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06年的第一天。在這一天大家打招呼時會說:「新年快樂!」。即使全世界的人都互道新年快樂,我不認為他們是真正的快樂。你們同意嗎?為甚麼?因為大部分的人都在感官世界中尋找快樂。他們在外在世界尋找快樂,但外在世界卻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真正的快樂是平靜的、是平和且無害的,真正的快樂必須往內在尋求。經由自我的覺悟,我們才能獲得真正的快樂;在外面的世界我們找不到真正的快樂。
在新年的這一天,全世界的人都會急切地訂定計畫,希望讓生命充滿快樂,還有比這更自然的事嗎?不幸地,大部分的人都認為可以透過外在的行為、需求和人際關係來獲得快樂。但是,就算人們有各種計畫和活動,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真正的快樂還是很陌生。過度地追求感官目標以獲得快樂,讓人精疲力盡。
這樣的行為產生苦,不論是新年,還是夏天。
人們總是習慣追求外在的快樂時,以筋疲力盡收場。當這樣的情況發生時,他們需要休息以讓自己恢復力氣;不幸的是,不久後他們又會重拾舊習,繼續在感官的世界中追求快樂。這樣的人就像餓鬼一樣,永遠都不能滿足,永遠在一件接著一件的事情中,渴求更多。
但世人並非全然地受到世俗感官享受的誘惑,有些人他們已不再向外尋求快樂。能夠在2006年的第一天,在這裡看到你們,真好!知道你們正在追求真正的快樂,也知道你們的精進和努力對修行是有所助益的,不只是你們,還包括其他人,這讓我特別為你們感到開心。
所以,雖然互祝新年快樂,不是我們緬甸的傳統文化,但在2006年的第一天,我真心地說:「新年快樂!」你們是真正的尋求者!你們都在這裡尋求真正的快樂。恭喜!
在這新年的此刻,讓我們對寺院內外,兩個不同世界的人們作個比較。
當世上的人們在感官世界尋求快樂,寺院裡的人們在平靜的世界中,在佛陀所教導的正法世界裡尋求快樂。
當世人都從外在世界追求快樂時,我們往內在世界追求快樂。當世人在聆聽音樂時,我們在聆聽正法。
當世人在看電視時,你們在看雷瓦達比庫。
當世人在興奮地唱歌、跳舞時,我們在平靜地修習止禪和觀禪。
在這裡的生活是如此地不同,這也是我要恭喜你們的原因。
在這特別的日子,我要給你們特別的開示,題目是「深奧的正法」。
在說法之前,讓我先問你們幾個問題──2006的新年是怎麼來的?答案很簡單,因為2005年已經過完了。這就是因和果的作用,沒有2005年的結束,2006 年就不會開始。
第二個問題:我們為甚麼會衰老,一天一天地變老?答案是因為我們無法避免生命中必然的生起與壞滅,這些生滅讓生命的每個階段各有不同的特色。
就像白天變成黑夜,一周一周累積成月,「童年」很快就變「成年」。同樣地,過去的一年讓給新的一年,時間不斷地新舊交替,如同潮水一般,在這永不停歇的過程中,我們慢慢變老。我們老去,是由於「因果」。
第三個問題:「我們要如何畢業?」我們上小學、國中、高中到大學,從一個階段到另一個階段,我們從新的課程中,學到下一個階段所需要的技能,直到我們畢業,用其他任何方法是不可能拿到學位的。每個果都有其因,這又是另一個因和果作用的例子。現在我們來看看因和果,正法──真理的關係。
在這個特別的日子,我要跟你們講「深奧的正法」,這是由我們佛陀所證悟的法。佛陀花了多少年才圓滿他的巴拉密?我們無法用年來估算。相傳他是花了四個不可數(阿僧祇)又十萬大劫才圓滿巴拉密,成就他的巴拉密功德。這有多長啊?需要那麼久才能畢業嗎?這會很難嗎?說真的,不難!
就在此生的時光中,我們就可以達到這個目標,只要我們付出足夠的時間和必要的努力。
但是,佛陀所證悟的法非常深奧,還要配合另一件事情。即使是佛陀,圓滿巴拉密和通達正法也需要難以計量的時間。
區分一般所教導的世俗教育和佛陀所教的正法教育是很重要的。
很多人是放逸懈怠的,他們願意花十五年或更多時間來取得大學學位,但不願花太多時間禪修。在禪修這方面,他們希望一個星期、兩個星期、一個月或兩個月就能成功。這樣合理嗎?不,這並不合理!
