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3566467-1649136359.png

上兩講,我們學習了想要修習止觀禪法的禪修者先要瞭解的三個方面,接著又講了作為弟子應該具備的素質和修養。今天我們來學習修行止觀的基礎,也即是培養禪定與智慧需要具備的根基。

佛陀只要在開示涉及禪修次第的經典中,幾乎都是按照戒、定、慧的大綱來教導的,也即是在具足戒行的基礎,修止以培育禪定,修觀以培育世間、出世間智慧。不過,所有這些開示禪修次第的經典,佛陀都會在教導止觀禪修之前,先提及一系列的基礎修行,並與接下來的禪定和智慧的修習形成一套完整的禪修體系。雖然不同的經典在教導止觀之前的基礎修行不盡相同,但卻都揭示了佛陀不會對普通信眾開門見山地教導止觀,強調了修習止觀是一項需要扎實根基的高階修行。

例如《長部 2·沙門果經Sàma¤¤aphala sutta》,佛陀向未生怨王談及修行次第時強調:一位良家子弟聽聞佛法並生起信心,出家成為比庫之後,先需具足戒行、守護根門、具念正知、少欲知足,擁有這四種素質後,遠離獨處,捨離五蓋,才順次培養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然後以得定之心轉向於培養包括觀智和各種神通在內的八種智,最終證悟阿拉漢道果,成就今生即可體驗到的最高的沙門果。

在《中部 39·大馬城經Mahà-assapura sutta》中,佛陀教導比庫們應受持、實行沙門所行和婆羅門所行,不要因為修學小有成就覺得滿足,而應次第完成更高的任務,它們依次是:具足慚愧、身行清淨、語行清淨、意行清淨、活命 清淨,守護諸根門、於食知節量、實行警寤、具足念與正知,捨離五蓋,次第成就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然後轉向於宿住隨念智、有情死生智和漏盡智,成就阿拉漢道果。

在《中部 107·算術師摩嘎藍經Gaõaka-moggallàna sutta》,算術師摩嘎藍婆羅門問佛陀:世間的各種學問都有循序漸進的教學程式,在佛陀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漸進的呢?佛陀回答說:佛陀的教法也是循序漸進。當佛陀要調教一個人,會按照這樣的教學程式:巴帝摩卡防護戒、守護根門、於食知節量、實行警寤、具念正知、遠離獨處、捨離五蓋,然後才培養初禪、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

《中部 125·調禦地經Dantabhåmi sutta》 開示了和上述經文相似的修行次第:一個良家 子弟聽聞佛法並生起信心,出家成為比庫後,如來次第調教他以巴帝摩卡防護戒、守護根門、於食知節量、實行警寤、具念正知、遠離獨處、捨離五蓋,然後是四念處32、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宿住隨念智、有情死生智和漏盡智。

《中部 24·轉車經Rathavinãta sutta》用從出發地到達目的地需先後搭乘七輛車為譬喻, 闡明了從開始修行到證悟涅槃必須次第完成七種清淨。七清淨依次是:

1.戒清淨(Sãla-visuddhi)

2.心清淨(Citta-visuddhi)

3.見清淨(Diññhi-visuddhi)

4.度疑清淨(Kaïkhàvitaraõa-visuddhi)

5.道非道智見清淨(Maggàmagga¤àõa-dassana-visuddhi)

6.行道智見清淨(Pañipadà¤àõadassana-visuddhi)

7.智見清淨(¥àõadassana-visuddhi)

這七清淨是由低到高的次第關係,是一個階段接一個階段不斷提升、增上的關係。經中還強調離開了這七清淨,則不可能證悟涅槃。

《清淨之道》稱戒清淨和心清淨為“慧根”(pa¤¤àmåla),即培育智慧的根基。如果禪修者沒有任何基礎,直接就培養定力、培養觀智,那麼他所培養的定力是無根之定,他所培養的觀智是無根之慧,都是不可靠的,很容易退失。唯有做好修習止觀的充分準備,培養和具足了止觀的基礎,他培養的定力和智慧才穩固。猶如建造一棟高樓,先要打好地基,樓房越高,地基越要扎實、穩固;又如一棵大樹要長得越高,下面的根也要紮得越深。同樣地,想要培養最終導向證悟出世間涅槃的智慧,也必須培養深厚的基礎。

下面,我們根據《沙門果經》中教導的“定慧四緣”——具足戒行、守護根門、具念正知、少欲知足來解釋修行止觀的基礎。

地基越要扎實、穩固;又如一棵大樹要長得越高,下面的根也要紮得越深。同樣地,想要培養最終導向證悟出世間涅槃的智慧,也必須培養深厚的基礎。

下面,我們根據《沙門果經》中教導的“定慧四緣”——具足戒行、守護根門、具念正知、少欲知足來解釋修行止觀的基礎。

 

32佛陀在這篇經中教導四念處是為了調伏弟子依賴俗家的行為、思念和焦慮不安的情緒,以及與欲樂有關的思惟。佛陀在此並沒有特別教導初禪,意指該比庫在修習四念處時已包括了培養初禪。

 

諸經所示禪修次第對照表

 

中 24

中 39

中 107

長 2

 

 

 

止觀基礎

 

 

 

戒清淨

具足慚愧

 

聞法出家

身行清淨

 

具足戒行

 

具足戒行

語行清淨

意行清淨

活命清淨

守護根門

守護根門

守護根門

於食知量

於食知量

 

 

實行警寤

實行警寤

 

具念正知

具念正知

具念正知

 

 

知足

遠離獨處

遠離獨處

遠離獨處

捨離五蓋

捨離五蓋

捨離五蓋

 

止禪

 

 

心清淨

初禪

初禪

初禪

第二禪

第二禪

第二禪

第三禪

第三禪

第三禪

第四禪

第四禪

第四禪

 

 

種種神通

 

觀禪

見清淨

宿住隨念智

 

宿住隨念智

度疑清淨

有情死生智

 

有情死生智

道非道智見清淨

 

 

觀智

行道智見清淨

 

 

智見清淨

漏盡智

 

漏盡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