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Namo tassa bhagavato arahato sammāsambuddhassa.
禮敬彼世尊 阿拉漢 正自覺者
尊敬的長老、各位賢友們,晚上好:在上一講我們講到了上座部佛教,自從律藏的傳承傳到了斯里蘭卡,後來又經過了兩千三百年的發展。
斯里蘭卡體系的上座部佛教,後來又傳到了泰國,又傳到了緬甸。
然後又在斯里蘭卡的僧團傳承中斷,佛教衰弱了之後,又從泰國和緬甸重新再反傳,再續僧種,於是佛教在東南亞、南亞又重新歸為一個完整的大體系。
今天我們將要來講佛教在未來的發展,當然我們所講的還是與『律』有關的內容。
有一次,佛陀住在揭德林給孤獨園的時候,具壽馬哈咖沙巴(舊譯大迦葉尊者)來到了世尊之處。
來到之後,頂禮世尊,然後坐在一邊。坐在一邊的具壽馬哈咖沙巴,對世尊如此說:「尊者,是何因何緣,以前很少學處卻有很多比庫確立證知?
尊者,又是何因何緣,現在有很多學處卻很少比庫確立證知?」《相應部16‧13相似正法經》
這一句話的意思是,在世尊剛剛成佛、成為正自覺、剛剛弘法的時候,那時候幾乎沒有甚麼學處,沒有制定戒律,但是卻有很多比庫證得了阿拉漢果,證得了聖道聖果。
『確立證知』就是住立於阿拉漢的道果。
到了佛陀覺悟二十年之後,開始因為有蘇定那‧咖蘭達子(Sudinna kalandaputta)犯了淫欲法,那時候開始就制定了巴拉基咖學處(舊譯波羅夷罪)。
後來隨著僧團的龐大,佛陀制定的學處也就越來越多;而學處制定得越多,反而證得阿拉漢道果的比庫越來越少,到底是甚麼原因呢?
按照道理來說,越多學處、越多戒,應該越多人證悟才對,反而越多戒越少人證悟?
佛陀就這樣回答說:「咖沙巴,是這樣的,有情墮落、正法隱沒時,有很多學處卻很少比庫確立證知。」
世尊回答是由於有情的道德等等墮落,正法便慢慢地隱沒,這樣的話有很多的學處,卻很少的比庫證入阿拉漢道果。
於是佛陀又把話題轉到了佛教的未來,佛陀說:「咖沙巴,只要相似正法還沒有出現於世間,正法就不會隱沒。咖沙巴,自從相似正法出現於世間,正法才隱沒。」
甚麼是『相似的正法』呢?巴利語叫做saddhammappatirūpaka。Saddhamma是『正法』,真正的法。
Ppatirūpaka是『相似的』、似是而非的。
所以也可以翻譯成『像法』,就是相像的法,只要像法還沒出現於世間,正法就不會隱沒。
「咖沙巴,猶如只要偽金還沒出現於世間,金就不會隱沒。
咖沙巴,自從偽金出現於世間,金才隱沒。
同樣地,咖沙巴,只要相似正法還沒有出現於世間,正法就不會隱沒。
咖沙巴,自從相似正法出現於世間,正法才隱沒。」
在義註裡面提到,相似正法有adhigamasaddhammappatirūpaka(相似的證悟正法)、pariyattisaddhammappatirūpaka(相似的教理正法)。
甚麼是『相似的證悟正法』呢?
這是指修行的方法一直都修得很對,也擁有了定力,然後也培養了觀智,而且這些觀智也都是依照著正確的方法一直修,在修到『生滅隨觀智』的階段,將會出現十種『觀之染』,例如:光明、智、喜、現起、策勵、捨、樂……等,禪修者在這時候粘著於由於觀智而生起的十種『觀之染』,他以為已經到達了聖道聖果,但是其實是還沒有到達,這個稱為『相似的證悟正法』,也就是假的、很相像的,沒有證悟,他以為已經證悟了。
甚麼是『相似的教理正法』呢?
在義註裡面就說到:『只要還沒有收錄到三次聖典結集的、後來那些流傳出來的、跟佛語所說相違背的,這些就稱為相似的教理正法。』
義註裡就舉出了很多,有秘密律啦!
秘密維山達拉、指鬘吼、護國吼啦!
還有智解藏啦!
