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阿拉漢、正自覺者!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各位禪修者們,晚上好!

我們今天晚上將繼續一起來學習《若希望經》。

 

我們上一次講到了佛陀提出如果一個人有願望,他想要實現願望的話,首先他應當要持戒。講到戒的時候,佛陀又強調了:諸比庫應當具足戒與具足護解脫而住,應當以護解脫律儀防護為住,具足正行與行處。對微細的罪過也見到危險,受持學習於諸學處。接著,佛陀就舉出了一系列願望,這種願望從世間到出世間一共分為十七種。

佛陀在經中就提到了:「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同梵行者們喜歡、滿意、尊重和尊敬我。』他應完全持戒。」

  

我們已與大家一起討論過完全持戒的意思。

對出家人來說完全持戒有四種戒:

第一種護解脫律儀戒;

第二種根律儀戒;

第三種是活命遍淨戒;

第四種是資具依止戒。

 

那對於在家人來說,也是同樣可以達到完全的持戒。佛陀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人的願望可以通過清淨的戒而達成。」這裡講到的戒不僅僅是對出家人來說的,對在家人也是這樣,在家人也需要持戒清淨。

通過持戒清淨能夠達成、能夠實現自己的善願,自己的願望。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在南傳上座部的佛教國家,居士或者出家人都有個習慣、有個傳統,當他們要發一些善願的時候,都會先讓自己的戒清淨。假如是一位比庫的話,如果知道自己犯了戒,他會先去懺悔。

對於在家人來說,他會先去受戒,受過五戒或受八戒之後,他再發願。這種傳統佛陀在《增支部•行聲經》裡邊講解過。

佛陀講到:一個人的願望可以通過持戒清淨來達成。那作為在家人應當如何來完全地持戒呢?那就是應當守持五戒,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當守持八戒或者說可以守持慈心九戒,乃至有機會的話可以守持十戒。十戒就是跟出家人的戒一樣,學習出家人。就是在八戒的基礎上,再加上不捉持金銀戒。這點對在家人來說,在有機會的情況下也是可以做到的。

 

在這裡我們就先來講五戒。對於在家人來說,五戒是很重要的。五戒是伴隨著三皈依,五戒是一切作為佛弟子應當遵守的行為規範。我們知道戒的意思並不是禁戒,而是一種道德規範。五戒是作為佛弟子最基本、最根本的道德規範,就是五種行為。因此『戒』呢,它本來的意思是行為、習慣、品質的意思。這五種品質我們平時稱為五戒,它是由不去違犯、避免做一些不好的行為而達成的。

 

佛陀在制定戒法時,對於出家人會有一定地限制性,但對在家人來說佛陀是鼓勵守好道德的規範。如果一個在家人確實由於自己的煩惱、自己的習氣,沒有辦法持好戒,那佛陀也沒有制定任何的處罰方式。例如:在受戒的時候,有的受持五戒、有的受持八戒。

比如說第一條戒:Pāṇātipātā veramaṇī sikkhāpada samādiyāmi. 我受持遠離殺生學處。這是直譯,意思就是遵守避免殺生這種學習的規範。這就是我們平時所理解的不殺生戒,就是學習去避免這種不好的行為。因此不要把三皈依跟五戒分開來。受了三皈依,你的行為規範就應當持守五戒。如果你持守五戒,你的戒必定是因三皈依成就而來,對八戒也是這樣,所以說在家人的戒很容易成立,在家人的戒很容易遵守,只要你不去違犯就可以。

 

不過呢,有些人可能會說,如果我受了戒之後,會很不自由,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有些人甚至會認為:如果我受了戒,我犯戒會罪加一等的。這個問題不是現在才有,兩千多年前已經有人提出了這個問題。

 

話說在兩千多年前,當時就是西元前三世紀的時候,亞歷山大從馬其頓那邊東征,他的軍隊、兵馬打到了北印度,佔領了現在的阿富汗跟巴基斯坦這一帶地區,他的後裔後來就在那個地區建立了大夏國。由於大夏國的國王是很有名的,叫做Milinda美林達(彌蘭)國王。因為大夏國地處北印度,當時北印度的佛教很興盛,所以這位希臘的國王(是西亞人來的)也信仰了佛教。他是一位很有哲學思維、思辨性很強的西方國王,信仰了佛教之後,仍然對佛教的很多問題存有疑惑,就經常找很多的高僧大德、長老、比庫去辯論,很多人都不是他的對手。後來有一位龍軍尊者(Nagasena)跟他對答。其中有一個問題,就解答了剛才的疑惑。  

當時美林達王問尊者說:「龍軍尊者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一個人在知道這種行為不好的情況下還去做,他得到的不善果報大?還是不知情的情況下去做,他得到的不善果報更大呢?」

我現在想問大家對這個問題怎麼看?明知故犯罪更重,還是不知而做罪更重?從業果上來說,不知而做更重,還是知而故犯更重?哪一種啊?知而故做是不是?

