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禪修營的大德們:晚上好!

  從今天晚上開始我們將一起來學習一部經典,這部經叫做(Ākakheyyasutta)《若希望經》。這部經是收錄於經藏的《中部》裡面。《中部》一共有152經,《若希望經》是其中的第6經。從經文的閱讀中,我們就可以知道這部經要告訴我們甚麼內容。這部經是講:『如果你有願望的話、你有希望的話,那你要怎麼做才能實現你的願望。』所以《若希望經》的『若』字,巴利語叫做eyya,它的意思就表示一種假設的、一種條件的,是條件句;ākakh是願望、期待、希望的意思。

  在這部經典中佛陀講到:假如一位比庫,他想要實現從世間一直到出世間的十七個願望,那麼他應當完全地持守戒律,修習戒、定、慧三學。通過持戒,特別是持戒,然後再進一步地修習戒、定、慧三學,他就可以實現各種各樣的願望,這種願望從世間到出世間,從下等的一直到高等的,從比較低劣的一直到殊勝的,可以分為十七種。

  經文一開始是這樣說的:『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在沙瓦提城揭答林給孤獨園。

  於其處,世尊稱呼比庫們:「諸比庫。」那些比庫回答世尊:「尊者。」世尊如此說:「Sampannasīlā, bhikkhave, viharatha sampannapātimokkhā; pātimokkhasavarasavutā viharatha ācāragocarasampannā aumattesu vajjesu bhayadassāvino; samādāya sikkhatha sikkhāpadesu.

  佛陀當時就這樣說了,意思是:「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

  『這句話』是《若希望經》的精要。經文開始,佛陀就開門見山地說到了要持戒,到經文結束,佛陀仍然是引用『這句話』。佛陀所說的這句關於持戒的話,在三藏閱讀時,不知道被發現了多少次,這幾乎是成了佛陀講戒律的『定型句』。

  佛陀在講到戒、定、慧的時候,其中凡是講『戒』,佛陀就會用到上面講的『這句話』;凡是講『定』,佛陀會講四種禪那;凡是講『慧』,佛陀會提到如實知見四種聖諦。在經典裡面凡講到戒、定、慧,佛陀幾乎都會這麼說的。

  這裡講到的具足戒,在《義註》裡面有講解。戒的具足有三種具足:第一種是圓滿的具足;第二種是具備的具足;第三種是蜜味或美味的具足。如果一個人圓滿地持了戒,這個被稱為圓滿地具足;如果一個人擁有戒,他致力於具備、完全具備,到達、完全到達此巴帝摩卡律儀,因具備而具足就被稱為具備的具足;而美味的具足,其中的『美味』在這裡是一個比喻,『蜜味』的由來是怎樣的呢?在《律藏》的『巴拉基嘎』中提到:當時佛陀及僧團在高沙喇國 (Kosalā)毗蘭若 Verañjā居住,正在那裡渡過三個月的雨安居,因為那邊鬧了饑荒,在這雨安居期間只能吃馬麥,馬哈摩嘎藍那尊者就想利用神通把大地給翻過來,當時馬哈摩嘎藍那尊者就說到:「尊者,此大地最下層有平地,有猶如小蜂蜜那麼清淨的味道。」馬哈摩嘎藍那尊者想利用神通來供養佛陀跟其他比庫食物,然而佛陀阻止了他。這就是『蜜味』的由來,如果一個人的戒律能夠做到這樣就稱為美味具足。

  所以上面講到『這句話』裡的具足戒應該指的是圓滿具足跟具備具足的意思,應當以透過圓滿的戒以及具備了戒而成為具足戒的意思。具足戒是這樣的意思。

  那戒是甚麼意思呢?戒是以戒行、善行的意思稱為戒。為甚麼稱為戒呢?戒有兩種意思:

一種是稱為(samadala)正持,或者說很好地去保持它,是指身、語、意三業的好習慣,而且沒有雜亂性的意思,在這裡是指具有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品行而為戒的意思。

第二種稱為確持(Upakaraa,也就是佇立於善法的持續性。第一個是指它的品質、純淨性,第二個是它持續的讓自身佇立於善法,以這樣的意思而為戒的意思。

  這兩種意思實是通曉語法者所允許。但是也有一些人他用另外方式來解釋『戒』,即以頭的意思(sirato),Sira,是頭,或者說(Sītato),Sīta是清涼。所以我們在這裡就知道戒其實是一種良好的行為、良好的習慣,而且由於這種良好的習慣沒有雜亂性,以無雜亂性而稱為戒。或者說讓自己持續地安住在善法當中,這也稱為戒。