如果,我們希望禪修有立即的成果並期待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功,我們可能要仔細檢查一下我們的動機。結果可能讓我們自己覺得很顏面盡失,為甚麼?佛陀所通達的法非常深奧,它比世俗的正規教育更為艱深。
在學校,我們會學一些相當難的課程。我們必須很努力、很用功才能跟上,才能從這一階段升級到下一階段。學校的課程真的很難,但相較於正法卻是簡單的。
另外,就像我曾說過的,為了能夠畢業,我們必須逐階的進步,也就是說上的課程要有連續性,一個接一個、一步一步來。沒有小學的課程,學習國中的課程就會很難;沒有學習國中的課程,對大多數人來說,就不可能上高中的課程;沒有學習高中的課程,根本不用談到大學課程。
所以,即使一般世俗的教育沒有正法那麼難,為了要學有所成,我們也是運用階段性的、按部就班的方式,一階段一階段、一步一步的往前進。
佛陀所證悟的法是非常深奧的,所以也需要有次第性地、有系統地修習。這是通達正法唯一的方法。
有系統的修行方法必然通往覺悟。相反的,若不以此方法,則不可能證悟。
在佛陀自己達到體證時,他也是逐步地、有系統地修行。在證悟之後,他花了四十五年的時間,廣泛且有系統地在許多不同的地方說法。現在我在此引用他的教法。
有一次,佛陀說:「諸比庫!若有人說:沒有先如實知見苦聖諦、沒有先如實知見苦集聖諦、沒有先如實知見苦滅聖諦、沒有先如實知見導向苦滅之道聖諦,我能滅盡一切苦。這是不可能的。
若有人說:已先如實知見苦聖諦、已先如實知見苦集聖諦、已先如實知見苦滅聖諦、已先如實知見導向苦滅之道聖諦,我能滅盡一切苦。這是有可能的。」
「諸比庫!就像有人說:蓋了高樓下面的樓層,我才可以再蓋上面的樓層,這可能嗎?同樣地,若有人能夠先如實知見苦聖諦,能夠先如實知見苦集聖諦,能夠先如實知見苦滅聖諦,能夠先如實知見導向苦滅之道聖諦,而說他能滅盡一切苦,這是可能的。」
所以,佛陀接著說:
「諸比庫!應努力證悟苦聖諦,應努力證悟苦集聖諦,應努力證悟苦滅聖諦,應努力證悟導向苦滅之道聖諦。」
我們都知道應該要證悟四聖諦:苦聖諦、苦集聖諦、苦滅聖諦,導向苦滅之道聖諦。
不能瞭悟四聖諦的話,不可能滅盡一切苦;如果要滅盡苦,我們就要知見四聖諦。要知見四聖諦,我們一定要在一位合格禪師的教導下,有系統地修行,否則不可能證悟四聖諦。你們或許會問:「誰是合格的禪師?」佛陀是合格的禪師。我們只能追隨佛陀,依照他的教法教導禪修。
甚麼是苦聖諦?就是五取蘊。換句話說──究竟名色法是苦聖諦。
根據佛陀的教導,沒有男人、女人,沒有天人、梵天,只有究竟名色法。
但是,大家會說:「我是男人。」「我是女人。」怎麼會沒有男人、沒有女人?