這些是沒有被三次結集收錄,但後來又流傳的經典,就稱為是『相似的正法』。
佛陀接著說:「咖沙巴,並非地界能令正法隱沒,並非水界能令正法隱沒,並非火界能令正法隱沒,並非風界能令正法隱沒,而只有在這裡出現了愚人,他們才使此正法隱沒。
咖沙巴,猶如船隻因超載而沉沒,咖沙巴,正法的隱沒並非如此。」
這裡講到了正法並不會因為地、水、火、風,這些外在的因素而消失和隱沒,只有在『這裡出現了愚人』。
甚麼是『這裡出現了愚人』呢?佛陀的意思是這樣說的:「只有在我的教法當中出現了猶如像在銅裡面生長出來,還吃銅本身、腐蝕痛本身的銅垢、銅鏽一樣的愚人、空頭人。」
也就是說在佛教所出現的那些人,才能讓佛陀的教法消失、隱沒。
『猶如船隻因超載而沉沒,但是正法的隱沒並非如此。』
意思是指:船隻如果是載了很多的貨物會沉沒,但是正法不是這麼樣的;只要正法裝滿了教理正法…等,它就不會欠缺修行正法、證悟正法,它就不會沉沒。
只要教理的正法消失了,修行的正法也就消失了;修行的正法就消失了,證悟的正法也會消失。
「咖沙巴,有此五種退墮法導致正法混亂、隱沒。
哪五種呢?在此,咖沙巴,比庫、比庫尼、男居士、女居士不尊重、不順從導師而住,不尊重、不順從法而住,不尊重、不順從僧而住,不尊重、不順從學而住,不尊重、不順從定而住。
咖沙巴,乃此五種退墮法導致正法混亂、隱沒。」
佛陀在這裡就提到了有五種能夠讓正法導致混亂、隱沒的就是『比庫、比庫尼』兩種出家眾;『男居士、女居士』就是男的居士跟女的居士;『不尊重、不順從導師』這裡是指佛陀,不尊重佛陀、不順從、不依照佛陀的教導;『不尊重、不順從法而住』、『不尊重、不順從僧而住』也就是對佛、法、僧三寶不尊重,不依照佛法僧三寶的教導去做。
『不尊重、不順從學而住』,這裡的『學』有人理解為是戒律,但是義註裡它也講到是『戒、定、慧』三學。
為甚麼稱為『不尊重學從住』呢?
因為不致力於圓滿戒、定、慧三學,稱為『不尊重學從住』。
『不尊重、不順從定而住』甚麼是稱為『不尊重定』呢?
不讓四種色界禪那和四種無色定這八種定生起或者不為『獲得達到這八種定』而努力,就稱為『不尊重、不順從定而住』。
「咖沙巴,乃此五種法導致正法住立、不混亂、不隱沒。」
在這裡,佛陀為甚麼不特別提出『慧』呢?
知道嗎?
因為很多人都有一些小智慧,如果是這樣的話,很容易給人誤解。
所以佛陀在這裡講到了『學』、『定』,特別是對『學』,尊重戒律、尊重定…..等等。
如果一個人不尊重『定』,認為修『定』慧讓人狂亂、現在這個時代不可能證得禪那…..,這些都是不尊重『定』,而這種說法就會導致正法混亂、隱沒。
接著佛陀又反方面地說:「咖沙巴,乃此五種法導致正法住立、不混亂、不隱沒。哪五種呢?
