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大家一起合掌來禮敬佛陀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等覺者!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禪修營的大德們:晚上好!

我們今天晚上將講完這部《若希望經》。

在前幾天晚上大家學習了,如果一位佛弟子若想要得到同修、同梵行者的恭敬、供養,就應該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他若想獲得到供養,也應該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他若希望恭敬、供養他的居士和施主獲得利益、功德、大的果報,就應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他若希望過去世的那些親友們,在想起他時能得到大果報、大功德, 就應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他若希望克服對修行的不滿,克服恐懼、怖畏,就應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他若想要證得禪那,證得無色界定,也應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在上一節課,我們講到一個人若想證得初道和初果,就要斷除三種最粗的煩惱,也就是身見、戒禁取見和懷疑,就應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

 

我們在前天晚上就簡單地討論了如何證得初果和修觀的方法。

對於一個禪修者,無論是在家的、還是出家的,當他在證得初果之後,佛陀說這種人,他比世上人間的王、天上的王以及梵天人都更加殊勝。

在《法句經》第178句裡佛陀這樣說到:「Pathabyā ekarajjena, saggassa gamanena vā;Sabbalokādhipaccena, sotāpattiphala vara. 地上唯一王,或生於天界,一切世界主,入流果最勝。」

意思是:即使成為統一世界、統一大地的轉輪聖王,或是投生到天界,乃至成為梵天人,都還不如證悟初果那麼殊勝。

為甚麼這麼說呢?

因為即使作為人間的王、天神、梵天神,如果還是凡夫的話,他必定還會再繼續輪迴,還會退失掉他現有的果報。

 

有一次佛陀和一群比庫到外面,佛陀在地上抓起一小堆土,然後問:「諸比庫,你們認為我手上的土多。還是大地的土多?」

比庫回答說您手上的土很少,大地上的土很多,您手上的土根本不能和大地上的土相比,佛陀說:「正是如此,已經證悟初果的人滅掉的苦猶如大地上的土那麼多,而他剩下的苦將猶如我這手上的土那麼多。」

這是甚麼意思呢?

我們想假如一個人還沒有斷除邪見,還沒有證得初果,那麼他的未來是不確定的,是不是?

他的未來有可能會墮落到惡道,會墮落到地獄、畜生、惡鬼,這些苦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如果投生為人也要受很多的苦,這種苦我們可以用無窮無盡或者毫無止境,沒有盡頭來形容。

但是,如果一個人證得初果的話,輪迴的終點就能夠看得到,一個證得初果的人最多還有七次的輪迴,七次的投生,一般上來說,一個證悟初果的人最多就是兩到三世的輪迴。

甚至如果他精進的話,他在今世就能滅盡一切苦不再輪迴,不再繼續受苦。

一個人無論做多大事業,擁有多大的財富,多大的名利,這些只是他現在的果報,必定會失去。

一個人如果投生到天界多麼地快樂,投生到梵天界,多麼地殊勝、寂靜,壽命多麼地漫長。

但是只要他還是凡夫,終有退墮的一天,這個就是輪迴,很現實的事實。

而且一個人如果證得了初果,就擁有了聖者的財富,一般人追求的是世間的財富,金銀呀!房子呀!土地呀!園林呀!傭人呀!這些都是世間的財富,但是一個初果聖者所擁有的是出世間的財富,聖者的財富。

 

佛陀在世時,有一個麻瘋病人,這個病人身上很多地方長瘡,爛掉了很臭,人家都不喜歡他。

有一天他去佛陀住的地方,因為聽聞佛陀說法,結果他證悟了初果,當他從佛陀住的地方給孤獨園回去時,三十三天的天主沙咖(帝釋天天主)就想要試驗他,想看這個人的信心怎麼樣?

於是就出現在空中對他說:「可憐的人啊!你很貧窮,但是你想要變得很有錢,你現在就對我說:『佛陀不是真的佛陀,法不是真的法,僧不是真的僧。』只要你這麼說,你立刻會變得很有錢,你的病也會好。」

那個麻瘋病人就望著天上說:「你是誰?」

他說:「我是天帝。」 

「你說我貧窮,其實我並不貧窮,真正貧窮的是你。不要說你一個三十三天沙咖天帝,即使十個、一百個天帝讓我說出這樣的話都不可能,因為我已經擁有了聖者的財富。」

結果,沙咖天帝消失了,就去佛陀那裡告訴了佛陀,佛陀說:「你這種嘗試顯然是很無聊,因為他已經證悟了初果,擁有了七聖財。」

哪七聖財?