 

當時龍軍尊者說:「不知而去做,他的果報會更重,而知道了去做,反而果報會更輕。」當時美林達王說:「那就奇怪了,按照我們大夏的律法,明知故犯罪加一等。怎麼會明知去做的,還會果報更輕呢?」於是龍軍尊者說:「如果有一個人,他的手沒有感覺,就好像有些麻瘋病人,或者說他手上的神經細胞已壞死。這時假如有一塊很熱、燒得火紅的鐵,當一個手沒有感覺的人去拿這塊鐵,會怎麼樣?他的手會被燒爛、燒焦,是不是?假如一個手有感覺的人去拿這塊熱鐵,會怎麼樣?哪一個人的手會燒得更重?是有感覺的人燒得重,還是沒有感覺的人燒得更重?」沒感覺的人燒得更重。

 

對!如果我們用《阿毗達摩》來分析,就會很明瞭。一個人在造善、造惡的時候,如果他知道不應該做的,知道應該做的,知道這種是屬於惡行,這種是善行,這人就具有正見、智慧,是與智相應的。如果一個人不知道這個是該做的,不知道這個是不該做的,他們沒有善惡的觀念,這人被稱無明。假如不應該做的,他認為可以應該去做,好像喝酒一樣或者說好像騙人一樣,認為現在社會到處都在騙人,你不騙人你就傻,這種見解叫做邪見。在造惡的時候,如果夾雜著邪見,他的業報在成熟的時候會很重。如果一個人知道這個是不應該做的,但是由於習氣或者煩惱等原因沒辦法鎮伏,導致他在某種情況下去違犯。他違犯的時候,知道這個是不應該去做或者做了之後,很快就會升起慚愧心,這樣做後造下的業力,可以說是沒有那麼重的,帶來的果報也沒那麼強。就猶如熱鐵一樣,惡行比喻為熱鐵。一個有知與沒有知(無知)的人,無知的人就好像那個很愚昧,認為惡行是可以做的,或者說他不知道做惡是一種不善業、是一種惡業。他照樣去做,這樣的話,他帶來的果報會更重。

 

所以,我們作為佛弟子每個人都應當受持五戒,對受持五戒的功德要充滿信心,而且凡是在生活中有違五戒的行為,都不應去做。正是因為如此佛陀在《增支部》中的第五集講到:「作為在家人來說這五戒是他應該遵守的,如果一個在家居士違犯了五戒中的任何一條會影響到他的皈依。」

 

但是有的人也許會感到困惑。我確實沒辦法做到五戒啊!比如說我現在是跑業務的,經常要去應酬、喝酒、有時要騙人,如:公司產品明明存在一些不可避免的缺陷,但在客戶面前要將產品說得很好,要不然的話,生意就談不成。即使在世俗社會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不利因素,但一旦有機會可以不說謊的時候,我們就要求自己不說謊,在可以避免不去做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就不能夠去做。但假如萬一由於自己的放逸,自己的漫不經心,或者說自己的煩惱等原因造成犯戒的話,我們也應當要升起慚愧的心,然後重新再受戒。

 

對於持戒即使是很短的時間,也有很大的利益。更何況如果我們是盡形壽的持戒(即終生持戒)。所有的戒法最低的是五戒,更高是八戒,乃至慈心九戒,乃至十戒。出家戒就更殊勝了。如果是具足戒的話,正如《清淨道論》所說的,戒的功德誰都沒辦法去計算清楚。

 

現在開始講佛陀在世時的一個故事,叫做《Petavatthu餓鬼事》,這個故事記載於經藏《小部》中。

是講佛陀在世時有一個獵人,他經常打獵,特別是以殺鹿為生。他的一個朋友是近事男,就是一位居士,是位佛弟子。這位佛弟子就經常勸他:不要這麼殘忍啊!看生命都是貪生怕死的!就經常勸他守五戒,經常勸他改行。但是他就是不肯,因為他靠打獵為生。這位居士也鍥而不捨,一直就勸告他,最後他勉強答應。因為確實沒辦法,最後只好答應,就說:「好吧!好吧!那麼我晚上持五戒。」因為那位居士說:「你不可能一天到晚,連晚上你都殺生吧!你在晚上持戒吧!」於是他就晚上持守三皈五戒,白天繼續去打獵。Narada長老有天眼通,看到有一種宮殿鬼在白天時很痛苦,很多不知從哪射來的槍、劍一直在刺鬼的身體,這鬼遭受著很劇烈的痛苦。但是一到晚上,所有的痛苦,包括刑具、刀槍全部都不見了,出現了一個很漂亮的宮殿,這個鬼就在宮殿裡面享受著猶如天人般的快樂。後來Narada長老就去問原因,知道由於這個獵人白天打獵,晚上持五戒,死後,就投生為這種宮殿鬼。只是在晚上持守五戒都有這麼大的功德。如果大家能夠長久地護持好戒,那是多麼的殊勝啊!是不是?所以對於在家人來說,持好五戒也是很殊勝的。這個是對在家人來說的,完全地持戒。

