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2DjHvgsnI8KJjSsziXXb8QpXa_!!3439861020.png

佛教僧團有每隔半個月念誦《巴帝摩卡》戒經的傳統。因此,僧團誦戒稱為“伍波薩他”。

伍波薩他,巴利語uposatha的音譯。該詞源於梵語upavasatha。

  若從詞源學的角度來分析,upavasatha 由 upa (近、隨) + vas(住) + atha組成,直譯為“近住”,即在特定的日子裡持齋戒的意思。[1]

 

  義註中如此解釋“伍波薩他”:

“‘近住於此[日]’為伍波薩他。近住即是通過遵守戒或禁食而住的意思。在此舉出一些意思:‘來,賢友咖比那,我們去伍波薩他吧’等為誦巴帝摩卡的伍波薩他。‘維薩卡,如此以八支具足而住於伍波薩他’(增5.43)等為戒。‘二月確實常清淨,伍波薩他常清淨’(中1.79)等為持戒。‘龍王名叫伍波薩他’(長2.246)等是概念。‘諸比庫,不得在伍波薩他當天從有比庫的住處[前往無比庫的住處]’(大品181)等為應近住之日;這才是這裡的意思。由於它可分為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三種,所以排除了其餘兩種而說在十五日。由此而說:‘近住於此’為伍波薩他。”(長部註1.150;中部註3.85)

 

綜合上述義註的解釋,伍波薩他有三種意思:

1. 一個月當中特定的日期──齋日

古印度的曆法屬於太陰曆,一年分十二個月,月分按月亮繞地球運轉的週期推算。推算方法是從每個月圓日的第二天明相出現(aruõuggamana黎明)時開始算起,到下一個月圓日的第二天明相出現為至結束[2],約三十天(小月為二十九天)的時間為一個月。如此,每個月又可分為兩個半月:從月圓日翌日開始到月黑日為“黑月”,從月黑日翌日開始到月圓日為“白月”。其中,月黑日與月圓日兩天皆稱為“十五日”(paõõarasika)。若遇小月,月黑日也可以在十四日。於是,在每半個月中,第八日、第十四和第十五日皆稱為“伍波薩他日”或“齋日”(uposatha-divasa)。齋日的日期約相當於中國農曆的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廿九與三十日。

 

2. 在家居士所持守的學處之一 ──八戒

自從佛陀在世時開始,在家居士就有於每個月的齋日來到塔寺,親近僧團,聽聞佛法,受持八戒的傳統。由於八戒多數是在“伍波薩他日”受持的,所以稱為“具足八支(條)的伍波薩他戒法”(aññhaïga samannàgata uposatha-sãla dhamma)。[3]

 

3. 僧團舉行的甘馬之一 ──誦戒

佛陀規定:比庫僧應在每個月的月圓日和月黑日兩天舉行伍波薩他。在這一天,共住同一界內的所有比庫僧應齊集界場[4],舉行伍波薩他甘馬 (uposathakamma),念誦戒本《巴帝摩卡》(pàtimokkhuddesa)。[5]

 

由於“伍波薩他”含有上述幾種意思,以“多義不翻”故,在一般情況下多採用音譯,必要時才採用意譯。

 

伍波薩他源於古印度吠陀以來的祭法。佛陀在世時,其他外道團體有於每半個月的八日、十四日、十五日舉行集會的習慣。佛陀接受馬嘎塔(Magadha)國王謝尼亞·賓比薩拉(Ràjà màgadha seniya Bimbisàra)的建議,規定比庫僧團應於齋日集會,向信徒們說法,後來又規定於每半月的十五日或十四日齊集誦《巴帝摩卡》。佛教僧團於每半月舉行伍波薩他誦戒的制度由此而來。

 

在《律藏·誦戒篇》中說:

“當時,佛陀住在王舍城鷲峰山。那個時候,外道遊方僧們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說法,人們前往該處聞法。他們對外道遊方僧獲得喜愛、獲得信心,外道遊方僧們獲得了信徒。