信、戒、慚、愧、聞、捨、慧。這七種聖財,是一切聖者所擁有的財富。

信是甚麼?

是指對佛、法、僧三寶有毫不動搖的信心。

戒是甚麼?

戒是指即使犧牲生命,也不會故意違犯佛陀制定的戒律。

如果對在家人來說就是五戒。

慚是甚麼?

慚是指他對作惡感到羞恥。

愧是指他會害怕去作惡。

聞就是指對佛法的多聞。

捨是施捨的捨,捨就是很慷慨,對布施、對供養僧團,對於供養佛陀,很慷慨。

慧是指擁有出世間的慧,對四聖諦的慧。

這是一切聖者都擁有的財富,七聖財,信、戒、慚、愧、聞、捨、慧。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說初果聖者已經證得了四不壞淨,不壞就是不可以動搖的,淨就是指淨信心。

哪四不壞淨呢?

對佛陀不動搖的信心,對正法不動搖的信心,對僧不會動搖的信心,以及對聖者讚歎的戒行不可能去違犯,這就是初果和初果以上的聖者都具有的四不壞淨。

對一般的凡夫來說,雖然今生是一個很虔誠的佛教徒,然而這種信心是不確定的,為甚麼呢?

因為輪迴當中他還會退失,一個聖者即使是投生在天界,在沒有佛陀的時期,對三寶仍有很強的信心。

但是一個凡夫,假如墮落到四惡道,他還能想到對佛法僧信心嗎?

今生他可能是很虔誠,但如果到下一生,他可能會成為異教徒。

所以說凡夫的信心是不確定的,也就是說凡夫在今生的信心無論是多麼堅固,多麼虔誠,不能說是不會壞的,今生可能會以佛陀為導師,但是下世可能會以其他的天神、鬼呀!亞卡呀!山河大地為導師。

接著佛陀又繼續講:「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三結,貪、瞋、癡減弱,成為一來者,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盡。』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這裡講到的願我滅盡三結的三結,在證得初道時就已滅盡。

貪、瞋、癡減弱,這個是指第二道,叫做一來道,一來道並不能斷除任何煩惱,但是它可以減輕貪、嗔、癡,成為一來者,一來者巴利語稱為sakadāgāminsakid (一次) + āgama (來,前來)sakadāgāmin是一來,古代翻譯成斯陀含,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盡。

是指他雖然證得一來果,但是他的煩惱還沒有完全滅盡,他還必須要來世間,這裡的此世間有兩種解釋方法,一種是欲界的世間,另一種是指人界,在這部經的義註裡就講到這裡的此世間是指人界。

在此人界先修證一來道之後,即在這人界入般涅槃者,他在今生就證得阿拉漢果,不會再輪迴,這是指第一種一來者。

『若在此修道後,投生到天界』,就是在人間證得一來道,投生到天界並在天界入般涅槃者,這是第二種。

第三種,在天界證得一來道,也在天界入般涅槃。

第四種是在天界證得一來道,再在人界入般涅槃。

第五種是在人界證得一來道,再投生到天界,但在天界壽命終盡未能證得極果,再回到人間入般涅槃者。

只來此世間一次即作苦之終結,是指這種意思。但是說一來者的話,以上五種都是一來者。

一來果比初果更高,因為初果聖者沒有斷除任何的貪嗔癡,他的貪嗔癡和凡夫還是一模一樣,只不過在佛教上他建立了不動搖的信心,他沒有邪見,不會修習錯誤的方法。

但在貪、嗔、癡上還是一樣,就好像Visākhā維沙卡一樣,她七歲就證得初果,但是她經常去參加一些宴會,去享受一些音樂,喜歡穿著打扮啊,她好像在十六歲的時候結婚了,所以,對於在家的初果聖者還是會享受一些欲樂,不過她不再有與邪見相應的心去享受。