好,下面我們再繼續來看經文。

『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

這裡的『止』指平靜的意思,“內”就是自己,也就是讓自己的內心平靜。如何讓自己的內心平靜呢?就是修習止業處。比如說,我們可以專注自己的呼吸來達到內心的平靜。我們可以培育慈愛來達到內心的平靜,可以修習佛隨念來達到內心的平靜等等。就是說他致力於培育定力,致力於讓自己的內心平靜。

接著是『不輕忽禪那』anirākatajjhāno。不輕忽禪那包括兩個方面,第一是不排斥禪那,第二是不退失禪那。不排斥禪那這個是對於沒有禪那的人來說的,不應當排斥。而對於有禪那的人來說,他應當經常去守護,不要放逸而使已經得的禪那退失的意思。所以說以排斥、退失之意為輕忽,當知捨棄了這種頑劣後他致力於謙遜等。現在一說到不輕忽禪那或者說不輕視禪那,這種現象,在我們佛教界也很普遍的,有一些人會輕視禪那。輕視禪那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有一種人認為『現在已經不可能證得禪那』,或者說有些人認為『現在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再培育禪定了,不需要修戒定慧』,這是一種邪見。現在這個時代能不能證得禪那呢?我們應知道證得禪那並不是佛陀教法當中的專利,即使在佛陀沒有出世的時候仍然可以證得禪那。那麼,佛陀的教法仍然住世的時代,為甚麼不能證得禪那?

 

我們從經典裡面可以看到,在很久以前的過去世,菩薩曾經做過轉輪聖王。當菩薩做轉輪聖王的時候,對他的理髮師說:你經常幫我剃頭,如果發現我的頭上有了第一根白頭發,你要告訴我。然後過了很長時間,終於有一天,這個理髮師發現了白頭發,就拿給轉輪聖王看,轉輪聖王看到後就賞了很多金幣給這理髮師,然後,他就把王位讓給了王子,自己就跑到山裡去出家。在出家前還訂立了王室的規矩:凡是我的子孫,只要發現你頭上長了第一根白頭發,你就應當把你的王位讓給你的孩子,跑去出家。然後菩薩就來到森林裡,開始修習禪定,即修習慈、悲、喜、捨,證得了禪那,死後就投生到梵天界。這是發生在沒有佛陀時代的事情,也就是沒有佛陀教化的時代,菩薩修行出離巴拉密的故事。

 

還有就是在劫壞的時候,即世界將要破壞的時候,有很多的眾生依照修習定而投生到梵界天,這些事情都是發生在沒有佛陀教法的時期。佛陀出世猶如漫漫長夜的電光一閃,又猶如曇花一現,佛陀的教法也是很短暫的。但是在漫長的都沒有佛陀教法時期,仍然有很多人可以證得禪那。現在佛陀的教法仍然存在,為甚麼不能證得禪那呢?是不是?如果有些人認為:現在沒有必要修戒定慧,現在沒有必要再培育禪定了,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佛陀苦口婆心經常講到:「你們要修習定,修習定的人才能夠把智慧培育出來。」這句話說錯啦?放到現在就不適用啦?是不是?所以我們應知道,如果我們還沒有斷煩惱,我們要離苦,必須要依照戒定慧來修行。這是第一種。

 

第二:有些人認為『修習禪那會走火入魔』。很多人都會有這種恐懼的心,是不是?確實有些人,他們一天到晚孤坐蒲團,在那裡打坐。時間一長問題出來了。為甚麼會這樣呢?總結那些走火入魔的人都有一個特點,是甚麼?盲修瞎練,是不是?同意嗎?他們的問題是沒有方法或者是在沒有善知識、沒有名師的指導下,僅憑書上的方法,就在那裡禪修,好似盲人摸象,很容易出事。現在大家在禪修營中禪修,我無論是在講解業處時,還是在大家做禪修報告時,很多時候我都會阻止你們那些不好的苗頭。是不是?就是為了避免這些東西。

 