當然,從世俗的角度來說, 有男人與女人,可是從究竟來說,這是不真實的。為了能理解佛陀的意思與完全瞭解佛陀的教法,我們必須先瞭悟苦聖諦,也就是說我們必須知見五取蘊,這是指我們必須通達究竟色法和名法。
可是,我們要如何知見究竟色法和名法?佛陀教導禪修者要培育定力。
佛陀在《相應部‧大品》說:
「諸比庫!培育禪定!具有禪定的比庫能如實知見。」
「他如實知見了甚麼?他如實知見:『這是苦』。他如實知見:『這是苦集』。他如實知見:『這是苦滅』。他如實知見:『這是導向苦滅之道』。」
為了能夠知見第一、第二與第三個聖諦,我們必須先修習第四個聖諦,也就是八聖道。八聖道包含了三學:戒學、定學和慧學。
戒學:正語、正業、正命
定學:正精進、正念 、正定
慧學:正見、正思惟
我們修習戒學以培育身行、語行的清淨;我們修習定學以獲得心的清淨;我們修習慧學以便能從苦中解脫。
為了培育定力,我們必須修習止禪。你們知道佛陀教導了多少種止禪的業處嗎?四十種。其中,有三十種可達到安止定,剩下的十種只達到近行定。
所以,我們可以說佛陀教導四十種不同的止禪業處,是為了兩種不同卻相關的禪定:近行定和安止定。
正定是佛陀的「八聖道」之一。但是,甚麼是「正定」?在《清淨之道》中解釋:「『正定』就是近行定和八種禪那(jhāna,即安止定)。」正定是非常重要的!沒有定,不可能如實知見。
當我們修習定學時,必須修習一個能讓我們進入近行定或安止定的禪修業處。在緬甸帕奧禪林,我們通常教導初學者修習「入出息念(ānāpānasati,音譯:安那般那念)」
當培養出定力時,他們將證得深奧且強而有力的安止定。但是,有些初學的禪修者無法以入出息念培養禪定,我們就會以四界差別來教他們。藉由四界差別,禪修者可以達到近行定。
我們一定要竭盡所能的培育近行定或安止定,唯有如此我們才能洞見究竟實相。若沒有近行定或安止定,我們無法知見究竟色法和名法。簡單地說,我們無法徹悟第一聖諦──苦聖諦,我們將不能如實知見。
聽眾之中已有許多人洞見了究竟色法和名法。他們瞭解為了要如實知見究竟實相,培養定力是相當重要的,這些禪修者已如實知見了。也有些人還沒有洞見究竟色法和名法,不過他們持續地、努力地修習,以期望能達到此目標。根據佛陀所說:「這世界是由十分微小的粒子所構成。」為了能夠讓禪修者直接知見這些微粒,佛陀教導「四界差別(巴利 catudhātuvavatthāna,原文‘Four Elements meditation )」。甚麼是四界?它們是:「地、水、火、風。」
所有的有情眾生和無情的物質都是由這四大元素所構成。當禪修者能夠很清楚地,將自己的身體從頭到腳、從腳到頭,一次又一次的辨析這四大元素,他們會經驗到身體是一團四大元素的聚集物。
這時,「我」的概念暫時消失。禪修者不再把身體看作「我」,而能正確感知身體是由一群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所構成。
隨著定力的增長,禪修者會看到這個身體散發出灰色的光,越來越亮,然後身體會變成一團光。如果禪修者繼續辨析這團光中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最後這光會分離成非常小的粒子,快速生滅。能夠看到這些小小的微粒是很深奧的經驗。
然而,禪修者仍然只是看到世俗上極微細的色法,他還沒有看到究竟色法。在每個微粒中至少有八種色法,分別是地、水、火、風、色、香、味、食素。只有當禪修者能夠一步一步地分析這八個層面,才能真正地知見究竟色法。
一旦禪修者能夠從自身的內在辨析四大元素,乃至能直接知見究竟色法,即可教導他們區別外在的四大元素。一旦他們能夠辨析房屋的四大元素,他們將只見到微粒。當他們辨析樹、甚至空間中的四大元素,他們也只看到微粒,所有事物都一樣。此時,男人、女人、樹和所有其他世間的形式都不復存在。一切所見的人事物都變成是一群微粒。
這就是證得真正的智慧(觀智)。這就是知道實質上沒有男人、女人,只有究竟色法的智慧。
可是,當禪修者再次打開眼睛的時候,他們看到甚麼?他們再一次看到了男人、女人,並因此受苦。為何如此?這是因為他們的煩惱。