給孤獨長者也是一樣,給孤獨長者用今天的話說,是個大銀行家,大投資家,他的家非常富有,為了邀請佛陀到他居住的Sāvatthī沙瓦提城那邊去居住,他用黃金鋪地,買了傑達王子的花園,佛陀就經常住在那個地方,即Sāvatthī薩瓦提城的給孤獨園。

給孤獨長者也是一位初果聖者,也仍然享受欲樂,他有三個女兒,其中一個女兒是位二果聖者,後來那個女兒得了場病,在臨終時對給孤獨尊者說:「弟弟,我要先走了。」

給孤獨尊者聽了很傷心,心想我這麼疼愛的女兒,臨終時怎麼這樣昏迷,神志不清地叫我弟弟,明明我是她的父親。

在他女兒去世後,就去問佛陀,佛陀告訴他,你的女兒死的時候神智很清楚,叫你弟弟不是因為你們世俗的父女的輩分上來說,而是因為她已經證得二果,而你才證得初果,所以她才叫你弟弟。

佛陀在經文接著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滅盡五下分結,成為化生者,在那裡般涅槃,不再從那世間回來。』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這裡的『滅盡五下分結』五就是五種,下分就是連接到下界,連接到欲界。

在三界中欲界是最低的,包括天界也是一樣,這裡的欲界包括人間和天界,結就是指煩惱。

也就是說能讓人投生到欲界有五種煩惱,包括前面說的三結,即身見、疑、禁戒取見,再加上貪結和嗔結,就是五下分結。

不來聖者已經斷除了五下分結,這裡的不來anāgāmin(古代翻譯為阿那含),na () + āgāma (來,前來)

不來聖者已經斷除了五下分結,其中的三結在初道時就已斷除,第二道不能斷除任何煩惱,第三道主要是斷除對欲界的貪和嗔恨,一個三果聖者不會去追求任何的金錢啊!男女啊!不會貪著飲食啊!睡眠啊!不會追求名利啊。

在過去Kassapa咖沙巴佛時,有一個陶師的兒子,我們就叫他陶師子,當他證得了三果之後,本來可以出家,但是他要贍養他雙目失明的母親並沒有出家,因為他要盡自己的孝道,我們知道一個三果聖者不會再執著於任何金錢,即使是在家人也是一樣。

他每天去河邊挖一些土,做成陶罐燒,然後將做好的陶罐帶到集市上去換米啊,柴啊來維持生活並贍養他年邁的母親。

即使是一個在家人如果當他證得三果後,他都不會執著於金錢呀!欲望呀!名利呀!更何況是一個出家人呢?

即使是一個在家人也能證得三果,成為三果聖者。由於一個三果聖者已斷除了嗔結,所以,一個三果聖者不會哭,不會生氣,不會害怕,不會擔心,不會憂愁,如果一個三果聖者在人間壽命終盡後,他將會投生到色界的梵天界或者無色界梵天界。

不過,如果他是一個沒有禪那的三果聖者,只能投生到初禪天。

但是一個三果聖者很少沒有禪那的,因為一個三果聖者沒有了欲貪,沒有了嗔恚,沒有了疑,這些五蓋,雖然還會有昏沉、睡眠,還會有掉舉,但是已沒有惡作,三果聖者不會後悔,因為這五蓋他已經鎮伏了七、八成了,所以要證得禪那很容易。

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稱三果聖者為定圓滿者。

只是有極少數的聖者是通過聽聞佛法而直接證得三果,他沒有禪那,在死後他投生到初禪天。

其他的,就可以按照他的願望投生到大梵天或者第二禪天,第三禪天,第四禪天,無色界梵天也可以,但是在第四禪天當中有稱為五淨居天的,只有三果聖者才能投生在那邊。

也就是說,在我們這三界當中,在三十一天界中,第四禪天中的五淨居天那裡只有兩種聖者-----三果聖者和四果阿拉漢聖者,四果阿拉漢聖者不是投生到那兒,而是由三果聖者投生到淨居天后在那裡證得阿拉漢果的。

 

