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答瑪佛陀與當來的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略史

 

 

1. 果答瑪Gotama Buddha略史

 

    咖沙巴佛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從兩萬歲逐漸遞減到十歲;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asakhyeyya不可數)歲,再逐漸遞減到一百歲的時候,我們的果答瑪佛陀(Gotama)出現世間。果答瑪菩薩在出生為維山達拉王(Vessantara)時圓滿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劫的巴拉密,死後投生到都西答天。他接受了天神與梵天神的邀請,下生人間,入於迦毘羅衛(Kapilavatthu)城淨飯(Suddhodana)王的馬哈瑪雅(Mahāmāyā)王后之母胎。經過了十個月,菩薩在藍毘尼(Lumbini)園誕生了。

 

 

果答瑪佛陀的不共特點

 

果答瑪佛陀在此賢劫出現世間。

果答瑪佛陀累積了四阿僧祇又十萬劫的巴拉密。

果答瑪佛陀的出生地是迦毘羅衛(Kapilavatthu)城。他的父親是淨飯(Suddhodana)王,母親是馬哈瑪雅(Māyā)王后。

他住在王宮有二十九年,他的三座宮殿是喜樂殿(Ramma)、善樂殿(Suramma)、清淨殿(Subhaka)。

他的元配是耶輸陀羅(Yasodharā)王妃,她有四萬個宮女。他的兒子是拉胡喇(Rāhula)王子。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出家時,是騎著一匹名叫堪達卡(Kanthaka)的駿馬出家的;他修習苦行長達六年。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是沙利子長老(Sāriputta Thera; Upatissa Thera優婆提舍長老)和馬哈摩咖藍那長老(Mahāmoggallāna Thera; Kolita Thera拘律陀長老);他的侍者是阿難長老(Ānanda Thera)。

的兩位上首女弟子是讖摩長老尼(Khemā Therī安穩長老尼)和蓮華色長老尼(Uppalavaṇṇā Therī);他的菩提樹是阿沙搭樹(Assattha即我們現今所稱的菩提樹)。

他的男施主是質多(Citta)大富長者和手授的阿拉瓦卡Hatthāavaka)王子;他的女施主是難陀母女居士(Nandamātā Upāsikā)和優陀羅女居士(Uttarā Upāsikā較上女居士)。

果答瑪佛陀的身高是十六或十八腕尺。他身光達到四腕尺,也就是一尋;佛陀在《佛種姓》提到,他自己的常光為十六腕尺。

果答瑪佛陀時人類的壽量是一百歲,他住世五分之四壽量,即八十歲般涅槃。

 

 

果答瑪佛陀般涅槃後,他的教法再運行五千年,教法就消失了。

 

 

 

 

2. 未來的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略史

 

我們的果答瑪佛陀般涅槃後,人類的壽量從一百歲逐漸遞減到十歲;當人類的壽量從十歲遞增到阿僧祇(asakhyeyya不可數)歲,再逐漸遞減到八萬歲的時候,未來的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將出現世間。美德亞菩薩圓滿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巴拉密後,目前住在都西答天。他將接受天神和梵天的請求,下生人間成佛。將入於幢幡城(Ketumatī)的善梵(Subrahmā)婆羅門之妻──梵瓦提(Brahmavatī)婆羅門女的母胎。經過十個月後,美德亞菩薩將誕生人間。美德亞菩薩原來的名字叫阿逸多(Ajita無能勝)。

 

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的不共特點

 

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將在此賢劫出現世間。

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累積了十六阿僧祇又十萬劫的巴拉密。

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將出生在桑卡(Sakha)轉輪聖王統治的幢幡城(Ketumatī);他的父親將是善梵(Subrahmā)婆羅門,母親將是梵瓦提(Brahmavatī)婆羅門女。

他居家生活將有八千年,將住在四座豪華的殿堂,即:增嚴樓(Sirivaḍḍha)、增長樓(Vaḍḍhamāna)、義成樓(Siddhattha)、月亮(Candaka)樓。