  對戒的理解要通過兩個方面,一是圓滿的戒;二是具足的戒。其一圓滿的戒如何理解呢?我們可通過《義註》裡的一個比喻來理解,在《義註》裡是以『田地』來說明的。如果一塊『田地』它遠離了四種田地的過失,這塊『田地』就被稱為田地的圓滿。同樣的,圓滿的戒也應當通過遠離戒的過失才能達到。

  四種田地的過失是甚麼呢?它們是種子的毀壞、播種的毀壞、水的毀壞和鹽質的毀壞,田地會因為具有這四種過失而使田地變得有缺陷。其中:

一、『種子的毀壞』是指有時種子會壞掉或者腐爛掉,如果用腐爛的種子或者壞的種子去播種,作物就不可能會生長,而使田地毀壞。

二、『播種毀壞』是指有些不熟悉播種的人,他在不適當的時期播下種子,這樣所種的種子就不能生長,而使田地毀壞。

三、『水的毀壞』是指如果澆灌的水太多或不足,種子也不能夠生長,而使田地毀壞。

四、『鹽質的毀壞』是指農夫在田地裡用犁頭耕地,犁得次數太多,犁得太深,使得土地出現了鹽質,所種下的種子也不能生長,而使田地毀壞。若是田地具有以上四種過失之一,田地就不能夠收穫,不能夠有利益。雖然你在那邊辛勤的勞作,但是你不能夠得到或者你只能收穫一點點,離開具有這四種過失的田地,就可稱為『田地的圓滿』。『圓滿的田地』就能帶來好的收穫、好的收成以及很多的利益。

  同樣道理,四種戒的過失是甚麼呢?它們是毀壞、破壞、斑點、污點,戒因具有這四種過失而被稱為戒的不圓滿,這樣的戒不會有大的果報、大的功德。其中:

一、『毀壞』是指犯了很重的罪,犯了很重的那些戒行;

二、『破壞』是指持戒的時候,由於前面持的戒不好而使戒毀壞;

三、『斑點』是指沒有完整的持好戒,因為中間有些戒持得不好;

四、『污點』是指戒本身不清淨。離開這四種過失的戒田,就被稱為圓滿的戒,這樣的戒有大果報、大功德。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要持戒,他持的戒不應當具有毀壞、破壞、斑點、污點這四種過失。

  其二具足的戒如何理解?我們可以通過具備了戒,來理解戒的具足。具備了戒是指通過具備這些戒的完整的狀態,而稱為具足而住。

  在此,有兩種原因可以導致而成為戒的具足,第一個,是通過見到破戒的過患;第二,可以通過見到持戒的功德。這兩點能夠使沒有成就的戒,變成戒的成就。

  第一通過見到破戒的過患可以達到圓滿戒。破戒的過患在《清淨道論》裡面有很詳細地講解。如果一個出家人,他持戒不清淨,他破戒,他生活腐敗,他生活很墮落,甚至非沙門說是沙門,非梵行者說是梵行者,這樣的出家人,如果受到他人的禮敬,並接受他人的供養,他會有很大的過患,是很危險的。

  第二通過見到持戒的功德可以達到圓滿戒。在經典裡面大量記載著佛陀讚歎持戒清淨的話語,好像在《法句經》的第五十四到第五十七首偈頌裡面佛陀這樣說:『花香不能逆風送,栴檀.答嘎拉.茉莉。

  善者之香逆風送,善人之香飄諸方。

  栴檀.答嘎拉,青蓮.瓦西其,

  如是諸香中,戒香為最上。

  栴檀.答嘎拉,此等香甚微。

  持戒香最上,上飄於天界。

  具足諸戒行,住於不放逸,

  正智解脫者,魔不知其道。』

  這裡佛陀讚歎持戒清淨的功德,一般的花香,無論多香,也只能夠順風飄才能夠聞到,但是戒香不一樣,它可以逆風飄,甚至戒香因為具有戒德,所以它能獲得名聞,連諸天都會感動,都會護持他,通過清淨的戒,具足的戒行,又通過不放逸的修行,這樣達到解脫的人,生死的魔王都不能找到他的道路。

  對於在家人來說也是,佛陀在《大般涅槃經》裡面講到,即使他是一個在家人,如果他能夠很好地持守五戒,也能夠得到很大的功德。一個持戒清淨的在家人與出家人,在今生和來世都能獲得無量的功德。下面是擁有具足戒的持戒者能獲得的五項功德:

  第一、具足戒的持戒者因為不放逸而獲得大財富。這個特別是對在家人說的;

