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王繼續問:

 

“尊者,能夠告知其他比此現見的沙門果更超越、更殊勝的在今生即現見的沙門果嗎?”

 

 

未生怨王為甚麼不再像前面一樣問“尊者,能夠告訴其他同樣在今生即現見的沙門果”呢?假如他繼續這樣問,跋嘎瓦可能會整天整夜甚至用更長的時間以類似的譬喻來顯示沙門果,這樣的話將會沒完沒了地聽跋嘎瓦談論這些話題。為了聽聞到更上等、卓越之義,所以他特別加上了“更超越、更殊勝”兩個詞。

另外,國王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他聽了前面兩個答案之後還不滿足。為甚麼不滿足呢?因為未生怨王面對的是佛陀。佛陀也曾經貴為太子,而且他也知道佛陀選擇出家並不是為了逃避做奴隸或者逃避工作,逃避成為納稅者,他必定還有更高尚的追求。同時,在佛陀的座下有很多比庫也曾經貴為太子、王子,甚至還有曾身為國王的人,如馬哈咖比那(Mahàkappina)就是一位國王,後來捨棄王位出家。所以,未生怨王認為,既然有和他同樣出身高貴的人選擇了過出家、無家的生活,他們必定有比不工作、不成為納稅者更高的追求,才能讓他們願意拋妻棄子、放棄財富、割捨權力來出家。因此,未生怨王才這樣問。

 

佛陀回答說:

 

“可以的,大王。那麼,大王,諦聽,善作意之!我要說了!”

 

 

“諦聽”(suõohi):聆聽更超越、更殊勝的沙門果。

“善”(sàdhukaü)在這裡是“薩度”(sàdhu)的意思。“薩度”可以用來表示請求、領受、喜悅、美好、加強等。在這裡帶有加強和命令的語氣,解釋為美好的也適合。加強的意思是加強注意聆聽此法,很好地掌握。命令的意思是恭聽我的命令。美好的意思是好好地聆聽這賢善之法。

“作意”(manasi karohi):轉向、注意,心不散亂而專注、專心。

又或者“諦聽”是防止耳根的散亂;“善作意之”是提醒加強作意,防止意根的散亂。前面一句是防止文句的顛倒,後面一句是防止義理的顛倒。前面一句是提醒聽聞佛法,後面一句是憶持、思考所聽聞的佛法。前面一句是顯示此法具足文句,所以應聆聽;後面一句是具足義理,所以應善作意。也可以把“善”和“諦聽”、“作意”兩句結合在一起解釋:因為此法是法深奧和說深奧,所以要善諦聽;因為義理深奧和通達深奧,所以要善作意。

“我要說了”(bhàsissàmi):佛陀答應國王說“可以的,大王”,於是即將開始詳細地解說沙門果。

 

 

“是的,尊者。”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回答跋嘎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