成為化生者,就是說不來聖者已經排除了胎生等三種生,一個三果聖者不會是胎生,不會是卵生,不會是濕生,只會是化生,也就是他將會化生為梵天神並且在梵天界那裡入般涅槃,那裡指梵天界並且不會再從梵天界投生到更下層的天界和欲界。

接著佛陀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證得種種神變:願我一[]能成多[],願我多[]能成一[];顯現,隱匿;能穿牆、穿壁、穿山,行走無礙,猶如虛空;能出沒於地中,猶如水中;能行於水上不沉,如在地上;能在空中以跏趺而行,如有翼之鳥;能以手觸摸、擦拭有如此大神力、如此大威力的月亮和太陽;乃至能以身自在到達梵天界。』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接著佛陀就講了如果一個人想要證得神通abhiññā或者稱為勝智,就應當持戒清淨,應當勤修戒、定、慧。

這段是指神足通或者神變通,或者稱為如意通的,能夠飛行,能夠變化的。

接著佛陀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清淨、超人的天耳界,聽到遠處、近處的天及人的兩種聲音。』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這段話是指天耳智,或者稱為天耳通的。

接著佛陀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心辨別瞭知其他有情、其他人的心:對有貪心,能瞭知有貪心;對離貪心,能瞭知離貪心。

對有瞋心,能瞭知有瞋心;對離瞋心,能瞭知離瞋心。

對有癡心,能瞭知有癡心;對離癡心,能瞭知離癡心。

對昏昧心,能瞭知昏昧心;對散亂心,能瞭知散亂心。

對廣大心,能瞭知廣大心;對不廣大心,能瞭知不廣大心。對有上心,能瞭知有上心;對無上心,能瞭知無上心。

對得定心,能瞭知得定心;對無定心,能瞭知無定心。

對解脫心,能瞭知解脫心;對未解脫心,能瞭知未解脫心。』

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這裡講到的是他心通或他心智,就是一個人能瞭知他人的心念,這裡說的他人的心念包括十六種(八對)的心,有貪心跟沒有貪心是一對,有嗔心跟沒有嗔心是一對,有癡心跟沒有癡心是一對,有欲望跟沒有欲望相對應,這裡沒有欲望並不是一個人完全沒有欲望,而是說,與那些欲望不相應的心。

一個人生氣他知道生氣了,一個人沒有生氣他知道沒有生氣,昏昧心是指心的軟弱,心的無力,散亂心指心散亂不安,胡思亂想。

這裡的廣大心是指禪那心,包括色界禪那與無色界禪那心都是廣大心,不廣大心是指欲界心。

有上心是指欲界心,無上心是指色界心和無色界心或者欲界心和色界心稱為有上心,把無色界心稱為無上心。

得定心是指擁有安止定的心,無定心是指沒有定的心。

解脫心的解脫是指禪那的解脫,沒有解脫心指沒有禪那的心。

對凡夫來說,這裡的解脫心就是指禪那心。

對於聖者來說,如果擁有他心通的話,初果聖者可以知道凡夫和其他初果聖者的心,但是,他不知道第二果、第三果、第四果聖者的心。

二果聖者如果擁有他心通的話,可以知道凡夫、初果聖者和其他二果聖者的心,但是,他不知道第三果、第四果聖者的心。

三果聖者如果擁有他心通的話,可以知道凡夫、初果聖者、二果聖者和其他三果聖者的心,但是,他不知道四果聖者的心。四果聖者如果有他心通的話,可以知道誰證了果,誰沒有證果。

 

接著佛陀又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憶念種種宿住,也即是: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百千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在那裡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經歷如此的苦與樂、如此壽命的限量。

他從該處死後投生到那裡,在那裡有如此名、如此姓、如此容貌、如此食物、經歷如此的苦與樂、如此壽命的限量。

他從該處死後投生到這裡。

如是能以形相、細節來憶念種種宿住。』

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這裡佛陀講到宿住隨念智(pubbenivāsānussati abhi¤¤à)或者俗稱宿命智,宿命通。

就是一個人能夠回憶起自己過去世,乃至到種種細節,這是指宿命智。

說到宿命智,我們要來講一下,我們的禪修過程中也有個階段,需要觀照自己的過去世,也就是在緣攝受智階段,也可以取過去世的,現在我們講到的宿命智也可以取自己的過去世,那麼它們之間是不是一樣呢?