  第二、持戒者以具足戒而善名遠揚。這是因持戒者具有好的品德,人家都稱讚他,稱讚他有好的品德。

  第三、具足戒的持戒者無論走近哪一眾中,若帝利眾、若婆羅門眾、若居士眾、若沙門眾中,親近時他都有自信而不羞愧。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有了戒行,有了戒德,他無論走到哪裡,他的心都很坦然,無論跟誰相處,他都不會感到羞愧,不會感到內心有愧。正所謂,俯仰無愧,上能夠對得起三寶,下能夠對得起一切人。

  第四、具足戒的持戒者,臨終不昏迷。如果一個犯戒的人,他經常做惡行,到臨終的時候,當思維到在這一生,他做了很多惡行時,會感到後悔、會感到追悔,這樣的話,他的心會不能夠平靜,甚至他的心會感到很害怕;而一般而言,一個經常造惡的人,一個不持戒的人,在臨終的時候他會見到很多恐怖的影像,會見到平時所造的那些惡業,這是因為他今生所造的很多不善業、惡行、惡業都將會在臨終的時候成熟。譬如說,一個人喜歡偷盜,一個人喜歡殺生,那在他臨終的時候這些以前所做過的行為都會以影像的方式呈現出來,或者說他可以聽到很恐怖的聲音,見到很可怕的女子,一些人或一些鬼等等,這些都會使他的心感到很恐慌;更多的情況是,很多人在臨死的時候處於昏迷狀態。然而,如果一個人,他持戒清淨,一生樂善好施,積累了很多的功德、福德,在臨終的時候,他思維這些福德,可以感到滿意,可以感到高興,可以感到問心無愧,他就會安然地離開這個世間。所以一個持戒的人,在臨終的時候,他不會昏迷、不會感到害怕。

  第五、具足戒的持戒者身壞死後往生於善趣、天界。這是符合因果法則的。一個經常做布施的人,在他身壞命中後,因為布施的功德,他可以出生在富貴的家庭,即使由於在臨終的時候,有一些不善業成熟,致使他投生到比較低等的家庭中,但是由於布施的功德,在他成長的過程中,仍很容易獲得很多的財富。若只有布施而沒有持戒呢?仍然可以獲得人身。若一個只有布施、經常樂善好施,但是又為非作歹的人呢?他會投生為好像寵物狗之類的東西,現代社會可以看到有些寵物狗的生活條件比有些人的都要好。那些狗的主人給狗好的房子住,每天給它洗澡,很美味的食物給它們吃,但是狗畢竟還是屬於狗。有了布施但是沒有持戒的人,就是這樣的果報。持戒可以得生善趣,可以得生人天。得生人天,是由於持戒而得來的。

  持戒清淨了之後呢?還需要繼續地修定,如果只是修定而沒有慧的話,這種定的功德只能夠使他投生到梵天界,在梵天界當中很漫長的時間都很快樂,內心很寧靜,但是仍然不能夠解脫。唯有在培育定力的基礎上再修慧,通過慧才能夠解脫,才能夠斷煩惱,斷煩惱既不是通過布施,也不是通過持戒,也不是通過修定,而是通過慧。但是如果要修慧,必須得培育定力,如果要培育定力必須得持戒,持戒是一切善法的基礎,猶如大地能夠生長萬物。同樣的,戒清淨能夠生長出很多修行的功德出來。

  同時,佛陀也在《增支部》第四集裡面講到,持戒清淨能夠成為生天的因,佛陀說:「諸比庫,聖弟子具足聖者所喜之戒,無毀、無斷、無斑、無雜、自由、為智者所讚歎、無執取、導向於定。諸比庫,這是第四福果、善果,能帶來快樂,為生天之因,為快樂果報,有助生天,導向可愛、可樂、可意、利益、快樂。」所以我們說持戒是生人天的正因,同時也是修行的前提,修行的根本。也正因為如此,所以《清淨道論》裡面講到:「住立於教中的良家之子,除了戒更無其他,戒的功德,有誰能說得清楚呢?」那當我們看到了持戒的功德,以及看到了破戒、犯戒的過患,我們應當致力於持戒。

  對戒的理解,無論出家者還是在家人都應是這樣。對於在家人來說需要持守的戒律很簡單,只有五個標準。對出家者來說,要持好戒,要持戒清淨,那就要很精進。

  對於持戒者來說,基本上又要經過這樣幾個階段,就是首先受戒,其次受戒之後要學戒,只有學戒之後才能夠持好戒,要不然的話由於不懂戒,致使持戒者反而會更為痛苦。

  下面是按對戒的理解不同而將人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不知戒也不持戒的人。這種人一般稱為比較快樂的人。為甚麼?因為他們沒有慚沒有愧,他們不知善不知惡,他們不知道持戒的重要性,不知道道德的重要性,他們的樂是建立在欲樂上或者是隨心所欲上的,這是不知戒也不持戒的人。