他的妻子將是月面( Candamukhī)婆羅門女;他的兒子將是梵增(Brahmavaddhana)。

他目睹四種預兆相後,將在四種軍隊的伴隨下乘坐飛翔的殿堂(pāsāda)出家;他將修習苦行七天。

他的兩位上首弟子將是無憂長老(Asoka Thera)和梵天長老(Brahmadeva Thera);他的侍者將是獅子長老(Sīha Thera)。

他的兩位上首女弟子將是紅蓮長老尼(Padumā Therī)和善意長老尼(Sumanā Therī);他的菩提樹將是龍(Nāga)樹。

他的男施主將是善意(Sumana)大富長者和桑嘎(Sagha)大富長者;他的女施主將是耶舍瓦提女居士(Yasavatī Upāsikā)和桑嘎女居士(Saghā Upāsikā)。

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時人類的壽量將為八萬歲。

 

 

 

美德亞佛陀(Metteyya Buddha)般涅槃後,他的教法將再運行十八萬年,教法就消失了。

 

 

 

 

 

 

 

 

 

 

二 略述十種巴拉密

 

有多少巴拉密

依照教法,巴拉密有:

Dāna sīlañ ca nekkhamma, paññā vīriyena pañcama, khantī saccamadhiṭṭhāna, mettupekkhāti te dasa.

布施、持戒、出離,智慧、精進為第五,

忍辱、真實、決意,慈、捨共有十[1]

 

一、甚麼是巴拉密?

二、為甚麼它們稱為巴拉密?

三、有多少巴拉密?

四、巴拉密的排列順序是如何?

五、甚麼是巴拉密的相、作用、現起、近因?

六、甚麼是巴拉密的基本條件?

七、甚麼是巴拉密的雜染因素?

八、甚麼是巴拉密的淨化因素?

九、甚麼是巴拉密的敵對法?

十、甚麼是巴拉密的詳細修習方法?

十一、甚麼是巴拉密的全面分析?

十二、甚麼是巴拉密的開合?

十三、甚麼是圓滿巴拉密的因素?

十四、圓滿巴拉密需要多長時間?

十五、巴拉密能帶來甚麼利益?

十六、甚麼是巴拉密的果?

 

第一:甚麼是巴拉密?

 

巴拉密是那些以大悲心和行善的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聖潔素質,例如::布施、持戒等;而且這些素質必須不受渴愛、慢、邪見所染污。

只有不受渴愛、慢、邪見染污的布施才能稱巴拉密。

為了具備成為巴拉密的條件,諸善行如布施、持戒等不只是必須不受渴愛、慢、邪見所染污,而且必須以大悲心(māhakaruṇā大悲)和方法善巧智(upāya-kosallañāa方便善巧智)為基礎。

 

大悲心(Mahākaruṇā):菩薩必須對無論遠近的無邊眾生都培育深切的憐憫,視眾生為自己的親生孩子。

 

方法善巧智(Upāya-kosalla ñāa):這是對行布施、持戒等善行的方法善巧智,以使它們成為體證一切知智的基本方法與助力。

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是修習巴拉密和成佛的基礎。發願成佛者首先應當致力於具備這兩種基本條件。只有具足這兩種基本條件的布施、持戒等巴拉密,才是真正的巴拉密。

 

 

第二:為甚麼它們稱為巴拉密?

 

巴利字pāramīparamaī的組合。Parama」的意思是「至上」,而在此用以代表菩薩,因為:

一、他們具有超凡的美德,例如::布施、持戒等,在眾生之中他們是最高尚的;

二、他們修習與守護這些特別的美德,例如:布施、持戒等;

三、他們的行為舉止有如以布施、持戒等來吸引其他眾生;

四、他們以最熱誠的方式來化除他人的煩惱;

五、他們只是朝向最上的涅槃這唯一的目標;

六、他們以觀照今世而得知來世投生何處;

七、他們以無可匹比的方式來修習持戒等美德,有如它們已根深蒂固地深埋在他們的心流裡;

八、他們排除與消滅所有威脅他們的煩惱。

因此,菩薩被稱為parama

 

菩薩無可匹比地具備了布施、持戒等特別美德。因此才有「此人是菩薩,他是parama──至上的有情」的聲稱與知識出現。因此布施、持戒等特別美德稱為巴拉密(pāramī)。

 

再者,只有菩薩才能以無可匹比的方式來修習布施、持戒等諸善法。由此,這些善法被稱為巴拉密(pāramī),意思是菩薩的責任(paramāna kamma pāramī,最上的業為巴拉密),或是菩薩的財富(paramāna aya pāramī此最上為巴拉密)。

 

第三:有多少巴拉密?