當時,馬嘎塔國王謝尼亞·賓比薩拉在僻靜處靜坐,心中生起如是思惟:‘現在外道遊方僧們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說法,人們為聞法前往該處。他們對外道遊方僧獲得喜愛、獲得信心,外道遊方僧們獲得了信徒。就讓諸聖尊們也可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

於是,馬嘎塔國王謝尼亞·賓比薩拉來到跋嘎瓦之處。來到之後,頂禮跋嘎瓦,坐在一邊。坐在一邊的馬嘎塔國王謝尼亞·賓比薩拉對跋嘎瓦如此說:

‘尊者,於此,我在僻靜處靜坐,心中生起如是思惟:現在外道遊方僧們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說法,人們為聞法前往該處。他們對外道遊方僧獲得喜愛、獲得信心,外道遊方僧們獲得信徒。就讓諸聖尊們也可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薩度!尊者,諸聖尊們也可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

於是,跋嘎瓦向馬嘎塔國王謝尼亞·賓比薩拉說法、開示、勸導、鼓勵、令喜悅。當時,馬嘎塔國王謝尼亞·賓比薩拉對跋嘎瓦的說法、開示、勸導、鼓勵[生]喜悅後,從座而起,頂禮跋嘎瓦,右繞離開。

於是,跋嘎瓦於此因緣、於此機會說法而告訴比庫們說:

‘諸比庫,我允許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集會。’”(Mv.132)

“當時,跋嘎瓦在僻靜處禪坐,心中生起如是思惟:‘現在我為比庫們所制定的學處,應允許他們誦該巴帝摩卡,他們將以此為伍波薩他甘馬。’

於是,跋嘎瓦在傍晚禪坐起來後,於此因緣、於此機會說法而告訴比庫們說:

‘諸比庫,於此,我在僻靜處禪坐,心中生起如是思惟:‘我為比庫們所制定的學處,應允許他們誦該巴帝摩卡,他們將以此為伍波薩他甘馬。諸比庫,我允許誦巴帝摩卡。’”(Mv.133)

 

“那個時候,比庫們以跋嘎瓦允許伍波薩他日誦巴帝摩卡,在半個月中誦了三次巴帝摩卡──在半月的十四日、十五日及八日。跋嘎瓦因此宣告:

‘諸比庫,不應半個月誦三次巴帝摩卡。若誦者,犯惡作。諸比庫,我允許每半個月一次──在十四日或十五日──誦巴帝摩卡。’”(Mv.136)

 

 

[1] 該詞的佛教梵語被寫作poùadha, posatha或upoùadha,所以古代將之音譯為布薩、布灑他、褒灑陀、逋沙他等。若准此,則poùadha = poùa (長養、養育) + dha (淨),有長養、長養淨、增長等義。

如《俱舍論記》卷十六中雲:“布灑陀,此雲長養。謂聞說戒長養善根。舊雲布薩,訛也。”

唐義淨法師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二注雲:“褒灑,是長養義;陀,是淨義。意明長養淨除破戒之過。昔雲布薩者,訛略也。”

《毗尼母經》卷三雲:“斷名布薩,能斷所犯,能斷煩惱,斷一切不善法,名布薩義。清淨名布薩。”

因此,北傳佛教的poùadha在詞、音、義等皆與巴利語uposatha有所不同。

[2] 與中國農曆不同的是:農曆從每月的朔日(初一)算起,而古印度曆則是從十六日算起。

[3] 北傳佛教也作八關齋戒、八戒齋。只要條件許可,居士可以在任何時候受持“伍波薩他八戒”,而非特定要在齋日才能受持。

[4] 界場:巴利語sãmà。共住在一所寺院或某一區域內的僧團為了舉行誦戒、自恣、達上等甘馬而認定的特定場所或建築物。

[5] 若只有一名比庫獨住,須作決意伍波薩他;若兩、三位比庫共住,須作清淨伍波薩他。若比庫人數為四位或以上,須作誦戒伍波薩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