  第二類是知道戒,但不想持戒,或無法持好戒的人。這一類人又會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知道戒,但是沒辦法持戒的人或者說不想持戒的人,這種人是很辛苦的。當一個人受了戒,知道了戒之後,他不持戒會怎樣?他會痛苦。第二種情況,就是很想持戒,但由於不通達戒律,而無法持好戒的人。很多的出家人在剛出家的時候,都有很強的心念想要持好戒,但是由於沒有完全地通達戒律,使得有些戒沒辦法持好,於是產生很大的痛苦,會經常追悔,使得心沒辦法平靜、沒辦法靜下心來禪修,有時候會感到心裡很茫然,經常思維到他自己的戒,沒辦法通達、沒辦法清淨,而且甚至會生起還俗的念頭。這種人知道持戒的功德,也見到了破戒、犯戒的過患,只是由於不通達戒律,所以會感到持戒很辛苦,而且也活得很痛苦。

  第三類是知道戒,並通達了戒律,可以快樂持戒的人。當一個人學習了戒,通達了戒律,並持了戒,他會變得很快樂,這種快樂是建立在持戒清淨上的快樂,這種快樂是很殊勝的快樂,為甚麼呢?因為他已經懂得了甚麼是犯?甚麼是不犯?怎麼樣犯是重犯?怎麼樣犯是輕犯?同時他也知道了由於持戒所得來的功德,省思到自己的戒很清淨,他能夠得到快樂。

  通達戒律,這點對於在家人也很重要。一個在家人,只要能將在家人的五種學處通達,就不會經常懷疑,現在這樣做會不會犯了盜,而那樣做會不會說了騙話。如果你通達了戒律,會覺得其實持戒是讓我們形成一種好的習慣,剛開始的時候會覺得持戒是一種約束,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特別是出家戒,幾乎只要你不知道戒,乃至到你做任何的事情你都有可能犯戒。你放缽不小心又犯了戒,你穿袈裟穿不好又犯了戒,你不知道踏入僧團的建築物又犯了戒,你會覺得很苦惱,但一旦你熟悉了、通達了而且守護好戒,你會覺得,其實持戒很輕鬆,真的很輕鬆,而且你把持戒已經養成自己的習慣。正因為如此,所以我們說戒是一種好的習慣。是這麼樣的意思。戒是要通過一段時間慢慢的薰陶的,慢慢的克服自己的習氣,克服自己的煩惱,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戒其實就是佛陀給我們的一個行為的規範,當我們做熟了,熟能生巧,變成自然,這樣的話,我們的性格本身就成為戒。因為戒也有包括一種習慣性的行為的意思,一種良好的素質的意思。

  對在家人來說,應很好地守護好這五條學處,有條件的話守好八戒。對出家人來說,應當守好各種各樣的戒律,當他能夠很謹慎、很小心地守護,慢慢的戒已經成為他的行為習慣,他自然而然就不會犯到戒。如果能夠做到這麼樣,這個稱為戒的具足。

  接著,佛陀又講到了具足巴帝摩卡而住,這裡的巴帝摩卡是依照巴利語的音譯,巴利語就是pātimokkha,它有上首、極殊勝或者護解脫的意思。在北傳古代依照梵語的Pratimoka翻譯成波羅提木叉。北傳的佛教解釋為別解脫、隨順解脫、從解脫等等的意思。

  在《清淨道論》裡面,定義巴帝摩卡是這樣講的,它講到: Tañhi yo na pāti rakkhati, ta mokkheti mocayati āpāyikādīhi dukkhehi, tasmā pātimokkhanti vuccatitasmā pātimokkhan ti vuccati.「若他看護 (pāti)、保護此者,能使他解脫 (mokkheti)、脫離惡趣等苦,所以稱為『巴帝摩卡』。」所以就稱為護解脫,這是《清淨道論》的一個解釋。

  接著,佛陀又講到應以護解脫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下面先講一下正行,這裡的正行,是指遠離了不正行,稱為正行。甚麼是不正行呢?就是身的違犯,語的違犯以及身、語的違犯,稱為不正行。也可以說,一切的犯戒的行為都可以稱為不正行。具體如下:

  1.污家。在戒律裡面的saghādisesa桑喀地謝沙(僧殘)的第十三條就講到,有一些出家人的行為被稱為污他家行惡行,是指他們編織一些花,將一些生活用品,乃至動用僧團的物品,等等諸如此類的物品,拿去巴結權貴,或者去攀緣那些在家人,這種出家人被稱為污家。

  2.不正行。比如作為一位出家人,他經常去摸那些在家人、那些俗家小孩的頭,幫在家人服務,傳遞資訊,這些都是佛陀所譴責的不正當的行為方式,這個稱為不正行。

  3.惡行或者稱為非行。如果出家人跑跑跳跳、下棋、打牌、玩遊戲,乃至到跑步、打球等等,這些都是稱為惡行或者稱為非行。

  4.語的不正行。如果一個出家人為了要討好在家人而說了一些阿謏奉承的話或者豆湯語或者說一些不適合出家人說的話,這個稱為語的不正行。

  對於僧團來說不正行包括甚麼呢?

  1.身的不正行是指一個人如果沒有教養,不恭敬僧團裡的上座,不恭敬那些長老。比如:走路的時候走在長老的前面,沒有經過允許就坐下,坐在高處的地方,纏著頭而行,在上座說法的時候用懶散的姿勢,或者抱著膝蓋,或者戴著帽子或者穿著鞋,這些都是屬於不恭敬的不正行。

  2.語的不正行是指一個人很沒有禮貌,直接稱呼長老的名字而不稱尊者,或者直接稱長老為比庫、比丘;還有就是在一些上座的面前說一些很不適合的話,比如與長老說話時用『你』來稱呼,而不是說『您怎麼樣』,對自己稱『我』,而不是稱『弟子』。這個也屬於語方面不太好的行為。

  如果一個人遠離了身體方面的不正行,語方面的不正行,以及身、語方面的不正行,這個稱為正行。

  接著再講一下行處。對於行處,由於遠離了非行處而稱為行處,這裡的行處是指一個人正當的去處。哪些是屬於非行處呢?如果一個出家人走到妓女的地方或者去寡婦的地方,去那些年輕女子的地方或者說那些未婚的年輕女子的地方,去黃門的地方或者經常去結交那些當官的人,或者跟那些外道及外道的弟子做不適當的交際,或者與那些沒有信仰的人,根本不會共鳴的人經常來往,這些都稱為非行處。同時呢,包括那些賣酒的地方,那些歌舞廳,那些酒樓等等,這些都是出家人不應當去的地方。如果一位出家人,遠離了這些不應當去的地方,那就稱為具足了行處。

  接著佛陀講到對於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這裡的微細,是指極微細的意思。在巴利語裡面的aumattesumatta量,au很微量的、很細小的;罪過包括身的、語的、意的,也包括一切的戒行。也就是要告訴我們:對於很微細的戒,當他違犯了,他知道犯了這些戒有很大的過患,有很大的危險。例如:

  在過去佛Kassapa咖沙巴佛( 迦葉佛)的時候,有一位出家人,一位比庫,當時他剛出家不久,有一次他到恒河邊玩耍時,由於一時興起,他上了一條船並隨手抓住了河邊上的草,這種草叫做香穀草,他手上抓著香穀草,而船還在行使,他仍然抓住香穀草不放,結果呢,香穀草就被他拔斷了。當時他就想,這些小小的戒沒關係,就沒有在乎,也沒有去懺悔,之後他就離開了僧團。他離開僧團後,就一個人獨自住在森林裡面,從那時開始,他就在森林裡面一直很精進地修止觀禪,他持戒精嚴,然而,就是因為他年輕時犯了戒,而且明知犯了戒卻沒去懺悔。所以,這種戒的障礙,障住他一直在兩萬年都沒辦法證得任何更上的成就。因為在Kassapa咖沙巴佛( 迦葉佛)的時候,人壽是兩萬年。到他臨終的這個時候,一種影像就出現在他面前,這時他才記起,哇,在我剛出家的時候,我一時興起,我抓了而且拔了香穀草,正是因為我拔了香穀草,所以我的戒不清淨。那個時候他想找身邊的其他比庫,想要把他的罪髮露出來,但是找不到,因為那裡一直沒有其他人來過。於是他就在這種追悔、後悔當中死去了。當他死去的時候,由於那時他的心是追悔的,他記起他的戒不清淨,這是不善業,那時他又後悔,這個也是不善業,所以他投生為一條龍。正是因為他一直都有禪修,所以能夠投生為龍王,當他一出生為龍的時候,它一發現,哇!現在它的身體變得那麼長,像豎桶一樣,那個時候,它開始很悔恨,它想,唉,我在以前修了那麼久,我現在仍然投生為吃青蛙的動物,那個時候它就變得很傷心,也正因為如此,所以它的名字就叫香穀草龍王。

