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如前所述,出離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欲脫離欲樂與生命界的心與心所。它的前提是對欲樂與生命界的不圓滿感到厭惡及悚懼智。因此,菩薩首先以過患智如實地觀照欲樂與生命界的不圓滿。

他如此觀照它們的不圓滿:「由於在家生活是諸多煩惱的住所;由於有妻子兒女等約束是自己修善的障礙;由於牽涉與受束縛在種種活動當中,譬如經商與耕種,因此它不是一個可以獲得出離之樂的適當地方。」人們的欲樂就有如在利劍尖端上的一滴蜂蜜,實際是危害多於享受的。這些享受都是很短暫的,就有如電影片段的影像。只有像瘋子的服裝扭曲般(的混亂)知覺才會享受它們。它有如掩蓋一堆糞的掩飾物般具有誤導性。有如舔舐手指上的水份一般難以滿足。它們有如飢餓過度的人吞食的食物一般,帶來許多的不幸與具有危害性。有如鉤上之餌帶來過去、現在與未來諸苦。有如焚燒之火的熾熱。有如樹膠之黏。它有如兇手的斗篷,掩飾了兇器。首先省察了欲樂與生命界的壞處,再省察脫離它們(指出離)的好處之後,菩薩致力於修習出離巴拉密。

由於出家是出離巴拉密的根基,在沒有佛法的時候,為了修習此巴拉密,菩薩就在相信業力與相信作業的修行者之下出家為隱士。但是,若佛陀出現,他將加入比庫僧團。

出家後,他培育止戒與行戒;為了清淨這些戒行,他再修持頭陀行。

菩薩以受頭陀行加持的淨戒水洗掉內心的煩惱,而具備了無可指責的清淨身語業。他對任何所獲得的袈裟、食物與住所都感到知足。跟從了聖者的四個傳統 [1](ariyavamsattaya)之前三項之後,他致力於獲得第四個,即樂於禪修(bhavanarama),而從四十種業處當中選修一個適合的,直到證得近行定(upacara)與安止定(appana)。證得禪那時,菩薩即成就了出離巴拉密。(以上是修習出離巴拉密的方法。)

 

[1] 聖者的四個傳統即知足於任何袈裟、食物、住所與樂於禪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