還有禪修中會使自己出問題的原因是『不純』。『不純』又可以表現為兩種:一是『動機不純』。很多人修禪是有目地的,有的想修神通、有的想成名、有的想收徒弟、有的要普度眾生,或者我要怎麼樣、怎麼樣,這樣的心來修禪很容易出問題,因動機不純。還有些人在禪修中抱著一種期待的心,想要開悟。甚至有些人說:我將要在七天或十天的禪修營中證得禪那。由於這樣,他的心具有很強的目的性,他的動機不純或者說就是為了想要得到名聞利養,或者得到人的恭敬;或者想到外面去炫耀。好像有些人去帕奧禪林禪修,他不是真正去禪修的,他不是去斷煩惱的,他是去『鍍金的』,這種人很容易出問題。還有另外一種不純,是『方法不純』。通常在帕奧禪林禪修的有七百到八百多人,其中男眾占絕大部分,出家人也佔絕大部分,據我所知緬甸的男眾沒有一個出問題的。偶爾有一些問題出現都發生在外國人身上,等問題出現才知道,原因就是摻雜。例如:有一個臺灣人禪修時出了問題,他總聽到有甚麼神跟他說話。問題出來了,禪師才發現,這位臺灣人有施食的習慣,就是在路上,一有甚麼食物,他口中就念念有詞,不知道是養小鬼,還是請甚麼神?像他這種習慣很容易出問題,所以一定要很謹慎。

 

你若是純依照導師的指導禪修,導師叫你怎麼做,你就怎麼做,保證你不會出問題。最怕的就是你聽了一半,自己又加了一半,自以為是,這裡加一點,那裡加一點,問題就會來了。所以如果一個人真的能夠依教奉行,對法、對導師有恭敬心,就不可能會出問題。就猶如緬甸人一樣,緬甸人那麼多沒有出事的,為甚麼?因為他們的內心很單純,老師跟他們說甚麼,他們就去做。他們不會胡思亂想,也不會去夾雜,摻雜,只是這樣做而已,所以緬甸人成就的很多,有禪那的也很多,能夠修觀智、證果的都有,為甚麼?因為他們的心夠純。所以如果你有一顆很單純的心,你對法有信心,對自己有信心,對導師有信心,你就不用去擔心這些東西,最怕的就是你自己有小聰明。

 

第三種輕視禪那,就是認為『禪修會使人沉迷於定境,會耽於禪樂不肯出來。』為甚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其實是由於入禪的時候,他的內心真是很快樂。因為進入禪那的那種喜跟樂,不是我們在欲界當中感官刺激能夠得到的快樂,而是於內心那種類似於滲透性的那種快樂跟喜悅。這種喜悅是不可與欲界的那種很粗的、很低俗的快樂相提並論的。因為禪那很快樂,所以確實有些人會耽於禪樂,不過這些人都是外道,外道以入定為目標,他們追求的是入定,然後執著於定境就是解脫。有很多人他可以入定,入定很久,他認為這個就是解脫。但是在佛陀的教法當中,你不用擔心,至少我沒有看到任何一個有禪那的人喜歡耽於禪樂。他會很喜歡禪樂,總想精進一點!有了初禪,他想要修第二禪;有了第二禪,他想要再證第三禪;有了第三禪,他再想證第四禪。當他有了第四禪之後,還想再修其它的業處。為甚麼?因為他知道前面要學的東西還很多。當他擁有了四禪跟四種無色界定之後,還想再修觀,想再脫離苦。特別是在修觀的時候,一般的人對禪那,即使入禪的時候真的很快樂,但他出定之後,仍然需要觀照禪那的心。禪那的這種喜、這種樂,即使是那麼殊勝,那麼微妙,也是無常、苦、無我,本就沒有所謂的我要耽著禪那。雖然佛陀經常強調禪那是現法樂住,現法的意思就是今生的,樂住就是安樂的住處,今生的安樂住處就是禪那。假如一個禪修者入禪的時候,他就是在享用今生的安樂住處。即使佛陀也經常入定,把禪那甚至把果定作為佛陀的現法樂住,但是如果有了觀智或者說當我們知道前面的路還有很遙遠,要學的法還很多,我們的煩惱還沒有根除,我們就去學,不用擔心我們會耽於禪那。因此,不要將外道的定與佛陀教法裡面的定相混淆,若是與外道的定牽扯在一起,你就把佛陀教法的定當成是外道的定了。

 

