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更多摘自巴利聖典的例子,闡明佛陀和僧團對於接受供養的原則。

 

在此,我們明白為甚麼佛陀和僧團接受供養。

 

一時,跋格瓦住在韋沙離城(Vesàli)附近的大林(Mahàvana)精舍。在清晨穿好袈裟後,跋格瓦來到一個韋沙離城的居士郁伽(Ugga)的家,坐在早已準備好的座位。韋沙離城的居士郁伽走近跋格瓦,向跋格瓦頂禮,然後坐在一旁。如此坐著時,他向跋格瓦說:

「尊者,我聽聞跋格瓦親口說:『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尊者,對我來說,娑羅花粥是良食:請跋格瓦慈悲接受我供養一些。」跋格瓦也基於慈悲接受了。

 

「尊者,我聽聞跋格瓦親口說:『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尊者,豬肉加多些聚合果是好的:請跋格瓦慈悲接受我供養一些。」跋格瓦也基於慈悲接受了。

 

「尊者,我聽聞跋格瓦親口說:『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尊者,空心油菜是好的:請跋格瓦慈悲接受我供養一些。」跋格瓦也基於慈悲接受了。

 

「尊者,我聽聞跋格瓦親口說:『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尊者,無黑粒的米飯配上各種菜肴和佐料是好的:請跋格瓦慈悲接受我供養一些。」跋格瓦也基於慈悲接受了。

 

「尊者,我聽聞跋格瓦親口說:『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尊者,波羅奈城的布[2]是好的:請跋格瓦慈悲接受我供養一些。」跋格瓦也基於慈悲接受了。

 

「尊者,我聽聞跋格瓦親口說:『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尊者,鋪著長毛獸皮、毛製床罩、鹿皮小地毯、上有布篷、頭腳有紅色床墊的睡床是好的。尊者,雖然我們知道我這價值超過十萬的檀香木板是不適合跋格瓦的,但還是請跋格瓦慈悲接受它。」跋格瓦也基於慈悲接受了。

 

接著跋格瓦說了以下的話來激勵韋沙離城的居士郁伽:

「布施優等物品的人獲得優等的(果報);供養衣服、床具、食物、飲品、必須品……給正直的人……以阿拉漢們作為供養之田的人是智者,他對難捨之物能捨,如此地施捨,善人將得善報。」

 

〔不久之後,韋沙離城的居士郁伽便去世了,投生到天界。他來到舍衛城附近的袛園精舍拜訪佛陀。他告訴佛陀他在天界的幸運,佛陀聽後重複了上述的話。〕

 

〔在佛陀般涅盤後,有一次,烏提那王(King Udena古譯優闐王)的許多位妃子來見阿難尊者(這時候阿難尊者已經是阿拉漢)。他向她們說法,令她們歡喜到供養他五百件袈裟。過後,她們回去見國王。聖典進一步解釋:〕

 

烏提那王見到他的妃子們從遠處走過來。見到她們,他向她們說:「你們見到阿難沙門嗎?」「陛下,我們見到阿難尊者。」

 

「你們沒有給阿難沙門甚麼東西嗎?」「陛下,我們供養阿難尊者五百件下衣。」

 

烏提那王輕視、批評及四處傳言說:「阿難沙門怎麼可以接受那麼多的袈裟?難道阿難沙門要開始經商賣布,還是要拿去店裡賣?」

 

烏提那王來見阿難尊者。來到時,他和阿難尊者互相問候。友善、禮貌的問候語說完後,他在有禮的距離坐下。在這有禮的距離坐著時,烏提那王向阿難尊者這麼說:

 

「阿難尊者,我的妃子們是否來過這裡?」「陛下,你的妃子們來過這裡。」

 

「她們沒有給阿難尊者甚麼東西嗎?」「陛下,她們給我五百件下衣。」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這麼多件的袈裟,您怎麼處理?」「陛下,我將會把它們和那些袈裟已經磨損變薄的比庫們分享。」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那些磨損變薄的舊袈裟,您們又怎麼處理?」「陛下,我們會把它們拿來做布罩〔桌布、椅罩等等〕。」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那些舊布罩,您們又怎麼處理?」「陛下,我們會把它們拿來做床罩。」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那些舊床罩,您們又怎麼處理?」「陛下,我們會把它們拿來做地罩。」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那些舊地罩,您們又怎麼處理?」「陛下,我們會把它們拿來做擦腳布。」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那些舊擦腳布,您們又怎麼處理?」「陛下,我們會把它們拿來做抹布。」

 

「但是,阿難尊者,對於那些舊抹布,您們又怎麼處理?」「陛下,我們會把它們撕成碎布,和著粘土來揉搓,然後塗成灰泥地面。」

 

當時,烏提那王心想:「這些釋迦子沙門有次序地用每一樣東西,不讓東西浪費掉。」他決定另外供養阿難尊者五百塊布。

 

因此,這是阿難尊者第一次得到一千件袈裟的供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