在此,咖沙巴,比庫、比庫尼、男居士、女居士尊重、順從導師而住,尊重、順從法而住,尊重、順從僧而住,尊重、順從學而住,尊重、順從定而住。
咖沙巴,乃此五種法導致正法住立、不混亂、不隱沒。」
佛陀在這裡就講到了導致正法隱沒的原因。
而在增支部第一集裡面,講到了如果有人把法解釋為非法;把律解釋為非律;把非法解釋為法;把非律解釋為律;把佛陀所行解釋為非佛陀所行;把佛陀所說解釋為非佛陀所說;把佛陀所制解釋為非佛陀所制;把非佛陀所說解釋為佛陀所說的;把非佛陀所制解釋為佛陀所制的;把非佛陀所行解釋為佛陀所行。
還有把輕的罪解釋為重的罪;把重的罪解釋為輕的罪;把犯的解釋成不犯;把不犯的解釋成犯…..這些都能使正法導致走向混亂,導致隱沒。
【佛教的未來】戒律講要 瑪欣德尊者
在這一篇經文(相應部第16集‧第13經 相似正法經)的義註又解釋了佛教在過去和未來的五千年當中律法的衰微。
首先,自從我們的佛陀般涅槃之後,有一千年的時間出家或者禪修,有些人可以達得無礙解。
也就是在佛陀般涅槃後的一千年之內,只要能夠精進地禪修,還有可能證得連同阿拉漢道果智之內四種『無礙解智』;這一千年過去了之後,就不可能達到四無礙解了。接著第二個一千年可以證得六種神通,證得『六通』的機會也是可以維持一千年。
經過了這個一千年之後(第三個一千年),連六通也不能獲得,卻還能夠得達『三明』,也就是『宿住隨念明』、『有情死生明』跟『漏盡明』,這三種都是可以得達證到阿拉漢果的;但並不是說所有證得阿拉漢道果的一定在第一個千年一定都可以證得『無礙解智』,在第二個千年一定都可以證得『六通』,在第三個千年一定都可以證得『三明』…..並不是這樣,而是說在那個時代是有這樣的可能。
而這裡所講到的『無礙解』、『六通』跟『三明』,一切都必須得是針對於得『禪那』(證得初禪到四禪)的人說的,如果是沒有證得禪那的人來說,就沒有分,他不可能有『無礙解』、不可能有『六通』、不可能有『三明』。
過了三千年,那個時候如果是很精進地禪修,就能夠證得純觀的阿拉漢,或者說漏盡的阿拉漢,或者是『有學聖者』(初果到三果聖者)。
也就是說,如果是連三明都不能得到,那個時候還是可以獲得三果不來、二果一來、初果入流。
過了這個時代之後(第四個一千年),連入流果都不能獲得了,接著慢慢的三藏就開始消失了,三藏消失,佛教就消失了。
三藏是怎麼樣的消失呢?
我們在這裡就來講一講。
之前是『正法住世五千年』,這五千年是說『佛教以教理為根本』,沒有教理就不存在修行、證悟。
教理消失,所以修行消失;修行消失,所以證悟消失。
我們知道,正法有三種正法:一種是教理的正法pariyattisaddhamma,pariyatti是指『聖典的』、『教理的』正法;第二種是patipattisaddhammai,patipatti是『修行的』、『行道的』、『禪修的』、『實修的』、『實踐的』正法;第三種是證悟的正法pativedhasaddhamma,pativedha是『證悟的』、『通達的』、『得達的』、證得聖道聖果的正法,有這三種。這三種的關係是怎麼樣的呢?
『教理是修行的基礎,修行是證悟的基礎。
如此,修行只以教理為標準。』
其中證悟和修行也有也沒有,有時有,有時沒有,因為在佛陀在世的時期,那個時候甚至於可以伸出指頭指出「這個比庫是凡夫。」「那個比庫是凡夫。」,也就是凡夫比庫是屈指可數的。
在蘭卡島有一個時期也沒有凡夫的比庫,實踐修行者有時很多,有時很少,所以說證悟和修行有時候有,有時候沒有,但是『佛教的住立只是以教理為標準』是指在聽完了三藏,即能夠完成修行和證悟。
就如我們的菩薩在阿臘拉‧咖喇馬(Aḷāra Kālāma)禪定大師跟前生起了五神通和七種定後,問非想非非想定的遍作,大師說:「我不知道。」也就是當我們的悉達多菩薩在剛出家之後,就親近了阿臘拉‧咖喇馬這一位修定的苦行僧,在他的座下成就了五神通跟七種定,也就是修到了『無有所處定』。
然後菩薩就問阿臘拉‧咖喇馬關於非想非非想處定,結果阿臘拉‧咖喇馬說不知道。
然後他又去到了伍達咖‧拉馬子(Udaka Rāmaputta)那裡,在伍達咖‧拉馬子跟前問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定的遍作,伍達咖‧拉馬子一說,在話還沒有說完的時候,菩薩就已經成就了非想非非想處定,所以這很快。