如果,你們不想再看到男人、女人,那就不要張開眼睛,你們必須永遠都閉著眼。否則,渴愛與執取將會生起,而你們就會產生新的業。
禪修者的下一步是分析名法的不同面向,直到知見究竟名法。
當禪修者成功修習辨析名法時,就能以心直接知見:在心識剎那間,一連串心路過程的生起。而心與其相應心所(伴隨著心同時生起的相關心理素質),也在每一個心識剎那中生起。
禪修者此時將看到,如同佛陀所描述的一般 (知見名法),他們看到男人、女人並非真實存在,只見到究竟名色法存在。此時,他們知見第一聖諦──苦聖諦。
一旦禪修者瞭知、現見色法和名法,他們就會接著修習「緣起」(Paṭiccasamuppāda),以親見因果。辨析因果後,他們就能知見第二聖諦──苦集聖諦。
禪修者修習緣起,並知見因果,接著就可以進一步修習觀禪。他們現在可以辨析和審察究竟名色法的三相──無常、苦、無我,以及它們的因和果。當觀智成熟時,道智生起,他們就看見了涅槃。此時,名色法會停止,禪修者知見第三聖諦──苦滅聖諦。
隨著道智的生起,煩惱會逐步地被予以根除。
當「初道」生起時,接著就證得初果,成為入流聖者(Sotāpanna)。道智一生起,三種煩惱──身見、疑和戒禁取見──就會被永遠地根除。
由於修習第四聖諦,即是修習八聖道或是三學,他們就能直接知見第一、第二、第三聖諦。
當一個人修習戒學,可比喻是上小學;當一個人培養定力,就像讀中學。請記住:要通過小學,才能上中學、大學課程。修習觀禪就像是大學的課程。依此類推,從大學畢業取得學位,就像證得涅槃。
修習十六觀智導向涅槃。甚麼是十六觀智?列舉如下:
1. 名色識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āṇa)
2. 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
3. 思惟智(sammasana-ñāṇa)
4. 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
5. 壞滅隨觀智(bhaṅga-ñāṇa)
6. 怖畏現起智(bhaya-ñāṇa)
7. 過患隨觀智(ādīnava-ñāṇa)
8. 厭離隨觀智(nibbidā-ñāṇa)
9. 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ñāṇa)
10. 審察隨觀智(paṭisaṅkhā-ñāṇa)
11. 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
12. 隨順智(anuloma-ñāṇa)
13. 種姓智(gotrabhu-ñāṇa)
14. 道智(magga-ñāṇa)
15. 果智(phala-ñāṇa)
16. 省察智(亦稱返照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
第一觀智:名色識別智,就是知見第一聖諦──苦聖諦。第二觀智:緣攝受智,就是知見第二聖諦──苦集聖諦。在名色法破除密集、知見第一觀智之後,就可以修習第二觀智。然而,我們若沒有知見第一聖諦,則不可能知見第二聖諦。這也是為甚麼佛陀在證悟後,說:
「我所證悟的法是深奧、難以看見、難以理解的,是寧靜安穩的、崇高莊嚴的、超越理性推演的,是微妙的,唯有智者才能理解。但是當今之人愛好、歡喜、沉溺於感官欲樂,對於那些愛好、歡喜、沉溺於感官欲樂的人來說,難以見到此法;也就是說,難以見到這相互依靠、彼此制約而生起之性質──緣起。同樣難見的還有:諸業行熄滅(諸行寂止)、棄絕生命輪迴(離棄諸依)、摧毀貪愛(愛盡)、清涼(捨離諸惱)、涅槃。我若說法,而他人不解,這會讓我疲累與困擾。」
你們還記得這些話嗎?這是佛陀在他成為正自覺,獨自一人時心中生起的省思。那時候,他是住在烏廬偉拉(Uruvela)的尼連禪河畔(Nerañjarā),一棵牧羊人的菩提樹下。現在你該想起來了。不久,佛陀心中生起這樣的偈頌:
「我所證悟之法,為何而宣說?