 

依照教法,巴拉密有:

Dāna sīlañ ca nekkhamma, paññā vīriyena pañcama, khantī saccamadhiṭṭhāna, mettupekkhāti te dasa.

布施、持戒與出離,智慧、精進為第五,

忍辱、真實、決意,慈、捨共有十[2]

 

 

十種巴拉密的四個素質是甚麼呢?首先這十種巴拉密都共有:

一、助益眾生為相;

二、為他人提供幫助為所作作用或不猶豫地修習巴拉密為成就作用;

三、現起是呈現在修行者心中的智慧,希望他人獲得福利的本質或成佛;

四、近因是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

 

以下是對個別巴拉密的定義與特有的相、作用、現起、近因。

(一)布施(dān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把自己所擁有的捨棄、布施、給與他人的捨思。

1.它的相是捨棄。

2.作用是破除對可施物執著的貪愛。

3.現起是呈現在修行者心中的不執著(此為自性),或是獲得財富與投生善趣(此為結果)。

4.近因是可布施的物品,只有在有可施物時,才能行布施。

 

(二)持戒(sīl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善身語業。在阿毗達摩字義為:遠離不應違犯的惡作(viratī cetasika,離心所)與從事各種應行義務的思心所(cetanā)。

1.它的相是不讓身與口為惡,而保持它們行善;它的另一個相是作為一切善業的基礎;

2.作用是防止道德淪落——即三種不善身業與四種不善語業;或幫助獲得無瑕疵、無可批評的完美道德作用;

3.現起是當行者省察其自性時,有清淨的身、語業;

4.近因是慚(hirī羞於為惡)與愧(ottapa害怕為惡)。

 

(三)出離(nekkhamm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的出離心識(viññāa)與心所(cetasika)。出離是指在感受到事欲(vatthukāma,欲樂目標)、煩惱欲(kilesakāma)與其他生命界的不圓滿之後所生起捨棄欲界的願。

1.它的相是解脫欲貪(對欲樂的欲求)與欲界;

2.作用是看到欲樂與生命的過失;

3.現起是由行者了知而遠離、離開欲樂與欲界

4.近因是悚懼智(savegañāa)。

 

(四)智慧(paññā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透視諸法的共相與特相的慧心所。

1.它的相是透視諸法的實相,或是毫無錯誤地觀照目標的共相與特相,猶如一個熟練的射手一箭即射中靶心一般

2.作用是有如燈般照明其目標(驅除掩蓋事物本質的黑暗愚痴,moha);

3.現起是行者在觀照所緣時心不癡迷,猶如嚮導為在森林中迷失方向的旅人指引道路,或是在觀照所緣時有遠離愚痴的有益結果;

4.近因是定(samādhi)或四聖諦。

 

(五)精進(vīriy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為眾生的福利所付出身與心的努力。

1.它的相是勤奮(吃苦);

2.作用是支持和提昇與精進同時生起的素質,使它們在行善的努力上不會鬆弛下來;

3.現起是行者有堅強的心來對抗有損善業的昏沉、懶散

4.近因是悚懼智(savegañāa),或八精進事(vīriyārambavatthu發勤精進事)。

八精進事(vīriyārambavatthu

1.有人可能對自己說:「我需要修補袈裟等,那時我將難以全心全意地投入在世尊的教導。我必須在還未修補前更努力修行。」

2.在修補完成之後他想:「我剛完成修補工作,修補時我不能專注在世尊的教導,現在我應當更努力修行來彌補這個損失。」

兩種關於遠遊的因素:

1.他想:「我必須遠行,在旅途上我將難以專注在佛陀的教導。我必須在遠行前更努力修行。」

2.遠遊之後他想:「我剛完成遠行,遠行時我不能專注在佛陀的教導,現在我應當更努力修行來彌補這個損失。」

兩種關於生病的因素:

