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也解釋了佈施的四種清淨:

“有此四種佈施的清淨。哪四種呢?

[1]有佈施因施者淨化而非受者;

[2]有佈施因受者淨化而非施者;

[3]有佈施既不因施者也不因受者而淨化;

[4]有佈施既因施者也因受者而淨化。

 

[1]佈施如何因施者淨化而非受者呢?在此,施者是有德、善法者,受者是無德、惡法者。這樣的佈施乃因施者淨化而非受者。

[2]佈施如何因受者淨化而非施者呢?在此,施者是無德、惡法者,受者是有德、善法者。這樣的佈施乃因受者淨化而非施者。 

[3]佈施如何既不因施者也不因受者而淨化呢?在此,施者是無德、惡法者,受者是無德、惡法者。這樣的佈施既不因施者也不因受者而淨化。

[4]佈施如何既因施者也因受者而淨化呢?在此,施者是有德、善法者,受者是有德、善法者。這樣的佈施既因施者也因受者而淨化。

這是四種佈施的清淨。佛陀進一步解釋:“若有德者供佈施給無德者,以如法所得和淨信之心426,相信業之果報廣大,該佈施因施者而淨化。”

要獲得殊勝的利益,佈施者應具備四項條件。因為這樣,即使接受者是個無德行的人,該佈施也能因佈施者而淨化。

義註舉出韋山德勒(Vessantara)的例子。我們的菩薩過去有一世投生為韋山德勒,他將兒子和女兒(即未來的拉胡拉(Ràhula)和蓮花色(Uppalavaõõà))佈施給無德行、品性惡劣的竹哲格(Jåjaka)婆羅門。這一佈施是韋山德勒圓滿佈施巴拉密的最後一次,圓滿這最後的巴拉密之後,他即已準備證悟正覺,只等待時機成熟。由於這一佈施巴拉密和之前的其它巴拉密,他必定會證悟一切知智(Sabba¤¤uta-¤àõa)。因此,我們可以說那次佈施是他證悟正覺的助緣,它因韋山德勒而淨化。當時的韋山德勒有德行、品性良善;所施之物是正當獲得的;他的心清淨無染,因為他只有一個願望──證悟正覺;他對業果法則及其果報有足夠強的信心。因此,那次佈施因施者而淨化。(M.A.3.381)

當一個無德行的人,其心不清淨,充滿執著、瞋恨等,不相信業果法則,把不正當所得之物佈施給一位有德行的人,這種佈施將因接受者而淨化。義註舉了一個漁夫的例子。一個住在斯里蘭卡咖利亞尼(Kalyàõã)河口 的漁夫,曾三次供養食物給一位已證悟阿拉漢的大長老。臨終之時,漁夫憶起他對大長老的供養,心中現起天界的美好景象,在去世前對親戚們說:“那位大長老救了我!”死後他便往生到天界。對於這種情況,漁夫無德行、品性惡劣,但接受者卻是有德之人,因此,這一佈施因接受者而淨化。

當一個無德行的人,其心不清淨,充滿執著、瞋恨等,不相信業果法則,把不正當所得之物佈施給一個無德行的人,這種佈施既不因佈施者也不因接受者而淨化。義註舉出一個獵人的例子。那獵人死後投生於餓鬼界,他的妻子以他的名義佈施食物給一個無戒德、品性惡劣的比庫,因此那餓鬼無法隨喜說出“sàdhu(薩度)”。

為甚麼呢?因為佈施者也無德行、品性惡劣──她作為獵人的妻子,陪同丈夫獵殺動物;同時她的佈施之物屬於不正當所得,是通過獵殺動物獲得的;她的心不清淨,因為假如她清楚、明白,就不會隨同丈夫獵殺動物。她對業果法則及其果報沒有足夠強的信心,假如她深信業果法則,就不會殺生。由於接受者也無戒德、品性惡劣,這種佈施既不能因佈施者也不能因接受者而淨化。她以同樣的方式佈施了三次,卻沒有產生任何好的結果。那餓鬼叫說:“一個無戒德的人偷了我的財富三次。”之後,獵人的妻子供養食物給一位有戒德的比庫,該佈施得到了淨化。當時,那餓鬼即能隨喜說出“薩度”,並脫離了餓鬼界。

(在此,我們想告訴大家,如果你想從佈施中獲得善報,你應具足以下四種條件:

1)你必須有德行;

2)你的佈施之物必須以正當的方式獲得;

3)你的心必須清淨無染;

4)你必須對業果法則及其果報擁有足夠強的信心。

另外,如果你是接受者,並對佈施者有足夠強的慈悲心,你也應擁有德行。如果你的德行伴隨著禪那和觀智,那將更好。為甚麼呢?因為這種佈施可以為佈施者帶來更殊勝的果報。)

接著,請留意下一種佈施──第四種佈施的清淨──既因施者也因受者而淨化的佈施。

對於這種情況,佈施者要滿足四種條件:

1)佈施者有德行;

2)佈施者的佈施之物以正當的方式獲得;

3)佈施者的心清淨無染;

4)佈施者對業果法則及其果報擁有足夠強的信心。

同時接受者也有德行。 對於這種佈施,佛陀說:“阿難,我說這種佈施將帶來大果報。”

這種佈施能產生不可計數、不可稱量的果報。如果接受者的德行伴隨著禪那、觀智或道果智,則佈施的功德極為殊勝。

 

426沒有期待、執著和憤怒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