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再看經文:

 

如此說時,一個王臣對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這樣說:“大王,此布拉納·咖沙巴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恭敬、經驗豐富、出家經久、耆宿、高齡。大王,拜訪那位布拉納·咖沙巴,也許大王拜訪布拉納·咖沙巴能使內心歡喜。”

 

 

他這樣讚歎他的導師。

“布拉納·咖沙巴”(Påraõa Kassapa):一個外道導師的姓名。“布拉納”的意思是“圓滿”,“咖沙巴”是他的姓。為甚麼叫做“布拉納”呢?據說他出生在一個擁有九十九個奴隸的家族,他的出生正好是第一百個奴隸。由於一百在古印度是個吉祥數字,他的出生正好圓滿了一百這個吉祥數字,於是他的名字叫做“圓滿”。由於他是幸運的奴隸,所以沒有人會責罵他說“做得不好”或者“不能這樣做”。

當他長大之後,想到“我為甚麼要居住在這裡”並逃跑了,結果衣服被盜賊搶去,他又不懂得用樹葉或者草葉來遮擋身子,於是光著身子走進一個村莊。人們看見他之後想:“啊!這個沙門一定是個少欲的阿拉漢,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像他這樣的人。”於是,他們帶著糕餅、米飯去供養他。他想:“正因為我不穿衣服,才產生這些供養。”從此以後即使有人供養他衣服,他也不穿並且執持裸體出家。

後來不斷有人前來跟隨他出家,據說甚至有五百人之眾,所以說“布拉納·咖沙巴有僧團”。

“有僧團”(saïghã):出家人所組成的團體稱為僧團。布拉納·咖沙巴擁有這樣的團體,稱為“有僧團”。

“有大眾”(gaõã):擁有大眾,有很多人追隨他。

“為眾人之師”(gaõàcariyo):他是教導那些大眾行為的老師。

“有名”(¤àto):他擁有名聲。

“有聲望”(yasassã):因為他們是通過少欲知足――“要少欲,就連衣服也不穿”的方式來博取名聲,所以稱為“有聲望”。

“創教主”(titthakaro):他有自己的學說,為一派教主,一代宗師。

“受多人的恭敬”(sàdhusammato bahujanassa):這裡的“多人”是無知無聞、盲目愚癡的凡夫,他受到這些人的恭敬。

“經驗豐富”(ratta¤¤å):他們出家已經經過了很多日夜。

“出家經久”(cirapabbajito):自從出家以來,已經經過很長時間。

“耆宿、高齡”(addhagato vayoanuppatto):他們已經過了生命的第二個階段,到了晚年。我們的佛陀當時是七十多歲,這些沙門六師也年歲很高了。之所以強調這兩個詞是因為太年輕所說的話未必值得信賴。

 

當這個大臣讚歎了他的導師布拉納·咖沙巴之後,

 

如此說時,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默然。

 

 

為甚麼沉默呢?就好像一個人想吃金黃色的、甜蜜的成熟芒果,但是卻看見有人拿來咖迦拉(kàjara)果放在他的手中。同樣的,未生怨王想要聽聞有關禪那、神通等的功德以及具備三相的甜蜜的佛法開示。因為他之前曾經見過布拉納·咖沙巴,那時已經對他的教法感到不滿意,現在又聽到讚揚他的功德,國王當然不會感到滿意,所以保持沉默。雖然他不滿意,但是他想:“假如我指責這個大臣並命人抓住他的脖子把他趕出去的話,其他的人都會害怕,就沒有人再敢說任何話了。”所以他儘管不滿意,仍然容忍自己所不喜歡聽的言論而保持沉默。

另一個大臣見到大王保持沉默,心想我應該讚歎我所護持的導師,於是他說話了。

 

經文說:

 

另一個王臣也對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這樣說:“大王,此馬卡離·苟薩喇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尊敬、經驗豐富、出家經久、耆宿、高齡。大王,拜訪那位馬卡離·苟薩喇,也許大王拜訪馬卡離·苟薩喇能使內心歡喜。”如此說時,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默然。

 

 