  後來這個龍王生了一個女兒,每到誦戒日,它就叫這個女兒化成很漂亮的女人到居民集會的地方去唱歌,跳舞,它的女兒在那裡,用一些偈子編成歌曲,把她父親的這些問題用歌曲的方式唱出來,而且她聲稱說:「如果誰能夠回答我的問題,就嫁給誰。」這些偈子其實是探問佛法的,因為它想要知道佛陀出世了沒有。結果過了很久,都沒有人能夠回答她的問題。直到後來佛陀出世了,佛陀見到有個年輕人的善根即將成熟了,佛陀就在半路上告訴他,現在你如果想與這個龍女結婚,你要這麼回答她。龍女得到了答案,告訴了父親,所以那個龍王就知道佛陀出世了。但是,即使身為龍王,也不能改變龍是屬於畜生界這一果報,所以龍也是不能夠證得任何禪那等聖道、聖果的。所以在《義註》裡面也沒有講到,到底這個龍王在我們的佛陀出世的時候有沒有得到解脫。

  但是正是通過這件事,使很多人知道,不持守微細戒的危險性。應當要很好地守護好戒,因為如果一個人受了戒,不持戒,是很危險的。它的危險性正如佛陀在《火堆譬喻經》裡面講到的,佛陀問:有兩種情況,你說那種好?一種是一個沒有戒律、一個犯戒的人接受居士們地供養好呢?還是一個人吞鐵丸好呢?吞鐵丸是怎樣一種情景呢?好像一個人用鐵撬把你的嘴巴撬開,倒進很熱的、燒的火紅的鐵丸,這些鐵丸把你的口腔,把你的喉嚨,把你的胃,把你的腸全部都燒完,一直燒到你的肛門。佛陀說:既使一個人用鐵丸灌你的嘴巴,把你的全部肚腸燒壞,都好過一個人犯戒而接受在家居士的供養。為甚麼呢?因為一個人如果破戒,一個人生活腐化、腐敗的話,那他在死後將會有無窮無盡的痛苦等著他,吞鐵丸只是受一時的苦。不持戒還可產生更多的過患,這點佛陀在《火堆譬喻經》裡面有詳細的廣說。

  那正是為甚麼見到很微細的罪過,也要知道它的危險性的原因。因此,一個人要具足戒,要持好戒。同時他還要受持學習種種的學處,學處就是佛陀制定的那些學處。

  接下來,佛陀在講了持戒的重要性之後,在講了持戒的意義之後,就繼續講到如果一個人有第一種願望的話,他應該怎麼樣?佛陀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這是一位出家人、一位比庫的第一種願望。先解釋一下:

  1.同梵行者。對於出家人來說,有五種同梵行者,他們是:比庫、比庫尼、在學尼(sikkhamānā)、沙馬內拉、沙馬內莉,這五種出家五眾稱為同梵行者。

  2.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喜歡就是不會討厭;滿意就是用慈愛的心、用友善的心去對待他;尊重就是去恭敬他,能夠從身、語、意方面尊重他;尊敬他就是禮敬他。

  3.完全的持戒。完全的持戒就是他完全的持守四種遍淨戒:第一是巴帝摩卡律儀戒,第二是根律儀,第三是活命遍淨律儀,第四是資具依止律儀。也就是說,應當通過沒有缺失,完全的持守一切的戒,來成為一名戒具足者。

  因為這部經是屬於經教法的,在此所講的『戒』是以經教法來分,所以『戒』才被分為四種遍淨戒。如果以律教法來分,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止持,一類是作持。對於在經教法裡面的戒更難持,要持的好,持的清淨,要更難。

  第一是巴帝摩卡律儀戒。巴帝摩卡律儀戒就是佛陀在前面講到的這段話,「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巴帝摩卡而住!應以巴帝摩卡律儀防護而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這個就是對護解脫律儀戒的解釋。