第四種輕視禪那的見解是認為『修定會推遲解脫的時間』。如果一個人真正有了禪那之後,他再轉修毗缽舍那,會發現沒有定力或者只是靠自己的感覺去修觀,那不叫觀;有時候落於概念的那種觀,根本不叫觀。唯有生起定力,當他用定力很強的心,再反觀自己的身心,再反觀自己的名色法,再反觀五蘊,他會見到五蘊會很清晰地呈現於他的意門。如果他再觀照五蘊的生滅相,生滅相很清晰地呈現出來;他觀照五蘊為無常,無常相很清晰;觀照苦,苦相很清晰;觀照無我,無我相很清晰;觀照不淨,不淨相很清晰。為甚麼?因為有了定力的緣故。就好像一個人的視力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很清晰的東西。假如是一個近視眼,看甚麼東西都是朦朦朧朧的。現在遠處來了一個人,如果你是近視眼的話,你不敢確定那個人是誰。但是如果你的視力很好,一看就很清晰,哦!是誰來了。我們修行特別是修觀,不能模棱兩可,是甚麼就是甚麼,不是甚麼就不是甚麼。這個就是智慧,銳利的智慧。銳利的智慧必須得有定力的資助。如果一個人修觀沒有定力,看甚麼東西,這個是不是?不敢確定。那個是不是?不敢確定。這樣的智慧可靠嗎?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我們應當要修定。

 

有一部經叫《大般涅槃經Mahāparinibbānasutta》,這是一部記載佛陀生命最後時光的經。佛陀在這部經中以同樣的經文強調了七次。他說到:「一個人如果完全的修習定,能夠得到大果報,大功德的慧。」修定才能夠得慧。《在清淨道論》裡面也強調慧的近因是定,也就是說獲得智慧的直接原因是修定,正如斷除煩惱的直接原因是道智一樣。所以不要認為修定會拖延我們證悟的時間。我們寧可在基礎上打扎實一點,也不要急著起樓,如果急著建樓,建得越高就越危險,因為地基不穩。把地基打扎實,把地基再打穩固一點,你蓋起的樓不怕風雨,不怕地震。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應當輕視禪那,不應當輕忽禪那。

 

接著佛陀又說:『應當具足於觀。』這裡的『觀』,是指一位比庫、一位禪修者應當致力於修vipassanā(維巴沙那),修觀。一共有七種觀。在《義註》裡提到七種觀。第一是無常隨觀;第二是苦隨觀;第三無我隨觀;第四厭離隨觀;第五離欲隨觀;第六滅隨觀;第七捨遣隨觀。

 

修行無常隨觀可以斷除常想。甚麼是常想呢?就是執著於世間,執著於人,執著於我是恒常的這種顛倒想。修行苦隨觀可以斷除樂想,認為這個世間有樂,這種顛倒想。修行無我隨觀可以斷除我想,認為有靈魂,有我,有實體,有本體。修行厭離隨觀,可以斷除喜歡想,喜歡這個世間或那個世界,喜歡這個身體,喜歡他人等等這些。修習離欲隨觀,可以斷除貪欲。修習滅隨觀,可以斷除集想,集就是生起的意思。修習捨遣隨觀可以斷除取及取想,就是執取、執著。

 

『他應當增加空閒處。』增加空閒處是巴利語brūhetā suññāgārānasuññā是空的;āgārā是屋子,直譯為屋子。但是在這裡並不是指屋子的意思,它是指那些沒有吵雜的地方,沒有干擾的地方,稱為空閒處。增加空閒處的意思是指增加前往空閒處的次數或者頻繁地去空閒處,就是去幽靜、安靜的地方,適合禪修的地方。在此當知,就是學習了止觀業處之後,日夜進入空閒處禪坐的比庫稱為增加空閒處。

 

經文中,佛陀講到的:『他應完全持戒,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其實是在講『三學』。應完全持戒,是說增上戒學;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乃是說增上心學;具足於觀,乃是說增上慧學。增加空閒處,對修止的禪修者來說頻繁地去空閒處是增上心學。對修觀者來說則是增上慧學。所以在增加空閒處這一句中包括了止、觀,也就是包括定、慧兩種學。  接著佛陀又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能獲得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這裡的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指四事供養,也就是衣、食、住、藥。如果他想要獲得,他應當完全持戒,致力於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也就是說,他應當要勤於培育戒定慧三學。 佛陀接著說:『諸比庫,假如比庫希望:「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他應完全持戒,致力內心之止,不輕忽禪那,具足於觀,增加空閒處。』這裡講到:如果一位比庫他有修行,他持戒清淨,他致力於培育止觀,那麼供養他的人將會得到大果報。

 

在古代的斯里蘭卡,斯里蘭卡有一條河叫做Kalyani。在Kalyani河畔有一個漁夫,這漁夫每天都以捕魚為生。按照道理來說,他經常造的都是不善業,本來按照他的業來說,將會墮落到地獄或者成為餓鬼。但是,由於他曾經三次以歡喜心用飲食、飯、菜等供養一位大長老,他供養這位大長老的行為,是屬於業。因這位大長老是一位阿拉漢聖者,所以在這個漁夫臨終就快斷氣的時候,看到大長老,這是屬於業相。他對他的親戚說,那位大長老救了我的命。說完他就斷氣了,投生到天界。一個漁夫就他的業力來說是經常造惡的,沒有道德的,但由於他在臨終時因業相顯前,供養這位大長老的功德成熟,才致使他投生到天界。