1.剛生小病時他想:「我感到不適,這病可能會變得更嚴重。我必須在還未變得更嚴重前努力修行。」

2.復原之後他想:「我剛剛病好,任何時候都可能再生病。我必須在舊病未復發前努力修行。」

兩種關於食物的因素:

1.當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時他想:「剛才托缽集食我只得到少許食物,吃得少可保持身輕體健而且不昏沉,我應當馬上開始努力的修行。」

2.當獲得足夠的食物時他想:「剛才托缽集食我得到足夠的食物,它將給我體力精進的修行,我應當馬上開始努力的修行。」

以上是八種激起精進力的因素,與這八種因素相對的是八懈怠事(kusītavatthu),即:

當有人需要做維補工作時,他想:「這將使我感到疲倦,我應在未修補前先好好地睡一覺。」當他有遠行時也作此想;當稍微感到不適時,他即埋怨身體虛弱而去睡大覺;當吃得飽時他只管打瞌睡,因為肚子太重了。當修補完畢或剛遠行回來,或是剛病好,或吃不飽,他就發牢騷說:「我很累,我要休息。」如此,愚痴的人為自己多找藉口而不努力修習善法。

八精進與八懈怠事記載在《長部提卡等誦經》(Dīgha Nikāya, Pāthikavagga, Sangīti Sutta[3]裡。

 

(六)忍辱(khanti)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而忍受他人惡待自己的忍耐力。(或根據阿毗達摩則是在忍耐的時候生起以無瞋為主的心與心所。)

1.它的相是耐心地忍受;

2.作用是克服喜歡與厭惡的事物的影響力(對於沒有忍耐心的人,在遇到喜歡的事物時即生起貪欲;遇到厭惡的事物時則不喜歡或生氣。如此,他已被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打敗。具有忍耐心的人在面對貪和瞋時能夠屹立不搖與不受影響。因此忍辱足以克服包括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任何感官目標(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影響力);

3.現起是容忍地接受可喜與不可喜的事物,或是不與它們對抗;

4.近因是如實知見諸法。

 

(七)真實(sacc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而只說實話及言而有信。(依據阿毗達摩則是離心所(virati-cetasika)、思心所(cetanā-cetasika)或是慧心所(paññā-cetasika),視情況而定。)

1.它的相是誠實不欺的言語;

2.作用是指明事實;

3.現起為行者的心是聖潔、美妙及喜悅的;

4.近因是清淨的身、語、意。

 

(八)決意(adhiṭṭhāna)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行善的決心毫不動搖。(依據阿毗達摩則是下定決心時所生起的心與心所。)

1.它的相是修習巴拉密、捨(cāga)、善行(cariya)的菩提資糧有不動搖的決心;

2.作用是克服與菩提資糧敵對的不善法;

3.現起是行者的心對修習菩提資糧堅貞不移;

4.近因是菩提資糧(巴拉密、捨、善行)。

 

(九)慈(mettā)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為眾生的福利與快樂所做的奉獻。依據阿毗達摩則是無瞋心所(adosacetasika)。

1.它的相是希望所有眾生繁榮與快樂。

2.作用是為眾生的福利而努力或消除九種瞋恨的起因。

3.現起為行者的心是平靜、友善的。

4.近因是視眾生可接受的一面。(若視眾生為討厭者,慈心是不可能生起的。)

 

(十)捨(upekkhā)巴拉密是以大悲心與方法善巧智為基礎,對一切可喜與不可喜之法採取平衡與不分別的態度,捨棄愛與恨。(依據阿毗達摩則是中捨性心所。)

1.它的相是對愛與恨採取中立的態度;

2.作用是有公正無偏的見解

3.現起是行者的心減輕愛與恨;

4.近因是省察所有眾生是他們業的所有者。

 

 

由於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只能講到這裡,「略述十種巴拉密」的後半段將在下次再來講述,下次我們也將講述「我們菩薩的前兩世──維山達拉王子」和「菩薩的前一世在都西答天時」的故事

祝大家平安快樂!

祝大家早證涅槃!

 

 



[1]  CypA.p.270.

[2]  CypA.p.270.

[3] D.iii,pp.21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南傳上座部佛教 的頭像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