同樣的,有些比庫在聽聞了教理之後,能夠完成修行和證悟。
所以說:『教理住立故,佛法住立。』
正如大湖的堤壩很堅固,就不能說這個湖不能夠儲存水,不能夠蓄水,有水就不能說蓮花不會開花。如此就像大湖堅固堤壩一樣的三藏佛語,有了三藏佛語就不能夠說沒有像大湖湖水一樣實踐修行的善男子們,就不能夠說沒有像大湖裡蓮花一樣的入流聖者、一來聖者、不來聖者、阿拉漢聖者,這樣就能夠肯定教理是標準,也就是說三藏聖典是衡量修行、衡量證悟的標準。
『教理消失,所以佛陀的教法也消失。』
這裡的『教理』是指三藏佛語,包括了義註的聖典,只要它們還存在,就可以說教理是完整的。
從現在過了很久很久以後,到了叫迦離優迦王統治的時期,那個時候是一個非法的時期,由於作王的非法,所以那些大臣也行非法,然後國家的人民都行非法。由於行非法,所以天不適時的下雨,從此莊稼不能夠豐收,生產力也受到影響。因為欠收故,所以資具的施主們也不能夠供養僧團資具,比庫們因為資具貧乏而不能夠攝集弟子,過此之後,教理消亡。
他們就不能再記憶他們的義理,只能夠背誦經典,也就是說到了那時候他們只能背誦經典,卻不能理解是甚麼意思。
過此時之後,連整部聖典都不能夠再背誦了。
最初是從論藏開始消失,消失是從最後開始消失的,首先消失的是講二十四緣的Patthana《發趣論》,然後消失的是Yamaka《雙論》,然後是 Kathāvatthu《論事》消失,然後是Puggalapaññatti《人施設論》消失,然後是Dhātukathā《界論》消失,然後是《分別論》Vidhaṅga消失、然後是Dhmmasaṅgaṇī《法集論》消失。
論藏消失了之後,經藏也開始消失。
首先是『Aṅguttara Nikāya增支部』消失:其中十一集先消失,然後是十集,最後再到一集消失。
如此增支部消失之後,『Samyutta Nikāya相應部』也開始消失:首先是Mahā-vagga《大品》消失,然後是Sailayatana-vagga《六處品》消失然後是Khandha-vagga《蘊品》消失,然後是Nidana-vagga《因緣品》消失,然後是Sagatha-vagga《有偈品》消失。等到相應部消失之後,『Majjhima Nikāya中部』也開始從最後篇節消失:中部先從後五十分消失,然後是中五十分消失,然後是根本五十分。
等到中部消失之後,『Dīgha Nikāya長部』也是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是Patika-vagga(波梨品)消失,然後是Mahā-vagga《大品》消失,然後是Sīlakkhandha-vagga《戒蘊品》消失。
長部消失,也等於經藏消失了,只剩下律藏和Jātaka《本生》。
《本生》開始還有出家人能夠憶持之,律藏是那些有慚恥的出家人所憶持的,所誦持的;而那些想要獲得供養的出家人,他就不會去關心律法中所說,所以他只是記得《本生》的故事。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比庫僧團連《本生》也不能夠憶持了,就是連《本生》的故事也不能夠背誦了:首先是由Vessantara Jātaka維善塔拉本生開始消失,然後陸續是其他Jātaka消失,等到所有的《本生》消失,然後就剩下律藏還存在了。
過了這一段時間之後,律藏也是從最後開始消失:首先消失的是《附隨》Parivāra的十九品消失,然後是《篇章》消失,Bhikkhunikkhandhaka《比庫尼篇》消失,然後是Mahākhandhaka《大篇》消失,最後只剩下《伍波薩他篇》Uposathakkhandhaka還保存著。
但這樣教理還不算消失,乃至人間還存在四句偈,也就是一首偈頌由四句所構成的教理,這樣還不算消失。
直到有淨信、有信心的國王在象背上裝滿一千金的鑲金邊袋子說︰「知道佛陀所說四句偈子的人,就可以拿走這一千金。」
於是使臣他們在城中鳴鼓、巡行也沒有人拿走,他們認為只是說一次、巡行一次可能有人聽見,有人沒聽見,但是走了三次都沒有人拿走。
