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先簡單地解釋這段經文。

“諸比庫”:當時聽法的主要對象。雖然聽眾以比庫為主,當知在此也包括一切禪修者。

“在此”:在佛陀的教法中。

“林野”(ara¤¤a):舊譯為阿蘭若,包括遠離村莊的森林、郊野。

“前往樹下或前往空閒處”:還沒有定力的時候,應該找一處幽靜、安靜、沒有噪音的地方來培養定力。

 

佛陀曾經說過:“聲音是初禪之刺。”

在定力還很脆弱的時候,對聲音很敏感,聲音會障礙定力的培養,障礙禪那,所以佛陀要求沒有定力的禪修者要在安靜的地方培養定力。

 

“結跏趺而坐,保持其身正直”:這是對禪坐姿勢的要求。

“結跏趺而坐”:在行、立、坐、臥四威儀當中,坐姿是最有利於培養定力的。由於行走過於動而不容易持久地培養定力,站立太久容易疲勞,躺臥雖然很舒服,但由於過度放鬆,心容易陷於放逸,也不適合。坐姿是最好的,因為坐姿符合中道,既不像行走或站立那樣容易疲勞,又不會因為躺臥太舒適而心生放逸。

在坐姿中,結跏趺坐是最好的。從外相上看,盤腿坐姿呈等腰三角形,給人安定、平穩的感覺。結跏趺坐最好是雙盤,如果不能雙盤就單盤,如果單盤也不行就散盤,如果散盤還不行的話,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也可以。如果有些人確實連盤腿都很辛苦,那他坐在凳子上也可以。總之,坐姿要求坐得安穩與持久。

“保持其身正直”:“正直”是上身正直,既不彎著腰,也不挺胸或繃得太直。彎著腰容易造成胸悶或呼吸不順暢;繃得太直容易疲勞,腰肌容易酸痛,坐不到一個小時就覺得腰酸背痛。坐著時上半身要保持自然平直。

“置念於面前”:把心念建立在鼻孔入口處或嘴唇上方、人中一帶區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