現在有一些人就批評帕奧禪林的禪法,說現在有些人強調說要觀自己的過去世,但那必須要有宿命智,觀智怎麼能見到?

這是因為他們不明白教理的原因,佛陀在《相應部》裡就說到,有些沙門能回憶起自己過去世的五取蘊的一部分或全部,在《義註》裡也提到了,觀智與神通是不一樣的。

觀智特別是我們這裡所講的緣攝受智與宿命智有兩大不同,一個是心的不同,一個是所緣的不同。

心的不同,一切觀智的心都是屬於欲界心,除非他已經證得了出世間智,出世間智是屬於出世間心。

世間觀智,比如我們說到的名色識別智,緣攝受智這些都是世間智,都還是欲界心,但是這裡講到的神通、宿命智它是屬於色界第四禪心,屬於色界心,也就是屬於廣大心。

從心上來說,它們一個屬於欲界心,一個屬於色界心,它們是不同的。

從所緣,也就是所取的物件來說,宿命智它能取四種所緣,在《義註》裡面講到了,蘊khandha,取蘊upadanakkhandha,蘊相關,概念法pabbatti,這四種是神通宿命智的所緣,蘊khandha,包括出世間心在內的五蘊。

Pabcupadanakkhandha五取蘊,不包括出世間心的五蘊。

蘊相關(讀音巴蒂嗎噶)是跟五蘊有關的,比如說宿命智他可以看到過去生他的歲數、他的年齡、他的父母、他的親戚、他吃甚麼食物、他經受甚麼苦樂、那個時候他的壽命是多少都可以看到。

第四個宿命智可以看到的是概念法pabbatti,他可以知道他過去叫甚麼名字,他過去世所住的那個村落叫甚麼名字,種種的很多細節他都可以知道,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如是能以形象細節來憶念種種宿住,宿住就是過去一些的經歷,過去的生命的意思。

但是,觀智只能取這四種所緣的一種,就是五取蘊。一個人修緣受攝智時,他能看到過去世,並不能看到出世間法,也不能看到和五蘊相關的那些細節,他看到的只是五取蘊或者五取蘊中的一種。

換而言之,他看到的只是名色法,所以,不能把神通與觀智混淆起來,混淆起來的話,就可能會覺得觀智是不可能見到過去世的。

這個是經典裡面講到的。

 

觀智是可以取過去的所緣,因為觀智的所緣必須是名色法,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神通的力量比較強大,觀智的力量比較小。

因為,神通心是屬於色界心,一個沒有證得禪那的人不可能生起這種神通。但修觀的人,即使沒有證得禪那,他仍然可以修緣受攝智,他仍然可以看到過去世,只不過很朦朧而已。

因此,在我們修到緣受攝智時,我們看到的只是我們過去,當時造的是甚麼業以及造業當時生起的是甚麼心,這種心當時有多少種名法,還有那個時候你的性根是甚麼,一個人想要知道他過去生是甚麼性別,可以通過查他的性根色,一個人如果想要知道他過去是甚麼狀態,要通過查他過去的那堆色法,來確定他是屬於男還是女,是屬於怎樣的,他只能這麼樣查。但是神通呢,他一看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有一位長老,在修神通時,可以看到他過去五百大劫,有一次這位長老向他的禪修導師彙報,說他在過去Kassapa咖沙巴佛時期,是一位比庫,在托缽時,看到大師也在托缽,那位禪修大師就立刻說出當時他的一個細節出來,結果那位長老說:是的,是的。

所以在帕奧禪林有些禪修者,要看他們修甚麼,如果修神通的話,他們可以互相對比,他們在過去世遇到的話,他們可以談論一些細節的問題,這是在帕奧禪林的一位長老在修宿命智時的一件事情。

接著佛陀繼續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以清淨、超人的天眼,見到有情的死時、生時,低賤、高貴,美麗、醜陋,幸福、不幸,能瞭知有情各隨其業:“諸尊者,此有情的確因為具足身惡行、具足語惡行、具足意惡行,誹謗聖者,為邪見者,受持邪見業;諸尊者,他們身壞死後,生於苦界、惡趣、墮處、地獄。