充滿貪欲與瞋恨者,永遠無法領悟。
逆流而上之法,甚深、微妙、難以親見。
不因無明而盲目之人們,方得親見此法。」
由於如此,當佛陀想到他的證悟,他的心就傾向自在生活,他不想教導正法。但是,知道佛陀心意和原因的大梵天主薩漢巴帝(Sahampati)心想:「唉!這個世界將會迷失。唉!這個世界將會毀滅,因為真理的發現者──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的心意傾向自在生活,不想教導正法。」
所以,大梵天主薩漢巴帝如力士般在屈伸臂頃之間,從梵天界消失,出現在佛陀面前。他將長袍攏在一肩,右膝跪地,頂禮佛陀,合掌而說:「尊者!願世尊教授正法!願善至教授正法!有眾生眼中僅有少許微塵,將因未聽聞正法而枉度此生。若世尊教授正法,他們就能成為知法者。」
大梵天主接著說:「過去在摩揭陀,有不淨心者思不清淨法。打開不死之門,讓他們聽聞清淨者所覺悟的正法。猶如照顧看管者站在山頂上俯瞰底下的人們,智者從正法上俯視全體,無有哀傷地看著沉溺於憂戚的人們,受生與老之壓迫。起來吧!英雄!戰場上的勝利者,車隊的領導者,橫渡此世間!教導正法吧!世尊!人們會理解的!」
當大梵天主薩漢巴帝說完之後,佛陀回答說:「梵天!我曾想:『我所證悟的法是深奧、難以看見、難以理解的,是寧靜安穩的、崇高莊嚴的、超越理性推演的,是微妙的,唯有智者才能理解。但是當今之人愛好、歡喜、沉溺於感官欲樂,對於那些愛好、歡喜、沉溺於感官欲樂的人來說,難以見到此法。也就是說,難以見到此相互依靠、彼此制約而生起之性質──緣起。同樣難見的還有:諸業行熄滅(諸行寂止)、棄絕生命輪廻(離棄諸依)、摧毀貪愛(愛盡)、清涼(捨離諸惱)、涅槃。我若說法,而他人不解,這會讓我疲累與困擾。』」
為甚麼佛陀的心裡會生起這些想法?有幾個理由。其一是因為佛陀所證悟的法是深奧的;其二是因為不止是佛陀,還有過去諸佛,在證悟正自覺之後都曾不想說法。還有一個理由是,當這樣的反省出現在過去諸佛的心中時,大梵天一樣會來請求諸佛教導正法。
同樣地,當這樣的反省出現在佛陀心中時,大梵天向他做出跟過去一樣地要求──請佛陀教導正法。佛陀知道當時的人們尊重、禮敬大梵天,一旦人們知道是大梵天親自請求佛陀教導正法,人們就會比較願意打開心胸接受佛陀的教法。
第二次,大梵天請求佛陀:「尊者!願世尊教授正法!願善至教授正法!眾生中有人眼中只有少許塵垢,將因未聽聞正法而枉度此生。若佛陀教授正法,他們就能成為知法者。」
然後,佛陀第二次解釋為甚麼他傾向自在生活,而不想教導正法。但是大梵天第三次請求佛陀教導正法。這時,我們的佛陀接受了大梵天的請求。出於對眾生的悲心,以佛眼觀察世間,他看到眾生中有些眼中只有少許微塵、有些眼中蒙上許多塵垢,有利根者、有鈍根者,有些眾生善良、有些眾生不善良,有些易教、有些難教,有些眾生生活在害怕造作不善行以及身後之世的恐懼中。就像池中的藍色、紅色、白色的蓮花,有些是生在水中,長在水中,不離開水,在水中茂盛;有些是生在水中,但長在水面;有些是生在水中,在水面上方生長,不受水的污染。同樣地,佛陀看見有些眾生眼中只有少許微塵蒙蔽。
將人以蓮花做比喻,可分為幾種人,分別是:
1. 生於水中,在水面上方生長,不受水所污染的蓮花。這是「知略說者(略開智者)
(Ugghaṭitaññū)」。
2. 生於水中,長在水面的蓮花。這是「知廣說者
(廣演智者)。(Vipañcitaññū)」
3. 生於水中,長在水中,不離開水,在水中茂盛的蓮花。 這是「受引導者(Neyya)」。
在《增支部》還提到了第四種:
4. 生於水中,長在水中,不離開水,死在水中的蓮花。這是「文句為上者(Padaparama)」。
在這四種人中,前三種可以滅盡一切苦。
第一類知略說者(Ugghaṭitaññū)。是指有一類人只聽聞簡略的法義就能證悟,沙利子(Sāriputta)尊者就是個例子。他僅在聽到一首四句偈後,就證得了入流果。所以現在你們仔細聽,看看是不是也能證得入流果。若是如此,我會非常高興。
「諸法從因生,如來說諸因;亦說諸法滅,大沙門所說。」
(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ṃ hetuṃ tathāgatoāha.
Tesañca yo nirodho, Evaṃ vādī mahāsamaṇo.)
