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在此,讓我們來看另一篇經文:《增支部·六集·六支佈施經Chaëaïgadàna sutta》。有一次,佛陀住在沙瓦提城附近的揭德林給孤獨園。當時,住在韋魯甘德(Veëukaõóa)的一位在家佛陀弟子難德母親(Nandamàtà)正在供養食物。她的佈施具備六種素質,而應供者是以沙利子尊者和馬哈摩嘎藍那尊者為首的比庫僧團。佛陀以天眼看見此佈施後,告訴比庫們:“諸比庫,韋魯甘德的難德母親居士女向以沙利子和馬哈摩嘎藍那為首的比庫僧團設立具足六支的佈施。

諸比庫,如何是具足六支的佈施?

在此,諸比庫,施者有三支,受者有三支。

哪些是施者的三支?在此,諸比庫,

[1]施者佈施前喜悅;

[2]佈施時心歡喜;

[3]佈施後滿意。

這些是施者的三支。

哪些是受者的三支?在此,諸比庫,

[1]受者已離貪,或為調伏貪而行道;

[2]已離瞋,或為調伏瞋而行道;

[3]已離癡,或為調伏癡而行道。

這些是受者的三支。”

一共有這六種素質。如果佈施具足這六種素質,它將產生無量與崇高的果報。

佛陀進一步解釋:“諸比庫,具足如此六支的佈施之功德不易衡量:

‘有這麼多的福德果、善果,帶來快樂、生天、樂報,導向天界,導向可愛、可樂、可意、福利、快樂。’其大功德蘊只能用無數、無量來計算。

諸比庫,猶如大海之水不易衡量:‘有這麼多桶水, 有這麼幾百桶水,有這麼幾千桶水,或有這麼幾十萬桶水。’其大水聚只能用無數、無量來計算。同樣地,諸比庫,具足如此六支的佈施之功德不易衡量:‘有這麼多的福德果、善果,帶來快樂、生天、樂報,導向天界, 導向可愛、可樂、可意、福利、快樂。’其大功德蘊只能用無數、無量來計算。”(A.6.37)

為甚麼呢?佈施者具足《佈施分別經》中提及的四種素質:

1)她有德行;

2)她的佈施之物以正當的方式獲得;

3)她的心清淨無染;

4)她對業果法則及其果報擁有足夠強的信心。

佈施者也具足《六支佈施經》中提及的三種素質:

1)佈施前喜悅;

2)佈施時心歡喜;

3)佈施後滿意。

這些條件對佈施者來說非常重要,無論佈施者是男性是女性。如果他或她期望獲得不可計數、不可稱量的善果報,即應努力具足它們。但根據《佈施分別經》,接受者也必須有德行。根據《六支佈施經》,接受者必須是已經修行止觀達到阿拉漢果的比庫或比庫尼,或者是正在培育止觀以斷除貪(lobha)、瞋(dosa)、癡(moha)的比庫或比庫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