然而,諸尊者,此有情的確因為具足身善行、具足語善行、具足意善行,不誹謗聖者,為正見者,受持正見業;諸尊者,他們身壞死後,生於善趣、天界。

如此能以清淨、超人的天眼,見到有情的死時、生時,低賤、高貴,美麗、醜陋,幸福、不幸,能瞭知有情各隨其業。』

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這裡佛陀講到的是屬於有情死生智(sattanam cutupapate banam),或者稱為天眼智dibbacakkhu-bana,俗稱天眼通,天眼通就是能以清淨超人的天眼見到一般的人見不到的東西,比如說很多的生命界和生存界,有天眼通的人可以很清楚的見到一些我們平時肉眼看不到的生存界和生命界。

我們的肉眼可以見到的是甚麼?

在六種趣裡的輪迴----天、人、阿蘇羅、畜生、餓鬼、地獄裡面,人的肉眼只能夠見到人類和大部分的畜生,其他的都見不到,但是用天眼他可以見到,而且可以見得很清楚。

 

一個人在修習慈心的時候,由於慈心是屬於定心,可以大概的見到很多有情,比如說他祝願一切天人快樂,可以見到很多天人,但是天眼通可以見到他們那裡詳細的情況。

有些禪修者見到天人的情況,會發現到天人的情況和我們中國畫中的天人並不一樣。

好像四大天王那樣,有的禪修者見到的四大天王並不是現在我們在寺廟裡看到的那樣,像亞卡、象鬼一樣的,四大天王是天人,所以他很漂亮,很美麗。

但是他的手下有些是很醜陋的。

比如北方的叫Vessavana維薩瓦那天王(多聞天王),他手下有很多亞卡是很醜陋的。雖然他也是亞卡,但是他是很漂亮、很莊嚴的亞卡。

越到高層的天界,會發現高層的天界他們會越來越漂亮,而且身體越來越清淨,越莊嚴。

對比起低層次的天來說,低層的天反而變得醜陋,(低層的)天人和人比起來,(低層的)天人就像醜八怪一樣。

 

難陀Nanda尊者的故事就是講,當時難陀尊者很喜歡他的未婚妻(Janapadakalyāṇī國美王子妃,巴利語Janapada是那個地方的,kalyāṇī是最漂亮的),她是那個地區最漂亮的人,被稱為國花的。

後來他很不情願的出家後還經常想著他的未婚妻,沒心思出家。

後來佛陀就跟他說:「Nanda尊者,你想不想到天界去玩?」

難陀尊者說:「我沒有神通,我沒有辦法去。」

佛陀說:「不要緊,我帶你去。」

於是佛陀就帶他去,在半路上,Nanda尊者就看到一隻尾巴被火燒掉,身體燒得黑黑的老母猴,站在一段燒盡的樹樁上哀鳴。

佛陀就帶他來到了三十三天,天王見到佛陀就去禮敬,很多天子圍繞,難陀尊者看得眼都傻了,佛陀就問難陀尊者說:「是你的被稱為國花的未婚妻漂亮,還是這些天女漂亮?」

難陀說:「哎呀!佛陀!您怎麼能拿我的未婚妻和她們相比呢?我的未婚妻和這些天女相比根本不能算做是人,就好像在路上見到的那隻老母猴跟我的未婚妻相比一樣。」

天人由於他們的福報是很清淨,很漂亮,很光明的。

這也是天眼通所看到的範疇。

 

講到神通,在現在這個時代,如果說五種神通,就是世間的神通,要修習已經很難了。

如果要修習神通的話,神通一般有幾種原因可以得到。

 

第一種就是與生俱來的,猶如鳥兒生來就會飛,猶如有的鬼會變化,有的天神一生來他們的眼睛(我們叫天眼)能看到很多我們看不到的眾生,他們可能會飛行會變化,這是他們與生俱來的。

 

第二種是證得,就好像一切的佛陀和阿拉漢聖者,他們一證得了阿拉漢果同時就具有了六種神通,他們不用刻意去修,有些三果聖者也可以證得神通。

就像(瑪第嘎嗎噶)的故事一樣,那些比庫都是凡夫,但那些比庫教他修行,他證得三果之後呢,自然就有他心通,他就經常去查那些比庫的心,發現那些比庫沒有一個是聖者,連禪那都沒有,這是證得。