「沙利子尊者只聽聞了「諸法從因生,如來說諸因。」
(Ye dhammā hetuppabhavā, Tesaṃ hetuṃ tathāgato āha.)在聽到「āha」之前,就證悟了入流果。我們要瞭解,生活在佛陀時代的人,為甚麼能如此快速證悟的原因,現在的人對此爭論不休。
有些人甚至認為我們不一定要修行,他們幻想只要聽聞正法,就能證悟更深的階段。
為了捍衛這個看法,他們舉了許多佛陀時代的例子──如果那時候能,為甚麼現在不能?在註釋書中,我們找到了答案。它解釋了佛陀最初的幾個弟子,之所以如此快速地體悟正法的原因。這些弟子們在過去世曾累積了下列四種因:
1. 通達聖典(Pariyatti):他們研究聖典,成為經典的通達者。
2. 聽聞(Savana):他們在過去有好幾世已曾虔誠地、專心地聽聞正法。
3. 詳審(遍問)(Paripuccha):他們會詳細閱讀、討論經典與註釋書中艱難的詮釋和解釋。
4. 過去世的努力(Pubbayoga):在過去諸佛的教導下,他們曾修習止禪、觀禪乃至證得了行捨智(Sañkhārupekkhā-ñāna)。
由於這四個因素,那時的人們才可以在他們的最後一生或最後若干生中,快速地證悟深奧的聖道。也由於有這四個因,才會產生:
5. 證悟(Adhigama):他們會證悟阿拉漢果,或是其他聖道果。
我們現在知道那些圓滿了巴拉密的人──像是通達聖典、聽聞、詳審、過去世的努力等──才能快速地證悟道智、果智;例如,有時候只需聽聞一個偈頌之後,就能證悟。
在這幾種巴拉密之中,過去世的努力很重要,因為他們過去世曾累積了止禪、觀禪的修行,直到行捨智。所以,早期的弟子們,都已經相當接近道智與果智。當他們去托缽時,他們修習禪觀;當他們回來時,他們修習禪觀。
早期諸弟子們,已經在過去許多期生命中精進的完成修習,所以在他們輪迴的最後一世,只需聽聞正法就能證得涅槃了。
現在,我們知道自己不是屬於第一種人了吧!那種只聽聞簡略法,就能證悟的人。
第二種「知廣說者(廣演智者)(Vipañitaññū)」:
這是一種需要詳細教導的修行者。你們還記得菩薩修習極端苦行的六年中,照顧他的五位沙門嗎?現在記得了吧!當菩薩決定放棄苦行,他們就離開了。當菩薩成為正自覺(fully enlightened)的佛陀後,他找到這五位沙門,對他們說法,這是佛陀的第一次說法。你們還記得這一次說法的經名嗎?《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在這部經中,佛陀給了詳細的教導,由於聽聞了正法,這五位沙門的其中一位,當下就證悟了入流果,他就是袞丹雅(Koṇḍañña舊譯憍陳如)。當佛陀再進一步說法開示其他沙門時,瓦巴(Vappa跋波)和跋地亞(Bhaddiya跋堤)也證得了入流果。在吃了這三位已證得入流果的沙門所帶回的供養食物後,佛陀繼續對其餘兩位沙門開示。不久,馬哈那馬(Mahānāma摩訶男)和阿說示(Assaji馬勝)也證得了入流果。
我們知道這五比庫──袞丹雅、瓦巴、跋地亞、馬哈那馬、阿說示就是屬於這第二種「知廣說者(Vipañcitaññū)」。
我想有很多人聽聞過或讀過《轉法輪經Dhammacakkappavattana Sutta》。我們證悟了入流果嗎?如果沒有,可以說我們也不算是第二種人──知廣說者,聽聞詳細的正法後,就能證悟涅槃的人。
第三種「受引導者(Neyya)」:
這是指無法僅從聽聞簡略或詳細教導就可以證悟的人,可是經由一步步、有次第地修習戒學、定學、慧學,就能夠瞭悟四聖諦和證悟涅槃的人。我相信在座有許多是屬於這一種人。
現在,我們已找不到第一種和第二種人了。然而,在我們之中,還是有許多「受引導者(Neyya)」。為了證悟涅槃,受引導者需要學習巴利經典,研討經文與註釋書中困難的部分及解釋,然後將所學謹記在心。
這樣的人需結交善友,並且需要禪修──這是註釋書中所提到的。
結交善友非常重要。即使我們無法得到巴利經文和註釋書中的知識,若在修習戒學、定學、慧學三學上,能結交深切引導我們的善友,就可以引導我們通往涅槃。當佛陀以佛眼觀察世間時,他看見眾生中,有眼中少垢者與多垢者,有利根者與鈍根者,有善良和不善良性格者,有易教導和難教導的眾生。只有極少數眾生能夠看見這世界的誘惑和不善行的危險。
由於看到了這些,佛陀告訴大梵天以下的偈頌:
「為其打開不死門,讓有耳者生信心,預見困難,我本不說法,梵天!此乃人之殊勝法。」