 

再講另外一個故事。有一個獵人,經常打獵殺生,死了之後,由於他殺生的這種業使他投生為餓鬼,經常遭到很痛苦的煎熬。這個獵人的妻子以他的名義去供養一位比庫,然後就把這種功德迴向給這個獵人——他的亡夫,這個獵人的妻子一次次供養食物,邀請這一位比庫應供。但是那個餓鬼,也就是這個獵人,他知道自己的妻子迴向功德給他,但他就是不能夠說出『薩度』這個字。原因是應供的比庫是一個沒有戒行、品質很惡劣、沒有持戒的比庫。

 

薩度(巴利語sādhu),是甚麼意思呢?薩度的意思就是隨喜,表示隨喜,古代翻譯成善哉。也就是做得「好啊!」、「很好啊!」、「好極了!」的意思,所以叫薩度。薩度有三種意思,作為形容詞的話,它的意思是很好的,非常好的。作為副詞的話,它的意思是很小心地,很謹慎地,非常仔細地,很好地去做的意思。作為感歎詞的意思就是:「嗯」、「非常好」、「很好」、「極好的」、「好極了」這樣的意思。他一般是作為隨喜而說出來的或者說作為同意。比方說你要做一樣事情人家同意你,或者說你對別人所做的東西你感到歡喜,那你說出薩度!你對自己所做的善行感到歡喜,你可以說出薩度!那麼薩度代表一種隨喜。特別是對於某一類墮落到鬼道的眾生,當他知道了他的親戚、朋友、家人為他做功德,而且迴向給他時,且對他親人所做的這種功德感到歡喜,他又能夠說出『薩度』,那麼因為他歡喜的意業跟他說出『薩度』這種口業,可以減輕他在苦道裡面的痛苦,甚至可以脫離這種苦。當然啦,唯有投生為某一類的鬼才有這樣的能力。投生為天道的是不需人的祭祀,不需人的供養,因為他有天的福報。投生為人的,他或者在母胎了或者出生為人了,所以你做功德回迴向給他時,也是不能收到的。投生為地獄的,只是受苦也是不能夠收到的。投生為畜生的也是不能夠收到的。投生為一些很低賤的鬼,比如說專門去吃屎啊,吃糞便啊,吃垃圾啊,吃人類的痰啊,吃一些膿血,這些也是不能收到的。但是唯有某一類鬼,叫做『受他信施的鬼』,專門依靠別人去供養的這一類的鬼,祂可以得到。

 

由於獵人妻子多次供養的是一位戒行敗壞的比庫,所以這個餓鬼的狀況沒有任何變好的跡象。致使餓鬼一直在憤怒呼叫:「這一位道德敗壞、沒有戒行的比庫偷吃了我的東西!」後來獵人妻子供養了一位道德很好、持戒清淨的比庫。這個時候那個獵人,就是投生為鬼的獵人,他能夠說出『薩度』,當他說出『薩度』的時候,他的痛苦很快就減輕了。所以如果我們能夠持戒清淨,對於那些布施者有很大的利益。

 

我們之所以能夠接受在家居士的供養是因為我們有戒行。我們之所以能夠享用在家人供養的袈裟、飲食、住所,跟醫藥,這個是佛陀允許的,這個是佛陀的福德,不是我們的福德。佛陀在無量劫以來修行福德因緣,修行巴拉密之後,他所帶來的福報。所以我們現在只是剃光頭,披上袈裟就有人供養,所以我們要感恩佛陀。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在甚麼前提下,我們才有資格去享用——持戒清淨。即使一個沒有禪修的人,如果他的戒行清淨,他都可以去接受在家人的恭敬、禮拜、供養,更何況你持戒清淨又禪修。正是因為持戒清淨,所以使我們出家人有資格去接受在家人的供養,而且在家人也是通過恭敬、供養使他們得到很大的果報。

 

