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看別人的過失,也不應該看他們是不是做了和還沒做的善與惡。
只應該看自己的行爲,是不是做了和還沒做的善與惡。
法句經第50偈Dhp.50是一句非常精闢的偈誦,它直指修行人應該注意的重點。我們可以從裡面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佛陀啟示:
1.專注於自己修行,不執著於別人:自我的覺悟是根本:佛教強調個人的覺悟,每個人都是自己解脫的主人。通過專心於自己的思想、言行,我們才能逐漸淨化內心,趨向於善。
不比較,不分別:比較他人是否善惡,容易陷入是、非、對、錯的糾結,而這會分散我們的修行精力。將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可以說明我們更加客觀的認識自己。
慈悲心與智慧的結合:雖然不執著於他人,但慈悲心仍然是重要的修行內容。我們應該對一切眾生懷有慈悲心,但同時也要保持智慧,不爲外境所干擾。
2.行善積德,遠離惡業
善惡因果:這一句偈語提醒我們,每個人所做的善與惡都會產生相對應的果報。因此,我們應該多做善事,遠離做惡。
身、口、意三業清淨:行善不僅是外在的行爲,更重要的是身、口、意三業的清淨。通過約束自己的身、口、意,我們才能真正做到行善。
3.提升自己的察覺,減少煩惱
減少煩惱:過度關心他人的過失容易產生煩惱、怨恨等等負面的情緒。而專注於自己的修行,則可以幫助我們減少這些煩惱。
提升自覺:通過觀察自己的內心,我們能更清楚的認識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從而不斷完善自己。
4.修行之路,貴在堅持
持之以恆:修行不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只有不斷地努力,才能見到成效。
總結
法句經第50偈Dhp.50告訴我們,修行最重要的就是專注於自己,不斷地反省和提升自己。通過這樣的修行方式,我們才能逐漸遠離煩惱,獲得內心的安寧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