佛陀已打開了不死之門。我們需要把自己的信仰交給佛、法、僧。如果缺乏了堅持的信心,就不可能打開不死之門。
由於缺乏對佛、法、僧的信心,有時候我們會想:「專注呼吸就能夠獲得禪那嗎?」或者是:「專注呼吸就能見到光嗎?」
這些想法可能會很困擾,讓我們的心中有所疑惑。沒有信心的人常常因為這樣就停止修行了。他們的心中有了疑惑,因而迷失在各種想法和埋怨之中,這樣的疑惑會阻礙生命中將生起的利益。為此,佛陀說:
「為其打開不死門,讓有耳者生信心,預見困難,我本不說法,梵天!此乃人之殊勝法。」
我們知道佛陀證悟之後,不欲說法。最後,在大梵天主三次請求後,佛陀接受了他的要求,我們的佛陀接受了大梵天的勸請。出於對眾生的無量悲憫,他以佛眼觀察世間,他看到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人。我已經解釋過前三種人,現在我來解釋第四種人。第四種人「文句為上者(Padaparama)」:
這種人的最高證悟是理智上對教典的理解。這樣的人就算逐步地、有次第地修習戒學、定學、慧學,也聽聞了簡略和詳細的教導。然而,他們就是無法在這一世證悟四聖諦並現見涅槃,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來生而準備。他們在今生所累積的將會是未來跟著他們的財富,就像涅槃之旅的資糧一樣。由於如此,他們會在未來世如實知見正法。
假若我們屬於第四種人,那該怎麼做?如果我們是第四種人,禪修是必須的。
最重要的是,在今生我們一定要盡可能地多花時間禪修。這是為了我們未來的證悟與成就。
我們現在知道在《增支部》中提到的這四種人,以及每一種人是如何證悟涅槃的。然而,在這個時代的人們,不是屬於第三種「受引導者」,就是第四種「文句為上者」。(前兩種人在這個時代已不存在。)第三種人──受引導者,在今生修習三學可以證悟涅槃,但第四種人──文句為上者,則不行。
如果,你還沒有完全培育止禪和觀禪,請不要難過。我們的菩薩花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大劫才圓滿巴拉密,只為了證得正自覺者。要用那麼長的時間才能徹悟四聖諦、知見涅槃。
正法的確深奧,我們都應該要有耐心。請用時間精勤地、耐心地修習。
為何在緬甸帕奧禪林,我們要教導禪修者修習禪定?想想佛陀──他在成為正自覺之前,在一個月圓的初夜,坐在菩提樹下修習入出息念,乃至於進入第四禪。當他進入第四禪後,他把心導向宿命智(Pubbenivāsānussati-ñāṇa)。
他憶起無數的過去世,也就是說,他的心中呈現出一世、兩世、三世、四世、五世、十世、二十世、三十世、四十世、五十世、百世、千世、十萬世,越過世界毀滅和形成的許多劫。佛陀記起了過去世中的生活細節,例如:那時他名字是甚麼、哪個種姓、怎樣的外貌、吃甚麼食物、經驗過的喜與悲、壽命的長短及如何死亡。從此處死亡之後,他又見到自己投生到他處。如此的種種細節,佛陀憶起無數的過去世。他看見自己有無數次的出生和死亡。在初夜的時候,他洞見名色,他證悟了名色識別智(Nāmarūpapariccheda-ñana)。
在中夜的時候,他將心導向天眼智(Dibba-cakkuñāṇa)。以他清淨且超越凡人的天眼,看見了無數眾生的死亡和出生,命運中有高低、有美醜、有苦樂。他瞭解眾生依其行而得果報。
低劣的眾生行身、語、意不善行、毀謗聖者、具邪見,以邪見而造業。在身壞命終之後受苦,往生惡趣、險道、地獄。
優質眾生行身、語、意善行,不謗聖者,具正見,以正見而造業。在身壞命終之後不會受苦,往生善趣、天界。
如是,佛陀以天眼看見眾生的死亡和出生,眾生之優劣、美醜、苦樂。他瞭解眾生依其行而得果報。
他以天眼而瞭知,眾生是如何死亡和出生。這種智慧,巴利語稱為生死智(Cutūpapāta-ñāṇa)。當佛陀專注在眾生因何投生善趣或惡趣,他獲得了緣攝受智(Paccayapariggaha-ñāṇa)。
在後夜的時候,佛陀緊接著證悟了第一道果智、第二道果智、第三道果智和第四道果智。道智一步一步地斷除了煩惱,直至無餘,最後他獲得了漏盡智(Āsavakkhaya ñāṇa)。
他成了佛陀(覺者)、阿拉漢。
這是佛陀所說:
