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宗教是人們對客觀世界虛幻的反映,宗教具有麻醉作用,它可以使無知蒙昧的人們把注意力從悲慘的現實轉向虛無飄渺的天國,從而不去爭取現實的幸福。又有人說:佛教對現實世界基本持消極、否定態度,讓人們放棄對現世的追求並把期待和希望寄託在所謂的“來世”、“彼岸” 、“極樂世界”。

這些觀點對不對呢?如果用之來衡量西方宗教或流變了的佛教也許適合,但套之於早期佛教,或者在這篇《沙門果經》中所揭示的佛陀教導的內容,那就未必吻合了。

本經名為《沙門果經》,“沙門”即出家人,“果”即成果,特指今生即可以獲得的有目共睹的現實成果。從經名即可得知,本經圍繞著出家人過修行生活是否能夠在今生即獲得現實成果的這一主題展開討論。

本經記載的是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其主角未生怨王(Ajàtasattu)是個歷史人物,他是西元前6世紀古印度十六國之一的馬嘎塔國(Magadha)的國王。在隨後的一二百年間,馬嘎塔國通過不斷的擴張和兼併戰爭,逐漸統一印度全境,建立了古印度史上的強大帝國──孔雀王朝(Maurya),就好像中國的秦朝。西元前6世紀的古印度亦如中國的春秋戰國一樣,是一個弱肉強食、戰亂頻仍的時代。作為生活在兵荒馬亂年代的大國君主,未生怨王是一個年輕氣盛、野心勃勃、窮兵黷武的國王。本經就是通過這個只知追求現實權欲,只考慮現實利益的國王,提出關於出家人是否也能在現實生活中獲得現實可見的成果的問題,引出佛陀的一系列精彩的回答。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出家人似乎是不關心世事,只知追求所謂的來世、彼岸,甚至被認為是“不食人間煙火”的另類人群。然而,未生怨王既不關心來世,也不想聽有關來世的說教,他所提出的問題正好代表大多數現實主義者對宗教感興趣的問題。同樣的,佛陀在本經中所作出的一系列肯定的回答,即佛教沙門通過精進努力,在今生即能夠獲得的所有現實成就,完全不帶有任何鬼神崇拜、他力救濟、精神麻醉的成分,也絲毫不涉及有關來世的說教。

所謂“現實”,即當前存在的客觀實際或者當前可以被主觀意識感知的物件。然而,追求現實的成就很容易被人片面地誤解為追求金錢、財富、名利、權力等物質方面的利益並以滿足物欲、佔有欲、權欲、虛榮等為目的。過度著眼於物質上的成就,容易使人陷於庸俗、虛偽、焦躁、自私自利、唯利是圖,甚至導致品行墮落、人格卑劣、人生價值失衡、方向迷失。

顯然,佛陀在本經所指出的現實成就絕非物質上的成就,而是指心靈智慧方面的成就。物質上的成就能夠滿足一時的欲望,但卻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在追求物質成就的同時,失去的往往是自由、快樂、平靜和超越。佛陀則是站在物質成就的對立面,來談論心靈上的成就。佛陀在本經中一共提到十四種沙門果,包括自由、無過之樂、無垢之樂、知足之樂、身心愉悅之樂、禪悅之樂、寂靜之樂等。所有這十四種沙門成果,無一不是在今生即可以體驗到的現實成就,也即是經文中反覆強調的“在今生即現見的沙門果”(diññheva dhamme sandiññhika sàma¤¤aphalaü)

在巴利聖典中,多處提及跋嘎瓦[1]的教法同時具備以下六個特質:

ßSvàkkhàto bhagavatà dhammo, sandiññhiko, akàliko, ehipassiko, opanayiko, paccattaü veditabbo vi¤¤åhãti.û

“法乃跋嘎瓦所善說,是自見的,無時的,來見的,導向[涅槃]的,智者們可各自證知的。”

1. Svàkkhàto bhagavatà dhammo - 法乃跋嘎瓦所善說,是初善、中善、後善,說明有義有語、完全圓滿清淨的梵行。

2. sandiññhiko - 能親自見到、體驗到的。

3. akàliko - 聖道生起後無間斷即帶來聖果,無需花長時間。

4. ehipassiko - 法確實存在、完全清淨,值得大家來看、來體證。

5. opanayiko - 最終導向涅槃。

6. paccattaü veditabbo vi¤¤åhã - 法可以在智者們各自的內心中證知,無需依賴他人,也不能互相代替。同時,法的體悟也不是愚人的境界。

 

跋嘎瓦在另外一部伍波薩他經Uposatha sutta經中談到佛法的特質時也說:“猶如大海逐漸向下、逐漸傾斜、逐漸深入,而不會忽然陡峭。同樣的,諸比庫,在此法、律中次第而學、次第而作、次第行道,而不會頓然瞭知通達。”(A.8.20)

 

本經所揭示的一系列循序漸進、次第增上的沙門果,正好是對這些經文的最佳解釋,也可以視為是對佛法特質的詳細說明。

 

筆者於200912月在廣東省四會六祖寺指導止觀禪修營期間,一共用了11個晚上講了這篇《沙門果經》。當時由於時間關係,在開示此經前只是把經文直接從巴利語翻譯成中文,義註部分只是參考了菩提長老英編、德雄比丘中譯的《沙門行果》一書。之後,中國學習上座部佛教的賢友們把開示錄音聽寫成文並校對、編輯成書。2011年,筆者回去緬甸帕奧禪林過雨安居期間,應華人尊者們的邀請,再次為帕奧禪林的華人僧眾講解此經。此間發現原書稿中曾參考的第三手資料(巴利語→英文→中文)和巴利語原義存在一定的差距,於是又利用雨安居的三個月時間,根據巴利語義註(也參考複註),對開示的原書稿通篇進行重新翻譯和修改,如是整理為呈現在讀者面前的這本書並名為《〈沙門果經〉講義》。

最後,筆者謹將編譯本書的功德迴向給親教師、父母親、諸位師長、同梵行者、所有禪修者,以及一切有情,願大家隨喜的功德,能成為早日斷除煩惱、證悟涅槃的助緣!

 

Sàdhu! Sàdhu! Sàdhu!

 薩度!薩度!薩度!

 



巴利語bhagavà音譯,有尊師、尊敬、功德殊勝、具祥瑞者等多種含義,是巴利聖典中最常用的佛陀德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