  第二是根律儀。根律儀是當眼看到顏色,不取於相,不取隨相。這裡講到的『不取於相』就是不去看那些能使我們生起貪愛的各種各樣的相,比如說男相,女相,清淨的相等,只是停留在看的程度。『不取隨相』就是不取能夠使諸煩惱顯現的細部特徵的相,比如說看她的手很細滑,她的微笑很迷人,她說話的聲音很甜美等等,不去注意這些細相,只是如實的看而已。如能做到就稱為『不取於相,不取隨相”。若不守護眼根而住,則會被貪、憂、諸惡不善法流入,也就是說,如果一個人不守護好眼晴,讓眼睛隨便亂看,就會導致貪、憂、諸惡不善法所流入。這裡的『所流入』是個比喻,也就是說,煩惱與根門有關,是從眼、耳、鼻、舌、身漏進來的,實際上是『心』在起作用,因為那些好的、不好的碰撞到根門後,不善心生起,煩惱就產生了。比如:見到好看的東西、漂亮的東西,若只是『見到』那是善的果報。然而由於見到好的東西、見到漂亮、美麗的東西,人的內心會生起樂受,由於有了樂受,人們就會認為這個是好的,這個是可愛的、可意的、可喜的,正是因此有了喜歡,就會有黏著,就會有追求,這樣的話貪愛就生起了。若只是看,看後內心生起樂的感受,這樂還是屬於一般的樂,正常的反映,即使是佛陀、是沒有煩惱的聖者,當見到了好的東西、美麗的東西,也有可能會生起樂受,『樂受』本身並不是甚麼過失。錯誤在於,如果一個人有了樂受,他就想得到、想要追求、貪著、執著、貪戀,這樣的話煩惱就生起了,這個稱為貪,貪是由這樣生起的。

  如果從『緣起』方面來講解, salayatanapaccaya phasso, phassapaccaya vedana, vedanapaccaya tanha,也就是因為有了六處,六處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因為有了眼、耳、鼻、舌、身、意,跟相對的六塵色、聲、香、味、觸、法,即:顏色、聲音、氣味、味道、碰觸的所緣及法所緣,這些是無法避免的,因為有了六處,它必定會跟外界發生關係,碰觸這個是屬於觸,因為觸,觸必定它會生起的是受,無論是樂受、苦受或者不苦不樂受。

  對於六入、觸、受,這些都是所有的人生理的反應,對於凡夫來說呢,他就會繼續這樣下去,有了樂受之後,接著就會有貪愛。所以,佛陀說vedanapaccaya tanha, tanhapaccaya upadanam,因為有了受,所以就會有愛,這就是『受緣愛』;因為有愛,就會有執取,想要貪著,這個稱為『愛緣取』。

  因為有了執著之後,會採取行動、造業,所以稱為upadanapaccaya bhavo『取緣有』。『有』,是指『業有』,就是造業的意思,這是一般的規律,是凡夫內心的規律。而對於佛陀和阿拉漢聖者來說,是到『受』就停止了,就不會再流下去了。例如:見到好的東西,佛陀和阿拉漢聖者能做到看只是看,即保留到看的程度,感受也只是到感受的程度,佛陀也會有樂受,也會微笑,當吃到好吃的東西時,也有可能會生起樂受,但是佛陀不會生起貪,就是到『受』就已經斷了,不會再繼續下去,但是凡夫就會繼續下去。對於『憂』也是,當一個人看到不好看的東西,看到醜陋的東西或者說看到不喜歡的人,仇人相見,分外眼紅。

一旦碰觸到那些不喜歡的東西,這時的『受』就是屬於『憂』受,憂受泛指的是心對所緣的排斥、抗拒,概括的講是嗔恨心。嗔恨心的範圍是很廣的,包括憤怒、內心的那種討厭、焦慮、煩躁等都是屬於嗔恨心,或者看到一些所緣之後,心開始擔心、緊張、害怕等也是屬於嗔恨心,『嗔恨心』伴隨的一定是憂受。但是對於佛陀和阿拉漢聖者來說,當見到不喜歡、不可喜、不可愛、不可意的所緣時,出現的感受是捨受,而不會有憂受。

比如:佛陀遭到了迭瓦達答(Devadatta提婆達多)的暗算,乃至到他的腳,給大石的碎片紮出了血,那時佛陀的身體感受到很劇烈的疼痛,即使佛陀遭到了很劇烈的痛苦,內心生起的『受』仍然是屬於捨受,不會生起憂受。而對一般人來講,他會:「哇!他為甚麼要打我?我要打回他!」這樣的話,生起的心是屬於嗔恨心,這是憂受,或者說見到了別人整你,你就恨別人,這與是憂受。憂受必定是與嗔恨心一起生起的。正是如此,如果一個人沒有很好地防護眼根,看到好的或不好的,就評判這個是漂亮的,這個是美麗的,這個是醜陋的,這個是難看的,他的內心就會作出分別。好的就取著,不好的就排斥,好的就貪著,不好的就抗拒。由於我們看東西,會分辨好的、不好的,這樣的話,貪跟憂,貪跟嗔,種種的惡不善法就起來了。