 

還有第三種情況是修得的,要修得神通,必須要先證得四種禪那和四種無色界定,在修行時,要專門修十四種御心法或者稱為十四種行相的。

他必須得用跳禪,跳遍,跳禪遍,順禪,順遍,順禪遍,順禪,逆禪,順遍,逆遍,順逆遍,他必須通過這樣的修行,就是十四種方法,比如說,我們說到的順禪,一個人想要練神通,想要練順禪,他先要進入地遍的初禪,再到第二禪,第三禪,第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要這樣進,然後重新再進水遍的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空無邊處,識無邊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這樣進,他要在一個半小時內,他要這樣進幾百遍,幾百遍其實還不夠。

之後,他還要修逆禪,他一下子要進入地遍的非想非非想處,然後再無所有處,識無邊處,空無邊處,第四禪,第三禪,第二禪、初禪,然後再進入水遍的非想非非想處,無所有處,識無邊處,空無邊處,第四禪,第三禪,第二禪,初禪,他是用這樣的方法。然後再順逆禪,然後再順遍,順遍就是他進入地遍的初禪,水遍的初禪,火遍的初禪,風遍的初禪,青遍的初禪,黃遍的初禪,紅遍的初禪,白遍的初禪,然後再進入地遍的第二禪,水遍的第二禪,火遍的第二禪,風遍的第二禪,青遍的第二禪……等等這樣的方法來訓練他的心,使他的心已經完全的聽話,就正如佛陀所講到的:他的心已經柔軟、堅固不動,堪任作業,光明、清淨、潔白、無染之後,他才把心導向於他所想修習的神通,唯有這樣他才能成就通過修行得來的神通。

 

還有另外一種神通,是通過靈(維佳瑪雅)(維佳)就是咒術或者說通過一些外在的力量來成就的神通。

這種神通就比如有些人通過念咒或者說通過請一些所謂的『護法』,其實是一些亞卡、鬼等等,去成就他們的神通,他們可以知道他人的心,甚至可以呼風喚雨,可以變現一些東西,甚至有些很強的名咒師,很有名的一個,他可以飛行。

不過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往往請那些所謂的『護法』、鬼類的話,在現在他果報很強時候,可以支援你。

但是,當他果報享盡後,往往就要輪到他受自己的果報了。

 

在現在這個時代,我們要修行神變通、天耳通、他心通相對比較難,但是在這個時代,要修行宿命通、天眼通仍然還是有可能,因為現在還是可以證得三明阿拉漢的時代,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在還是能修得這兩種神通。

一個人如果有了十四種御心法的話,應當先修宿命通,宿命通比較容易修,再修天眼通,當成就了天眼通,還可以修他心通。不過,雖然是如此,仍然有一些傳說,關於會飛行,具足神變通的人,好像在1994年,中國的佛牙舍利迎請到緬甸,當時就供養在(犀利瑪嘎啦幹哈黑)那個地方,現在叫和平大聖窟,就是1954年到1956年舉行巴利三藏第六次結集的地方。有一天,在窟外,人聲鼎沸,很多人就看到天邊有個紅點,就是一個出家人,拿著一個扇子,就飛遠走了。

當時就有好事者拿著摩托車去追,就一直追追追,追到北緬甸,叫做米奇拉的那個地方,後來發現一個叫做西亞多(酷迪瑪拉)的,原來是他在飛行。

當然在近代和現代,在緬甸也傳說著,比如說,(達不魯)西亞多,(北印古)西亞多,也是有傳聞他們會飛。當然他們不是故意顯現,只是當他顯現時給人發現了。

所以在近代也是有這樣的說法。

在帕奧禪林裡也會教授神通,但一般不會隨便教,一個人如果沒有修完整個禪修學程是不會教你的,不會隨便教,為甚麼呢?