「諸比庫!在我證悟之前、當我還是菩薩、沒有證悟正自覺時,我曾想:『唉!這個世界陷入了苦難,有生、有老和有死亡,還有墮入他趣後再投生。沒有人知道脫離這苦難、老和死之道。何時才能找到這老死的解脫? 』諸比庫!那時候,我就想:『有甚麼的存在,而有老死?老死緣於甚麼?』諸比庫!那時候,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生存在,老死就存在。生是老死之緣。』
然後,我又想:『生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有是生之緣。』
『有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取是有之緣。』
『取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愛是取之緣。』
『愛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受是愛之緣。』
『受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觸是受之緣。』
『觸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六入是觸之緣。』
『六入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名色是六入之緣。』
『名色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識是名色之緣。』
『識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行是識之緣。』
『行緣於甚麼?』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無明是行之緣。』
『緣起!緣起!』諸比庫!如是,於前所未聞之法,我生起了眼、生起了智、生起了慧、生起了真知、生起了光明。」
那時,我們的菩薩將心導向滅盡。
「諸比庫!那時,我想:『當甚麼不存在,老死就不存在?當甚麼滅盡,老死就滅盡?』經由如理作意,我領悟到:『當生不存在,老死就不存在。當生滅盡,老死就滅盡。』
『當有滅盡,生就滅盡。』『當取滅盡,有就滅盡。』『當愛滅盡,取就滅盡。』
『當受滅盡,愛就滅盡。』
『當觸滅盡,受就滅盡。』『當六入滅盡,觸就滅盡。』
『當名色滅盡,六入就滅盡。』
『當識滅盡,名色就滅盡。』
『當行滅盡,識就滅盡。』
『當無明滅盡,行就滅盡。如此,整個苦蘊滅盡。』
『滅盡!滅盡!』諸比庫!如是,於前所未聞之法,我生起了眼、生起了智、生起了慧、生起了真知、生起了光明。」
這是在後夜的時候,思惟了十二因緣的相互關係後,我們的菩薩再次培育入出息念,直到第四禪。
那時,他思惟名色的本質──無常(Anicca)、苦(Dukkha)、無我(Anatta),和它們的因和果。
接著,他培育思惟智(Sammasana-ñāṇa)、生滅隨觀智(Udayabbaya-ñāṇa)、壞滅隨觀智(Bhaṅga-ñāṇa)、怖畏現起智(Bhayañāṇa)、過患隨觀智(Ādīnava-ñāṇa)、厭離隨觀智(Nibbidāñāṇa)、欲解脫智(Muñcitukamyatā-ñāṇa)、審察隨觀智(Paṭisaṅkhā-ñāṇa)、行捨智(Saṅkhārupekkhā-ñāṇa)、隨順智(Anuloma-ñāṇa)、種姓智(Gotrabhu-ñāṇa)、道智(Maggañāṇa)和果智(Phala-ñāṇa)。四種道果智在他心中極為快速的逐一生起,道智一步步地根除了他的煩惱,無有殘餘。我們的菩薩成為佛陀、阿拉漢。那時,省察智(Paccavekkhaṇa-ñāṇa)在他的心中生起。
現在我們知道,即使是我們的佛陀也是培育十六觀智。培育十六觀智對證悟涅槃是非常重要的。
在緬甸帕奧禪林,禪修者被教導要逐步地、有次第地修習十六觀智。
為了獲得學位,我們都要一步一步地進入小學、中學、大學。
為了證悟涅槃,讓我們進入觀智修習的學校吧!
願大家都能證得觀智!願大家都能次第、系統地修習,以體證涅槃寂靜!
Sādhu!Sādhu!Sādhu!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