  如果說我們的煩惱,全部都是由所見的、所聽的、所想的引起的,一點都不為過,是不是?煩惱其實就是這樣流入的。

  對耳根來說也是這樣。佛陀說:實行此律儀,保護耳根,守護耳根律儀。要通過這樣去守護,當耳聽到聲音的時候,不取於相,不取隨相。若由於不守護耳根而住,則會被貪、憂、諸惡不善法所流入,實行此律儀,保護耳根,持守耳根律儀。

  聽到讚歎的話,就飄飄然,趾高氣昂,聽到批評的話,就生氣,恨不得馬上反擊,或者把他臭一頓,真可謂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正是由於聽到後心開始分辨,這是不好的,這個說到了我,啊!我的自尊心受到傷害。聽到不悅耳的、不順耳的聲音,就會生起嗔恨;聽到別人讚歎你或者別人說:「哎!今天晚上請你大吃一頓。」你會為此高興一整天。這是由於聽而引生的貪和憂。種種的煩惱,種種的惡不善法,就由這樣生起。

  對其他諸根來說,鼻嗅到香,舌嘗到味道,身體觸到所緣,也是這樣。

  當意識知法,不取於相,不取隨相,若由於不守護意根而住,則被貪、憂、諸惡不善法所流入,實行此律儀,保護意根,守護意根律儀。

  對諸根的防護,眼耳鼻舌身相對來說是粗的,最難守護的是意根,因意根經常會生起貪、嗔、癡三毒。因此,我們若是把意根守護好,前面五根就很容易守護。當然不是說只要守護好意根,就可以隨便亂看,隨便亂聽,也不能理解為心不執著就可以,就能夠守護好。只是想強調如果你沒有這樣的意念,你自然就不會去做。但不能理解為:我沒有這樣的意念,我去做了就沒關係。

  第三種是活命遍淨戒。活命遍淨戒是遠離違犯為活命之因而制定的六種學處。是佛陀制定的六種有關於一個出家人涉及到獲得必須品、獲得生活必須品的六個戒以及遠離詭詐、虛談、作暗示、做詐騙,以利求利如是等諸惡法,稱為活命遍淨律儀。或者說在經典裡面也提到了有四種方法,就是稱為上口食,下口食,方口食跟四維食。這裡的食是指活命,就是取食,拿東西來吃。『上口食』就是一個出家人如果通過仰觀星宿、看天文、幫人家占夢、看一些日蝕等等方法,來獲得他人的供養或錢財的,這稱為上口食。『下口食』是通過挖地、種一些農作物、耕田種地等方法,而獲得一些生活用品的,這稱為下口食。『方口食』是指通過算命、給人家看相、看風水等方法,來謀生的,這稱為方口食。『四維食』是指通過攀緣居士、巴結在家人、巴結權貴、為在家人服務、做跑腿等方式,來獲得供養的,這稱為四維食。如果遠離了這四種邪命,而通過受別人信施而食,稱為活命遍淨。

  第四種遍淨戒是資具依止戒。『資具』是指生活必須品,『依止』是我們所依賴的,出家人生活所必須要用到的。這是指作為一位出家人,應當對每天所需使用的袈裟、飲食、住所和藥品作如理地省思。第一對於袈裟,我們每天都應當如此地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之衣,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為了防禦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為了遮蔽羞處。這是對袈裟的省思。也就是正確的省思它的用途。第二,是如理地省思食物,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食物,不為嬉戲,不為驕慢,不為裝飾,不為莊嚴,只是為了此身住立存續,為了停止傷害,為了資助梵行,如此我將消除舊受,並使新受不生,我將維持生命、無過且安住。這個是對於食物的,我們每天所受用的食物的省思。第三,如理省思所受用的坐臥處,就是住處,只是為了防禦寒冷,為了防禦炎熱,為了防禦虻、蚊、風吹、日曬、爬蟲類的觸惱,只是為了免除季候的危險,而好獨處(禪修)之樂。這是對於住所的省思。第四是對所服用藥品的省思,我如理省思所受用的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只是為了防禦已生起的病苦之受,為了儘量沒有身苦。這是對所服用藥品的省思。

  當一位比庫,他能夠守護好護解脫律儀戒,能夠守護好根律儀戒,能夠守護好活命遍淨戒,以及守護好資具依止戒,他能夠很好地守護,這個稱為完全地持戒,也就是他的戒能夠持得很好。唯有這樣,才是這裡所講到的,是屬於戒的具足者。那好,我們今天這部經先講到這裡,現在大家一起合掌來做迴向。

 

Ida me puñña, āsavakkhayāvaha hotu.

Ida me puññ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 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ññabhāga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