還有就是若我們的戒行清淨,當在家人為我們服務時,也可以得到很大的果報。有的出家人認為持戒很麻煩,「哎呀!持戒了,吃飯要你端到前面來,吃水果又要你作淨,甚麼東西都讓你麻煩。」但是我們再轉過頭一想,這些制度是誰制定的?是哪個人制定的?那我們吃東西的時候要受持,誰制定的?嗯?佛陀制定的,是不是?吃水果要作淨,誰制定的?佛陀制定的。佛陀給我們制定的戒行,如果我們很好地守護好,我們就是遵行佛陀的教法,依照佛陀的教法而活。那些在家人受持,也有很多的功德。他作淨有很多的功德,他為我們服務有很多的功德,為甚麼?因為他們是在護持我們的戒,護持佛陀所制定的戒,是不是?所以在家人用很歡喜、很恭敬的心去為這些出家人服務、受持,他們會辛勞一點。他們辛苦一點,其實也是在積累很強的福德,為甚麼呢?因為他們在保護出家人的戒。如果沒有這些在家人的護持,如果在家人不懂得戒律,隨便的供養,在家人也就不能夠得到很大的福報。如果我們持戒很清淨,在家人很虔誠、很恭敬地護持,因為佛陀制定的戒,他們是在護持佛陀制定的戒,同時他在護持、守護佛陀教法的僧團,這個既是護法、又是護僧,更是護戒,所以在家人因為護持的功德,他可以得到很殊勝的福報。

 

而我們呢,也正是因為我們持戒清淨,我們接受他們的服務,接受他們供養,才能提供給他們積累福報的因緣、積累福報的條件,所以不要以為持戒很麻煩。戒唯有佛陀才有資格制定,我們依照戒去行,受持戒,其實就是遵行佛陀的指令。

 

我們在講到五種障礙的時候,有一種叫做『違令障』。違令障就是違抗到佛陀的戒法,等於說違抗到佛陀的威令,他的威德所制定的東西。因此我們守護好戒可以帶給我們很殊勝的利益。也可以使那些供養我們的人,使那些為我們服務、恭敬我們的那些在家人得到很殊勝的利益。所以佛陀在經文這樣說:『願我受用衣、食、坐臥處、病者所需之醫藥資具,能使那些行[布施]者有大果報、大功德。』

 

在這裡我們再講一個故事,也是佛陀在世的時候發生的故事。佛陀在他成就無上佛果之後的第七個雨安居,他到三十三天去講《阿毗達摩》。當佛陀在三十三天講《阿毗達摩》的時候,來自十萬個輪圍世界的那些諸天跟梵天人都到三十三天去聽聞佛陀說法。那個時候就有兩個天神,一個叫做因陀卡(Indaka),一個叫做安古羅(Ankura)。當時他們兩位天神都比較早到,當他們在聽聞佛陀說法的時候,就不斷地有其他的天神來,一旦有其它更上等的天神來的時候,那麼安古羅(Ankura),他就要讓座。天神也有等級的,像人一樣有高低的等級,一旦有上等的天神來,那麼安古羅(Ankura)他就要讓位,讓位,讓位……最後一直退、退、退到離佛陀有十由旬那麼遠的地方。當然啦,佛陀說法不用象現在一樣,要有空氣呀!但是那個因陀卡(Indaka),他一直都安坐在那邊不動,為甚麼?因為他是屬於上等天神。

 

那這兩個天神是因為甚麼因緣而投生到天界的呢?經常讓位的那位安古羅(Ankura)天神,他投生到天界相當於人間已經很漫長的時間了,在當時人壽一萬歲的時候,他是一個很富有的人,每天他都做了很多食物,做了一些飯菜等等去布施給那些貧苦的人、那些窮人,那些外地來的人,每天都使他們吃飽,如此做了布施,做了一萬年那麼久,死了之後,他投生為天神。但是由於他布施的那些人都是沒有道德的人,或者說他們可能連五戒都沒有受持的人,由於沒有道德的人,他們受施的人(就是接受布施的這種人)的功德很小。即使他供養的數量很多,時間很長,但是他的功德仍然很少。而因陀卡(Indaka),他是佛陀在世的時候投生到天界的。他是因為甚麼因緣投生到天界?當時他只是用一湯勺,就是一勺的飯供養給阿奴盧塔(Anuruddha阿那律尊者),因阿奴盧塔是一位阿拉漢,天眼第一的聖弟子,只是因為他供養了這麼一勺,他就投生為天界上等神。為甚麼?因為接受布施的人的功德非常強大。

 

就好像現在,如果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都市,我們在商業旺地,在市中心,哪怕我們只是用壹、兩萬塊去投資,我們可能會賺到很多的錢,是不是?因為那是商業旺地。但是我們在窮鄉僻壤,在很邊遠的地方,在一個山村裡面,我們投資幾萬、幾十萬塊開個很大的服裝店,能夠賺到錢嗎?哪一個人能夠掙到更多的錢?前面的還是後面的?一個只是投資幾千塊他的回報大,還是一個投資幾萬塊在窮鄉僻壤裡面,哪一個大?為甚麼?幾千塊怎麼回報有那麼大?投資那麼多錢還不能夠得到很高的回報,為甚麼?對。因為接受的人不同。也就是,如果是商業的話,投資那種商業不發達的地方,你投資回報就很小。如果你投資的地方是商業旺地,投資對的話,你的回報很多。好像如果我們把一些種子隨便地撒在很肥沃的土地上跟我們用一些很高檔的種子撒在沙漠裡邊或撒在很貧瘠的土地上,哪一個地方可以長出更好的糧食出來?肥沃的地方。對!