這裡的“馬卡離·苟薩喇”(Makkhali Gosàlà):“馬卡離”是一個人的名字。為甚麼稱為“馬卡離”呢?據說有一天,他端一個油瓶經過泥濘的地方,他的主人提醒他說:“親愛的,不要摔倒(mà khali)!”,但由於粗心大意還是摔倒了。他害怕主人抓他,於是趕忙逃跑。主人追他並抓住他的衣角,他扔掉衣服光著身子逃跑了,跑到村裡去。結果人們看見他沒穿衣服,又以為是一個少欲的阿拉漢,然後供養他,於是又和前面那個布拉納·咖沙巴一樣光著身子成為裸體外道。“苟薩喇”是他的第二個名字,據說他出生於一個叫做Gosàlà的村子。又有人說,因為他在牛棚裡出生的,所以叫做“苟薩喇”,“苟薩喇”是牛棚的意思。

 

接著再看經文:

 

另一個王臣也對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這樣說:“大王,此阿基答·給薩甘拔喇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尊敬、經驗豐富、出家經久、耆宿、高齡。大王,拜訪那位阿基答·給薩甘拔喇,也許大王拜訪阿基答·給薩甘拔喇能使內心歡喜。”如此說時,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默然。

 

 

“阿基答·給薩甘拔喇”(Ajita Kesakambala):“阿基答”是他的名字。“給薩”是頭髮、人頭髮,“甘拔喇”是毯子。因為這個外道經常披著一件由人頭髮編織成的毯子,所以人們叫他“披著人頭髮毯子的阿基答”。這種頭髮毯令人厭惡,在天冷時穿著很冷,天熱時穿著很熱,而且很難看,散發著惡臭,披在身上渾身都不舒服,再也找不到比這更厭惡低劣的衣服了。但是這個外道以此為榮,竟然也博取了很多人的信心,認為他是有修行、苦行的人。

 

經文又說:

 

另一個王臣也對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這樣說:“大王,此巴古塔·咖吒亞那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尊敬、經驗豐富、出家經久、耆宿、高齡。大王,拜訪那位巴古塔·咖吒亞那,也許大王拜訪巴古塔·咖吒亞那能使內心歡喜。”如此說時,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默然。

 

 

這裡講到的“巴古塔”(Pakudha)是他的名字,“咖吒亞那”(Kaccàyana)是他的姓。這個外道拒絕使用一切冷水,即使大便後也不用冷水來洗淨,寧可用熱水或者粥來清洗糞便。如果他渡過河流或者跨過路邊的水坑,會認為“我的戒已經破了”,於是藉由堆起一堆沙塔來決意恢復他的戒。他執著這種不幸的邪見(nissirãkaladdhiko)

 

經文繼續說:

 

另一個王臣也對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這樣說:“大王,此山吒亞·悲喇他子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尊敬、經驗豐富、出家經久、耆宿、高齡。大王,拜訪那位山吒亞·悲喇他子,也許大王拜訪山吒亞·悲喇他子能使內心歡喜。”如此說時,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默然。

 

 

這裡的“山吒亞”(Sa¤caya)是他的名字。因為他是悲喇他(Belaññha)的兒子,所以叫悲喇他子(Belaññhaputta)

 

經文裡說:

 

另一個王臣也對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這樣說:“大王,此尼幹陀·那嗒子有僧團、有大眾,為眾人之師,有名、有聲望、創教主、受多人尊敬、經驗豐富、出家經久、耆宿、高齡。大王,拜訪那位尼幹陀·那嗒子,也許大王拜訪尼幹陀·那嗒子能使內心歡喜。”如此說時,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默然。

 

 

“尼幹陀”(Nigaõñho)的意思是沒有系縛、沒有束縛。尼幹陀是印度耆那教的教主。被稱為尼幹陀是因為他們自稱:“我們沒有系縛的煩惱,我們沒有纏縛的煩惱,我們已不被煩惱所系縛。”因為他是那嗒(Nàña)的兒子,所以叫“尼幹陀·那嗒子”(Nigaõñho Nàñaputta)

 

經文接著說:

 

那個時候,基瓦王子育在馬嘎塔國韋迭希之子未生怨王不遠處默然而坐。

 

 

聽完這些大臣讚歎他們導師的話語之後,未生怨王想:“我不想聽這些人所說的話,這些話對我沒有利益。我想聽就像控制諸龍的金翅鳥一般保持沉默者的陳述。”

然後他想:“基瓦王子育是寂靜的佛陀跋嘎瓦的護持者,他自己也很寂靜,所以他就像那些具足儀法的比庫一樣安靜地坐著。如果我不先問他,他是不會說話的。就像想要制服一頭大象,就必須抓住它的腳一樣。”於是,他主動地開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