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調伏自心呢?佛教把調伏自己心的方法叫做“禪修”。

禪修,巴利語 bhàvanà,也翻譯修行、培養。佛教所有的禪修方法,都可以歸納止(samatha)和觀 (vipassanà)兩大類。

止,即止熄煩惱、平靜內心,屬於培養定力的方法;觀,即指觀照自自己身心和世間的真相,屬於培養智慧的方法。

根據佛陀的教導,想要調伏自心、斷除煩惱,應該先修止後修觀,即先培養定力,然後再培養智慧。

甚麼需要培養定力呢? 因沒有定力的人心是脆弱的;擁有定力的人心是強大的。比如請大家閉上眼睛,持續的專注呼吸,許多人會覺得很困難,心不能很好的集中。甚麼專注呼吸都會感到困難呢?因心沒有力!如果心有力,你想要專注甚麼就可以專注甚麼。假如連看守好自己的呼吸都不行,還揚言“我想要得到成就,要度眾生,要成就佛果”,那都是謊話。不實際!最實際的是甚麼?看守好心是最實際的,調伏好心是最實際的。如果連心都調伏不好,其他的理想都是空話。

培養定力的方法有四十種之多,可以通過專注呼吸、散播慈愛、修三十二身分、修四界差別等等來達成。培養定力的方法雖然多,但是最基本的原理是:通過專注一個特定的物件來增強心的力量。舉個例子:把一張白紙放在太陽底下曬一天,白紙還是白紙,不能燃燒。但是在白紙的上方放一個放大鏡,在適當的距離聚焦後,不到一分鐘這張紙就會燃燒起來。是甚麼原理呢?能量集中。培養定力也是如此,把心的力量集中起來,很快就能達到效果。你說定力重不重要?非常重要!

再舉個例子,我們幾乎每天都會上樓梯,但是是往往卻不知道所上的樓梯有多少階。然而,我們用心的上樓梯,心中數著樓梯的階數只需要一次就能知道樓梯有多少階了。甚麼每天上樓梯卻不知道階數呢?因胡思亂想,心不集中。

胡思亂想只是在消耗心力。我們的心甚麼那麼的軟弱無力?因從來不曾嘗試去關心它、培養它,發展它的能力。

培養定力其實就是不斷的增強心的力量,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剛開始培養定力時,由於一直以來的不良習慣,心總是不能很好的專注,總是會被妄想打斷。然而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耐心需要毅力,修行更是如此。修行要靠累積,修行需要重複。通過不斷的重複定力才能由弱變強,才能由只維持很短的時間到長時間的專注。無論是調心也好,培養正念正知也好,修定也好都需要耐心,需要努力。通過不斷的重複才能越做越好;通過不斷的累積,才會有質的跳躍。

真正嘗到修行滋味的人,能夠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快樂――禪定妙樂。這種平靜與快樂超越了一切物質所能帶來的快樂,這就是甚麼有一些人雖然擁有很多物質財富,一但他嘗到修行的滋味後,也能拋棄這些財富。這種人其實並不愚蠢,當他發現人生還有更殊勝、更超越的快樂,他會把那些能帶來憂愁、痛苦和過失的物慾快樂放到一邊,甚至會把助人之樂、奉獻之樂都放到一邊,因禪定妙樂比物慾、助人、慈善公益所能獲得的快樂更加超越,更加殊勝。

禪定妙樂到底有多殊勝呢?經典中描述這種快樂是滲透性的,整個身心都沉浸在快樂當中。例如:佛陀在《沙門果經》向未生怨王(Ajàtasattu)這樣比喻第二禪之樂:“大王,猶如有湖水從深泉湧出,既沒有從東方流入之水,又沒有從南方流入之水,沒有從西方流入之水,沒有從北方流入之水,天也沒有時時提供足夠的雨水。但是從其湖底有清涼的泉水湧出,使該湖被清涼之水所浸潤、流遍、充滿、遍佈,該湖沒有任何一處不被清涼之水所遍滿。同樣地,大王,比庫此身乃被定生之喜、樂所浸潤、流遍、充滿、遍佈,其身沒有任何一處不被定生之喜、樂所遍滿。”(經藏 長部 1.229)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證得禪定時,他的快樂不是外在的。並不依賴任何外來的感官刺激,其時整個身心只是被內心源源不斷湧出來的喜樂所浸潤、充滿,整個身心沒有任何一處、沒有任何一個細胞不被這種內在的喜樂所遍滿。與這種快樂相比,感官(眼、耳、鼻、舌、身)快樂明顯變得粗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