這些王的使臣們把一千金送回王宮,這樣才叫做教理消失,也就是說教理消失是指『律藏最後消失』。在Aṭṭhakathā義註裡面也講到了︰『整個律藏消失了之後,就剩下兩部pātimokkha巴帝摩卡;但只要巴帝摩卡存在,佛教還存在。
直到pātimokkha巴帝摩卡也消失了,那麼佛陀的教法才真正的消失。』
佛教雖然消失了,那個時候的出家人還有一些『形狀』,有些出家人的形象還在,這個時候的佛教已經是『形存實亡』了。
教理消失之後,只剩下形狀存在的時期︰那個時候的出家人拿衣拿缽,他們的動作、威儀往前看,往旁看都不莊重,他們就像尼犍陀外道拿著葫蘆缽一樣,把缽纏在臂端走著,這樣的話形象還不算消失。
後來他們就把缽拎在手上、掛在手上,他們的袈裟也不染成適當的顏色,他們只是弄成灰白色。
過後,連染色都不染了,只剩下割截跟裁一些邊而已,這些邊還是如法的。
過了一段歲月之後,連如法的割截也不作了,這兩樣不作的穿著、行走的時候跟遍行外道一樣。
再過些時候,他們也不知道穿這件袈裟是甚麼意思,那個時候起袈裟開始變小,最後他們的袈裟變成一塊小布片,可以掛在脖子上或掛在手裡,或者說他們套在頭髮上,就猶如世尊在《中部‧布施分別經》裡面講到的︰「Bhavissanti kho panānanda, anāgatamaddhānaṃ gotrabhuno kāsāvakaṇṭhā dussīlā pāpadhammā. Tesu dussīlesu saṅghaṃ uddissa dānaṃ dassanti. Tadāpāhaṃ, ānanda, saṅghagataṃ dakkhiṇaṃ asaṅkheyyaṃ appameyyaṃ vadāmi. Na tvevāhaṃ, ānanda, kenaci pariyāyena saṅghagatāya dakkhiṇāya pāṭipuggalikaṃ dānaṃ mahapphalataraṃ vadāmi.阿難,未來的種姓們,袈裟掛脖子,破戒惡法。布施、指定施給這樣的破戒惡法僧團,阿難,我說對這樣的僧團布施功德,也是無數無量的。」
這裡佛陀所講到『種姓』就是他們已經不是真正的比庫了,他們只有名字上還存著『沙門』這樣的名字,有『沙門』的種姓,但是沒有沙門的實質,他們的袈裟掛在脖子上,他們也破戒,也作各式各樣惡法的行為。
但是那些有信心的人們,他以供養僧團的名義來供養這些破戒惡法的比庫們,這樣的僧團施功德也是無數無量的。
這個時候出家人也從是各式各樣的工作,像在家人一樣作各式各樣的事情,然後他們認為︰「袈裟已經障礙了,我們要它幹甚麼?」然後他們就把這樣的布片,把這樣很小的袈裟布扔掉了,那個時候就稱為『形象的消失』。
當形象消失了之後,可以說佛陀的教法在實質也沒有了,連形象也沒有了,於是那個時候可以說︰我們果答瑪佛陀(巴利語:Gotama Buddha)的教法已經完全的消失了。
這個也是一種定法(法的定律dhamma niyāma),不管是任何佛陀的教法,它最終都會走向消失、走向隱沒的;也就因為這麼樣,在很久遠之後,才會有下一位佛陀出現世間。
如果佛陀的教法是不會變,不會隱沒,這不符合『無常』的規律的。
佛陀的教法包括聖道聖果、涅槃,特別是『涅槃』,不可以說它是無常;但是佛陀所教導的法,有產生就必然會有變質,會有變質最後就會有消失。
於是在Aṭṭhakathā義註裡面就講到了︰『只要三藏佛語存在,就不能夠說佛教隱沒。有三種住立,論藏隱沒後還剩兩藏(律經)住立,仍不能夠說隱沒。
兩藏隱沒後,只剩律藏佇立,時仍然住立。
即使篇章附隨隱沒,只剩兩部分別(大分別和比庫尼分別) 時仍然住立。
大律隱沒後,兩部巴帝摩卡還存在,時仍然住立。
直到兩部巴帝摩卡隱沒,時教法隱沒。
教理隱沒故,修行隱沒;修行隱沒故,證悟隱沒。
甚麼原因呢?此教理是修行基礎,修行是證悟的基礎。
如此,修行只以教理為標準。』
所以我們看了這段經文,就可以理解︰為甚麼這麼多的比庫,他們費盡心血,用他們的生命來背誦三藏,就是為了讓佛陀的教法能夠住立。
哪怕沒有聖者,哪怕沒有人修行,哪怕所有人都是凡夫,但是只要有人能夠背三藏,或者說只要還有三藏存在,那麼佛陀的教法就存在。
留言列表