所以為甚麼我們稱僧寶為福田?福田的意思就是培植福德的田地。這個稱為福田puññakkhetta。當我們在念誦到僧寶的功德的時候,我們會講到:āhuneyyo pāhuneyyo dakkhieyyo añjalikaraṇīyo anuttara puññakkhetta lokassati. (僧隨念)āhuneyyo應當恭敬的,pāhuneyyo應當供養的,dakkhiõeyyo應當布施的,añjalikaraṇīyo應當禮敬、應當合掌,anuttara無上的,puññakkhetta無上的福田,lokassa世間的。所以說僧寶是世間的無上福田。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供僧功德很大,如果一個僧團持戒清淨,他可以帶來無量無邊的福報。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佛陀說:「如果一個比庫他希望,他真的有悲憫心,有慈愛心的話,他應當持戒清淨。」因為他持戒清淨呢,他自然而然可以使供養他的、護持他的、恭敬他的人帶來很大福報。他沒必要做出一般形式上的啊,我跟你怎麼樣,怎麼樣,我祝福你、我加持你、我保護你,沒必要。只是他,乃至他,如果自己真的持戒很清淨,他一合掌、一禮敬、乃至他做些很小的事情,他都可以得到很大的福報。就是因為他有戒德,因為他的德,他堪受人的恭敬,甚至一個人有德,天人也會恭敬。

 

所以作為出家人應當致力於完全的持戒。作為在家人也是,在家人你們也要好好的守好自己的戒。如果你們希望你們的布施,你們的服務,你們的恭敬能夠得到更大的果報的話,你們也應當持戒清淨。就講布施來說,有四樣東西可以決定一個人布施很殊勝。

 

第一個就是布施的人有戒行。對在家人來說有戒行很容易,只要你受三皈五戒,你的戒行就清淨了。

 

第二、你布施的是你如法所得的物品。就是說,你供養的那些必須品你不是搶來的,不是騙來的,不是通過一些不正當的管道而得來的。而是你自己的血汗錢,你自己辛苦賺來的,你把這些財物換成出家人需要的東西,你去布施。

 

第三、如果是用一個很喜歡的心去布施,這樣的話,會帶來很大的福報。

 

第四、接受布施的人,他也有道德。

 

我們剛才講到那個Kalyani河畔的漁夫,就是因接受布施的人有道德,他死後才能得到升天的福報。雖然他自己沒有道德,甚至他有邪見,因為他打漁嘛!經常打漁,如果他有正見的話,他就知道這個是惡業,他就不會去做。所以他是個沒有道德的人,他也有邪見。但是他布施的對象有很大的功德,所以就是這麼三次的布施會使他能夠得來天界很長久的快樂。雖然他以前所做的不善業還是會成熟,但至少他在那一生結束之後,他可以享用很長一段時間的快樂。所以對於在家人來說,也應當經常致力於戒行清淨。戒行清淨的意思就是我們完善自己的道德,戒的意思就是我們品質,我們的行為,要把五戒養成你們的習慣,甚至成為你們的性格。因為戒本生也含有性格的意思、本性的意思。Sīla就包括一個人的自然本質、品質、性格、行為、習慣,希望把那種很良善的素質成為自己的性格,這個就叫做戒。

 

對於受施者來說也是,受施者特別是對於出家人來說,也就是我們應當好好地守護自己的戒、完善自己的戒。如果自己能夠不犯,就不犯。如果自己在無意之間犯了戒,我們應當通過如法地懺悔,如法地懺悔之後,我們的戒仍然是清淨的。我們仍然能夠接受在家人的禮敬、供養。

 

那我們今天就先講到這裡,我們明天晚上接著再繼續講。

好,我們現在大家一起合掌來做迴向:

Ida me puñña, āsavakkhayāvaha hotu.

Ida me puñña, nibbānassa paccayo hotu.

Mama puññabhāga sabbasattāna bhājemi,

Te sabbe me sama puññabhāga labhantu.

願我此功德,導向諸漏盡!

願我此功德,為涅槃助緣!

我此功德分,迴向諸有情!

願彼等一切,同得功德分!

 

 

Sādhu! Sādhu! Sādhu!

薩度!薩度!薩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南傳上座部佛教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