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再次,作為弟子還要有感恩心。佛陀在《中部·佈施分別經Dakkhiõàvibhaïga sutta》中對阿難尊者說: “阿難,若有人由於某人而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阿難,我說此人通過頂禮、起迎、合掌、 恭敬行,提供衣、食物、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也不易回報那人[的恩德]。”

接著佛陀說:“阿難,若有人由於某人而離殺生、離不與取、離欲邪行、離虛妄語、離酒類等放逸之因,阿難,我說此人通過頂禮、起迎、合掌、恭敬行,提供衣、食物、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也不易回報那人[的恩德]。”

佛陀又說:“阿難,若有人由於某人而對佛具足不動淨信,對法……對僧……具足聖者所喜愛之戒,阿難,我說此人通過頂禮、起迎、合掌、 恭敬行,提供衣、食物、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也不易回報那人[的恩德]。” 

佛陀繼續說:“阿難,若有人由於某人而對苦無疑,對苦之集無疑,對苦之滅無疑,對趣向苦滅之道無疑,阿難,我說此人通過頂禮、起迎、 合掌、恭敬行,提供衣、食物、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也不易回報那人[的恩德]。”

(M.3.378)

義註解釋:做弟子的哪怕是用最殊勝、最高貴的衣服、飲食、住所、醫藥四種資具遍滿到輪圍世界的邊際,堆積得比須彌山還高,把這麼多的資具供養他的導師,都還不足以回報導師的恩德。

也許有人認為這樣的比喻太誇張了,或者認為佛陀在吹牛。可是仔細想想,我們因為自己的恩師而皈依佛、法、僧三寶,受戒持戒,而皈依、受戒、持戒都是善業,我們將能因為這些善業而投生人天善趣。如果投生到天界,壽命多長?福報多大?這些福報是否可以用多少件袈裟、多少碗缽食等來衡量呢?

我們再想想,當你因為導師的指導而證得禪那,假如在入禪的那一刻死去,將能投生到梵天界。比如投生到第二禪天最低的少光天,其壽命是兩個大劫;無量光天是四個大劫,流光天是八個大劫。投生到第三禪天最低的少淨天是十六大劫,無量淨天是三十二大劫,遍淨天是六十四大劫。假如在入第四禪的時候死去,投生到第四禪天是五百大劫。在梵天的生命期裡,不需要飲食,沒有覓食之苦,也不需要洗澡、洗衣服,在漫長的一生中不會衰老、生病;沒有任何欲望,也沒有任何恐懼、擔憂、焦慮、厭煩等瞋心,整個生命期間身體充滿清淨、光明,內心只有寂靜、快樂。

但這些都還只是世間的成就!

如果我們因為導師的指導而證悟聖道聖果,對佛、法、僧三寶具足不動搖的淨信心,已經看到自己未來輪迴的盡頭,而且未來必定一世比一世更好,即使最糟糕繼續生而為人,也必然投生到富貴家庭,而且還會繼續修行。哪怕還貪著生命,甚至放逸不修行,他在人天善趣的輪迴也不會超過七次。這是出世間的成就。

這些包括人天福報和禪那果報的世間殊勝成就,以及更殊勝的出世間成就,能否通過頂禮、恭敬、服務,或者通過供養多少套袈裟、供養多少餐飲食、供養多少間住所、提供多少次醫療來衡量呢?不能!所有這些成就都是因為依止導師,奉行導師的教導而得來的。

在這裡講兩個聖者傳統中尊師重道的故事: 我們知道,沙利子尊者在尚未皈依佛教之 前是一位依外道出家的游方僧人。有一天,他在王舍城看見正在托缽集食的阿思基(Assaji)長老,被長老莊嚴的威儀所吸引,在聽聞長老為他所說的一首偈頌時即證悟入流道果,隨後於佛陀的教法中出家達上,並被佛陀指定為上首弟子。為了表達對自己佛法啟蒙老師的感恩之情,沙利子尊者從證悟那時開始就養成一個習慣,每當他與阿思基長老同住一座寺院時,他前往侍候佛陀後,隨即前往侍候阿思基長老,恭敬地想:“ 這位長老是我的啟蒙老師,正因為他我才認識跋葛瓦的教導!”如果沒有跟阿思基長老同住在一座寺院,沙利子尊者則會遙望著長老居住的方向行五體投地禮,併合掌致敬。但這種行為也引起其他比庫的誤會說:“沙利子成為上首弟子後還禮拜諸方,他直到今天仍然不肯放棄婆羅門見地!”佛陀知道後解釋說:“諸比庫,沙利子不是在禮拜諸方, 無論是誰引領他認識佛教,他都會向那位元自己的老師禮拜、致敬。沙利子是尊敬師長的人。”(Sn.A.319; Dhp.A.392)

再講一個現代緬甸大長老的故事。緬甸有 位偉大的佛教教育家、著作等身的學者叫馬哈甘達勇西亞多迦那咖毗旺薩(Mahàgandayon Sayadaw Bhaddanta Janakàbhivaüsa,1900~1978) 。他在年輕求學時,有一次聽完課退出老師房間時,不小心踩到老師的拖鞋。他趕忙把老師的拖鞋擺正,然後朝拖鞋恭敬頂禮。他老師看到這一幕,預見他日後必將成為大有作為的僧才。

這些是尊師重道的故事,我們要以這些聖者和大德們為榜樣,來培養對師長的感恩心和恭敬心。擁有這樣的感恩心和恭敬心,哪怕不去供養、禮敬,只要做一個真正聽話、柔順、忠誠的弟子就已經足夠了。因為對於導師來說,並不是你去頂禮他、恭敬他,他就能從你這裡獲得甚麼利益,他甚至不需要你的供養和禮拜! 

但是作為弟子,我們必須以這種師恩無以回報的感恩心和恭敬心來對待我們的導師。這是佛陀開示上述經文的意思,也是上述兩則尊師重道的故事給予我們的示範作用。佛陀並不是要求做弟子的要傾家蕩產去做外物的供養,以及外相上的恭敬、禮拜,而是教導我們需要在內心中培養真正的感恩、恭敬、謙卑、柔順,更重要的是依教奉行,依照導師的教導去修行,這才是對導師最大的回報和最上的感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