,但試著立刻放棄那些疑惑只留下正念、正知與智慧。試著如此增長正念,直到它能隨時保持止。然後,你就會徹底瞭解正念、正知與智慧。

將注意力集中在這一點,你就能瞭解正念、正知與智慧三者。無論你是討厭外在的感官所緣或受它們吸引,你都能告訴自己:「那都是不確定的。」無論討厭或喜歡,它們都是應該去除的障礙,直到心清淨止,剩下的應該只有正念、正知、定與慧。

 

禪修的輔助――「慈」以作清淨心的基礎

現在談談禪修的工具或輔助――你心中應該有「慈」,換句話說,即慷慨、仁慈與助人的特質。這些都應保持以作心清淨的基礎。例如:藉由佈施去除貪慾,當人們自私時並不覺得快樂。自私帶來一種不滿足感,不過人們仍然非常自私,絲毫不知道它如何影響他們。

你們可以在任何時刻體會到這一點,特別是在飢餓時。假如你有些蘋果並有機會和一個朋友分享;你想了一下,當然,給予的想法還在,但你給小的,把大的給人就......哎,真丟臉。這真是難以決定,你告訴他們自己去挑一個,但接著你說:「拿這個!」並遞一個小蘋果給他們!這是一種通常人們不會注意到的自私形式。

你們真的必須對抗吝嗇的習慣而做布施,即使可能真的只想給予小的蘋果,也必須強迫自己給出較大的那個。當然,一但你將它給了朋友,內心就會覺得很舒服。藉由對抗習慣訓練心需要自制――必須知道如何給予、割捨,不允許自私抬頭。

你一但學會給別人心就會充滿喜悅,若給蘋果時猶豫不決,那麼你在考慮時就有麻煩了,即使給出大顆的,還是會有不情願的感覺。但當堅定給予大顆的,事情就了結了。這就是以正確的方式對抗習慣。

如此做,你就能成自己的主宰,若無法這樣做,就成自己的受害者並繼續自私下去。我們所有人一直以來都是自私的――那是必須斬斷的煩惱。在巴利經典中,施予稱「佈施」,意思是眾生帶來快樂並淨化自己的內心。你們應該反省這一點並在自己的修行中積極滋養它。

 

煩惱如流浪貓,不要滿足它的需求

你們可能認如此修行,意味著強迫自己,但其實不是。事實上,它是在強迫渴望與煩惱。若煩惱在心中生起,就必須採取行動對治它們。煩惱就如流浪貓,若滿足它的需求,它就會時常來要更多;若停止餵食,幾天之後它就不會再來煩擾了。煩惱也是如此,若停止餵食,它們就不會再來打擾,而讓心回歸平靜。因此,與其害怕煩惱,不如讓煩惱害怕你們,那麼你們就必須在心中見法。

「法」從何處生起呢?它隨著我們如此覺知與理解而生起。每個人都能覺知與理解「法」,它不需要透過鑽研書本或博學多聞,只要當下省察你們就瞭解我在說甚麼。每個人都有煩惱,不是嗎?過去你們已縱容煩惱太久,現在必須知道它們的本質,不讓它們再來騷擾你們。

 

修行佛法的原則――棄惡生善

修行的下一個要素是「戒」。它如父母照顧小孩一樣照顧與滋養修行,持戒的意思並非只是消極的避免傷害別人,同時還要積極的幫助與鼓勵他們。至少應該持守五戒:

一、除不應該殺害或刻意傷害.虐待別人之外,同時也要對一切眾生散發善意。

 

二、要誠實,不可侵犯他人的權益,換句話說就是不偷竊。

 

三、知道適度的性行,換句話說就是不邪淫。

家庭的基礎建立在夫妻關係上,夫妻應該知道彼此的性慾、需求與希望,遵守節制的原則並知道正確性行的界線。有些人不知道這限制,擁有一個丈夫或妻子還不夠,必須有第二位或第三位伴侶。我的看法是,即使第一位伴侶也無法完全消受,因此擁有二位或三位就是縱慾。

你們必須試著淨化內心並訓練它之所節制。知道節制是真正的清淨,否則你們的行將毫無節制。吃到美食時不要太耽溺於它的味道,想想你的胃,考慮多少的量才是它所需的。若吃太多就會有麻煩。節制是最好的方式,只要一個伴侶就夠了,二位或三位就是縱慾,那只會造成問題。

 

四、不妄語――這也是斷除煩惱的工具。你們必須誠實、正直、坦白與公平。

 

五、斷絕使用麻醉藥品.酒類――你們必須知道自制,最好完全捨棄它。人們已經被家庭、親友、財產、財物與其它東西麻醉,那已經夠糟糕了,不需要再使用麻醉品.酒類,它們只會在心中製造黑暗。大量使用的人應該嘗試逐漸減輕用量,直到完全斷除止。你們必須完全知道甚麼是甚麼,是甚麼東西在日常生活中壓迫你?哪些行造成這種壓迫?善行帶來善果,惡行則帶來惡果。這些都是因。

一但戒行清淨時,對別人就會有種誠實與親切的感覺,這會從擔心與悔恨中帶來自在與滿足。免於悔恨是一種快樂的形式,那很像是種天界的狀態。他們在從戒中生起的快樂中,舒適的吃飯與睡覺。

棄惡生善,這是修行佛法的原則,若能如此持戒,惡就會消失,善將取而代之。

 

看見快樂的不確定性與局限性

但故事並非就此結束,一但人們得到一種快樂就很容易掉以輕心,在修行上不想進取。他們被快樂給絆住了,喜歡「天堂」的快樂不想再往前進一步。那很舒服沒錯,但缺乏真實的瞭解,你們必須不斷提醒自己不要被騙。

一再省察這快樂的弊病:它是短暫的無法持久,你很快就很和它分開。它是不確定的,一但快樂消失,痛苦就會取而代之,你會再陷入哭泣,即使是天界的眾生,最後還是會哭泣與痛苦。

因此,世尊教導我們,快樂就緊鄰著不圓滿的痛苦。通常當經驗這種快樂時,我們對它並無真正的瞭解,其實真正確定與持久的平靜,正受到虛假的快樂所遮蔽。這快樂是我們所貪著的細微煩惱,每個人都喜歡快樂,快樂是因喜好某件事而生起,但當喜歡變成不喜歡時痛苦就生起。

我們必須省察這快樂,以致看到它的不確定性與局限性。一但事情改變,痛苦就生起,它也是不確定的,不要以它是固定或絕對的。這種省察名「過失Adinavakatha」――省察因緣和合世間的不足與限制,意思指省察快樂,而非接收它的表面價值。要瞭解它是不確定的,就不應該緊抓著它不放,應該拿起它之後就放下它,同時看見快樂的利與弊。

當瞭解那些事是不圓滿的,心就會瞭解「出離nekkhammakatha」――省察出離,心將不再著迷並尋找出路。不著迷是來自於瞭解色、味、愛、憎的實相,意味著不再渴望貪或執著事物,從貪撤退到一個可安住的地方,以無貪的平等心來觀察。這就是從修行當中生起的平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