因為《清淨道論》裡說到了,假如一個人他的心是不清淨,他修天眼通的話,當他把他的光明擴散到岩石裡,一些山裡,他會見到一些很恐怖的物件,他的心會害怕。

如果一個人心還沒有清淨,他的觀智還不強,他修神通的話,神通往往會對他有害處,所以,在帕奧禪林裡修神通也是為了幫助禪修的。

如果一個人修完了禪修學程,禪師會教他宿命通的。但是學完宿命通,禪師還是會教他取過去生,也要觀照無常、苦、無我,這樣的話,讓你的心更早的趨向出離,趨向想要證得更高的果位,這個是通過我們稱為勝智的,更殊勝的智慧,最終導向解脫,最終導向不要去執著這些生命界,導向更早的出離的方法,而不是拿神通來炫耀。

接著佛陀繼續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能斷盡諸漏,即於現法中,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

這裡講到一個人想要斷盡諸漏,諸漏(asava)包括了四種漏----見漏、欲漏、有漏、無明漏。

這裡的漏是煩惱的意思,見漏是邪見,欲漏是對欲望的追求,貪愛,有漏是指對生命的執著,無明漏也就是無明、愚癡,當一個禪修者證得第四道阿拉漢道的時候,阿拉漢道的威力就能斷盡一切漏,如果我們說三果聖者能斷除五下分結,但三果聖者還有五上分結,是哪五上分結?

 

這裡的五是指五種,上分是指還可以使他投生到色界梵天和無色界梵天,結是指煩惱。

哪五種呢?

色貪就是對色界生命很微細的貪著,無色界貪是對無色界生命很微細的貪著,掉舉、我慢、無明。

這五種是阿拉漢道斷盡的,正是因為如此,阿拉漢聖者沒有任何煩惱剩餘了。

如果是用《阿毗達摩》來分,一個阿拉漢聖者,任何不善心和不善心所都不可能再生起了,我們所說到的煩惱、結、漏、恥、惡等等這些都是屬於煩惱的異名,如果在《阿毗達摩》裡面,它們只不過是一些不善心所而已,是十四種不善心所的不同表現。

我們所說的證果,斷除煩惱,就是某一類煩惱或所有的煩惱,所有的不善心和不善心所,在一個人的心流裡不會再生起。

即於現法中,這裡的現法ditthadhamma是指今生,就在今生通過自己的智慧證得並成就無漏的(沒有任何煩惱的)心解脫,或者說他的心從諸煩惱中完全解脫出來或者慧解脫,就這樣安住,就稱為以自己之智證得與成就無漏之心解脫、慧解脫而住。

最後世尊總結說:「『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如是,[上述]所說的乃是緣於此而說。」

在《義註》中講到:如此,世尊在教導持戒功德論直到證悟阿拉漢之後,再綜合這一切作出結論說:『諸比庫,應當具足戒……乃是緣於此而說。』也就是說佛陀說這些是為了強調持戒。

 

正如世尊在前面所簡要說的:「諸比庫,應當具足戒……受持學習於諸學處。

具足戒的比庫能得到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獲得資具,供養資具的施主們能得大果報,去世的親族們憶念時得大果報,克服不滿與喜好,克服怖畏與恐懼,證得色界禪那、無色界禪那、較低的三種沙門果、五種世間神通,以及以自己之智證得漏盡智。

所說的這一切,就是因為此持戒功德的緣故才說的。」

「世尊如此說。那些比庫滿意與歡喜世尊之所說。」

這就是這次禪修講到的《若希望經》。

這就是這次禪修講到的《若希望經》。

如果大家有希望的話,大家應該持戒清淨,再致力勤修戒、定、慧,這樣將會得到世間與出世間種種的功德、果報、利益。

大家如果想要得到世間的利益,世間的利益不是追求名聞利養,而是指大家能讓施主獲得大的果報、大的利益,讓我們能安住在梵行當中,能夠使我們持續的禪修,不會被煩惱所打敗,能夠證得世間色界禪那和無色界禪那,乃至證得神通,我們應該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如果我們想獲得出世間的成就,想斷除煩惱,在今生證悟涅槃,滅盡諸苦,我們應該持戒清淨、勤修戒、定、慧,乃至圓滿。

 

我們今天講到這,現在大家來迴向:

Ida me puñña, āsavakkhayāvaha hotu.

Ida me puññ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 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ññabhāga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